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62011119800103xxxx 陕西西安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园林园艺植物景观的规划方向及景观设计的意义,其次阐述了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创新方法,以期做好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工作。
关键词: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规划方向;发展现状;创新方法
1、园林园艺植物景观的规划方向
我国园林植物景观的建设方向主要是能够使城市与自然和谐发展,所以在园林园艺植物景观的设计过程中,主要工作是了解不同区域已经不同植被的生活特性,针对不同的建筑环境来使用不同的植被,对这些植被进行分类,使其特性符合种植的环境,从而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
1.1 选择植被。选择植被要先了解植物的特征和当地环境,并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植被造型来设计,使园林能够具有层次感,营造出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园林植物景观建筑。
1.2 合理分配。我国地域十分辽阔,并且植被繁茂,进行园林园艺植物景观建设,要根据不同的地区环境来搭配特定的植物,并结合城市的建设需求来合理分配植物,例如养老院可选择一些能够吸附空气中有害颗粒的植物,使其能够产生美感的同时,保障老人们的生活环境。
2、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的意义
我国古代就重视园林园艺植物景观的设计,着重对房屋建设与自然环境的结合进行规划,并且有很多种园林设计方法流传至今,有着非常悠久的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的历史,人们在建设房屋的过程中,注重将植物的美感与房屋的设计融为一体,使得建筑与园林园艺设计形成一种独到的美感,也可以通过园林园艺植物景观的设计和建设减少建筑本身的枯燥感,是一种全方位的环境设计观念,在增加绿植绿化面积的同时,也可以增加整体的美感。现代的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早期的园林园艺植物景观建设规划,并且园林园艺植物景观建设是一种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活方式,符合我国国情和城市化建设进度。在整体园林园艺植物景观的建设过程中,植物景观的设计和规划是整体建筑的灵魂所在,它决定了一个建筑整体美感的好坏层次,一个优秀的园林园艺景观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周围建筑的美感,还可以使整个建筑充满艺术感。在园林园艺植物景观建设和设计过程中,如果采用一些具有独特性质的植被,还可以吸附空气中有害的物质,净化空气,保障人们的生活健康。在园林园艺设计和规划过程中,也应了解各种植物的生活习性以及独特的个性,增强园林的实用性,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当下的园林园艺植物景观建设与规划有着非常重要的设计意义。
3、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发展现状
我国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发展较快,虽然起步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但是在诸多设计师的共同努力之下,将诸多城市打造成为“湿地公园”“滨水景观”等国内外知名景观。但是在高速发展阶段,部分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也出现了诸多误区,千篇一律的设计风格,令同质化的设计体验成为一种发展弊端。同时,城市文化开发较少,景观小品的文化导向作用并未深入主题。
3.1 文化欠缺,特色化主题匮乏
园林园艺植物景观本应突出城市文化,将城市文化与园林园艺植物景观深入结合,可支持外来游客,第一时间感受到城市文化的深层底蕴。但是在我国当前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中,这样的优秀设计作品仍然较少。多数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仅进行了景观植入,总体而言对城市文化的塑造功能偏弱,是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另一种误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千篇一律,同质化设计严重
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可满足不同城市的建设需求,实现相应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但在早期发展中,对经济效益的关注度较高,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过于考量建设成本,对灌木、柳树、榕树等廉价设计素材的应用频率较高。诸多城市选择了同样的设计手法,亦或选择了相同的植物素材,导致设计风格千篇一律,景观形成的艺术特质很难被深度开发,城市居民的生态体验效果明显下滑。
4、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创新方法
4.1 加强设计内涵价值
在增强城市文化的特色主题整体设计效果过程中,要以文化导向为主体路径,加强设计内涵的精神价值。例如,西安市的花卉代表是石榴;北京市的花卉代表为月季、菊花;上海市的花卉代表为玉兰;重庆市的花卉代表为山茶;哈尔滨市的花卉代表为丁香。尽量选取与该城市精神文明写照相互依托,且具备深层文化内涵的植物品种,有助于增强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的整体效果。
虽然现代园林设计技术中大量选择了CAD绘图方式,但其技术弊端也较为明显。诸如,植物细节感官效果无法直接构筑,引导观察视角缺乏真实体验。因此,部分设计师在城市空间架构上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但对于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的微观细节把控不足,严重影响了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的美学价值。
为了深度发掘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的文化内涵,需要尽量选择实景拍摄、3D MAX渲染等辅助设计功能,在描绘出预设的景观效果之后,真实反馈设计稿件的人文价值,最终为定稿设计方案提供可行性更高的规划方向。提出具有人文价值的园林园艺景观,突出主题色彩与内涵,引发当地居民的丰富联想。利用植物所创造的文化主题,丰富和渲染城市空间气氛,烘托文化主题与意境,带给城市居民清馨和谐淡雅幽静的深层文化体验。
4.2 突出特色主题风格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沿袭可持续发展路径,确保各种植物能够在本地区景观设计中发挥出艺术价值。一旦所选植物并不适应本地区气候或其它外部环境,难免提高后续的环境维护成本,令初期设计的艺术设想消耗大量资金。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才能突出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的特色主题风格。如果脱离了实际种植环境,一味强调稀有植物品种的审美价值,也无异于增加了设计成本。因此,需要在设计前期,详细考察本地区植物生长环境。在适应本地区生长环境的景观植物中,合理搭配并甄选成活率较高的植物类型,丰富园林植物的多样性。而突出设计主题风格需求,需要依据城市环境的人文价值取向为依托,尽量选择能够代表本城市精神文明的植物品种,增强城市文化特色。
4.3 提高城市生活体验
高质量的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需要具有服务社区的基本功能,诸如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则需要尽量考量生活主体在园林景观中的体验效果。基于这种体验价值的深度挖掘,也是加强园艺植物景观设计质量和水平的终极维度。
以往,设计师认为园艺植物景观设计所能够提供的主要功能在于庇荫,选择了大量容易成活、生长较快、树干较高的植物品种。但是在实际应用之后发现,这些植物品种占用了大量公共空间,令社区公共区域的整体光照水平有所消耗,甚至造成了与居民楼光照度的冲突。因此,这样的设计体验效果并不足以满足现代社会的功能需求,需要在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中,尽量参考社区居民的生活体验需求。
如对于所选植被的色彩搭配,必须秉承协调性基本原则。关注植物色彩的对比效果,如落叶树可搭配部分常绿植物,包括葱兰、麦冬、沿阶草等。常绿树植物也可选择更多的耐阴性、明亮花色、花期较长的植物,包括彩叶草、竹桃等。合理搭配所选植被,能够更加突出其审美价值,为该地区创造绿色的自然风貌,加强城市居民的生活体验。通过合理搭配不同类型的植物,种植密度疏密得当,才能真正加强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的整体舒适度,为当地居民带来舒适感。
5、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人们生活和审美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也需要重视园林园艺植物景观建设,使园林园艺植物景观建设能够真正改善人们的工作及日常生活的环境,提升城市美感,改善城市环境,希望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城市能与园林园艺植物共同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兰云霞.园林园艺施工技术要点与养护管理途径[J].现代园艺,2018(14):173.
[2]陈淑燕.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特点探讨实践[J].现代园艺,2017(11):154-156.
论文作者:魏进洲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植物论文; 园艺论文; 园林论文; 景观论文; 景观设计论文; 城市论文; 植被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