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改革与创新策略-基于核心素养标准论文

探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改革与创新策略-基于核心素养标准论文

探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改革与创新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标准

李 诺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130117)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如今各行各业的运作模式与过去相比也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其中教育领域也不例外。社会教育水平的发展也让人们对高校教育的关注度变得越来越高,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的舞蹈课程教学更是已经成为一门必修的专业课程。学前教育教师不单单是幼儿教育培训领域的幼儿教师,其还可以认为是学生步入学习的启蒙人,因此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当然掌握相应舞蹈技能也成为了学前教育行业对幼儿教师的必然需求。本文主要针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改革与创新为对象来展开分析,然后结合各方面因素来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帮助。

关键词: 学前教育;舞蹈课程;教学改革

前言

可以看到,如今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在各大高校的教育发展中都已经有了较长的发展历程,且整体的教学形式与方法也都形成了专业体系。但是,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让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明显无法满足当前教育的需要。所以,幼儿教师要想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教学体系进行改革,教师自身也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并加强舞蹈课程的创新,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学前教育提出的需求,从而达到预期的核心素养培养标准。

英国实行矿业开发许可证制度,从门槛上确保开发行为的有序进行,并以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发布环境年报等措施加强矿业监管,充分发挥矿业行业中介组织的作用。荷兰设立“绿色基金计划”,对投资者给予税收激励政策,调动其发展绿色矿业的积极性。美国极其重视矿产开发中的生态恢复,要求矿山企业在开发前须提交相关环境报告,并征求地方政府及当地居民的意见,每年用于环境事业的金额达数十亿美元[9]。

采用学术报告形式的出科考核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知识面,通过自行查阅资料等方式、既可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提高自身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提升临床思维的目的。通过报告汇报,提高自信心,增强勇气、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带教教师通过指导、修改、分析学生学术报告,及时了解最新知识动态,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初衷。

1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创新的重要性

1.1 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

由于学前教育属于幼儿的前运算阶段,所以这一时期的幼儿非常好动,同时也很喜欢模仿和探索,身体骨骼也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因此对各方面营养的需求也会高一些。为了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可以适当加强舞蹈训练,这样不仅能促进其自身骨骼的发育,还能满足学生好动的心理需要[1]。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学前教育主要的学习形式都是直观形象思维,而舞蹈课程正好具有强烈的直观性,即可以很大程度的满足幼儿的认知特点,所以是非常适用于学前教育领域的。其次,对舞蹈课程进行创新和改革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很大程度的满足幼儿对舞蹈教学方面的需要。

1.2 是发挥舞蹈美育功能的需要

教师要想发挥出美育功能的优势,就必须要以舞蹈来作为基础才能实现,即通过舞蹈学习,学前儿童不仅能获得积极乐观的情感体验,而且还能实现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可以看到,美育的主要功能为修身养性,同时也能满足人们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所以通过舞蹈来进行美感教育,这可以让学生的行为举止变得更加端庄,并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可以这样认为,建立规范的舞蹈课程是当前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

1.3 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成长的需要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与舞蹈专业课程设置是非常相似的,即都过于重视舞蹈基本素质的训练,导致对学前教育专业性质关注度不高,而教师只有将舞蹈课程融入到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体系中,才能达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其次,少部分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甚至都没有设置专门的舞蹈课程培养方案,整体的舞蹈课程内容也处于初级阶段,即不但缺乏相关的专业性,而且也无法满足学生对舞蹈课程的需要。

2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改革意义

2.1 可以实现舞蹈教学与幼儿工作的结合

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进行改革,其中包含有教师在课程中所学习到的各种舞蹈知识、技能、文化素养等,但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这样不仅能提升幼师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自觉性,从而让他们更自觉的投入到学习中。其次,重视舞蹈课程改革与教学模式的转变也是非常关键的,这可以更大程度的满足学前儿童的学习需要,且经过改革之后的舞蹈课程,其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教学水平都会得到大面积提升。

2.2 可以提升幼师的舞蹈素养与学习质量

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进行改革,这不仅能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而且还能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目的性[2]。我们都知道,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今后都是要从事幼师这一职业的,但社会对幼师职业的要求却非常高,如具备较高的艺术技能、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等,其中舞蹈教学就是幼师日常工作中最不能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加强学前教育舞蹈课程改革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很大程度的促进舞蹈教学与现代化学龄儿童教学事业的协调,同时也是更准确的了解社会发展对学前教育提出的需要,从而更好的展开学前教育工作。

3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1 无视了舞蹈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针对各大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的舞蹈课程教学方法落后、无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等问题。首先,教师要做的就是对传统的教学课程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要结合实际来制定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为舞蹈课程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并提升学生的舞蹈学习激情与兴趣,从而让他们更主动的投入到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重视舞蹈课程方案的改革,特别是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他们掌握扎实的舞蹈技能。

3.2 舞蹈课程内容设置不规范

学习兴趣可以说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但在实际教学中还需要教师的高度关注才能实现。通过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设置都还局限于传统教学理念中,其中的舞蹈课程也不例外,即都是按照“你教我学”的方式来进行,导致整个课堂严重缺乏创新精神,这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舞蹈课程教学质量不理想。该现象普遍存在于大部分高校教育中,且对学生造成的影响也非常明显[4]

3.3 舞蹈课程教学方法单一且观念老旧

一般情况下,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内容会分为几大部分,即民间舞训练、幼儿舞蹈、舞蹈基本功训练等。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常常因为腰不够软、腿不够直等各种身体素质问题,导致所展示出来的舞蹈动作并不是很理想,且动作也非常不好看。由于学生受自身因素影响,其认为只要具备能够教学前儿童跳舞的能力即可,并直接用这样的观点来学习舞蹈课程,再加上受舞蹈课程内容影响,导致幼师自身的舞蹈能力比较薄弱。

