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与公司价值、经营业绩关系研究——基于沪市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市公司论文,沪市论文,无形资产论文,经营业绩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由于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性不断上升,使得无形资产在现实社会中的地位变得极为重要,它对公司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资源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要建立创新型社会,就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名牌战略等手段将无形资产转化为增加公司业绩的资产,使公司拥有足够的核心竞争力。美国纽约大学的巴鲁·列弗在其著作《无形资产——管理、计量和呈报》[1]中指出:“当今社会财富和经济的增长主要受无形资产的驱动。”
国外学者对无形资产的价值相关性等方面的实证研究最早开始于1942年。Amir &k Lev(1996)[2]选取无形资产对公司价值影响较为明显的移动通讯行业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发现公司披露的非财务指标和未确认无形资产具有价值相关性。Barth & Clinch(1998)[3]对1991—1995年度澳大利亚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无形资产的重估价值与股票报酬率和股价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Ely & Waymire(1999)[4]研究发现已确认无形资产具有价值相关性。Lev & Zarowin(1999)[5]采用盈余回报模型较早地系统研究了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盈余信息含量的变动趋势,发现无论是盈余反应系数(ERC)还是会计盈余对股票回报的解释能力都呈现逐年恶化的趋势。Knivsfla(1999)[6]通过分析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关系及取舍,认为财务报表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向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会计上将投资于无形资产的资金视作一种已耗费的成本而非资产的做法损害了财务报表的价值相关性。
2001年我国学者开始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我国无形资产的披露状况、无形资产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以及无形资产信息价值相关性的问题。薛云奎、王志台(2001)[7]对1995—1999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的A股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进行研究,检验了无形资产的价值相关性,检验我国投资者对无形资产的定价以及评价改进我国上市公司对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王化成、卢闯和李春玲(2005)[8]以1998—2002为研究区间,以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无形资产存量和增量对未来业绩存量的贡献,并通过价格模型研究了无形资产对公司业绩的贡献。刘造林、王玮(2008)[9]认为2006年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的界定发生了变化,结合修正的Ohlson模型,对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和2007年中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新准则无形资产的界定对股价有显著影响。
国内外关于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的研究结论表明无形资产对公司价值创造、公司业绩有重要作用。本文将结合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新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采用2006—2008年的财务报告数据对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与公司价值、公司业绩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二、研究假设与模型建立
(一)研究假设
相关文献中指出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度量就是转化为股票价格对某些财务指标的回归,在一定资本市场环境下会计指标与公司价值之间的相关性。本文研究的是无形资产与公司价值的相关性,用股票价格来衡量公司的市场价值,检验无形资产是否会对公司价值存在正向的影响,投资者是否更关注无形资产对公司价值的创造作用,针对证券市场是否对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作出价格反应,提出了本文的第一个研究假设:
假设1: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和公司股票价格呈显著正相关。
由于无形资产的超额盈利性,能为公司带来较多的利润,而公司的经营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一个公司的价值,本文基于无形资产的价值创造理论,针对无形资产能为公司业绩作出较大贡献这个普遍的预期,提出了第二个研究假设:
假设2: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对公司业绩的贡献是显著正向的。
(二)模型建立
1.无形资产与股价模型
本文以相关文献中的公司股票价值模型(Ohlson,1995)为基础,对Ohlson模型(影响公司市场价值的因素主要有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等)进行修正,将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净资产(Book Value,BV)分为无形资产和有形净资产(Tangible Book Value,TBV)两部分,所以在Ohlson模型的基础上增加每股无形资产和每股有形净资产这两个变量,研究无形资产与股价之间的关系,来验证假设1:
其中:P为t+1年4月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根据已有的文献资料,选取样本公司在t+1年4月底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作为被解释变量,这是因为每年的1—4月是上市公司公布年报的法定时期,如果市场是有效的,有理由相信4月底的股价已经吸收了公司的会计数据的信息;EPS为t年的每股收益(摊薄),摊薄每股收益是指净利润扣除了非经常性损益后得到的每股收益,非经常性损益指那些一次性的资产转让或者股权转让带来的非经营性利润,包括非经常性损益在内的每股收益反映了公司的总体盈利状况,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能更好地反映该公司主营业务的盈利状况;TBVPS为t年末的每股有形净资产,有形净资产=净资产-商誉-无形资产,由于新准则的影响,商誉独立于无形资产,所以在计算时要减去商誉;INTANGPS为t年末的每股无形资产;
2.无形资产与公司业绩模型
本文参照Aboody,Barth & Kasznik(1999)在研究英国上市公司固定资产的重估价值和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以及Aboody & Lev(1998)在检验无形资产的价值相关性时所采用的模型,结合薛云奎、王志台(2001)检验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公司主营业务利润的贡献所采用的方法,用以下模型来检验无形资产对当年公司业绩的作用,从而验证假设2:
