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实施香港中学会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高中会考论文

实施高中会考的几个问题和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问题论文,对策论文,高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兰州市教科所在接受省科委下达的《甘肃省实施高中毕业会考的问题与对策》软科学课题后,即组织人力成立了专门课题研究组,课题组在总结兰州市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高中会考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仅就会考中的几个问题作些阐述,供教育领导部门参考。

问题

会考标准问题

会考是高中文化课毕业水平考试,要体现毕业“水平”,必须有一个符合实际的会考标准,有标准,才有客观依据。如果缺乏明确、具体、稳定、科学、合理的标准,第一、会导致命题的随意性,教师无法根据标准调控教学目标;第二、如果会考成绩的合格和等第的界定是由会考的卷面成绩直接界定,试卷随意性增加,必然带来“合格”和等第的不准确;第三、由卷面成绩所反映的成绩,学科之间、年度之间的单科成绩之间缺乏可比性。以上问题,影响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和评估教学质量,对以会考成绩作为重要参考来用人,则造成困难,还有可能引起更大的偏科现象。

制定高中毕业会考标准,应考虑到高中毕业会考的如下特点:一是尺度性。一个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其文化课的学业水平,是国家规定的,也是社会公认的,它受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因此,会考标准的尺度,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因为,高中毕业生的文化课学业水平,从整体上说,是由国家教委颁布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定,由于地区间的差异,在掌握会考标准的尺度上,心然不尽一致。在掌握会考标准的尺度时,既要依据《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从省情出发,方能体现会考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二是社会公认性。考试标准是社会用人单位(招工、招干、参军等)评价考生的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尺度,它为用人单位选拨、培养,使用人提供了依据,因此,考试标准必须反映社会的要求,为社会所接受认可。三是相对稳定性。考试标准要在一个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才能使考试成绩具有公平性和可比性,取得社会的认可。但是稳定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我省经济文化教育虽比发达地区落后,但具有起步低、发展快的态势,这就要求我们所制定的会考标准,在整体上保持相对稳定,在局部又要不断随着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加以适当调整。

会考成绩报告体系问题

会考成绩的报告,应分两大类,一类是向考试使用者,包括考生、学校、社会(用人单位和部门)报告;另一类是向教学主管单位和部门。包括命题部门和命题人员、教育研究部门和研究人员报告。

报告成绩,是发挥会考的功能和作用的重要步骤,评定和报告成绩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但也有自己有缺陷和不足。这就要求我们社会的不同需要,根据会考的性质和作用,建立多功能的会考成绩报告体系。这一报告体系,应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充分发挥会考的评价和导向作用。

由试卷评定的原始分表述学生的学业成绩是不够的,原始分虽是一个考生答卷情况的客观反映,但它没有说明这是在答怎样难度的试卷时在怎样一个分数分布中的分数,也没有指出某一具体分数在群体中的位置,要说明某分数在群体中的位置,必须建立相应的百分位常模。

目前各地通行的办法,是向考生和社会公布等第成绩,其目的是为了面向全体学生,并减轻学生负担,在实践中虽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收效并不十分显著。由于等第成绩本身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必然对命题的掌握、教学质量的评价、教学工作的引导带来一定的困难。

高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问题

建立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其初衷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纠正偏科现象,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但仍存在以下负面现象:

从高中一年级开始,年年有会考,为了准备会考,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学生和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都疲于应付,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加重。办学条件较差的学校,受到的影响和冲击更重。

高中会考的试题一般偏易,基础稍好的学生,极易通过会考。如1992年我省地理会考,平均分达81.52分,其中80分至100分的考生占全部考生的比例高达65.5%。由于考生很容易取得参考资格,因而把更多的时间、精力还是用在高考科目上,一些非高考科目仍然受到冷落,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片面追求升学率在一些地区和学校,有愈演愈烈之势。有的学校从高一入校不久,即半公开地按高考分组,或以“小文”、“小理”分类编班授课。对于办学条件较差的学校,因考虑会考的通过率,此问题尚不十分突出,而重点学校和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则比较严重。

由于等第成绩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再加上命题时把绝大多数考生必须通过会考作为命题的基本要求,试题的区分度受到影响,不利教学质量的提高。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与高中毕业会考相适应的、可行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作为会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削弱其负面影响。

