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第二十一工厂附属第十一技校初探论文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第二十一工厂附属第十一技校初探论文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 第二十一工厂附属第十一技校初探

陈子恒,陈 鹏

(中央民族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北京 100081)

摘要: 第十一技校是抗战时期内迁至重庆的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第二十一工厂所创办的,也是该厂所属军工教育系统中作用最大、贡献最突出的学校之一,为大后方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素质过硬的军事、兵器专业技术人才,更为重庆军事工业及军工教育此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不同于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军政部兵工学校,第十一技校的人才培养更趋于强调实践性和实用性,二者共同为军工领域培养和输送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并体现出多层次的军工教育体系。

关键词: 抗战时期;第十一技校;军政部兵工学校;军工教育

自抗战伊始,国民政府为应对战争需要,在国营工厂、民营工厂、国立大学开设了不同层次的军事技工训练班,构建了全国性的技工培训体系。随着国民政府和大量兵工厂的内迁,重庆成了当时军工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基地之一。

y表示被解释变量,即个人的社会地位。edu1表示高等教育变量,Xi表示性别、健康、社会态度等控制变量。β1表示高等教育的社会地位回报,λi表示相应控制变量的回归系数,具体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2.到访游客。相对于企业员工而言,到访游客的人口特征就比较复杂,如表3所示。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到园区的女性游客是男性游客的两倍,绝大多数游客来自济南市区,且受到朋友推荐而到此的比例最高,其中不少游客属于退休的老年群体。

目前,学术界有关抗战时期重庆军工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第一是军工教育发展的整体探究,如王安中等梳理了国民政府兵工署成立后军工教育体系逐步发展完备的过程,但详于宏观制度而略于个案研究[1];第二是关于军政部兵工学校的个案研究,韩连庆对该校发展历程、办学情况与人才培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2]。但对于本文之研究对象——兵工署第十一技校,因其性质仅为军政部兵工署第二十一工厂附属技工学校之缘故,此前学术界较少关注,只是在研究军政部兵工署第二十一工厂及其重要领导者李承干时,有粗略提及(1) 主要成果包括郑洪泉所著《李承干传》《中国现代兵工的开拓者——记重庆理工大学创始人李承干先生》《抗战时期中国兵工界的国宝和里程碑——李承干与中国最大的兵工厂》和牛凤霞所著《第二十一兵工厂与抗日战争研究》[3-6]。 。此外,由第十一技校发展而来的重庆理工大学所编校史亦对其前身有一定回溯,但仍不够全面(2) 重庆理工大学校史编委会:《重庆理工大学校史(1940—2010)》,2010年。 。本文以重庆理工大学校史馆所藏兵工署第十一技校自编的《技校概览》,以及重庆市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相关档案为基础,对该校的办学概况、办学特色、主要贡献作一探讨,并与军政部兵工学校进行对比,以期推进相关研究。

对所选18块样地内毛竹进行每竹检尺。根据立竹度对林分进行密度划分,将立竹数低于95株的样地定为低密度林分,高于95株的样地定为高密度林分。将所选样地分为2组,每组9块并进行老竹清理。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有3个施肥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即进行3种肥料在2种密度条件下(高密度和低密度)的施肥效果比较。肥料种类及施肥量为尿素30 kg/667 m2(处理Ⅰ)、生物有机肥200 kg/667 m2(处理Ⅱ)、钢渣肥30 kg/667 m2(处理Ⅲ)。

一、第十一技校的发展概况

第十一技校由中国近现代兵工界的重要人物李承干先生创办,他早年曾担任湖北汉阳兵工厂电机课长兼汉阳兵工学校教官。1929年,他主持成立了艺徒补习班及工人读图班;惜至1937年8月中旬起南京遭受日军轰炸,兵工厂奉命西迁,技工教育由是中断[3-5]

据统计,第十一技校从1940年建校至1948年,共招生1 448人;从1943年至1949年共毕业1 068人(含1949年毕业生预计数256人)(14) 《兵工署第十一技工学校印刷所印〈兵工署第二十一工厂办事须知草案〉》 1944年8月1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兵工署档案4684。 。培养人才数量虽谈不上庞大,却也为当时的兵工系统输送了一定数量的技术人才。