其中:OPINC为t年的净利润,在利润表中能反映公司经营业绩的指标主要有: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等,参照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新准则的相关内容后,本文选用反映公司经营活动业绩的净利润作为衡量无形资产对公司业绩所起作用的被解释变量,主要是考虑到净利润代表着公司的经营业绩并且考虑了营业外收支项目和所得税的影响,控制盈利的时间序列性对未来年度主营业务利润的影响;PPE为t年末的固定资产;INTANG为t年末的无形资产,这里选用的是无形资产净额,即考虑了无形资产摊销和减值准备因素的影响;MB为净资产倍率(市净率)=股票市值/净资产,以t年末的市值与账面价值的比表示,主要控制公司的风险和成长性的潜在影响;CS表示为t年末的资产负债率即资本结构,控制公司资本结构和成长性的影响;ASSET为t年末总资产的对数,控制公司规模对经营业绩的影响;ε表示残差项,
三、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的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是在新准则出台的宏观背景下,所选取的数据能体现新准则的指导思想,同时考虑了分行业的情况,样本选取标准如下:(1)2006—2008年在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的A股上市公司(由于研究的是新准则颁布后的情况,所以2006年的数据取自2007年初的调整数据,保持会计政策的一致性);(2)沪市A股上市公司按照证券交易所行业分类标准分为了13个行业,其中金融保险业的性质特殊,所以将该行业剔除,选取了其余的12个行业;(3)剔除截至2008年12月3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已经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的公司;(4)剔除无形资产数额为零、亏损公司以及相关财务数据和市场交易数据缺失的公司。经过筛选后最终得到513家样本公司,表2列示了12个行业的样本公司数,其中制造业又分为9个子行业。
本文有关各类无形资产的明细信息,直接取自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www.sse.com.cn)公布的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度财务报告的附注信息,其他相关财务数据来自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http://www.resset.cn)和CCER经济金融研究数据库。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
四、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1.无形资产与股价相关性的检验
表3中的D-W检验值接近于2表明不存在自相关的可能性,所有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即VIF值都在1和2之间,说明各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由于篇幅限制没有给出VIF值),模型的拟合优度(Adj-)从0.396上升到0.546,说明解释变量解释方程的程度有所提高,回归模型基本上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3年每股无形资产的回归系数符号为正,均通过了t检验,说明每股无形资产与股票价格呈显著的正相关,每股无形资产越大,公司股票价格就越高,反之亦然,从而验证了假设1: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和股票价格呈显著正相关。同时将每股无形资产和每股有形净资产的回归系数进行比较,发现3年无形资产的定价乘数均要高于有形净资产的定价乘数,说明无形资产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要大于有形净资产,投资者对无形资产信息的关注要大于有形净资产。
2.无形资产与公司业绩相关性的检验
表4中的D-W检验值接近于2表明不存在自相关的可能性,所有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即VIF值都在1和2之间,说明各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由于篇幅限制没有给出VIF值),该模型的拟合优度(Adj-)在0.9以上接近于1,线性回归效果较好,说明模型具有一定的可信度,表示解释变量能很好地解释方程,也就说明了本模型中的解释变量(无形资产)能很好地解释净利润这个指标。
从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两年的无形资产回归系数符号为正,均通过了t检验,说明无形资产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是显著正向的,公司拥有的无形资产越多,创造的利润就越多,从而验证了假设2: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对公司业绩的贡献是显著正向的。2007年和2008年无形资产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197和0.481,高于固定资产的回归系数0.019和0.036,说明每一单位无形资产变动引起净利润的变化要大于固定资产,而且是正向变动的,即无形资产发挥的作用要高于固定资产。但是两年无形资产的回归系数均小于0.5,比较低,反映出上市公司确认、计量和披露的无形资产还比较少,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无形资产所占比重过低。
五、研究结论
本文选取沪市A股上市公司2006—2008年的财务报告数据,通过建立相关模型来验证提出的假设,分别通过公司市场价值(用股票价格来替代)和公司业绩(用净利润来衡量)对无形资产建模来研究无形资产与公司价值、公司业绩关系,通过回归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无形资产与股价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证券市场对无形资产作出了显著正向的价格反应,每股无形资产与股票价格呈显著的正相关,无形资产具有价值相关性,并且无形资产的定价乘数要高于有形净资产的定价乘数,投资者对无形资产信息的关注度比较大。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净资产倍率(市净率)这个指标,它是以股票市值与账面价值的比来表示的,它反映的是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偏离程度,从数据看2006—2008年3年的市净率平均值分别为3.35、6.63、2.42,均大于1,说明市场价值要高于账面价值,两者的偏离程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市公司中存在许多未披露的无形资产,而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也并未得到真实合理的反映。
2.无形资产与公司业绩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无形资产对公司业绩的贡献是显著正相关的,对上市公司创造价值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从回归系数发现这种正向的影响力比较低,可能是由于无形资产在确认、计量和披露方面存在的缺陷,以及无形资产本身的内部结构中含金量高的技术类无形资产所占比重较小引起的。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无形资产与公司价值、公司业绩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正因为如此,上市公司应加强无形资产的有效管理,培育、增值无形资产是提升公司价值、公司业绩必不可少的一种途径。
收稿日期:2010-09-02
标签:股票论文; 公司价值论文; 经营业绩论文; 无形资产摊销论文; 股票价值论文; 无形资产投资论文; 相关性分析论文; 净资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