对策

根据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一、建立科学的会考标准、量化标尺、试卷设计和等值系统

1.建立科学的高中毕业会考标准和量化标尺

会考的标准含两个方面。第一,学业水平的合格标准;第二,等第的划分方法及量表。由于学生的学业水准合格与否及合格后的等第的确定,都要通过学生答一张试卷来完成,所以还有第三,两种标准与学生完成试卷内容的对应关系。

①学业水平的合格标准

如何才算达到高中毕业的学业水准,提出以下具体做法:

将会考的科目分学科按大纲要求分解为若干具体的知识点,并按知识能力层次区分为A.B.C三个级别。A.B.C的要求层次递次增高。A.B属基本要求部分,C属较高要求部分。

试卷由基本要求的内容(1)和较高要求(Ⅱ)组成。设计(Ⅰ)复盖A.B全部知识点的80%,(Ⅱ)复盖C全部知识点的80%;(Ⅰ)占试卷长度60%,(Ⅱ)占试卷长度的40%;若试卷的满分为100分,则(Ⅰ)占60分,(Ⅱ)占40分。

用试卷中的(Ⅰ)来划定学生的学业水准是否合格,用(Ⅱ)来进一步划定学生学业水平的等第。

若能答对试卷(Ⅰ)的80%,为界定合格的线,反映在分数上,即卷面分为48分为合格线,并使48分的百分位为6,即大致上有6%的学生的学业水准不合格。如何使答对(Ⅰ)×80%,与卷面分数的48分,百分位的6相对应,通过命题的难度的掌握来解决。学生的学业成绩的表述用报告分数HK来表述,(使HK=10Z+75)合格的报告分数定为60分。

②学业水平第等的划分方法及量化标尺

依学生完成试卷中的(Ⅱ)的程度的不同,将学业水平分为A.B.C.D各等。

等第划分方法用常模参照考试分等级的方法,以报告分数HK的Z变划定等第的依据。报告分数的常模设计为:平均分为75分,标准差为10,分数分布为正态函数,即Φ(75、10)。用Z界定等第的标准如表1。

落入各等第的人数的百分比如表2所列

表2

等第E DC BA

百分位 6%24% 40% 24% 6%

各等第上限(标高)与下限的百分位如表3

若有HK=KZ+L 方法报告分数,且使K=10,L=75时,各等第与报告分数的对应关系如表4。

Φ(75、10)与Z、百分位、HK的对应关系由图1所示。图1是会考合格及等第标准的量化标尺。

③两种标准与完成试卷内容的对应关系

由各等级标准的Z分数所对应的百分位,可导出各等第界限与卷面分数的对应关系,再由各等第与卷面分数的对应关系导出各等第与完成试卷内容的对应关系。

各等第与卷面分数的对应关系如表5所列

由卷面分数(理想)导出各等级与完成卷面内容的相应关系。这种关系如表6所列。

表6

等 第EDC B A

卷面 (Ⅰ)80%以下

100% 100% 100%

100%

内容 (Ⅱ) 0

3%以下

58%以下

92%以下92以上

2.试卷设计和报告分数的等值系统

会考需要处理三个方面的等值问题。第一,各年度之间的纵向等值问题;第二,各科目之间横向等值问题。

等值系统地工作步骤由HK分数等值系统流程框图1表述,0-2步属年度间的纵向等值问题,2-9步属于各科的横向等值问题。

①各年度间的纵向“等值”

建立各年度间的试卷考分的等值关系,用下述方法,先设计一张标准试卷,分别建立各年度的试卷与标准卷间的等值关系,用标准卷为中介,建立各年度间“等值”链。(见框图2和框图3)

②各科目间的横向等值问题

各科试卷的难度、试题的难度分布、考生的考分分布尽可以以相同的参数进行设计,由于题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各科试题的各种参数是不相同的,若各科教师用标准分Z归一,各科间可建立“等值”关系。由于标准分有“+”“-”之分,且又有小数点,选T分数系列报告分数方法较为适宜。设报告分数HK的线性变化公式为:HK=HZ+L

若及格(即合格)分报告为60分,满分报告为100分,则可决定K=10,L=75较为合适。在新的报告分数系更中,K为标准差,L为平均分,所以HK新分数是Φ(75、10)的正态分布函数。