如前所述,第十一技校为兵工署第二十一工厂的附属技校,乃该工厂附属军工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系统中的子弟小学、子弟中学(宁和中学)和补习学校等教育单位,均是仅为本厂员工及其子弟教育提供便利的学校。而第十一技工学校与上述几校性质不同,它并非厂内员工福利,而是专门的军工教育单位,一切办事方法程序与人事管理等皆遵照《兵工署第十一技工学校印刷所印〈兵工署第二十一工厂办事须知草案〉》(以下简称《草案》)第三篇第二节有关人事各款统一办理,技工学校点名册也由兵工厂统一规定格式。所以,技校人员除遵循本校总务、教务、训育、工厂实习组的规定外,在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待遇都与工厂人员基本一致。

第十一技校实行两学期招生制度,即每年春秋两季均可。投考标准初为:(1)年龄在16岁以上20岁以下的男性;(2)具有高小毕业程度或中学肄业学历;(3)体重在100磅以上且身高在1.5米以上;(4)身家清白且无不良嗜好;(5)吃苦耐劳且意志坚定,体检、笔试与口试均通过者方可入学(7) 《兵工署第二十一工厂技工学校招生简章》,1946年,重庆市档案馆藏,01760008000510000014。 。后因战局日促,标准下降为凡年在16~25岁,身体强健且能吃苦耐劳者,经过体检与考试即可入学(8) 重庆理工大学校史编委会:《重庆理工大学校史(1940—2010)》,2010年。 。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取得入校资格后,其在填写志愿书之外,还需递交介绍书与保证书,若其违反校规,校方便得以问责其保护人、介绍人与保证人(9) 《罗安恂入学志愿书、介绍书、保证书》,1947年8月6日,重庆市档案馆藏,01760004000090903001。 。可见,第十一技校招生制度与流程的完善与严格。

式中:f为C/C-SiC复合材料内部残余Si含量;m4和m5分别为C/C-SiC复合材料样品腐蚀前后的质量(g)。

1950年,第十一技校与宁和中学合并,同时连同20厂嘉陵中学、50厂务实中学高中部合办并更名为“21厂工业职业学校”,自此历时10年的技校历史随着这一调整而结束(15) 《兵工署第十一技工学校印刷所印〈兵工署第二十一工厂办事须知草案〉》 1944年8月1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兵工署档案4684。 。

及至1938年2月,兵工厂内迁基本完成,李承干遂再度兴办技工补习班,并于1939年2月26日经厂长办公处公告恢复,9月6日补习学校改组,由厂长兼任校长、苏谔兼任教务长、姚尔康兼任教务主任、郭其昌任事务主任,由于此时退学学生颇多,志愿继续攻读者仅73人,校方即将学生编为甲乙二班,并于10月11日开学。1940年7月30日张禄康奉令继姚尔康之务兼任教务主任并主办补习学校;8月30日,又奉令筹开技工训练班。同年9月18日补习学校奉令更名为“兵工署第二十一工厂附属兵工署第十一技工学校”,在兵工署技校系统中序属十一,亦称十一技工校,因时处抗战时期,为保密及利于沦陷区与海外通信,故化称“士继公学”(士为十一之合字,而继公音同技工)。后几经调整,现为重庆理工大学。

众所周知,抗战时期的陪都知识分子云集。故第十一技校虽为一所工厂附属技校,却能坐拥相当雄厚的师资力量。据统计,被誉为“全国自编制图学教材第一人”的沈正功,热处理专家吴世泽,西北工学院的朱瑞彬、张廷汉、张景帆、马云杰、王兴泉,武汉大学的胡传书、石先缙、蔡心耜、孟益生、黄继普、胡德民,北平大学的蒋智周,浙江大学的蔡佑黄等人皆为饱学之士,都曾在此执掌教鞭,这有效提升了技校的教学水平(10) 《关于聘用蒋智周为校长上重庆市教育局的呈,附:蒋智周履历表》,1949年10月15日,重庆市档案馆藏,0065000103270000121000。 。

