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纲领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纲领论文,当代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中国,对现代化的认识可以在三个层面上展开:第一个是学理的层面,主要通过学 术界对现代化或现代性理论的介绍、诠释、研究而体现;第二个是国家战略的层面,主 要是通过现代化纲领的设定而体现;第三个是现实的层面,主要通过已经现代化了的现 实状况而体现。在三个层面中,现代化纲领无疑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现代化进程的一 种比较明确的标识和认识视角。通过对其演变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对中国现代化的进 程及其问题作出有益的判断。
本文主要对中国现代化纲领在当代的演变,主要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演变做初步的 分析。
经济发展的现代化:从“四个现代化”到“小康水平”
从对当代史影响的角度看,“四个现代化”是现代化纲领中最有影响的一个纲领。依 据这一纲领,现代性化指的是“四个现代化”,即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 化。
这一纲领的出处,四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曾有说明:“三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 曾经提出,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设想:第一步 ,用十五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 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 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在三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的新闻稿中,这一表述的原始形式是:“在不太长的历 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 社会主义强国。”在谈到发展科学技术时,《报告》使用了“现代化”一词:“我们必 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 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注:“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 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北京]《人民日报》1964年12月31日,第1版。)
四届人大重申了这一目标。两届人大表述的共同之处有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该纲领是从发展国民经济的角度提出的,属于国民经济的范畴,因而是一个经 济发展的现代化纲领。
第二,现代化的目标在当时的地位低于阶级斗争的目标。三届人大报告中是按照“阶 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排序来确定经济生活的位置。四届人大报 告中则明确说:“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继续普及、深入、持久地开展批林批孔运动。无 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两 条路线的斗争,是长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也就是,要以“阶级斗争 为纲”。
粉碎“四人帮”后,“四个现代化”上升为国家的首要目标。11届3中全会宣布:“全 党工作的着重点应该从1979年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立即动员起来,鼓足干劲,群策群力,为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而进行新的长征。”
但是,“四个现代化”只是对中国现代化的外延做了说明,中国现代化的内涵是什么? 1979年12月6日,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访华时提出了这一问题。邓小平的回答是:“我们 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 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 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 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 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 态。”(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7页。)
用“小康”来说明现代化,带有中国文化传统的色彩。从小康概念实际使用的情况看 ,它部分地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方面,它是指经济的某种富裕状况;另一方面,它是指 人们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中的一个层次。这两个意思体现于1982年9月召开的中共12大 确定的目标中:“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 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实现这个目标,城乡人 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物质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这是党代会首次使用“小康 ”概念,并把它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级性标志。
在中共13大上这一点体现得更为鲜明。一方面,13大报告主要从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 的角度对“小康”做了比较具体的描述,如社会经济效益、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 产总值、技术水平、教育水平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等。另一方面,报告正式将实现“ 小康水平”列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 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 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 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 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1990年12月举行的13届7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 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对“小康水平”直接下了定义:“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 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就此提出的定 量标准包括五个方面,即经济发展水平、物质生活水平、人口素质、精神生活和生活环 境,它所展开的16项指标主要体现了“小康水平”侧重于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基本水平 的情形。
至此,“小康水平”从质和量两个方面都有了明确的规定。也可以说,中国现代化在 特定阶段的内涵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得到了明确的说明。
归纳起来看,从“四个现代化”到“小康水平”,有以下特点:
1、两者都是从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的角度来理解现代化,属于经济发展的现代化纲领 。
2、从“四个现代化”到“小康水平”,对现代化的理解有了深化。它既表现在借用“ 小康水平”的概念从经济生活的内涵上为现代化下定义,使现代化具有清晰的现实内容 ,而不仅仅是外延性的陈述;也表现在对现代化定量的可操作方面的阐述上。国民生产 总值翻两番、小康水平的16项指标、三步走战略都体现了这一点。
经济体制的现代化: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到“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的发展,不仅是发展什么,而且也是怎样发展的问题。怎样发展的问题包含体制 和机制的问题。因此,经济的现代化,内在地包含经济体制的现代化。11届3中全会已 经开始了对经济体制现代化的探索。全会的决定肯定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 律的作用,并对当时的经济体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批评,提出要把经济行政机构权力转 交给企业公司:“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 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 应该着手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把它们的大部分职权转交给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 联合公司;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
12大报告中从“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原则”的角度提出“这几年我 们对经济体制实行了一些改革,扩大了企业在计划管理方面的权限,注意发挥市场调节 的作用,方向是正确的”。报告的一个重要进展是,除了市场调节以外,提出对计划管 理要划分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报告强调:“我们要正确划分指令性计划、指导性 计划和市场调节各自的范围和界限,在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有步骤地改革价格体 系和价格管理办法,改革劳动制度和工资制度,建立起符合我国情况的经济管理体制, 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不过,报告同时也说:“继续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但决不能忽视和放松国家计 划的统一领导。”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对现代化的理解逐步深入,商品经济逐渐进入现代化的概念框 架中。这一进展最初见于12届3中全会(1984年10月20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 制改革的决定》:
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 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 必要条件。
