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县第三实验小学 王维中
【摘 要】在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碰到一些智力正常但学 习却不太好的学生,对待这样的学生,教师如何帮助他们“脱 贫致富”,跟上大部队的步伐呢?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学困生 研究,探究出学生成为数学学困生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并 通过与家长进行沟通,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激励自信,尊 重人格;培养兴趣,激发学习动机;降低要求,减轻学习负担; 培养习惯,总结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实践,对学困生的转化做了 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数学教学 学困生 成因分析 转化对策 研究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核心思想是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而“学困生” 则成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拦路石,并一直困扰着数学教育工作者。 如何做好这些学生的转化工作,既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不可回避 的重要问题,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在这里根据本人多年 从事数学教学工作的经验,就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予以整理,并 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一)内部原因
1.缺乏自信 有些学生由于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处于被遗忘、被冷落的角落,内心深处很自卑。时间一长就认为自己不行,没有 出路,渐渐地对教师失去了信任或对老师怀有敬而远之、敬而 怕之的心理,很少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过多的失败让他感到 学数学很无聊、很枯燥,时间一长情绪变得非常低落、沉闷, 心理上敏感,脆弱,容易形成挫折感,导致对自己学好数学缺 乏自信心。
2.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 受益。但是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很差:不能进行主动学习,需 要在别人强制要求下才去学;课前也不进行预习,缺乏自学能 力;上课听课习惯也不好,坐不住,精力不集中,经常左顾右 盼,爱做小动作;对教师的提问也不积极主动回答,在课堂上 很少见到他举手回答问题;课后布置的作业不能及时完成,把 写家庭作业看成了一种负担,应付了事。在这种情况下可想而 知他的学习成绩会怎样。
(二)外部原因
1.家庭原因 随着教育的普及,家长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文化程度高低不一,仍有为数不少的家长,缺乏基本责任感,对孩子的 学习和心理无暇顾及。还有的家长一方面望子成龙心切,另一 方面又过分的溺爱。甚至还有的家长认为对学生的教育是老师 的事,所以从来不主动与教师配合,这些做法都助长了孩子的 不良行为,同时也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导致孩子受到冷遇,挫伤了他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成绩也逐渐下降,最终沦为“学困 生”。
2.学校原因 现在许多学校的班额都比较大,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一位学生,一些上课回答问题不积极,不活跃的学生,很容易被老师忽 视,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机会越来越少,时间一长自觉不自觉地就 会沦为观众,失去了掌握知识的最佳时机。加之个别教师的教育 手段简单、粗暴,没有科学性,对学生没有吸引力,也成为学生 不想学习数学的一个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社会原因 由于社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金钱的诱惑,读大学学费高,就业难以及网吧,游戏厅的吸引,加上学校、家长未 给予及时正确地引导。“读书无用论”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个别孩子就认为读书好坏无所谓,长 大能挣钱就行。加之个别学生禁不住网络的诱惑,时常沉迷于 虚拟的网络世界,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和积极性。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通过家访、请到学校谈话等方式劝其父母要多抽出点时间 过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尽可能去发现 他做得好的一面,调整心态,循序渐进合理要求孩子,增进沟 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有利于减轻孩子与家长交 往时的紧张感,消除家长和孩子的隔阂,增进家人间的亲情与 温暖。同时也能帮孩子树立自信心,增强自尊心,促使孩子自 信地与人交往。
(二)激励自信,尊重人格
教学中,对这些学生能回答的问题,无论对错我都耐心听 取,认真评价,多鼓励:“这是个好看法”、“你的想法很不错”、 “你能积极思考问题了”,来使他们得到满足感。即使错误的答 案,我也要肯定他的积极努力,让他感受到只要努力了就会有 收获。重视他们的每一点成功,作业本、学习态度、上课发言 等一点一滴的进步,我都适当表扬。使他时常体会到成功的喜 悦,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对他们学习上的错误,我循循善诱、 耐心指导。这样不仅使他们体会到老师对他的信任,领悟师生 之间的感情,而且对其自身的缺点也犹如安了一道“紧箍咒”, 使他们能下定决心,逐步改正缺点,在班级中重新树立自己的 形象。
(三)培养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一般情况下,学生喜欢教师,进而也喜欢他所教的学科。 因此平时我多与这些学生接触,多与他们交谈,及时了解他们 的思想和需要。从学生生活经验中引入数学学习,让他们觉得 数学并不遥远,数学就在身边,增加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
(四)降低要求,减轻学习负担。
对于一些直观的题目,这些学生做起来还不是很费劲。但 对于稍微有点拐弯的题目做起来困难就很大。针对这种情况, 我就放低要求,首先要他们只把概念理解,并加以适当的训练。 在教学方位时,我让他们先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先记住了,多 次强化训练后,再给他们一些牵扯实际问题的题目。在学习笔 算乘法时,有个学生由于不会背乘法口诀,造成做题错误,这 样我就要求他一天熟练掌握一部分口诀,分几天把乘法口诀背 熟练。同时注重启发,细心引导,让他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 去思考,去判断推理,逐步将已有的知识形成网络,并学会类 比、归纳、总结等基本的数学方法。
(五)培养习惯,总结学习方法。
既要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也要注重对他们课 后整理习惯的培养。指导学生每天晚上都要对第二天将要学习 的内容进行预习。通过预习使学生对新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对知识有困难的地方可注上记号,在课堂上就可带着这些问题 投入新课的学习中,使听课更具有目的性、针对性。同时要求 学生每天晚上在做作业前先把白天所学内容复习一遍,想一想 这节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题目怎么做,为什么是这样做,还 可以怎样做,最后再把学习内容加以整理总结。
论文作者:王维中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7
标签:学生论文; 孩子论文; 家长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原因论文; 学困生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6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