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国家科技发展道路的理论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道路论文,理论论文,模式论文,国家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国家的竞争能力与发展速度之所以产生很大的差距有各自特殊的原因,但也有共同的原因,在共同的原因中,许多分析家把在国家的竞争能力与发展速度的差距归结为科技竞争,而科技发展道路的选择是科技竞争的焦点。文章首先给出各国科技发展道路的比较框架,其中包括科技发展环境的分类、科技发展条件的分类与科技发展成败的标志等。通过日本、美国、德国、英国、法国、韩国的科技发展道路的比较,得出科技发展的环境、条件、道路的匹配模式,以此作为选择一个国家科技发展道路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科技发展道路,匹配模式。
科技发展道路是对科技发展的长远的、全局的谋划,它的实质是从战略的高度来有效地配置科技资源。虽然,不同国家的科技发展沿着不同的速度与方向改变自己发展的内容与模式,但大体上都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道路(技术引进→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自主渐进技术创新→自主基本技术创新),每一类发展道路都比上一个有明显的改进,其发展的难度、对资金和人力资源、政府的管理等的要求、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匹配方面均有量与质的不同。
对于选择国家科技发展道路的看法,众说纷纭,各种观点对立,但均有一定的事实作为根据。我们认为:现有研究的观点颇有启发,但其分析的基本缺陷是缺乏一个明确而有力的分析框架,而是简单地根据美国或日本等国的经验推出其结论的。为了有效地选择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道路,首先必须通过国内外科技发展道路的比较研究,分析其科技发展道路选择的背景或条件,从而概括出选择科技发展道路的理论依据,进而为我国的科技发展道路的选择与制定提供依据。
1 比较各国科技发展道路的框架
在比较分析各国科技发展道路时,首先必须对科技发展道路的比较框架进行界定,这是比较研究的基础。
科技发展道路的选择首先与科技发展的环境,特别是外部环境因素中各方面竞争力量的消长有关;同时,科技发展道路还取决于科技内部具有的和可能取得的资源,即科技发展的条件。因此,确定一国的科技发展道路,要受环境与内部条件两个方面的约束。
科技发展的环境分析是科技发展道路选择中最重要的一环。客观上,有许多环境因素影响着科技发展道路的选择,穷尽分析各种科技发展环境因素不可能也不现实。从各国的科技、经济发展史来看,一国的经济实力和工业化程度对科技活动的内在需求有显著影响;此外,有研究还表明,对军事的考虑也对科技发展有较大影响,有人甚至用战争来划分美国的科技发展阶段。此外,人口与环境的压力,国外科学技术的可获得性时刻影响着科技发展道路的选择。为了指出科技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本文针对文献中所提出的10种因素,邀请29位专家对其重要性作一评估,在15位有效问卷中,找出了权重大于0.8的六种因素,这六种因素的集合,构成了科技发展的环境系统(见图1)。
图1 科技发展环境的指标系统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专家评判与对一国经济、科技与社会的仔细分析得到。对一国面临的科技发展环境可根据其变动程度来加以细分,以达成科技发展环境分析的半定量化。根据科技发展环境变动程度,从低到高,可以把科技发展环境分成四种类型:稳定型(Stable:S);反应型(Reactive:R);先导型(Anticipative:A)和创新型(Innovative:I)。科技发展的环境从稳定型(S型)到创新型(I型),意味着环境的变动程度由小到大,也意味着环境对科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根据企业经营战略中对经营环境的分析标准,以及各国科技发展的一般概况,科技发展环境变动程度的评判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科技发展环境变动程度的评判标准
科技环境稳定型
反应型先导型创新型
指标S R A I
科
国际竞争环境
弱一般 激烈 很激烈
技
国外科学技术的可获得性 较低 一般 难 很难
发
工业化程度 较低 一般 高 很高
展
人均GNP(美元)* <300 300~2000
2000~4750 >3750
环
对军事的考虑 较小
一般 强 很强
境
人口与环境的压力 较小
一般 大 很大
科技发展环境的总况是六个指标因素的“聚结”,它采用如下算法获得:
对每一个定性或定量的环境指标X[,j],根据从属的每类环境(S型~I型),将水平指数Y:分别记为0.5,1.5,2.5,3.5。则科技发展环境的总况(GSTE)如式(1)