后来在13大报告中(1987年10月25日),这一理解发展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 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这种统一性的一个表现是:“计划和市 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 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13大之后,关于市场经济的问题有过比较尖锐的争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有了 突破性的进展:“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 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在此基础上,14大报告明确宣布:“我国经济体 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这个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4届3中全会做了如下的描述: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 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 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 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 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 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 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 富裕的道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 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关于这一经济体制与现代化的关系,14届3中全会《决定》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由此推断,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成为现代化纲领中的一个组成 部分。
政治现代化:从“高度民主”到“政治文明”
11届3中全会基于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已经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 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 ,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但是,民主与法制的目标,还没 有直接表述为现代化的组成部分。这反映了当时对现代化理念认识的某种差距。
13大报告在谈到政治体制改革时,对现代化的概念有所拓展:“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 ,是脱胎于革命战争年代而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基本确立的,是在大规模群众运动和不 断强化指令性计划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不适应在和平条件下进行经济、政治、文化 等多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不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里的现代化建设包括了经 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按照这一理解,“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 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应当是现代性内涵的一个方面。
但是,这个理解在报告中是一个思想火花,并没有展开论述。从13大报告对现代化的 基本理解看,现代化仍然主要是经济方面的范畴。不过,13大报告强调了经济与政治在 发展过程上的统一性:“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过程,应该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的过程。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最终取得成功。”
这种情形在14大上也有所体现。14大报告提出:十四年来所从事的事业,“它的实质 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 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 义现代化。”但我们同时也注意到,这里对政治体制改革强调的语气相对于13大报告似 乎有所弱化。
不管怎么说,新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是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视 野中来认识的。在实现最终目标的意义上,它们应当属于现代性的范畴。但是,就现代 化的基本内涵来说,它的侧重点仍然是经济建设,是“小康水平”。14大报告指出要“ 实现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发展目标”。这是现代化的基本含义。
把民主政治直接纳入现代化纲领的表述中,是在15大上。15大报告明确宣布:“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 社会主义现代化。”民主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这一点在施政纲领中确定下来,是政治 现代化的一个进展。
政治现代化纲领中的另一进展是把民主与法制统一起来,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概念。15 大报告说:“发展民主必须同健全法制紧密结合,实行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就是广大 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 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 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 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不过,我们能够注意到,依法治国的侧重点还是在依法管理经济事业上。14届3中全会 决定的有关论述体现了这一点,该决定强调:“法制建设的目标是:遵循宪法规定的原 则,加快经济立法,进一步完善民商法律、刑事法律、有关国家机构和行政管理方面的 法律,本世纪末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15大确定的政治体制改 革的主要任务也反映出相似的情形:“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 ,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这是把政企分开作为主要任务,而没有像13大那样,把“实行党政分开”列为政治体 制改革的第一项任务,并且视为“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
政治现代化的第三个进展是对人权的认识及其法律地位的确立。
经过长时期的酝酿,1991年,中国发表《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确认了人权概念 的合法性。1997年,15大报告写上了“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 障人权”的字眼。2002年,16大报告在一段话里同时提到了公民、自由、人权、民主等 范畴:“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明确规定宪法第三十三条增加一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同时,还把公民的合法 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等等保障人权的内容写进了宪法。至此,人权在宪法层面确立了其 地位。
在以上各方面发展的基础上,16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对政治 文明做了初步系统的阐述。据此阐述,政治文明应当包括下述内容:(一)坚持和完善社 会主义民主制度;(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三)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 式;(四)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五)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六)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七)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八)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九)维护社会稳定。
从“高度民主”到“政治文明”,政治现代化的纲领演变为一个比较全面的范畴。
在这一纲领中,具有比较明确的实施措施的有以下几点:
1、民主制度方面提到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特别是 完善村民自治。
2、法制建设提到“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并且要“加强对执法 活动的监督。”
3、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方面提出,各级决策机关都要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 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 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
4、提出依法规范中央和地方的职能和权限,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按照政事分开原 则,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
5、提出“扩大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实行 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辞职制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
6、在权力监督方面提出“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人 财物管理和使用的监督。”这方面有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司法机 关和行政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的作用、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质询制度和民主评议制度、政务公开制度和舆论监督。
这些措施中虽然有些还不具体,但它们的提出已经体现了现代政治文明所包含的权力 制衡、制约的理念,包含着政治规范化、合理化的要求。应当说,这是一个进展。但是 ,整个的看,权力制衡的基本框架还不明确。比如,报告提出“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 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要从制度上保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 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但这个制度的具体内容还不明确。再如,党在政治生活中 地位作用的界定不再以“党政分开”的要求提出,而是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 执政方式”的新形式提出,而且确认这一点“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 局性作用。”报告重申: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 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 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但是,如何实行这一界定还缺少法律制度的规定,在 实际运作中还存在问题。当前对党内一把手监督问题的提出,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这一点 。
