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本文对急诊应激性高血糖的联合检测中采用糖化血红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方法、作用以及临床意义展开论述。方法:将来医院急诊就诊的危重病人,分为非糖尿病应激组和糖尿病应激组。同时选取普通糖尿病患者以及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成年人,划分到对照组。对两组给予糖化血红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结果:糖尿病应激和糖尿病非应激组在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上,比非糖尿病应激组和健康体检人员组成的对照组要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糖尿病应激组和健康对照组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应激组和非糖尿病应激组在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上,比糖尿病非应激组和健康对照组的数值要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应激高血糖的鉴别上,采用糖化血红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进行联合检测,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应激性高血糖;血糖监测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5-0140-02
急诊危重病人常伴应激性高血糖。研究表明这种急性一时性高血糖可产生有害的病理生理效应,如加重原有疾病的病理性效应,影响或延缓康复,诱发多种并发症如严重感染、多神经病变、多器官功能衰竭乃至死亡等。急诊科在处理重症外伤以及急性危重病症,如颅脑、胸腹部伤、心肌梗死、脑出血、胰腺炎等病症的时候,一般会在第一时间采用常规检查,内容包括血糖生化指标的检测。在检测中,血糖生化指标一般会较高。这是由于在治疗期间,对危重病人给予应激性葡萄糖质量,导致应激性高BG的产生,这是一种药物产生的反应。经过调研,应激性治疗产生BG增高的比例占到了50%左右。因此,如果仅仅凭借BG值对治疗方案加以确定,可能会导致失误的产生。因此,在正确的治疗方法的确定过程中,对急诊危重病人进行联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检验十分有必要。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4年3月到2016年6月来医院急诊就诊的危重病人,分为非糖尿病应激组和糖尿病应激组。同时选取普通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非应急组以及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成年人划分到对照组。对各组给予FBG、糖化血红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
1.2 方法
对急症入院的患者采用了静脉血采集的方法,并且在次日清晨采集了空腹血,对血糖、高敏C蛋白、空腹血糖等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将FBG(空腹血糖)升高和有糖尿病史的患者分为糖尿病组,没有糖尿病史FBG等指标升高的患者,应激期过后,经过对FBG进行复检,且餐后两小时血糖进行复检之后,确认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再划分到糖尿病应激组中,其余划分到非糖尿病应激组。
2.结果
经过对糖尿病应激组和非糖尿病应激组应急期的FBG、Hs-CRP(血清超敏 C-反应蛋白)、HbA1C(糖化血红蛋白)等的生化数值进行分析后,发现两个组的FBG均发生了提高,将这些数值与糖尿病非应急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明显性变化(P<0.01);糖尿病应激组和非糖尿病应激组在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上,比糖尿病非应激组和健康对照组的数值要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A1C检测显示,糖尿病应急组和糖尿病非应急组显著高于非糖尿病应急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见表。
表 各组对象HbA1C和Hs-CRP比较
3.讨论
糖化血红蛋白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糖尿病监测中有很大的意义:(1)与血糖值相平行。(2)生成缓慢(血糖暂时性的升高和降低不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含量,不受进食的影响)。(3)一旦生成就不易分解。(4)较少受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反映患者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经过国际糖尿病检测机构的认定,将糖化血红蛋白确定为糖尿病的诊断新标准和治疗监测的“金标准”,明确了糖尿病诊断中采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地位,即糖尿病诊断的补充检测之一就是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其稳定性是评价药物疗效的良好指标。
资料显示:糖尿病应急组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糖化血红蛋白增高;非糖尿病应急组血糖明显增高,而糖化血红蛋白并没有明显增高,则表明非糖尿病应急组患者的血糖处在一个良好的控制范围内;糖尿病应急组和非糖尿病应急组血糖均明显升高,说明血糖受应急状态和糖尿病的控制影响较大,而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不受机体应急状态、进食等的影响,能够鉴别出糖尿病的发展情况,是鉴别应激性高血糖指标。
Hs-CRP目前已被临床作为非特异性的炎性标志物,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极少,危重症应激性高血糖发生时会产生剧烈的炎性反应,从而使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显著下降,胰岛素抵抗加重导致高血糖升高。
资料显示,入院时糖尿病应激组和非糖尿病应激组Hs-CRP明显升高,血糖明显升高,说明应急状态下Hs-CRP水平与BG变化呈正相关性,而糖尿病非应急组和健康对照组Hs-CRP仅有轻度升高,与血糖水平相关性不大。
糖化血红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相比BG检测不易受药物、饮食等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联合检测Hb Alc和Hs-CRP ,对急诊危重病人应激性高血糖具有一定的鉴别意义,能够及时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李群,王少波,熊素春,等.联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Hs-CRP对急诊应激性高血糖的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7):12-13.
[2]朱洪松,林兆奋.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应激性高血糖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7,34(2):334-336.
[3]刘虹.探讨应激性高血糖与急诊PCI术后对比剂肾病的相关性[D].河北医科大学,2015.
[4]邸北冰,李虹伟,李卫萍,等.应激性高血糖对经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冠脉血栓负荷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12):2431-2433.
[5]王少波,熊素春,周善存,乔义超。危重症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胰岛功能及Hs-CRP变化的研究。中国医疗前沿,2010年3月第5卷第5期.
论文作者:管彦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糖尿病论文; 血糖论文; 血红蛋白论文; 急诊论文; 性高论文; 蛋白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