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英语单元复习的情境创设论文_张凯

例谈初中英语单元复习的情境创设论文_张凯

张凯 南京市第十二初级中学

一、 引言

译林版初中英语单元内容较之前牛津版英语教材而言,减少了每个单元之后的checkout课型,因此很多教师在单元教学结束之后不设计复习课型,仅以考试或练习代替复习,或者将整个单元知识重新罗列一遍作为复习。前者导致学生无法对单元知识有系统的回顾,零散的知识随着时间会被逐渐淡忘,学生对整个单元就无法形成整体认识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后者虽然有了复习知识点的活动,但是学生的复习过程是凌乱和低效的,复习课变成了旧课的再现,无法激发学生兴趣,也没有能够提供学生运用单元所学语言的机会,无法实现有效复习的目的。

二、 例析

复习课需要教师从整体进行设计,创设相关的情境,但这些情境创设最好不要与单元上课过程中的一样,因为简单重复旧课内容,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不主动参与,就无法真正起到复习的作用。本文以笔者开设区级公开课——译林版初中英语8下Unit 5 Good manners复习课为例。

话题:Good manners

复习要点:在本节复习课之后,学生需要熟练运用“to be + adjective + enough + to-infinitive” 和“to be + too + adjective + to-infinitive”结构表达人物的特点与行为;用适当的方式组织语言并讨论不同地方的礼仪内容;具备文明举止的意识。

复习主线:英国问候别人、公共场合和家庭礼仪——英国游玩过程中人物表现出的特点与行为——餐桌礼仪——图书馆礼仪。

创设流程:

1. 导入

介绍从我校回到英国读书的同学John,由于John从小生活在中国,对英国文化并不熟悉,让学生凭借本单元上课的内容给他一些在英国生活礼仪方面的建议。此环节主要目的是创设一个新的情境,并激活学生已有知识,让学生能零散地给出一些建议即可。

2. 单元主题回放

Reading部分是一个单元语言点的重要载体,对单元主题的复习至关重要。但是如果以简单重复的形式来复习此部分内容,学生会觉得枯燥。为了帮助学生有使用语言做事的机会,本课设计了John这个人物,让学生们在帮助John的过程中一边使用语言一边复习课文,整个环节自然、真实、有效。

3. 单元语法温习

在这个环节中,本课仍然以John在英国为语境,为了复习本单元综合技能环节的几个公共场合标识,本环节具体情境设置为John和朋友Tom在英国游玩,这一情境使得复习公共场合标识在整节课中显得自然。但这个环节更主要的目的是复习语法部分的知识,即“to be + adjective + enough + to-infinitive” 和 “to be + too + adjective + to-infinitive”这两个结构。笔者自己编了一段小文章,学生在阅读之后可以寻找文中的细节并使用这两个句子结构进行造句练习,在大语境之下复习语法,避免了课堂四分五裂的感觉。

4. 读后写作输出

为了让学生在已经复习的内容基础上,即在有了语言输入的基础上有语言产出,笔者提供了学生使用语言进行表达的机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产出的形式在课堂可以分为口头和笔头两种,口头产出可以融到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如每个回答问题的环节、口头造句的环节,都属于语言的产出。在复习课上,如果时间允许,教师最好还是安排一些笔头的练习。本课安排的“餐桌礼仪”情境中,笔者设计了看图造句的任务:学生看幻灯片显示的图片之后,根据每幅图片的内容完成半开放式的造句练习。既有教师的方向把控,又有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体现,在本节课的大语境之下顺利完成句型的产出任务。在完成句子的基础上,笔者有设计了另一个环节,创设了一个新的语境,而且没有脱离本单元good manners的主题,保持了话题的一致性的同时,创设新情境给学生加以训练。在之前几个环节的基础上,完成篇章的写作任务,这样的产出是基于实际的产出,对于检验学生单元复习课的学习成果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5. 综合语言运用

本课在设计的过程中注重语言的输入与输出,努力做到形式多样,有讨论,有阅读内容,有写句子,有写篇章,在大语境之下完成多种形式的训练,有助于学生提升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笔者设计本节课的环节时候,特别注重各种形式穿插进行,到最后一个环节,创设另一个与大语境相关但与之前小语境又不一样的小语境——图书馆内。学生在此环节中可以清楚认识到,这个环节的任务需要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运用所复习的内容口头讨论图书馆的礼仪之后,还要根据时间情况让学生动笔完成小作文,以检查自己的复习状况,及时作出调整,从而提升复习课的效率。

三、 单元复习情境创设方略

1. 整体性

复习课语境的整体性是指语境创设时紧扣中心,围绕主题,不能多而杂、杂而乱。英语课程标准倡导“整体设计目标,关注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教师在单元课的设计之前,需要提前了解学生对该单元学习和掌握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弄清楚哪些内容是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哪些内容是起到连接作用却与话题关系不大的,从而决定在短短一节复习课中重点复习哪些内容。设计教学环节时,教师不能割裂各板块,否则课堂会显得不连贯。教师可以围绕单元话题选择一条主线,设计一个大语境,然后根据复习内容需要再创设几个不脱离大语境内容的小语境,给学生较为真实的使用所学语言知识完成任务的环境。复习课需要做到与旧课不同,但又不能太过于零散,整体设计一个大语境,在这一语境下设计各项活动和任务链,通过听、说、读、写的任务,在活动之间建立起了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2. 真实性

教师在创设复习课语境的时候需要注意语境的真实性,这些语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要让学生能在生活中找到相关经验。语境真实了,学生才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才会有积极参与的欲望,从而寻找一切机会尝试回忆、领悟、运用语言。在本节公开课中,学生John是确有其人,也的确回到他并不熟悉的祖国——英国读书了,同学们对他还有印象,因此以这个人物来串起本节课的几个语境,显得比较真实。而他的朋友Tom则是笔者杜撰出来的人物,但是也是合情合理的,游玩、吃饭等活动是与学生们生活实际相关的,学生在看到这些语境时,能够激活大脑中已有的类似语境,从而减少畏惧感和陌生感,增加了兴趣与参与的热情。

3. 交际性

语言学习的重要目的是使用语言完成任务,这其中就涉及到语言的交际性。交际性体现了语言教学的实质和目的,课堂中的互动为实现语言交际提供的可能。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环节,涉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增加学生使用所学语言知识完成任务的机会。在本节公开课中,学生需要讨论给John的建议,并就在英国打招呼、在公共场合和家中的礼仪,用所学语言知识完成表格,以及之后的造句和写作练习,都涉及到语言的交际性。教师在复习课中,不能只是展示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而要创造机会给学生使用这些语言知识点,在交际中掌握并巩固,从而达到复习的理想效果。

四、 结语

初中英语教材的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分成不同课型板块,教师在教授一个单元的内容之后,需要设计一节利于学生整合单元知识,回忆、领悟和运用语言知识的复习课。有效的复习课的设计需要创设学生熟悉的、较为真实的、充满交际活动的语境。在一条主线的引导下,学生不知不觉地投入到语境中,自然地使用本单元所学语言知识,实现语言教学的目的。

论文作者:张凯

论文发表刊物:《校园英语(教研版)》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

标签:;  ;  ;  ;  ;  ;  ;  ;  

例谈初中英语单元复习的情境创设论文_张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