有如下定义:当GSTE∈[0,1)时,科技发展环境水平为稳定型;当GSTE∈[1,2)时,科技发展环境水平为反应型;当GSTE∈[2,3)时,科技发展环境水平为先导型;当GSTE∈[3,4)时,科技发展环境水平为创新型。
这样,较之先前研究,本文不仅给出了科技发展的环境指标,更主要的是,可对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环境进行半定量的分析。
成功的科技发展道路的选择还必须注重对一国科技发展条件的考虑。
从理论上说,科技发展的特点之一是科学的继承性,教育作为传授知识和技能的社会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进行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它使得前人的知识和技能在后人身上再生产出来,使后人掌握这些宝贵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是有选择的科学地进行的,因此使得这种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比最初的生产具有更高效率;其次,科技教育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供人才。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主体是科技人员。科技人员的数量与质量影响着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水平与效率。
科技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这些科学技术知识的取得正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
科技经费的投入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从事科技发展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它直接影响科研成果的产生和应用。对科技投入的研究曾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有研究用“第一投入”来表征科技投入的重要性。
因此,依照科技发展的特点,本文采用科技投入(主要以研究开发经费占GNP的比重表示)、教育投入(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教育结构和研究人员数(10000劳动力中研究开发人数)这四个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条件。依照对科技发展环境的分析方法,同样可对科技发展的条件用半定量的方法加以划分,并进行科技发展条件的总括。根据各国科技发展的概况,科技发展条件的划分标准见表2所示。
表2 科技发展条件变动程度划分标准
科学能力稳定型S反应型R 先导型A 创新型I
科
科技投入(占GNP比重)0~1% 1%~5.% 1.5~2%
2%~3%
技
教育投入(占GNP比重) 0~2% 2%~3%
3%~4%4%~6%
发
教育结构*普及教育 中等教育为主 高等教育为主 高、职教并重
展
研究人员数(10000劳动力中) >20 20~35
35~50>50
2 各国科技发展道路的剖析
运用上述的分析框架,可以对日本、美国、法国、德国、英国与韩国的科技发展道路进行细致地观察与研究,从而得出各国选择科技发展道路的具体背景。
日本在科技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后,较为迅速地从技术跟随者成为技术领先者,并逐步走上科学技术立国的道路,成为科技发展史上的“奇迹”,日本的经验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出现了大量有关日本科技发展的研究。
日本科技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一:重点放在技术引进(德川—明治维新后期到二次世界大战(大约20世纪40年代);阶段二:国内自主研究与发展帮助下的技术引进(二次世界大战后到70年代中期);阶段三:自主渐进技术创新为主(70年代中期至今))。
在德川—明治时期,为了满足政治和军事上的需要,日本连续性地对西方技术进行引进和培植;此时,日本所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较为缓和,故记为稳定型(S型);而且比较容易获得国外如欧洲与南美的技术(S型),此外,日本的工业化程度较低(S型),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小于300美元(S型),人口与环境的压力也不大(S型),对军事的考虑为R型,因此,这一阶段日本科技发展的外部环境总体呈稳定状,是稳定型(S型)环境。
