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落实课堂教学“三性”的策略论文_刘丽

有效落实课堂教学“三性”的策略论文_刘丽

刘丽(成都市龙泉驿区龙华小学校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笔者是一名一线小学数学教师,本文以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中三位数进位加法计算为对象进行研究总结。文章首先从笔者在“践行三性课堂,落实三性任务”入手,并在这种教学思想下开展一系列有关三位数加法计算教学的探索活动、问题呈现和教学反思。

关键词:“课堂三性任务”感 计算教学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9-235-01

一、一路走来——我的“课堂三性任务”感

数学是一门开发思维的学科,数学教学的追求应该是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得到思维的启发,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语言表达的规范严谨以及学会怎样与人合作、交流、分享。

三性课堂指的是学科性知识、教育性知识和创新性知识。本学期,校领导根据区“三性课堂要求”以及学校具体情况,带领全校教师积极开展三性课堂实践。在语文组实践初见成效时,数学组的我们也紧跟其后。说实话,在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中,刚开始不但学生感觉不太适应,就连我自己心里也没有底,有时甚至持有怀疑态度。看着语文组的课越上越轻松,每个学生获得了展现自我的机会而兴趣大增——课堂上六人一组积极思考、讨论交流。现在奇怪的是,一向被同学们认为头痛的语文课却一下子成了他们最喜爱上的课!学生的这一让人惊喜的转变让我仿佛也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课后查找资料,认真设计练习课、展示课和反馈课。虽然老师在课堂上讲的话少了,但为了上好一堂课所做的工作却不小,例如:

(一)“三性课堂”——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为了便于学生的合作学习,他们的座位在形式上发生了改变,六人围坐在一起组成一个小组,组内设一个组长和1-5号成员。但有利的同时也为某些爱说话的同学提供了机会,为了减少或避免学生“开小差”,我单独对8个小组长进行合作学习技能的培训,同时利用每周某一次朝会时间在全班进行合作学习经验交流和合作学习技能培训,以此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课堂学习效果。

(二)“三性课堂”—— 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以前是老师的“一言堂”,而现在讲的却少了,反而心里感觉不塌实了。记得第斯多惠曾指出:“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所以,“三性课堂”中的教师决非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把自己视为激发、鼓励、促进学生学习和探索的支持者,使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他挪的导航者”。

二、“课堂三性”引领——我和孩子们一起前行

(一)复习旧知,建立知识联系

在学习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中,无论它是两位数加三位数还是三位数加三位数,在竖式计算时都归到了相同数位上两个数字的计算,也就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我深信数学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学生的学习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新知识的内化过程,所以在新课之前我重视对旧知的复习和巩固。

(1)凑十法

在此能简便、快速的得出结果,课前我先对学生进行了“凑十法”方法的辅导:看1想9,看2想8,看3想7,看4想6……。

(2)巩固计算方法

计算速度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决定与孩子对算理的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遇到8+5这种涉及进位的题,鼓励孩子们用简便方法心算——变成8+2+3,通过凑十法快速算出结果。

课堂中孩子们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在组内动手实践,组间相互交流和帮助中加深了对算理的理解!

三、小失误——难道都是粗心惹的祸

数学知识不是“听懂就会做题”。而真正学懂了知识的孩子,计算能力应该是稳定的,相对持久的!但在教学中我却发现孩子们的做题情况不尽人意。要么没写进位1,要么题中的数字抄错了,每当老师指出错题,孩子马上就是“恍然大悟”的样子,而且在老师不做提示的情况下又能马上改正过来。令人惋惜的是,在一道应用题中,孩子们好不容易理清了思路,列出了算式,最后却在计算上面失误了。做题要求每次全对也是不现实的,但总是每次都是因为 “粗心做错”,个人认为是不正常的!

四、找不足——认真反思

(一)重学科任务,轻教育任务——无检查习惯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做题讲究的是有理有据。课堂上我只注重了孩子们在合作学习中探索计算算理,注重孩子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却忽视了他们做题后检查习惯的培养。竖式计算题没有特定的情景渲染,孩子在做题中有时的注意力不集中,这是造成抄错数字的重要原因。而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数学成绩比较好的孩子身上。

(二)反馈不及时

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在校时间是有限的,虽然每天安排了一定量的计算题回家做,由家长检测做题情况。但自己却没有及时与家长沟通做题情况,甚至有的回家根本没有完成。

(三)没定时做计算

“慢工出细活”,但在孩子的做题中,有的孩子边做边玩,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散漫的习惯。教学中,我关注计算结果的时候多,却忽略了做题时间。这样,孩子的计算能力提高非常的缓慢。

五、改进措施

(一)培养检查习惯,落实教育性任务

刚开始,孩子们做完题需要在老师的要求下检查自己的题,但效果不好,要么走马观花,要么心不在焉,很难真正沉下心来检查。于是我改变检查方式,在同桌间交换检查,发现孩子们更喜欢去检查别人的作业。

于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自觉检查的好习惯,在课堂练习中,我又采取小组为单位,做完题后在组内交叉检查,并在自己检查的本子上签上名字。老师会定期复查,如果能检查出同学的错题,并能帮助同学改正的孩子给予口头表扬,外加个人加分的奖励。接下来,我利用QQ群和家长交流,希望逐步培养孩子在家做题的检查的主动性!同时教家长一些适当的评价方法。这些方法实施之后,班上孩子的检查习惯有了好的转变。

(二)加强个别辅导,落实学科性任务

三位数进位加法是本学期的重点知识,当遇上连续进位时,有点孩子无从下手了,特别是对于基础较差的孩子就更加的困难。同学的帮助可能会因为表达不清晰等原因致使效果差,这时老师的单独辅导就显得格外重要,循序渐进进行辅导:

1.不进位加法竖式计算;

2.不连续进位加法竖式计算;

3.连续进位竖式计算加法。

(三)鼓励“竖式计算+心算检测”,落实创新性任务

竖式加法计算看似简单却是孩子们最易丢分的地方, 俗话说“胆大需心细”,在平时的竖式计算后我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检测结果,在此计算过程中体会“答案唯一,方法多样”。

回顾顶层设计实践的这两年,一路走来,且行且思。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树立起“三性意识”,伴随“三性课堂”一起成长。

论文作者:刘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1

标签:;  ;  ;  ;  ;  ;  ;  ;  

有效落实课堂教学“三性”的策略论文_刘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