技校课程设置分为普通技工训练(“普训”)与特别技工训练(“特训”)两类,均设有学科与实习两种课程,其差异主要体现为普训班更注重通识教育,学科课程中设有公民、国文、史地及英文等课程(11) 《兵工署第十一技工学校印刷所印〈兵工署第二十一工厂办事须知草案〉》 1944年8月1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兵工署档案4684。 ,体现出“战时要当平时看”的抗战教育方针,而特训班的课程设置则更具实用色彩,特意设有速成班,凸显出紧张战局下技工教育的急迫性。技校兼设两种取向稍异的训练班,显现出应时局而动的灵活性与实用性,其根本目的仍是“福国利民,实学致用”(12) 《兵工署第十一技工学校印刷所印〈兵工署第二十一工厂办事须知草案〉》 1944年8月1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兵工署档案4684。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技校编辑室还印行了一批工学书籍,包括张棣康的《材料强弱学》、吴世泽的《热处理初步》、姜毓麟与姜寒的《电动机》、蒋智周的《经济计划》、沈正功的《金属材料》《材料力学》《机械设计》《机械制图》《书法几何》、毛远庸的《钳工工作法》、竺德沛的《木模工作法》、苏谔的《量具》、刘时藩的《车床工作法》、李挺芬的《书线工作法》《蜡床》、杨金章的《熔铁炉设计》《铸型工作法》《铸型开孔法》(13) 《兵工署第十一技工学校印刷所印〈兵工署第二十一工厂办事须知草案〉》 1944年8月1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兵工署档案4684。 ,不仅为本校学生学习提供了系统的参考教材,也为其他学校所使用,这无疑走在了当时军工教育教材编写的前列。

二、第十一技校的办学特色与主要贡献

第十一技校直接归属于二十一工厂厂长领导的办公厅(3) 《军政部兵工署第二十一工厂组织系统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七七四-4684。 。据《兵工署第十一技校组织大纲草案》所载,可分为总务、教导、工务、编辑以及工余补习教育等5组,校长规定由厂长兼任(4) 《兵工署第十一技工学校组织大纲草案》,重庆档案馆藏,02220001003450000024。 。但在实际运作中,第十一技校的组织架构又有着微调。查《技校概览》可知,第十一技校实际上分为总务、工场实习、业务、训育、编辑以及陈列等组室,且存在技工教材编写、展览会筹备及生产等3个应对专项事务的委员会。另外,更有诸如伙食管理委员会、防护团、金工体育会技校分会、毕业同学会、校友会、活力剧社、钳工园地壁报社等自治组织,可见组织丰富且分类细致(5) 兵工署第二十一工厂附属第十一技工学校自编:《技校概览》,1949年,重庆理工大学校史馆藏。 。除此之外,校长由厂长兼任的制度亦随战争局势日益紧张而无法真正落实,技校最后一任校长蒋智周本人即并非厂长而是校务主任(6) 《关于聘用蒋智周为校长上重庆市教育局的呈,附:蒋智周履历表》,1949年10月15日,重庆市档案馆藏,0065000103270000121000。 。

此外其招生规则也与子弟中小学、补习学校不同,并不仅仅限于本厂子弟学校毕业生,而是按规定及训练计划面向社会招收生员。第十一技校的办学目的是培养优良技工,为兵工厂输送人才。办学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变化,逐渐完备,办学规范比照教育部同级学校及经济部技工训练处技工训练班之规定设立,一切办事方法程序与人事管理等都遵照工厂规定统一办理,内部分工详细。《草案》通则中对第十一技校学徒的人员进退规章的记载很明确:

许灵均自幼父亲去了美国,母亲早亡,成了孤儿。好不容易大学毕业,又被打成“右派”,流放到大西北敕勒川劳动改造,成了牧马人。“文革”中,老乡们因为许灵均的勤劳、善良而加意保护他,使他躲过了更加残酷的迫害。四川是重灾区,很多人吃不上饭。少女秀芝为了寻一条活路,逃到了敕勒川。她声言:“只要谁肯收留我,给我一口饭吃,我就嫁给谁。”老牧民郭蹁子,觉得秀芝人品、长相都不错,许灵均也老大不小了还没成亲,他想不如就让秀芝跟了许灵均吧。

