豫东潮土花生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_农业论文

豫东潮土花生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豫东论文,无公害论文,花生论文,技术规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产地环境及轮作倒茬

      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建设无公害花生生产基地。产地周边环境及产区条件应满足“NY/T 2798.1”中的相关要求。产地环境质量安全应符合“NY5332”及“NY/T 855”的要求,2~3年倒茬一次,与禾本科作物、经济作物或蔬菜轮作。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应符合“NY/T 2798.2”的要求。

      品种选用及种子处理

      根据花生种植地区的种植制度、土壤条件、花生生长期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用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强、商品性好并通过审(鉴、认)定和检疫的花生品种,优先选择适合当地的河南省主推花生品种,禁止选用转基因花生品种。春花生选用中晚熟大果花生品种,夏直播花生选用早熟直立型中果或小果花生品种。种子质量应达到“GB4407.2”的要求。

      晒种剥壳 播种前10天内剥壳,剥壳时间离播种期越近越好。剥壳前晒种2~3天。选择籽粒饱满、无病虫危害的健康种果和种仁作为种子。

      药剂拌种与包衣 防治地下害虫:30%毒死蜱CS 250 g拌种15kg;35%辛硫磷CJ 1:50拌种。防治苗期蚜虫:每100 kg种子用70%吡虫啉WS 200 g,或15%阿维·毒死蜱CJBR 300 g。防治根腐病:100 kg花生种子用5%精甲霜灵ES 60 g拌种,或41%唑醚·甲菌灵FS 100g,或2.5%咯菌腈SD 6700 g,或21%复方咯菌腈SD 200 ml,或2.5%咯菌腈400 ml+35%精甲霜灵50 ml包衣。防治茎腐病:50%的多菌灵WP按种子量的0.3%拌种,或100kg花生种子用25%噻虫·咯·霜灵SD 345~805 g。根瘤菌拌种,每亩用根瘤菌粉剂100 g(含活菌2亿个/g以上)。

      施肥与整地

      每亩施用氮(N)10~14 kg、磷(

)8~12 kg、钾(

)12~15 kg、钙(CaO)8~10 kg、硫酸亚铁(Fe20%)2~4kg。基肥占施肥总量的70%~80%。氮肥选用尿素(N46%)、磷肥用过磷酸钙(

12%,Ca20%),钾肥选用氯化钾(

60%)。肥料施用应符合“NY/T 496”的要求。结合耕地将全部有机肥和2/3化肥施入耕作层内,结合起垄将1/3化肥包施在垄内,做到全层施肥。

      深耕在30 cm以上,达到上虚下实。深浅轮耕,深耕年份耕深30~33 cm,一般年份耕深25 cm,每隔2年进行1次深耕,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按垄距85~90cm,沟宽30 cm,垄面宽55~60 cm,垄高10~13 cm起垄。实现底墒足、起垄矮、垄底宽、垄坡陡、垄面平。

      每亩用辛硫磷EC 250 ml、25%吡虫·毒死蜱CS600、48%乐斯本EC 500 ml,拌土30 kg,或3%阿维·吡虫啉GR 1800 g,犁后耙前垡头撒施,防治地下害虫。防治花生根结线虫病可每亩选用35%硫威纳AS 3~4 kg、5%阿维菌素ME 400ml、80%灭线虫(二氯异丙醚类杀线虫剂)EC 5kg、线虫必克MG(有效活孢子数≥5亿个/g)2 kg、3%线虫绝杀GR5kg、10%噻唑磷GR 1.5~2kg,开沟条施,或加细土300 kg,混匀后施入穴中,要注意与种子隔离。

      地膜覆盖花生适播期在3月30日至4月8日(花生地膜下5 cm深地温稳定达到12℃时为始播期),春播露地花生4月18~28日。夏播花生应尽早整地,及时抢播,麦套花生在麦收前10~15天点播套种。

      高肥田大果品种密植7500~8000穴/亩,中肥田大果品种为8000~8500穴/亩,中小果品种9000~10000穴/亩。夏播花生密度比春花生相应每亩增加1000穴。

      每垄种2行,播深5~7 cm,每穴2粒,小行距30~33 cm。播种时土壤相对含水量以65%~70%为宜。选用作业性能优良、符合农艺要求并获得农机推广许可证的花生联合播种机,根据种植规格调好行穴距、施肥器流量及除草剂用量,开沟、播种、施肥、覆土、起垄、镇压、喷施除草剂、覆膜、膜上覆土一次完成。作业质量要求:播种深浅一致,深度5.0 cm+1.0 cm;保证每穴按规定粒数下种,双粒率≥75%,穴粒合格率≥95%,空穴率≤2%;不伤种皮、胚根,破伤率≤1%;播后镇压轻重适度,保持土壤表面平整无坷垃;覆膜要拉紧、拉平、压实。没有进行土壤处理的地块,可选用10%辛硫磷GR、15%毒死蜱GR、10%二嗪磷GR等拌毒土盖种,或48%乐斯本缓释GR 1 kg/亩拌细土15 kg,均匀撒于播种沟内。

