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新形势下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全党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这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但如何做好这一工作呢?鉴于此,笔者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感想。
一、进一步加强和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李瑞环同志指出,我们应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比较稳固的科学认识。可以说,这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群众、向群众贯注进步精神的工作。马克思主义不可能在人民群众中自发地产生,只能通过宣传教育进行灌输。多年来,由于“左”的右的主要是“左”的错误的干扰破坏,加之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宣传蛊惑,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形象被损害了,作用被扭曲了。应该说,这是头些年“一手软,一手硬”错误的一种思想根源。因此,必须从正本清源入手,来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第一,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作用,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的需要所决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起主导作用的能动因素。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是人创造和运用的。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在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性,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奋斗精神和创造性,开掘、提高人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协调人们在改革和建设中的相互关系。这些任务,都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来完成。
从人们的实际需要和干部职工的普遍心理来看,思想政治工作是人人离不开、事事用得着的,并且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和“精神消费”比重的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也会有所增长。因此,我们必须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必然性上,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有机统一和“两手抓”的内在一致性上,从各项工作和改革的客观需要和干部职工工作、生活的实际需求上,来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来巩固和深化对其重要地位和作用的理解。
第二,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党的领导和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途径和根本环节。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党的领导,包括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其中,思想领导是基础。就是在群众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党的主张以使之化为群众的自觉意识和行动。维护稳定与发展,推动改革与工作,实行民主管理等贯彻党的意图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导向、排障、加油,统一意志,促成合力。一个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抓得紧,做好了,就会出现气顺、风正、心齐的局面。
第三,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对和平演变的真正优势。我国的改革开放,随着技术、资金的引进和人员相互往来,西方敌对势力有意识地向我大量输入西方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文艺作品,并实行宗教登陆,挑拨民族关系。在改革开放中,意识形态产品的进入是不可能禁绝的,关键是我们要有抵御的政策和能力,要进行斗争。早在十二届二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在讲反对精神污染问题时就指出过,要重视西方形形色色的理论上的污染问题。在看他来,头几年我们的“最大失误”中,这方面的问题也不轻。如今,应该进一步引起特别注意,加强理论战线的工作。这对我们来讲,主要是组织好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章的学习教育,用以武装全党和广大群众的头脑。
第四,是国内自由化思潮仍有影响,对此,决不能低估。跑出去的,还在四处活动,苏联东欧演变后,又有新动向。在国内,经过教育和斗争,公开的自由化言论受到遏制,但在一些人中尤其是青年中有些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并未解决,极个别人还在说三道四,尽管这些人是少数,是认识问题,但认识问题如不解决,就会酿成政治上的隐患。可见,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还必须从反对和平演变的政治高度上来认识。
目前,在我们干部中,不大注意政治思想动态,不大愿做,不主动抓思想政治工作的现象,比前些年少了,便并不是没有了,解决这个问题本身,也应从思想认识上入手,真正使思想政治工作在领导思想上“上位”,工作上“到位”。
二、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
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就是要坚持遵循党的基本路线,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开展工作,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要密切结合形势的发展和人的思想变化,努力搞好思想教育工作。要把基点放在调动人的积极性上,注意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协调关系,调动积极因素,为各项工作的发展和改革扫除障碍,提供精神动力,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环境。
把握这一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必须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而不能带有表面性和片面性。这里,要防止和反对两种倾向。一种是一讲保证和服务,就感到思想政治工作好象被贬低了、降格了,这是误解。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是针对忽视和轻视其应有地位和作用的思想而言的,目的在于科学地、准确地赋予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和其他工作一样,思想政治工作有其特定的领域、范围和效能。贬低其作用不对,夸大其作用也是错误的。另一种是一提保证和服务,就觉得任何一项业务工作都比思想政治工作高一头了。这同样是误解。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作用,首先在于保证业务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包括保证其他具体的业务工作服务于整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并包括法律上舆论上对主要行政领导、业务领导的政治上思想上作风上的监督和支持。任何一项具体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业务工作的区别,在于它是直接以人为工作对象的,因而能和别的任何一项具体业务构成“两手抓”的对子,而不是只适用于某一特定的部门和行业。这既不意味着它比别的工作高贵,也不意味着它比别的工作低贱。
可见,确立和坚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指导思想,需要把着力点放在强化服务意识和全局观念上,同时要在实践中深入肃清“左”右两种错误主要是“左”的影响。应抓好三件事:
第一,坚持两个基本点的统一,深入开展反对和平演变的教育和斗争,努力为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
