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双城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100)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胰腺炎患者CT检查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40例,进行CT扫描,对病理学检查与CT检查的准确率进行分析。结果:CT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非急性胰腺炎准确率54.54%(6/11),急性胰腺炎轻症准确率89.47%(17/19),重症准确率80.0%(12/15)。结论:急性胰腺炎采用CT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为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CT检查;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5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4-0044-02
急性胰腺炎为最常见的胰腺疾病,也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见于成年人,起病急骤。临床上呈急腹症表现,CT所显示的急性胰腺炎病变范围及程度与临床严重程度之间并没有密切的相关性[1]。现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CT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50.5±3.5岁。所有患者经病理和影像学确诊为胰腺炎。
1.2 方法
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前要求患者空腹4~6小时。检查前30分钟口服2%泛影葡胺溶液500~700ml,以充盈近段空肠;扫描前即刻再服300~500ml同样液体,以充盈胃十二指肠。扫描前15~20分钟亦可肌注山莨菪碱20mg,以减少胃肠蠕动。充盈胃肠道亦可用清水代替。常规平扫从膈顶开始按上腹部常规层厚和间隔(如10mm)做连续扫描,直至胰腺全部显示为止,胰腺范围约在T11至L2水平。动态增强扫描一般采用薄层、团注造影剂法,以流率2~4ml/s注入造影剂80~100ml(总量按1.5~2ml/kg计算)。开始注射造影剂后15~20秒开始扫描,层厚及间距3~5mm[2]。螺旋CT增强扫描高剂量可提高胰腺的增强效果,可采用1.5ml/kg总剂量,以2.5~3ml/s流率注入造影剂。行动脉期(18~25秒)、实质期(40秒)和门静脉期(65~70秒)扫描。层厚3~5mm,螺距1~1.4。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CT检查,非急性胰腺炎者11例(27.5%),急性胰腺炎轻症者17例(42.5%),重症者12例(30.0%);病理检查非急性胰腺炎者6例(15.0%),急性胰腺炎轻症者19例(47.5%),重症者15例(37.5%);非急性胰腺炎准确率54.54%(6/11),急性胰腺炎轻症准确率89.47%(17/19),重症准确率80.0%(12/15)。
急性胰腺炎的CT扫描显示胰腺体积显著增大,主要是弥漫性增大,但局部增加。由于胰腺水肿,胰腺实质坏死和液体潴留可导致胰脏密度降低,有不规则形状,在新鲜出血期间可增加CT值。炎症性渗出导致胰腺边缘的脂肪层模糊,与周围器官的边界不清楚,以及肾周筋膜增厚。增强扫描显示胰腺均匀增强。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比胰腺增大更明显。在胰腺内坏死的较低密度区域也可以看到高密度的出血灶。同时,炎症性渗出更明显,可见胰周积液和腹水。液体可以进入小网膜囊内或肾和肝脏等位置。增强的胰腺水肿区域扫描增强,坏死区域无增强。
3.讨论
急性胰腺炎按病变表现不同可分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及急性出血性胰腺炎。轻症急性胰腺炎的主要临床症状和表现是胰腺水肿,急性水肿性胰腺炎较多见,病变多局限在胰尾。病变的胰腺因肿大而变硬,间质充血、水肿并有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有时可发生局限性脂肪坏死,但无出血。本型预后较好,经治疗后病变常于短期内消退而痊愈。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胰腺出血、胰腺坏死、诱发继发性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少数可转变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较少见,本型发病急剧,病情及预后均较水肿型严重。病变以胰腺的广泛出血、坏死为特征,伴有轻微炎症反应[3]。胰腺肿大、质软、出血,呈暗红色,胰腺分叶模糊。
急性单纯水肿型约10%~20%的病例CT无阳性发现。CT主要表现为胰腺增大,通常为整个增大,也可只表现为胰头和(或)胰尾局限性增大。这类表现约占48%。另外,最常见的表现为胰周界限不清晰,实质密度均匀或不均匀,肾周筋膜增厚等。偶尔可见胰腺内或周围少量积液。多数学者认为左肾前筋膜(吉氏筋膜)增厚是胰腺炎的重要标志,尤其是胰腺自身改变不明显时,但左肾前筋膜亦可见于其他腹膜后疾病如肾癌等。该筋膜正常厚约1~2mm,如局限性增厚或均匀增厚>2~3mm为异常。急性出血坏死型CT表现为胰腺增大常有明显增大,且为弥漫性;胰腺体积增大与临床严重程度一致。出血和坏死实质出血平扫时可见胰腺内局灶性CT值增高,实质坏死则表现为增强扫描近囊样的未强化区。一个局限的或弥漫的,边界清楚,直径>3cm或者胰腺区30%以上的未强化实质区是CT诊断坏死的一个可靠征象;如胰腺坏死区小时特异性仅占50%[4]。坏死区域累及整个胰腺呈一个“袋状”表现,并伴有可强化的包膜。坏死的胰腺实质是感染和脓肿形成的良好基础,其感染性坏死有导致心血管、肾、肝、肺部并发症的危险。胰周改变其胰周改变较单纯型明显,表现为脂肪坏死和积液。与单纯水肿型胰腺炎一样,液体最常积聚于小网膜囊、左肾旁间隙和横结肠系膜处,只是坏死型渗出液为大量(超过胰腺表面积),而水肿型为少量(小于胰腺表面积)。
本研究中,CT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非急性胰腺炎准确率54.54%(6/11),急性胰腺炎轻症准确率89.47%(17/19),重症准确率80.0%(12/15)。总之,急性胰腺炎应用CT检查简便有效,积极早期的 CT检查是确诊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最有效的影像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何喜莹.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 2016(5X).
[2]朱敏,袁昌琼,杨慧英,等.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6):39-42.
[3]何衍晴,尹丽萍.急性胰腺炎CT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12):2125-2126.
[4]郑小华,袁嘉骥,章志霖,等.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价值(附50例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1997(5):287-289.
论文作者:张力元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7
标签:胰腺炎论文; 胰腺论文; 准确率论文; 水肿论文; 实质论文; 造影论文; 表现为论文; 《心理医生》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