      播后苗前施用除草剂

      每亩用72%异丙甲草胺EW0.125 L,或960 g/L精异丙甲草胺EC 55 g,播种后均匀喷在土壤表面,立即覆膜。露栽播种后3天内,每亩用240 g/L甲咪唑烟酸AS 25g,或50%丙炔氟草胺WP 7 g,或250 g/L噁草酮EC 160 kg,或40%乙氧氟草醚·乙草胺EC 120 g,或67%扑·乙EC 225 g,或330 g/L二甲戊灵EC180 g,或81.5%乙草胺EC90 g,或54噁酮·乙草胺EC 80g,或48%仲丁灵EC 225 g,土壤喷雾。除草剂使用要符合“NY/T1997”的要求。

      地膜宽度要根据垄宽而定,保证能完整的覆盖垄面;地膜厚度可选0.006~0.007 mm的微膜,或厚度0.004 mm的超微膜,也可选用0.004~0.006 mm的除草地膜。地膜透光度≥80%。使用机械覆膜播种机进行覆膜时,地膜选择应符合机械的要求。足墒覆膜,墒情不足必须浇水,播种时5~1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不低于15%。花生覆膜为全覆盖,膜要展平、拉直、紧贴地面,膜边用泥土压严,减少膜面破损。春花生先播种后覆膜;夏花生先覆膜后播种,播种孔径3~4 cm,播后穴上盖2 cm左右厚的土。

      地膜花生播种后经常到田间检查,发现漏覆、破损要及时覆好,用土封住破损处。确保地膜保温保墒效果。幼苗顶土(膜)后及时开孔引苗,避免灼伤幼苗。具体方法是:先在苗穴上方将薄膜撕开一个小孔,孔径4.5~5.0 cm,掏出幼苗,立即在膜孔上盖上一把湿土,厚3~5 cm,轻轻按一下。在幼苗2片真叶时,及时清除膜孔上的多余土堆,同时要注意及时将压在膜下的侧枝抠出膜外,使子叶露出膜外。

      春花生播种后10~15天、套和直播花生在播种后8~12天,及时查苗补种或芽苗补栽。

      露地栽培的花生苗齐后,结合中耕,把花生幼苗周围浮土向四周扒开,使两片叶子和子叶侧芽露出土外。清棵的深度以子叶节露出土面为宜。

      露地花生盛花期前中耕3次,第一次结合清棵进行,第二次在清棵后15~20天,第三次在初花期进行。无公害花生除草以人工除草为主,尽量减少使用化学除草剂。在花生出苗后杂革基本出齐并处于3~5叶期时,根据杂草发生情况,对杂草进行茎叶喷雾,每亩用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EC 35 g,或10%精喹禾灵EC 35 g,或75%氟磺胺草醚WG 25 g,加适量的水喷雾。

      在花生盛花期和封垄前进行培土迎针。培土高度在5~6 cm左右,以不埋压分枝为宜。掌握培土不壅土的原则,做到“穿垄不伤针,培土不压蔓”。培土后形成凹顶或“M”型的垄顶,不加深已入土果针的深度,使中下部果针基本同时入土。

      追肥浇水防涝

      花生底肥不足,苗期生长瘦弱,应及早追施速效化肥,也可追施适量的有机肥。中等生产水平的春花生,可每亩追施尿素10~15 kg、过磷酸钙30~50 kg。距离花生棵7~10 cm处,开沟条施或穴施,施后用土封严。

      麦垄套种花生和夏播花生,一般应始花前10天(花芽分化盛期)施入土中。以苗期追肥为主。

      出苗期,土壤水分以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70%为宜。幼苗期,土壤水分以土壤最大持水量的50%~60%为宜。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土壤水分以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70%为宜。饱果成熟期,土壤水分以土壤最大持水量的50%~60%为宜。0~30 cm土层含水量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植株出现萎蔫时即需浇水抗旱。做好排灌沟的疏通,防止渍涝灾害发生。

      花生苗期易缺铁,缺铁幼叶发黄,严重时发白,应及时喷施铁肥。可喷洒0.4%硫酸亚铁、0.5%黄腐酸铁、0.1%柠檬酸铁、0.2%柠檬酸铁铵、0.3%尿素铁、600倍氨基酸铁。缺锌土壤,基肥又未施锌肥的情况下,可在苗期至始花期喷施锌肥,可喷施0.3%硫酸锌、600倍氨基酸锌,或含锌量高的农药(代森锌、丙森锌、代森联等)。花生生长中后期,可叶面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氨基酸钙、其他微量元素肥料(钛微肥、光合微肥)。连续喷洒2~3次。