建立科目报告分数的“等值”关系的思路是:若二个分数的百分位相等,可视该二分数相等,而在正态分布函数中相同的百分位对应相等的Z分数,所以只要二科目的Z分数相同,Z所对应的百分位相等,即可认为该二分数相等,所以,各科之间可用“百分位和Z分数”为中介建立“等值”链,这个链条可将科目之间的“等值”关系联系起来,这种“等值”关系的思路由框图4和框图5表示。

相同的Z分数报告所得分数HK也是相等的。

由于百分位Pi与Z分数的对应关系的前提是函数必须是正态分布,所以在进行横向的科目之间的等值关系建立之前,需先将偏态函数F(X)化为正态函数Φ(X)。

二、建立多功能的会考成绩管理系统和成绩报告体系

建立会考成绩管理系统和报告体系,应着眼于实现分数等值和适应多功能需求两个目标。目前,应着重于会考常模的建立。首先,编制我省会考的百分位表。这是建立常模的一个最简单的方法。由于会考每年都要举行,因此,必须提供各学科的基本上稳定不变的百分位表。第二,实行标准分制度。将每个考生的原始分转换成标准Z分,同时,也将每个地区、每所学校、每个教学班的总分平均分和学科平均分转换为标准Z分,以评价每个地区、每所学校、每个教学班和每个学科的教学质量。第三,以Z分数界定等第标准并划分等第,向社会、考生公布等第成绩。等第的划分、等第成绩的确定,须从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教学质量的实际水平出发,由省会考主管部门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共同确定。原则上,城市和一般地区可实行全省统一的等第标准,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文化特别落后地区,可实行特殊的等第标准。第四,在以上基础上进行标准T分的线性转换,令报告分数为HK,使HK=KZ+L,确定公式中合适的K和L值。

在建立省级会考成绩管理系统的同时,要建立地(市)、校两级的会考成绩管理系统,并创造条件,争取联网,形成省、地(市)、校三级会考成绩管理系统,充分发挥会考的功能。

三、建立以高中会考成绩为主的高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要克服会考中的偏科、片面追求升学率等负面现象,就必须建立以高中会考成绩为主的高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高考升学率和高考成绩,几乎是评价高中教学质量的唯一依据,这有着其特定的社会根源,也有一定的合理性。随着会考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使我们有可能摆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使学校高中教学质量的评价,建立在更科学、更合理、更完善的基础上。建立以高中会考成绩为主体的高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通过评价的导向功能,促进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克服偏科现象,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辊办学条件的差异,它包括(1)领导素质;(2)教师素质;(3)新生素质;(4)教育经费的投入和效益;(5)教学设备及其利用率;等等。

学科教学评价是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质量评价的基础。以高中会考各科成绩的统计数据为主要依据。对高中各学科教学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评价高中教学质量。

省、市(地)、县(区)分别建立由教委(局)、督导室和教育科研部门共同组成的高中教学质量评估小组,由督导室牵头具体实施。

省级评估小组,负责提出全省高中会考的质量评估报告,并负责对各地(市)的教学质量和省级重点高中教学质量的评估。市(地)级负责提出本市(地)高中会考质量的评估报告,并负责对各县(区)和市(地)属高中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县(区)级负责提出本县(区)高中会考质量的评估报告,并负责对县(区)属高中的教学质量评估。学校则负责对每个教学班和每个学科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根据办学条件,进行分类评价。对各地(市)教学质量的评价,可分为:A、中心城市和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B、一般地区;C、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对学校评价,可分为;A、省、市(地)重点高中;B、办学条件较好的高中;C、办学条件一般的高中;D、办学条件差的高中。

学校办学条件的分类,可依据各地(市)、县(区)督导室提供的督导报告。

开展目标教学研究,大力推行目标教学。

目标教学,是在我国经过广泛实践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没有教学目标的评价,只能是盲目的评价。目标教学,对教与学提供了合理、科学的依据。也为学科教学评价提供了依据。我省不少地(市)已开展了目标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建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并在全省推行。

为了使以会考为主的高中教学质量评价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有必要建立高中会考各科题库。兰州市高中题库的研究已进行多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建议省、市联合,以省为主,继续这方面的研究,争取在3~4年内建成题库并投入使用。

标签:;  ;  ;  ;  ;  

高中实施香港中学会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高中会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