(3)插销验算。沉箱出运采用直径为125mm,长度为1m的Q345B圆钢作为牵引和溜尾插销,插销强度验算如下: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直径125mm的Q345B圆钢,其抗剪强度设计值为140N/mm²,Ф125mm截面积=3.14×62.5²=12266mm²,最大抗剪强度=140×12266×=171t,单边钢丝绳牵引力=0.03×4000/2=60t(0.03为摩擦系数,4000为沉箱最大重量),插销抗剪强度171t>单边牵引力60t,插销强度满足使用要求。

五二、学徒进退异动情形,除学生入学及毕业时,应于学期开始及学期终结后报告外,此外人事异动情形,应每月汇报一次。”(16) 《兵工署第十一技工学校印刷所印〈兵工署第二十一工厂办事须知草案〉》 1944年8月1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兵工署档案4684。 可见,学校的人员管理比较规范,条件也相对灵活。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十一兵工厂附属的众多类型不同的学校在本厂的统领下既各自相对独立又互有联系,构成了兵工厂独特的教育系统。在此基础上,子弟中学、技工学校、第二十一兵工厂可以实现良好的人才输送与反哺,实现军工与教育的良性互动。

与此同时,第十一技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受到厂、校双管齐下的重视与保障。厂内各部人员日常事务多由职工福利处管理,其中训育课掌训练、娱乐、体育、宿舍、住宅等。工厂在技工学校就开始用军训、运动会等方式锻炼学生,以完善其体育素质,因为兵工制造需要强健的体魄,即便入厂之后,工厂也常举行各项竞赛以鼓励锻炼。供应课掌全厂人员生活必需品统筹供应。由于兵工厂的特殊性质,各类生活物资必须凭票证于合作社购买,但合作社仅向本厂人员开放。工厂另有自营农场,自产粮食、蔬菜等,设公共食堂保障膳食。此外,技工学校配有医务室,属于兵工厂医务卫生系统的一个分部,承担员生及其眷属的门诊事宜。从《草案》详细记载的医务卫生章程和30多种医务标准用表名目来看,兵工厂大小医务都有明文规定,科室功能齐全,甚至配有X光诊疗设备,这在当时是较为先进的,说明其医疗系统已非常完善。

作为第二十一兵工厂的人才培训基地,第十一技工学校的学徒毕业之后的去向相对固定,“本校训练毕业之学生送本厂各部分配服务,其分派办法及学生待遇等事项由厂长召集各关系部分主管员会商另定之”(17) 《兵工署第十一技工学校印刷所印〈兵工署第二十一工厂办事须知草案〉》 1944年8月1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兵工署档案4684。 。也即进入兵工厂各部门工作,这种人才反哺作用是第十一技校的办学特色之一,也是第二十一兵工厂军工教育最重要的意义之一。作为正规的厂、校,学徒毕业分配仍按工厂规章进行,“技校学徒毕业后入厂工作时,仍按技工入厂手续办理,但不予各项考试,其年资规定从入校时或最初入厂时起算”(18) 《兵工署第十一技工学校印刷所印〈兵工署第二十一工厂办事须知草案〉》 1944年8月1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兵工署档案4684。 。即免除了技能考试,包括实地工作技能、读图技艺及其他笔试口试。与技工一样的是,入厂需缴纳二寸脱帽半身照片3张、本厂标准表格“志愿书”“家属调查表”,于每月一日或十六日赴人事课报道,经厂长处长训话,学习厂规摘要后,连同调查表送往派定之厂部,试用期3个月。入厂后薪资按小时计算,每月按等级分两期发放,除工资外,尚有各种生活补助费、米代金等统一按册发放(19) 《兵工署第十一技工学校印刷所印〈兵工署第二十一工厂办事须知草案〉》 1944年8月1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兵工署档案4684。 。由以上规定可知,学徒在技工学校接受系统的军工教育后,不仅可以在本厂获得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还可以发挥自身所学,提高兵工厂的生产水平。由本厂自主培养训练的技工成熟后,亦可以通过遴选进入技工学校担任教员、教材编审委员等,实现人才的双向流动,促进第二十一兵工厂的规范化生产、技工学校的系统化办学,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第十一技校作为兵工署第二十一厂附属之军工教育系统中的重要部分,组织结构严密而合理,拥有高水平的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在遵照统一规定的前提下,亦有结合本校本厂实际情况的创新举措,开创了一套适应战时需要和本厂具体情况的独特办学模式,培养和输送了军事工业、兵器工业的专业技术人才,而这些人才又服务于工厂,生产抗战所需武器弹药的制造与供给。然其贡献不止于抗战,更为重庆军事工业及军工教育此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树立了标杆,此后重庆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兵工厂大多沿袭了这样的办学模式。根据笔者所掌握的相关资料,重庆数个兵工厂属下的技工学校于20世纪50年代陆续与母厂脱离,归属国有,如本文研究的第十一技校就在1950年9月脱离了厂属关系,而改由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直接领导(20) 重庆理工大学校史编委会:《重庆理工大学校史(1940—2010)》,2010年。 。但兵工厂下属子弟学校的办学模式沿袭时间却相当长,直至近些年才完全与公立中小学合并,如重庆建设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俗称重庆建设厂)原有的建设一小、建设二小、建设一中、建设二中,可见厂属教育系统这一模式的影响力。

