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混凝土裂缝主要因素及施工处理论文_鹿泉

建筑混凝土裂缝主要因素及施工处理论文_鹿泉

摘要:经济的发展,促进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增多。混凝土工程作为施工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自身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这将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从而降低了工程自身结构的耐久性,最终使工程变得严格。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本文就建筑混凝土裂缝主要因素及施工处理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因素

引言

由于建筑工期长,施工难度高,面积大,因此会存在许多质量问题,而混凝土易产生裂缝是施工过程中最常见问题,混凝土裂缝是结构由内外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物理结构变化,会在施工工程中,液体从裂缝渗漏,从而导致钢筋生锈,保护层剥落,而建筑的强度持久性以及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都会降低。随着建筑面积增大,层数增高,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的裂缝问题再一次引起了广大学者的探索。

1建筑施工中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

1.1混凝土材料质量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材料的选择是保证整个工程质量的一个前提,不仅关系着工程建设的质量,还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施工的成本。并且,混凝土材料还是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一个因素。当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能够降低成本,使用的混凝土材料质量不高,并且由于缺乏相应的检验机制,使得这些质量较差的混凝土应用在施工中,而这将会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只要受到一定的外界因素影响就将会产生裂缝。

1.2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因

目前,建筑楼板因采用的是现浇砼结构,为了提高结构整体性和抗震性,在结构设计上有很高的难度,它比中低层建筑设计上有着不小的难度挑战,所以楼层建筑的设计水平也要有所提高,建筑设计的不合理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主要表现在结构中的断面突变而产生的应力集中所产生的构件裂缝。在施工中,构件施加应力不当和构造中钢筋使用的量多量少也会引起建筑裂缝。在设计过程中,要把混凝土构造的收缩变形因素考虑进去,在使用混凝土的过程中,由于等级过高,会引起用灰量过大,对收缩不利,同样也会产生建筑裂缝。还有一些因素在设计中很难做到明确和精细,如:构造的平衡、受力荷载等方面。

1.3混凝土配比不科学

施工中对于混凝土配比质量来说,其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必须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配比。而目前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能够使混凝土浇筑质量得到提升,在配置混凝土时加大了混凝土的流动性,这时其水灰比例的配比不科学。虽然在施工时不会直接体现出来,但是后期多余的水分在混凝土内部将会产生一定的水泡,降低了混凝土的承载能力,这些混凝土很容易受到应力集中的影响产生一些裂缝。

2建筑工程施工中对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技术

2.1原材料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购买,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水泥

配制大体积混凝土用材料宜符合下列规定:(1)水泥应优先选用质量稳定有利于改善混凝土抗裂性能,C3A含量较低、C2S含量相对较高的水泥。(2)细骨料宜使用级配良好的中砂,其细度模数宜大于2.3。(3)釆用非泵送施工时粗骨料的粒径可适当增大。(4)应选用缓凝型的高效减水剂。控制好骨料的含泥量,因为含泥量过多,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水分流失,会引起不规则的网状裂缝。其次要招聘专业技术过硬的施工人员,并在施工现场监督工作,由于建筑现场施工人员较多,必须要服从管理,切不可凭着经验多就可随意改变混凝土的配比,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性,要统一化、规范化,要科学施工。要在材料的配比上要认真对待,不可松懈马虎,有些骨料在搅拌后产生化学反应,例如:安山岩、玄武岩等活性骨料会产生碱性离子,会吸收施工环境的水分,生成有膨胀能力的化学成分,会引起结构膨胀而开裂,这种裂缝出现后很难补救,因此,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将损失降到最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加强混凝土结构设计

为了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尽量减少施工中混凝土出现裂缝,需要在结构设计时选择中低强度的混凝土进行施工,并且为了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收缩裂缝,需要在建筑的承载方面增加钢筋量,虽然不能够完全的消除收缩裂缝的产生,但是还是能够有效降低裂缝的宽度,从而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强度。此外,需要我们在施工中注意,对于水平施工缝的设置要按照防止温度裂缝的要求进行,以便防止其出现较大的裂缝。

2.3集料控制裂缝措施

砂石、水泥是混凝土材料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该部分的质量是否达标对于混凝土材料质量影响最为直接,所以要想消除裂缝的问题,要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的选择最为关键,必须要保证性能达标,还要考虑到工程的不同要求,按照施工工艺规范来选择,并且要保证砂石材料的含泥量不能超出要求,只有提高了材料的质量才能保证混凝土结构不会出现裂缝的问题。

2.4温度裂缝的预防

各地区存在早晚温差,有些地区较为明显从而容易致使混凝土建筑损耗风险,当房间内外存在温差较大时也会出现裂缝现象。对于此现象我们应该加强预防,减少裂缝情况的发展,在温度较高地区可以降低混凝土厚度减少内外温度变化。其次在施工中特别是浇筑中,采取降温方式减少材料温度,使混凝土成形。在对于超级高温地区可采取凉水泼洒、遮挡阳光等方式进行减少材料温度升高等问题,在浇筑时,要将冷凝管加入降温管道的墙壁上。当发生气温骤变时,对建筑物因做好防护养护工作,减少气温骤变所带来的混凝土磨损问题。因此对于温度变化问题我们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各地区情况进行妥善决策。

2.5对施工方面进行严格把控

在建设中,大体积混凝土主要指混凝土结构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水泥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设计单位设计时应必须严格执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要加强房屋四角等特殊位置的构造,保证稳定性和安全性。要考虑施工现场的土质、气候以及施工投入资金,除此之外,还应做到及时与施工方接洽。而施工单位必须认真执行《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相关规定。在施工过程中,要在楼板间预埋钢筋,这样做是为了延长空载养护时间的效果,可以尽量避免早期出现荷载裂缝。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混凝土收水前在墙体表面摸实压光。

2.6养护预防裂缝措施

混凝土结构浇筑成型之后,如果环境温度与湿度不合理,会对于整体的强度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混凝土硬化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参数,然后使得水泥充分的水化,以确保混凝土质量达标。因此,混凝土收浆之后的表面应该覆盖草帘等保湿,采用人工洒水的方式来养护施工,从而可以防止出现表面拉应力。环境温度中的湿度如果超过90%,对于预防裂缝是非常关键的;而夏季环境温度过高,表层水分蒸发过快,需要采取有效的进行养护。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防止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出现,必须要加强对混凝土裂缝原因的控制,从而增强建筑工程自身的安全性、耐久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今后在混凝土裂缝的治理上将会有更多有效的办法,从而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提升,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谷克翰.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18,44(22):112-113.

[2]张海龙.分析建筑混凝土防裂的对策[J].江西建材,2017(14):94+98.

[3]吴奇海,薛素霞.建筑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14):57~58.

论文作者:鹿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  ;  ;  ;  ;  ;  ;  ;  

建筑混凝土裂缝主要因素及施工处理论文_鹿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