第二,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凝聚人心、增强合力上下大功夫。首先,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团结绝大多数、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基本方针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根本原则,坚持以团结、稳定、鼓励为基调,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基点,坚持“三不主义”,防止和改变软弱状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其次,要把群众的思想情绪当作“第一信号”,随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干部职工的思想脉膊、特点和思想活动规律,特别是要抓准各个时期各类人员中的倾向性问题,以尽量减少“意外”,尽可能地将问题解决在萌芽或未萌状态。再者,要把调动积极性的基点具体化,把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切实集中到发现、挖掘、调动、发挥、保护和助长人的积极性、优点和长处上,尤其不要把个性特点视为缺点,不要把爱提意见的人视为“异端”。同时,要把激发、培育、凝聚、运用维护本单位全员积极性和整体合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向心力和团结协作精神,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经常性的根本任务来抓,弘扬中华民族自尊、自强的志气和骨气,树立勤劳俭朴、诚实守信、友爱互助、扶贫济困的风气,激发奋发进取、改革创新、建功立业的正气和豪气,造成齐心协力、团结一致争上游的浓厚空气,形成人人心情舒畅,个个斗志昂扬的政治局面。此外,也要努力做好后进转化工作。
第三,切实将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各项具体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努力形成“大家做”的局面。干部职工的思想情绪,产生、表现和发展变化于工作、学习和生活过程当中。因而,作为生命线的思想政治工作,其生机和活力也就源于群众的本职工作和社会生活之中。思想政治工作结合工作和生活一起做,要从具体事抓起。这种结合,应具有全员性,覆盖到每一个人;应具有全程性,贯穿到工作、生活的整个过程和每一个侧面、环节;应具有连续性,占据可以占据的所有空间和时间,不能抓抓停停。在这里,须注重四个方面:一是党政领导要密切协作,坚持在决策、工作部署、检查、总结等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共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使之与业务工作、管理工作构成一个有机系统。二是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使他们既自觉做出好样子,又主动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三是广泛开展各种群众性的自我教育活动,使之成为群众进行精神调节、心理平衡、施展抱负和才能、自动协调各种关系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并从而使群众不断增强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兴趣和能力。四是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切实关心群众的疾苦,充分发挥“办实事”的效益,防止和纠正在讲结合问题上的片面性。
三、进一步注重实效
效益原则,对思想政治工作来讲,完全适用,而且往往更为敏感。对思想政治工作某些偏见和误解,除了别的因素外,也与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实效不强有很大关系。工作实效问题,实质上是工作水平问题。实践证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根本途径是在坚持和加强的前提下改进,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第一,要把握好加强与改进、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要看到加强和继承是前提和基础,这方面的任务并不轻,特别是由于前些年“一手硬、一手软”倾向的影响,至今仍有一些迫切需要加强的地方和继承的内容,另一方面,要看到只有改进和创新,才能提高实效,工作才有生气。它们都统一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当中。象谈心、家访、民主讨论、表率作用这些传统做法,既需要进一步加强和继承,又需要根据新的情况和对象加以改进和创新。象基本国情、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以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必须根据新的形势赋予新的内容和形势,又不能与我们传统的基本精神相割裂。坚持加强与改进、继承与创新的一致性,既要与形式主义划清界限,又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有效形式,不然,没有载体,改进和创新就失去了依托。既要同“改造论”划清界限,又要大胆探索和尝试,寻找更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否则,吸引力不大,加强和继承就难以奏效。
第二,努力拓宽思想政治工作活动领域。所谓拓宽活动领域,就是要巩固已有阵地,开辟新的渠道和途径,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充分运用各种宣传教育手段,努力改进方式方法,加强宣传舆论工作,创造良好的政治思想环境。实践表明:读书演讲、知识竞赛、座谈讨论、合理化建议等各种群众乐于参加、易于接受的形式,以及各类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群众性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充实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精神空间和业余时间。企业、学校开展的以培育企业精神、良好校风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都拓展了政治思想工作的领域。当前的任务是,认真总结经验,巩固已有成果,继承开拓前进,逐步健全对西方政治、经济模式、价值观念和腐朽思想、生活方式进行反渗透的机制,进一步把工作搞得活跃起来、富有成效。
第三,认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思想政治工作是靠理性教育人,靠感情感染人的一门综合科学和思想领导艺术,它的工作对象最复杂,内在规律最丰富,尤其需要理论的指导。这对政工干部来说,一是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努力掌握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方针、原则和方法,二是要加强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主要通过总结经验,进行一些应用性的研究。
四、进一步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政工干部队伍,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地说,它仅包括专职政工干部。广义地说,包括专、兼职政工干部,其中还包括各级领导干部。因此,必须本着“大政工”的思路来认识和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从全局看,整个政工队伍状况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不少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是“龙头”部位即领导干部层,工作有些不够到位;主体部位即现有专职政工干部队伍中有些人心不稳,整个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岗位实际吸引力有所减弱,青黄不接,后继乏人。解决这些问题,其一,要强化领导干部自觉抓和主动做思想政治工作这个关键环节。思想政治工作,是每个领导者的政治责任。专职的党务、政工干部要用主要精力抓,兼职的党务、政工干部要做到思想上位、工作到位。即便是没有担任党内职务的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也要主动抓,积极做思想政治工作,而不能把这项工作视为“份外”事,更不能当成“额外负担”。在干部交流中,尤其是在对后备领导干部的多岗锻炼中,明确地把党务、政工工作岗位作为多岗中必须经过的一道岗,给他们以相对集中地学习和掌握做思想政治工作本领的机会。其二,要强化提高政工干部的素质这个基本环节,要加强教育和培训,组织政工干部定期进党校学习、培训,提倡在职自学。通过培训和学习教育,引导政工干部增强政治责任感、职业光荣感、敬业精神和立足本职、建功立业的自觉性,不断在实践中提高、充实自己。要引导和支持政工干部加强学习,不仅要学政治、学文化,还要学经济、学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热爱思想政治工作,具备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敏感性,跟上时代的步伐。其三要强化增强政工岗位吸引力这个基础环节。要认真纠正忽视,轻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忽视和轻视政工干部的贡献等错误倾向。
思想政治工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系统工程和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全党和各级领导同志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只要我们政治上清醒,思想上重视,工作上尽力,勇于负责,敢于探索,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并使之在“第二次革命”的进程中不断有所发展,有所前进,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