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主探究是重要的上位核心素养,同时也是适合培养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的学习方式。在探究过程中指导学生自主构建历史知识结构,可以帮助学生把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系统化,使学生的上位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都得到提升。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过程 自主探究能力
对于历史解释这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基于史料,通过自主探究形成历史知识结构是适应的学习方式。
下面结合一节研讨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中的两个探究环节为例,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一、关于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2018年江苏省历史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说明着墨不多,要求掌握“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而对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则要求掌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教学中,教师容易忽视建国初期的外交,往往仅要求学生记住“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及其三个内容;四项重大外交活动:与17国建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对这些方针政策与外交活动之间的结构性联系往往不去深究,导致对70年代的外交理解也较肤浅。笔者深感理解建国初期的外交是理解70年代的外交、改革开放后直到现在的外交的一把钥匙,值得深入探究。
建国初期的“一边倒”外交方针突出表现为中苏结盟。对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影响,教材的表述是:对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教材仅从经济、外交两个方面对这个条约进行了肯定。那么,该条约有没有负面影响呢?
材料一:1945年中苏条约所保证的苏联在满洲的权益眼看就要被毛泽东提出的新条约断送掉,斯大林必须采取补救措施。而处于朝鲜半岛中部和南部的元山、仁川、釜山和济州岛的几个港口,早在1945年就是苏联外交部注意的目标了。于是,为了保证苏联在远东地区的战略利益,把整个朝鲜半岛纳入莫斯科的势力范围就势在必然了。……总之,完全可以断定,斯大林是在1950年1月至4月间决定支持并帮助金日成发动统一朝鲜半岛的战争的。——沈志华《朝鲜战争爆发的历史真相》
材料二:麦克阿瑟叫嚣要打过鸭绿江和美国飞机不断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的情况下,中国领导人对战争是否会推进到中国境内的担心是十分现实的。……毛泽东很可能还有对中国主权完整受到威胁的更深层的忧虑:如果朝鲜按照苏联的计划在东北建立流亡政府,并将其残余部队撤到东北休整,那么,因此而将战火引致中国境内,斯大林便极有可能根据中苏同盟条约,派几十万苏联远东军进入东北,援助中国作战。……归纳起来,当时流行的一句口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十分贴切地反映了毛泽东对出兵问题的全部考虑…… ——沈志华《论中国出兵朝鲜决策的是非和得失》
教师:据材料一、二,分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对中国产生了什么不利影响?
学生:材料一表明苏联为补救因为《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失去的权益,支持金日成发动了朝鲜战争。材料二表明在朝鲜军队战事不利的情况下,苏联有可能根据条约出兵东北,再次出现1945年苏军占领东北的局面。
这个探究可以为理解70年代中美关系的改善打下伏笔。50年代中苏关系实际上已埋下隐患,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与中苏结盟之间已经产生了矛盾。60年代,中国与苏联关系恶化,中国转而谋求改善中美关系。历史表明:军事同盟是双刃剑,往往并不可靠,且容易受制于人。这可以深化学生对60年代初中国支持不结盟运动,实行不结盟政策的认识。
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求同存异”之间的联系是以往教学的一个盲点。而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探究是揭示它们之间联系的钥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材料一:那时的中国刚刚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印度和缅甸刚刚结束英国的殖民统治。在建立新的国家后,都面临着相似的发展任务。……这些国家对国际法是陌生的,对当时国际关系体系也是陌生的,都渴望建立新的规则,渴望建立没有殖民体系的新亚洲。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马小军
材料二:西方国家虽然很早提出了“平等”的概念,但在具体操作中并没有把很多国家放在平等的地位上,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平等”是不分国家大小、强弱一律平等,是一种真正的平等。——王帆
材料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新型外交关系的基本归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理念。…… 也代表了东方国家的智慧与贡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儒家文明、佛教文明中的智慧观以及东方国家近代以来的经历与追求。所以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是中国的,也是亚洲的,更是世界的。——章百家
教师: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容。结合以上材料,分析为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能得到印度、缅甸等临近亚洲国家的赞同。
学生:五项原则内容(略)。中国与印度、缅甸都是新独立国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映了他们的共同需求;都对西方式的虚假“平等”不满,赞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的真正平等;文化上相通相近,近代以来反抗殖民侵略的经历相似,有认同感。
材料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含三个核心内容:第一,尊重不同国家的属性;第二,弘扬平等的理念;第三,倡导国家之间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李宝俊
材料五:苏联把党际关系——服从与被服从——运用到了国家关系中,这违背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亚洲,中国是最强大的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其他国家对中国疑虑重重,怀疑中国会和苏联一样推广自身模式。但是中国一直坚持运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左凤荣
材料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突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也突破了两个阵营的界限。它的适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展,最开始适用于处理同周边国家的双边关系,逐渐发展成为不同性质的国家交往的准则,影响巨大。——章百家
教师: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在50年代的哪项外交成就体现了“倡导国家之间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据材料五,面对亚洲其他国家的疑虑,中国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什么原则?据材料六,指出为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越来越大?
学生:1954年,推动日内瓦会议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提出“求同存异” 的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突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也突破了两个阵营的界限,逐渐发展成为不同性质的国家间交往普遍适用的准则。教师指导学生构建知识结构并总结。
解读:建国初期,中国与邻国印度、缅甸等在互相尊重对方的独立自主的基础上,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由于与一些国家的意识形态不同,中国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发展与他们的友好关系,使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适用范围扩大。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亲、诚、惠、容”理念和“一带一路”构想,全面拓展与周边国家友好合作关系;积极运筹和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提倡新型义利观,多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多予少取。这些理念都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继承与发展。和平是我们最大的诉求,我们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维护和平的国际环境,为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客观真实的历史是一定存在的,但由于历史具有过去性,不可再现,后人对史实的探究只能通过史料实证。问题是,对史料的掌握是一个变量,对史料解释的立场彼此不同,所以历史解释往往是各说各理,各有道理。但只要是论从史出(当然基础是真实的史料),求真求善,结构清晰,自洽圆满,这样的探究就是有意义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上位核心素养即探究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都能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成尚荣 回到教学的基本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5,(1),24-25。
[2]朱汉国 浅议21世纪以来历史课程目标的变化[J].历史教学,2015,(10),7。
[3]徐中约 中国近代史[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531-532。
[4]权威论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历久弥新[N].人民日报,2014,05,11。
论文作者:王得众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7
标签:和平共处论文; 五项论文; 中国论文; 原则论文; 苏联论文; 外交论文; 材料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