总的看,政治现代化方面的纲领在党内外、社会各方面的互动之下有了重要进展。但 是这个进展相对于经济方面现代化纲领的进展,难度要大得多,而且它在实践中的状况 相对于经济方面的现代化,相对于政治生活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相对于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要求,差距还比较明显,某些方面的情形还比较严峻。
现代化的全面扩展:从“全面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现代化不仅仅是经济的现代化,而应当是全面的现代化,这种理解在12大报告中已经 有所体现。
12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任务,并且说“在全面 开创新局面的各项任务中,首要的任务是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继续推向前进”。 这在逻辑上可以理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全面的概念,而现代化经济建设是其中 一个方面,除了经济建设以外,还应当有政治和精神方面的现代化建设。报告也是按此 逻辑论述的,它提出:“从这次代表大会到下次代表大会的五年间,我们要根据上述总 任务的要求,从当前实际出发,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继续健 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认真整顿党的作风和组织,争取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 好转,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
但是,12大报告对总任务的表述没有做上面这种明确的概括。报告的表述是:“中国 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 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 义国家。”现代化在此仍然是“四个现代化”的标准提法,并没有把高度文明和高度民 主直接纳入“现代化”的范畴之中。
尽管如此,“全面”的思路已经有了。
这种情形也延续到13大的报告。13大使用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现代化建 设”的提法,表明了现代化的全面性。但是,13大报告在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当确 立的六条指导方针时,第一条就是:“必须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而这里对现代 化建设内容的阐发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初级阶段,为了摆 脱贫穷和落后,尤其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 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按照这一阐发,现代 化建设是经济方面的范畴。
这种情形到16大时发生了质的变化。16大报告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代了“小康 水平”的目标,现代性的内涵或者说现代化的理解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一点笔者曾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国家战略的新发展》一文中分析说:“从‘小康水平’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国家战略进入了新阶段,而且国家战略的结构也开始了新的 变化。如果说,‘小康水平’在内容上侧重于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主要体现为相 关的经济和物质生活指标,那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继续以经济发展为首要任务的 同时,根据新的历史条件进一步提出了社会发展的全面要求,这是一个全面的指标体系 。”(注:段培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国家战略的新发展》,[北京]中央党 校《理论前沿》2003年4月15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再是仅仅限于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的范围,而是包括 以下四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第一,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内涵明显被拓宽了。除了继续提出“国内生产总值 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和“基本实现工业化”的目标外,还把“建成完善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把城市化的目标和社会保障 体系的健全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
第二,民主、法制、人权、秩序第一次涵盖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中。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 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 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第三,“小康水平”体系中原有的人口素质和精神生活的局部视野以及相应的少量指 标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视野下的比较全面的要求所代替。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包括思 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比较完善的科教文卫体系包括国民教育体系、 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连同学习型社会都被纳入“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中。
第四,生态文明包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中。“小康水平”目标中的 “美化生活环境”变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要求,它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人与自然进一步和谐,整个社会走上生产 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注:段培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 国发展的新战略》,[北京]《人民日报》(理论版)2003年8月20日。)。
如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来界定现代化的内涵,那么这个现代化就是包含经济、 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全面现代化。如16大报告所说,“这次大会确立的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 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 分重大。”
至此,现代化的内涵随着现代化实践的发展,对它的全面理解基本确立,现代化纲领 也比较全面地在不同层面展开。问题是,如何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这一纲领,并通过实 际措施使其转化为现实。
现代化的新模式:科学发展观
如果把“科学发展观”理解为现代化的新模式,那么它对于现代化纲领的发展就具有 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提出是以非典事件的出现为背景的。2003年10月政府总理温家宝曾说 明这一点:“抗击非典斗争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就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 化进程中,必须坚持统筹兼顾,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 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 文明共同进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应该成为我们长期坚持的重大指导方针。”在 这个讲话中,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已经提出。
在此之前,9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江西考察工作时说:“要牢固 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新路子 ”。这是胡锦涛在公开发表的讲话中第一次使用“科学发展观”一词。
中共16届3中全会的《决定》对科学发展观的描述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 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 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 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被认为是全面、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
所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能够被理解为现代化的新模式。笔 者在一篇文章中对其下了这样的判断:它是以胡锦涛为中共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人形成 的新理念、新模式,表明新一届领导人在执政纲领上有了新的创新和独特标志(注:段 培君:《中国发展战略的新模式——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透视》,[香港]《中国评论》20 04年第5期。)。
温家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 中有一段话涉及现代化新模式的问题:
发展观的问题极为重要。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 根本观点,它不仅包括要发展,而且包括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有什么样的发 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 、全局性的重大影响。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深刻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 ,站在历史的、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 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中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现代化的新模式根据笔者的理解能够初步表示如下:
现代化的新模式从纲领的角度看,有哪些新的重要内容呢?