三、第十一技校与军政部兵工学校对比研究

军政部兵工学校(大学部)由此前汉阳兵工厂主持筹办的汉阳兵工专门学校发展而来,是具有大学性质的兵工学校。作为当时国内兵工教育方面的领头羊,其办学理念和成果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将兵工学校与第十一技校进行对比研究,不仅有利于将第十一技校纳入整个技工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分析其作用和地位;同时,通过对不同培养模式的两个技工学校的比较,可以对当时的军工教育进行更为全面而深入的探究。

兵工学校在资金、生源等多方面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规章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上也更优于第十一技校。

“五一、技工学校学徒,由技工学校按照规定及训练计划招收,其录取人数及学徒简历,由技校呈报厂长批交人事课备查。

在规章制度方面,兵工学校组织规程和编制表及有关文书中有明确规定:“校长承国防部部长之命第五厂厂长及兵工署署长之指导,综理全校教育与行政等一切事宜。”(21) 《兵工署学校办事细则,编制表及有关文书》,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教育档案774-201。 据《民国三十八年七月政组后兵工学校编制组织系统表》可知,校长总管教育事务,下设校长办公室及教育长,教育长分管总务处、教育处、训导室、预算室、兵工工程学院等机构,同时教育处除下设基本系别外,还设有学生大队、学员队等学生自治机构,具有现代初高等教育的编制雏形(22) 《兵工署学校办事细则,编制表及有关文书》,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教育档案774-201。 。与第十一技校的《组织大纲》中规定的“学校设校长一人,由厂长兼任,又设校务主任一人,秉承校长之命总揽校务,校务主任并代行校长职务。校务主任下设总务、教务、训育及工场实习四组”(23) 兵工署第二十一工厂附属第十一技工学校自编:《技校概览》,1949年,重庆理工大学校史馆藏。 相比,兵工学校的教育机构设置更加完善,教学与工厂工作并行发展,各成体系。