      花生植株营养生长过旺时,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或采用人工去顶方法,控制徒长。有旺长趋势的花生田,主茎高度达到30~35 cm时,及时喷施符合“GB4285”和“GB/T8321”要求的生长抑制剂,施药后10~15 d,如果主茎高度超过40 cm可再喷施1次,使植株高度符合农艺和机械收获的要求。可选用20%三唑酮EC 500倍液、10%烯效唑1000倍液、25%缩节胺AS 1500倍液,壮饱安2000倍液。花生植株营养生长过弱时,结合水肥喷施0.15%芸薹素内脂EC 9000倍液、1.8%的复硝酚钠AS 6500倍液、2.85%萘乙·硝钠AS 4000倍液。

      病虫害防治

      原则与要求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突出生态控制,协调应用农业、生物、物理、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应使用经国家登记许可、符合“NY/T 1276”和“NY/T 2798.1”相关规定的农药;不得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或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农药。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和“NY5303”的要求,应按照农药产品登记的防治对象和安全间隔期选用农药品种。有选择性地使用农药,严格控制使用化学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主要病害防治

      叶斑病 每亩用25%戊唑醇EC 28 g,或25%联苯三唑醇65 g,或60%吡唑·代森联WG 80 g,或30%苯甲·丙环唑EC 25 ml,或30%苯甲·丙环唑10 ml+10%己唑醇EC24 ml,或80%代森锰锌50 g+40%氰菌唑5g,或12.5%烯唑醇WP36g,兑水30 kg进行叶面喷雾。

      病毒病 及时防治蚜虫。选用40%吗啉呱·羟烯腺·烯腺SPX 600倍液、18%丙多·吗啉呱WP 600倍液、3.85%三氮唑核苷·铜·锌EW700倍液、4%嘧肽霉素AS 300倍液喷雾。

      根腐病 选喷12%苯溴铜WP900倍液,20%二氯异氰脲酸钠SPX350倍液,或50%苯菌灵WP1500倍液,60%多菌灵盐酸盐超微WP800倍液,喷足淋透。

      茎腐病 发病初期喷43%戊唑醇+50%多菌灵WP、12.5%腈菌唑EC+50%多菌灵WP、70%甲基托布津WP和60%代森联WG,或在花生齐苗后和开花前后各喷一次。

      锈病 选喷40%三唑酮WP3000倍液,12.5%烯唑醇WP 2000倍液,或25%嘧菌脂悬浮剂11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连喷2~3次。

      青枯病 选喷72%农用链霉素WP 3500倍液,90%新植霉素SPX4500倍液,3%中生菌素WP1000倍液,24%农霉素SPX 2000倍液,95%细菌灵2500倍液。

      白绢病 选喷40%菌核净WP1500倍液、25%多菌灵WP 500倍液、50%菌丹500倍液淋灌,12.5%烯唑醇WP 2500倍液,40%三唑酮EC 2000倍液喷雾。

      疮痂病 选喷60%唑醚·代森联WG 1500倍液,40%氟硅唑EC1800倍液,49%丙环·咪鲜胺EC1250倍液,10%苯醚甲环唑WG1250倍液,30%苯醚·丙环唑ME3000倍液。

      根结线虫病 耕地后耙地前每亩用10%噻唑膦GR 3.0 kg,或50%氰氨化钙GR 56 kg,或0.5%阿维菌素GR 2.5 kg,均匀进行撒施。3%阿维菌素CS 600g兑水灌根,或30%毒·辛EC 1500倍液喷雾灌根。

      主要虫害防治

      地下害虫 每亩用15%毒死蜱GR 1.5 kg,或35%辛硫磷CJ 750ml,拌细沙土50 kg,花生播种后按墩点施药土6g盖种。每亩用30%毒死蜱·辛硫磷EC 900 ml、35%氯虫苯甲酰胺25 ml,加水200 kg,喷淋(灌墩)。

      蚜虫 选喷27.5%油酸烟碱EW 550倍液,27%皂素·烟碱水溶剂300倍液,或70%吡虫啉WG25000倍液,或3%啶虫脒EC 2000倍液,或25%噻虫嗪WG 5500倍液,或25%吡蚜酮WP 1500倍液,或50%丁醚脲WP 1750倍液。

      棉铃虫 选喷2.5%阿维·甲氰EC 450倍液,或20%阿维·辛EC850倍液,或15%阿维·唑磷EC1200倍液,或44%毒·高氯EC1250倍液,或25%毒·氯EC 650倍液。

      叶螨 选喷6%高渗哒螨灵EC3000倍液,或50%四螨嗪SC 5000倍液,或10%阿维·四螨嗪1750倍液,或2%阿维·高氯氟氰EC 1750倍液,或6%吡·哒EC 1500倍液。

      适时收获,清除残膜

      当花生植株开始衰老,叶片变黄,中下部叶片脱落,70%以上荚果果壳硬化,网纹清晰,果皮外表呈现铁青色,果壳内壁发生青褐色斑片,即所谓“铁里”或“金碗”,这时应及时收获。花生收获前15天人工顺垄揭除地膜,带出田外,结合花生收获时,将地里的残膜全部拣干净,避免田间白色污染。

      联系电话:010-68919664

标签:;  ;  ;  ;  ;  

豫东潮土花生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