首先,“以人为本”进入现代化纲领的层面。
从直接的背景看,非典对每一个个体的生命提出了严峻挑战,因而“以人为本”的提 法显得比任何其它时候都更加必要。但是,仅仅这样看显然缺少历史的深度。只要思考 一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关于人的问题经历了哪些争论,获得了哪些思想解放就能够明 白,“以人为本”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多么重要的进展。
温家宝把“以人为本”视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他从多方面阐述了“以人 为本”的含义:“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 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 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 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说过,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 原则的社会形式’”(注:温家宝:《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 发展观——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 话》,2004年2月21日,[北京]《中共中央党校报告选》2004年第4期,第9页,第2页, 第5-6页,第7页。)。
这是现代化的合目的性的全面展开:既有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也有人的政治、经济、 文化权利,还有人的多方面素质和人的社会环境。这一合目的性的全面展开,就是“现 代化的全面扩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价值层面上的展开和深入,也就是现代化结 构的全面建构——从物质、制度到文化建构的价值依据所在。由此,人本的价值理念凝 结于现代性的理解之中,“以人为本”成为现代化新模式中的根本理念。“以人为本” 所以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原因之一在于这一价值内核的存在。
“以人为本”进入现代化纲领的层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经济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 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现代化主要是制度的现代化,则“以人为本”是关于人的理 念的现代化,而且是这种现代化进程的一次不小的胜利。这一理念从文艺复兴时期确立 ,到五四时期在中国提倡和发扬,到在中国的现代化纲领中确立其地位,是一种历史性 的变迁。
其次,“以人为本”进入现代化纲领,不是以外在的形式,而是以价值与规律相统一 的形式进入的。也就是,现代化新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它成 为现代化纲领的新的整合框架。这是需要我们给予特别注意的地方,否则我们就不能真 正理解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作为现代化的新模式,是要“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 、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并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实际是把“ 以人为本”的合目的性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合规律性统一起来,把现 代化建设的价值性和规律性统一起来。这一模式的出现意味着,对现代化的认识更加全 面深入了,对社会发展的特点的认识也更加清楚了。如温家宝所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注:温 家宝:《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部级主要领导 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2004年2月21日,[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报告选》2004年第4期,第9页,第2页,第5-6页,第7页。)
科学发展观贯穿着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看,“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 的根本保证”,“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 供物质基础”,因此,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主要是着眼于生产力发展规律 所得出的结论,同时也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 目的”,“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 求日益增长,更加要求社会与经济共同发展。”同时,社会发展“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 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如果社会发展滞后,经济也难以实现持续较快发展 。”(注:温家宝:《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 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2004年2 月21日,[北京]《中共中央党校报告选》2004年第4期,第9页,第2页,第5-6页,第7 页。)这既是着眼于价值需求,也是着眼于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把 两者统一起来。
同样的逻辑也体现在坚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上。一方面,“三农”问题关系 农民的基本需求,是关系到“以人为本”的价值层面的问题。“没有8亿农民的小康, 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注:温家宝:《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 实科学发展观——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 上的讲话》,2004年2月21日,[北京]《中共中央党校报告选》2004年第4期,第9页, 第2页,第5-6页,第7页。)。另一方面,城乡、区域处于相互制约的联系中。不逐步改 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村问题解决不了,城市也难以很好地发展;不促进地区协调发 展,不仅经济发展受到制约,而且也影响社会的稳定和长久发展。因此,这又是规律层 面的要求。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如此。人与自然不能和谐发展,则生态环境恶化,“以人为本 ”不能落实;同时,资源制约也使发展不可持续。
所以,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这是现代化纲领发展到科学发展观阶段所具有的 内在整合逻辑。这一逻辑的意义是深远的。
标签:小康水平论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主义民主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民主制度论文; 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全面小康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小康社会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 中国军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