第十一技校所颁布的《组织大纲》规定“本校以培植优良之技工为宗旨”(24) 《兵工署学校办事细则,编制表及有关文书》,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教育档案774-201。 ,学校办学定位非常清晰;与之相对应,兵工学校秉持“以造就兵工专门技术人才为宗旨”的理念,兵工工程学院下设造兵系、应用化学系、战车工程系,面向全国范围内招生,具有大学性质。在生源招收方面,兵工学校与第十一技校相比具有更详实具体的规定。在学历方面具有明确标准,要求“国立及已立案公私立高级中学毕业者、大学肄业并有修业证件者”,除此之外,还在其他方面多有限制,如要求年龄在22岁以下,品行端正,身体强健。实际上体现了作为军事后备力量在体能体育方面的特殊要求。而第十一技校在招生标准上有逐步放宽的趋势,如前文介绍其招生标准时提到前后的变化就值得格外关注。概括来讲,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学历上由要求具有高小毕业程度或中学肄业学历到无学历要求;素质条件上从要求身家清白且无不良嗜好到无,身高体重上从有具体指标要求到无。招生标准的降低一方面反映了相对优质生源的减少与招生难度的增加,这虽是一种因时而变的应对或者说妥协,但也可能给技校的生源质量和人才输出带来一定的隐患。此外,第十一技校的办学理念也发生过转变,这集中体现在特训班及其下速成班的开办和人数的逐步上升,甚至一度特训班完全取代了普训班(25) 数据源于兵工署第二十一工厂附属第十一技工学校自编:《技校概览》,1949年,重庆理工大学校史馆藏。 ,这是对最初开办普训班所体现的“战时要当平时看”理念的一种背离,也是为了快速培养技术人才以应对战时需要的变通措施,一定程度上是对现实的妥协,削弱了对人才综合素养训练的重视程度,不利于其通识教育的加强和综合全面发展。

另外,在报名手续和入学须知等内容中,兵工学校的招生均体现出明显的教育现代化特点。“凡经本校录取学生,须出具入学志愿书,保证书,并呈缴毕业证书及原籍县以上地方行政机关之证明。”(26) 《兵工署四川办事处关于代办学校招考员生事项的文书》,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教育档案774-3303。 另外,“学生毕业后,须在本校呈准分签之机关服务至少五年;如不履行,应服务不足年限缴付赔偿费”(27) 《兵工署四川办事处关于代办学校招考员生事项的文书》,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教育档案774-3303。 。待遇方面:“修业期内服装由本校供给,并按中士待遇给予各项及主副食费,毕业后呈请联合勤务总司令部兵工署按军委一阶分派工作。”(28) 数据源于兵工署第二十一工厂附属第十一技工学校自编:《技校概览》,1949年,重庆理工大学校史馆藏。

由上可见,兵工学校具有现代化大学教育的特点和雏形,但于特殊时期下,在整体培养目的、培养方案、毕业分配等方面,仍需首要满足当时培育军工专门人才的需要。

军政部兵工学校与第十一技校既同属军工教育系统中,也有一定的共性,二者在学生培养方面都十分注重对体育素质的培养和劳动能力的提升。第十一技校制定的《组织大纲》表明,学校在校务主任下设总务、教务、训育及工场实习四组,其中训育组掌理学生的训育、军训及体育事宜,下设教导员、训导员、军训教官、体育教官等,并严格地按照学生的身高、体重、年龄等指标进行成绩测试与分组。类似地,兵工学校对学生体育活动的规定更为完备,其在“体育实施方案中”指出施行体育教育的目标为训练生活上所应具备之体能,培养公勇、合作、牺牲之精神及其他各种美德(29) 《兵工学校开学特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教育档案 774-552。 。除此之外,还设有专门体育室,在体育教育方面的财务支出也都有详细记录。这一时期的兵工学校均注重学生的体育教育体现了当时对军工人才全面发展的需要,也为兵工厂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后备力量。在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方面,两所技校都采用了劳动与教育并行的策略。《技校概览》大事记中多次提及学校校舍、操场等基础设施由学生课余进行建设。而这一特点在兵工技校中更为突出,《本校劳动服务大事记》记载,“全体员生士兵开始公余劳动,工匠队拆间壁,警卫队修球场,学生队筑道路,气象队搬器料,教职员运木料,士兵队大扫除”(30) 《兵工学校开学特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教育档案 774-552。 。各系学生均有明确的劳动分工,并构成了鲜明的技校特色。

(2) 当发动机航行速度较高时, 入口处会出现气蚀现象, 导致严重的总压损失使得扩展段中游产生流动分离, 气液两相冲压发动机的性能将会严重降低, 此外, 气蚀还可能造成严重的表面腐蚀.