可以进一步观察日本科技发展的条件,此时,日本已强调教育的作用,积极普及大众教育,有关教育投入与教育结构的指标已基本呈反应型(A型),但日本的研究发展投入还不大,科技人员数明显不足,因此,科技投入与科技人员数的指标只是稳定型(S型),这一阶段的科技发展条件,总体来说,也是稳定型(S型)。
日本在科技发展的第二阶段,走的是“基于国内研究开发的引进→消化吸收”的道路,此时科技的发展尽管还是较多的基于外国技术,但也逐渐得力于国内的研究与开发。
日本走这条科技发展道路归因于科技发展环境的一系列变化:在第二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加剧,日本的市场竞争程度变得激烈。日本市场的竞争条件对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起了一个激励作用。市场很大而且发展迅速,一个巨大国内市场的存在,显然会刺激发展新产品和新工艺,日本的总需求增长率在1946~1955年间为9.8%,从1956-1965年则为9.7%。日本的科技发展来源于军事的需求:在朝鲜战争之前,日本的产品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战争一爆发,日本被要求供应军用和工业产品,正是这种“特殊需求”给日本工业以其所需的推动作用。在这样大的市场需求,本国科技与引进技术容易结合的情况下,就不难理解日本采用“消化吸收”为科技发展道路的原因。此外,日本朝野对于科学技术必须服从以经济为中心,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在这种条件下,日本科技政策的核心是充分开发和利用旨在谋取高额垄断利润的科学技术,而科学本身的发展并非是它的直接利益,所以日本此时不可能选择“自主基本技术创新”作为其主导模式。
在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直至60年代中期,日本在研究发展上开支最小,从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期,日本的研究与开发费用才急剧增加,这一阶段研究开发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1.24%~1.70%之间,在研究与发展投入上已属先导型(A型)条件;而日本的教育投入指标2.3%~4.1%,为先导型(A型)。
综上所述,这一发展阶段中,日本的科技发展环境与条件总的来说,分别呈反应型(R型)与先导型(A型)。
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追赶阶段,日本在技术引进的提高和应用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在这之后,为了给未来新发展和新产品埋下契机,日本需要发展更具独创性的技术基础。70年代中期之后(日本科技发展的第三阶段),日本强调了技术的自主创新,包括自主技术发展和基础研究,这种政策的转变基于雄厚的经济和文化基础与教育上的不懈努力。1968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排名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超过300亿美元,而且大约有33%的成年人受到过大学教育,研究与发展人员与1953年相比增长了7倍。这一阶段,日本的研究开发费用呈快速增长势头,年财政预算达8.9万亿日元,约为排在首位的美国的1/3,日本居第二位,私人对研究与开发投资一直很活跃(创纪录的增长了15%),与此同时政府的研究发展投资为7%,除去通货膨胀的影响,1975年至1985年这十年的增长率为30%,而同期德国为14%,法国25%,美国28%,1974年至1985年间发展费用增长了3.6倍,基础研究的费用增长了2.5倍。因此,日本这一发展阶段的条件为创新型(I型)条件。
采用这条发展道路的背景还包括:1968年后,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德国而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1988年国民生产总值为86万亿日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32万美元,但70年代左右,国外技术的引进逐渐变得困难,为了维持技术发展的高速度,日本必须加强自己的潜力,并产生自己日益独立的技术,而美国据说因为国家安全而限制对日本的技术转让。80年代以来,日本国际贸易收支顺差大幅度增加,造成日本同其它发达国家的贸易磨擦,因此,70年代后,日本科技发展的环境呈先导型(A型)。
为了方便起见,可以定义国家科技发展道路中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自主的渐进技术创新”和“自主的基本技术创新”分别为“S型”、“R型”、“A型”和“I型”发展道路。根据这一定义,可以进一步考查日本科技发展环境、条件与发展道路的匹配程度与科技发展成败的关系,这可由图2所示。