3.4 舞蹈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

我们都知道,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对象为幼儿。因此所设计的课程内容也必须要符合学前儿童未来成长的需要。舞蹈课程的应用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基本舞蹈素质,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但舞蹈教育的实施则是为了引导学前儿童认识相关的舞蹈教育基本方法与基本原则,教师则可以以此为基础来更深入的了解学前儿童身心发展与舞蹈课程之间的关系,也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满足学生需求的舞蹈动作,并实现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

4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对策

4.1 要重视舞蹈基础技能的训练

舞蹈课程身为学前教育专业中最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其自身也是一门专业的技能课,而加强学生基础技能方面的训练不但能实现学生舞蹈素质的提升,而且还能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但是,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年龄普遍偏大,且他们的身心发育也已经成熟,因此身体的柔软度、协调性便会薄弱很多,再加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还需要进行音乐、美术等方面的专业技能训练,所以可以花在舞蹈训练方面的时间非常少。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制定学前教育专业舞蹈基础训练课程时,就应该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来展开,可以适当降低对身体柔韧性方面的要求,即从简单的分解动作入手并依次提升难度,这样才能实现学生身体协调性的培养。

4.2 要对传统的舞蹈课程教学方式进行创新

通过对比发现,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展开教学工作时都只关注整体培养方案,导致舞蹈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不是很明显,即只是客观的做些表面功夫而已,对课程的针对性、规范性、量化等细节问题的把握非常不理想。也正是因为受到这方面因素影响,导致舞蹈课程设置非常不合理,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也因此受到影响,无法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与价值[3]

4.3 要加强舞蹈知识技能方面的学习

表2为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可知,应计盈余管理 (Da)、异常经营现金流量 (Abcfo)、异常生产成本 (Abprod)和异常酌量性费用 (Abdisexp)的平均值都趋向于0,说明总体样本并未显示出盈余管理迹象。

可以看到,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教学是针对幼儿教育所展开的职业训练,所以在实际的舞蹈课程中,教师也应该加强学生对舞蹈知识、技能方面的学习,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5]。其次,教师要想更好的让幼儿舞蹈融入到舞蹈课程体系中,就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来进行:第一,在课前活动准备阶段,教师可以将幼儿舞蹈当成是热身项目,这可以活跃课堂氛围。第二,在讲授舞蹈课程时,教师可以适当插入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幼儿舞蹈内容,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第三,在课后作业部分,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学生自主研发儿童舞蹈,即进行舞蹈创作等。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能提高学生对舞蹈课程的重视程度,而且还能实现自身综合技能的提升。

4.4 要重视幼儿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

我们都知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为幼儿园教师,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舞蹈知识,还要具备相关的舞蹈技能,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对学前儿童展开教学。其次,在培养学生幼儿舞蹈能力时,还需要重视语言准确性、舞蹈规范性、动作含义等方面的引导,要明确各方面的教学要求,并加强舞蹈编排能力的培养,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对舞蹈有更深入的了解。所以,舞蹈课程设置不但要关注舞蹈技能方面的训练,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的是为了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结合。

4.5 要加强动作示范与关键动作练习

科学、规范的舞蹈练习不仅能让学生学会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还能很大程度的提升教学质量,从而达到舞蹈教学的最终目标。需要注意的是,舞蹈技能形成其实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需要不断提高才能实现,因此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教师不但要保证动作的准确性,而且还要学会让学生利用各种感官来获取对舞蹈动作的感性认识,长期的反复练习则让舞蹈动作变得更加熟练。其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适当降低舞蹈动作的难度与要求,但要突出舞蹈的实用性与表现性,这样才能保证动作的美感,而采用“讲练合一”的教学模式则可以更明显的突出教师在舞蹈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让他们更自觉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情况 3 u1,…,u10的颜色当中互不相同的仅有3种,不妨设f(ui{1,2,3}, i=1,2,…,10,则当C(vj)是2-子集时,不包含颜色1,2或3且每个C(vj)都不是{1,2,3},因此可以作为Y中顶点色集合的{1,2,3,4,5}的子集的数目为当17≤n≤30时,16个集合不能区分Y中的n个顶点,矛盾。以下仅考虑10≤n≤16的情况。令C=C1∪C2∪C3,其中:

5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我国各大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该发生改变,即应该结合时代发展需要来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就业市场的需要。其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长主要体现在舞蹈教学上,且在实际教学中舞蹈课程所占的比例也非常大,这对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兴趣等都有非常大的帮助。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校一定要结合实际来对相关的舞蹈课程进行创新和改革,要保证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新颖,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其中,Kt表示t年的资本存量,δ表示折旧率,It表示t年固定资本形成额,Pt表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参考文献

[1]廖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03):96-98.

[2]施大闽.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黄河之声,2017(16):64-65.

[3]孙岩.学前教育舞蹈课教学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J].琼州大学学报,2017(02):89-90.

[4]陈丽文.建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舞蹈课程的必要性与措施[J].学前教育研究,2017(08):61-63.

[5]邹琳玲.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设置的改革与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33):133-134.

基金项目: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路课程的改革被批准确立为2019年度吉林省高教科研一般深题(JGJX2019D587)。(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收稿日期: 2019年1月17日。

标签:;  ;  ;  ;  

探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改革与创新策略-基于核心素养标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