由以上分析可知,两所技校在建设目标、培养方案、技校特色等各个方面均有相似之处,但兵工学校创办时间更早,办学经验相对充足,体量更加庞大,因此成为了富有代表性的技工学校,而毕业于兵工学校的人才大多被分派至各个兵工署与兵工厂工作[2],或考入国防部、教育部、经济部等部门,其中包括“长征一号”火箭总设计师任新民院士、谢光宣院士等重要国防人才。而第十一技校作为第二十一工厂的附属技校,其人才多流向二十一兵工厂,实现人才反哺,外向性相对不足。尽管第十一技校地处西南地区,规模和教学水平与大型兵工学校存在差距,但其在培养军工人才、反哺工厂建设,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方面仍然不断取得进步,并成了西南地区军工教育的重要代表。尤其重要的是,技校成立于中国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艰难进行之际,在校歌、校旗中均体现了坚定的反法西斯信念与救亡图存的决心:技校校旗由红黄蓝3种颜色组成,图案中心的“万字符”与当年德国法西斯图案的字相反,寓意反法西斯中心;校歌由郭沫若填词、贺绿汀作曲的二十一工厂厂歌稍加改动而成,词中有“工以建国”“工业救国”这样振奋人心的词句。充分体现出技校在抗战时期将军工人才培养与爱国主义教育密切配合,有利于培养出既有爱国报国高尚情怀又有军工专业技术的全面人才。

四、结语

这一教育系统培养出了大量硬技能、高质量的军事技工人才,为抗战胜利作出了物质与人才双方面的贡献,更在经验和模式上为重庆乃至全国留下了军工教育领域的宝贵财富,是当时重庆军事工业与军工教育互动模式中的重要代表之一。由于军工一系的保密性,时人对军工教育之详情知之甚少,也就很难对这两所军工学校以及背后的军工教育体系作出全面完整的评价。本文以档案资料为基础,做出一点新的尝试与努力。第十一技校是抗战时期军工教育系统中厂校并行办学模式的重要代表之一,其培养之人才趋于强调实践性和实用性。相比之下,军政部兵工学校因其独特优势,培养人才的方向更趋于高知识型。二者各司其职、各有所长、各有所重,客观上实现了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了军工教育多层次、全系统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安中,沈贤岚.国民政府军工教育发展述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4):62.

[2] 韩连庆.抗战时期的军政部兵工学校大学部[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1):23-29.

[3] 郑洪泉.李承干传[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101-103.

[4] 郑洪泉.中国现代兵工的开拓者——记重庆理工大学创始人李承干先生[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10):1-5.

[5] 郑洪泉.抗战时期中国兵工界的国宝和里程碑——李承干与中国最大的兵工厂[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74-81.

[6] 牛凤霞.第二十一兵工厂与抗日战争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1.

Probe into the 11th Technical School attached to the 21st Factory of the Military Engineering Administration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CHEN Ziheng,CHEN Peng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ure,Minzu Un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081,China)

Abstract :The 11th Technical School was founded by the 21st Factory of the Military Engineering Administration of the Military and Political Department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It was also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most prominent schools in the military education system of the factory.It cultivated a large number of professional technicians in the military industry and weapons industry with high quality for the rear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which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ongqing military industry and military education.Different from Ordnance Technical School of Military Ministry trained by senior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the talent training of the 11th Technical School tended to emphasize practicality.Both of them jointly cultivated a large number of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for the military industry,and reflected a multi-level military education system.

Key words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the 11th Technical School;the Ordnance Technical School of Military Ministry;military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 K265; G40- 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425(2019)08-0142-07

收稿日期: 2019-07-10

基金项目: 中央民族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抗战时期重庆军事工业与军工教育互动关系探究——以重庆兵工署第二十一工厂与其技工学校为例”(GCCX2018110066)

作者简介: 陈子恒,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通讯作者: 陈鹏,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doi: 10.3969/j.issn.1674-8425(s).2019.08.018

本文引用格式: 陈子恒,陈鹏.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第二十一工厂附属第十一技校初探[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8):142-148.

Citation format :CHEN Ziheng,CHEN Peng.Probe into the 11th Technical School attached to the 21st Factory of the Military Engineering Administration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9(8):142-148.

(责任编辑 王 芳)

标签:;  ;  ;  ;  ;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第二十一工厂附属第十一技校初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