从以上分析可知,日本科技发展成功的主要原因,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成功地利用‘后发优势’,”选择了“引进—消化吸收—自主技术创新”的道路,日本科技发展“奇迹”的深层原因在于日本科技发展道路的选择基本上兼顾了科技发展的环境与条件,日本科技发展道路与科技发展环境、条件基本上是匹配的,所以,日本科技发展的成功,首先是其科技发展道路选择上的成功,一个国家要想成为世界上科技发达的强者,首先必须在科技发展道路上有合理的选择。
参照对日本科技发展道路的研究方法,可以对美国、德国、法国、英国、韩国的科技发展道路进行深入研究,这五个国家的科技发展大致阶段与各阶段科技发展道路(如表3)概括如下:
美国、德国、法国、英国、韩国的在不同科技发展环境、科技发展条件下对科技发展道路的分析详见文献[4],其中对美国的分析可见表4所述。
根据本文对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绩效的指标选择,可对上述六个国家的科技发展绩效作对比。不难发现,科技发展环境、科技发展条件与科技发展道路的匹配程度较好的,科技发展的绩效相对较好些(如美国、日本、德国、韩国),反之,科技发展的绩效会受到不利的影响(如英国、法国)。
科技发展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环 境S R A
条 件S A I
道路主导模式 S R A
科技发展的业绩:
图2 日本科技发展环境、条件与发展道路(主导模式)的匹配程度与科技发展成败的关系
表3 美国、德国、法国、英国、韩国科技发展大致阶段与各阶段科技发展道路
表4 美国科技发展的环境与条件综述
注:NA指数据不详。
3 国家科技发展道路与科技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匹配模式
由上述分析可知,确定一国的科技发展道路,要受环境与内部条件两个方面的约束。更确切地说,科技发展道路的选择就是实现科技发展道路和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匹配与适应,它可由式(2)来表示:
F(科技发展道路)=G(科技发展环境)∧H(科技发展条件)(2)式中:F(X)为科技发展道路选择函数;G(X)为科技发展环境变动函数;H(X)为科技发展条件变动函数;X为时间变量。
这是本文研究对选择一个国家科技发展道路的理论假设,它表明一个国家科技发展道路的选择与进化,与科技发展的环境和条件的进化有关,在科技发展的环境和条件都为稳定型时,科技发展道路也应为稳定型(技术引进);而在科技发展的环境和条件都为创新型时,科技发展道路应为创新型(自主的基本技术创新)。
美国、德国、日本与韩国在科技发展上的成功,主要是在于其发展道路与科技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协调程度较好,所以有利于发挥科技在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20~30年代以来,美国从重视技术研究开发的基础上,逐渐加强了理论研究,并采取全面出击的道路发展科技,与美国科技所面临的较强的环境诱导(如较为广阔的国际市场与对军事强烈偏好),与优良的科技发展条件密不可分,因此,美国采用基础研究为主的科技发展道路,并由此获得了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功。
英国在18~19世纪中期是世界科技强国之一,其科技发展的环境和条件都还比较好,选择以基本技术创新的模式是有其道理的,但其后,英国科技发展的环境与条件都有所下降,而其科技发展道路仍固守基本的技术创新的主导模式,例如英国长期采取技术进口与出口一一对应的政策,表明英国对技术引进模式的忽视。所以,我们认为:英国科技发展的相对迟缓,主要还是其发展道路选择上的不足,更确切地说,是其选择发展道路时,跟不上环境和条件的变更,而导致在发展道路选择上的“僵滞”。由此,我们进一步认为:科技发展成败的关键,并不主要在于争论“科学和技术推执牛耳”这样的简单提法,首先要明确:要形成一种发展道路能跟随科学发展环境和条件“柔性”变化的机制,视各国不同的环境和条件及时地加以合理的转移,才能使科技得到尽快地发展。
通过本文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到,一个国家科技发展道路的选择受相互消长的科技发展的外部环境各因素和内部条件各因素的影响,而通过对美国、日本、韩国、法国、德国、英国六国在国家层次上的案例分析与比较,可以得出一国的科技发展的基本结构是科技发展的环境、科技发展条件和科技发展道路,这三个因素协调一致、相互适应时,科技发展道路才会成功地提高科技的实力与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成功地选择科技发展道路的要点就在于力图实现科技发展道路与科技环境和条件的匹配,这是本文提出的选择国家科技发展道路的理论模式,它可供发展中国家制定科技战略与政策参考。
收稿日期:1994-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