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论文_刘佩美1,林冰2

如何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论文_刘佩美1,林冰2

1山东省莒南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2临沂市广峰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摘要: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和建设项目的投资效果,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如何提高工程质量,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不断探索先进技术和新的施工工艺,达到高质量、严标准是建筑业房屋开发领域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根据多年来工作实践,本人从做好施工现场管理的角度,谈一点粗略的看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作为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如何做好管理的具体环节,对于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发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多年来工作实践,本人从做好施工现场管理的角度,谈一点粗略的看法。

一、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作为劳动主体的人的因素、建筑材料的因素,以及施工技术和方法等。

(1)人的因素:人的因素主要是指工程项目经理的素质、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服务人员的质量观念。操作人员具备较强的技术水平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就会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等,保证工程质量。

(2)材料因素: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

(3)技术和方法因素:指在工程项目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和施工组织设计等。在方法上出现的问题往往是比较多的,如制定了施工组织设计,不能严格执行,不按标准和规范施工,不注重施工过程的管理,不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出现问题了才去处理。特别是施工方案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二、加强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现场人员的管理

质量管理要以人为本。首先应该把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各岗位、各工种操作人员的责任落实到位。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施工现场操作人员必须要培训学习,有特殊要求的工种工人必须是经培训合格的人员。需要持证上岗的岗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从建筑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到施工结束清理现场为止的全过程所进行的材料管理,均为现场施工材料管理,其内容包括:材料计划管理、材料进场验收、材料的储存与保管、材料领发、监督材料使用和材料的回收。

项目开工前,向企业材料部门提出一次性计划,作为供应备料依据。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必须根据进料计划、供料凭证、产品合格证,进行材料数量和质量的验收,并且严格按照验收规范和计量检测,验收完后要对材料作好详细的记录,并办理验收手续。进场的材料需要验收入库,现场堆放的材料应做好防火、防潮、防变质等措施。施工设施用料应根据工程定额用料计划领取材料,凡超限额用料领取需办理相应手续,在填制领料单时注明超耗原因。供应人员对定额或超定额领料单进行保护、核算。现场管理负责者对施工过程材料是否合理使用,是否按规定进行用料交底和工程变接手续,是否按规定图堆料等进行监督。

3、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在全部施工过程中,每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随时受到操作者、施工技术、原材料、施工环境等影响。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主要包括质量监督和质量检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场施工质量监督可采用以下手段:

1)指令文件控制,即监理通过书面形式对施工承包单位提出其所需完成的建筑任务,明确施工单位的责任;

2)严格把好隐蔽工程的签字验收关,发现质量有问题及时解决,在施工现场中观察工程的变更过程,及时处理有质量隐患的事故,对有危险苗头的项目予以重视并上报;问题应该以书面形式通知施工单位,不能口头讲,待施工单位处理或返工完后,还要再进行复检,严格检查把关,保证质量。

3)材料控制,施工材料和各工程项目的品质是以现场实验数据作为评判标准的,分部工程中的每道程序所用材料的质量都是至关重要的,通常需利用现场实验所得数据来评判合格与否。现场检查复核原材料保证资料是否齐全,合格证、试验报告是否齐全,要求施工单位质检员签字不能只流于形式,要真正的检查验收。

4)利用支付手段控制,施工单位未能全部按监理工程师指令进行施工, 应指出施工单位存在的问题,当工程质量出现问题达不到要求的标准时,监理工程师有权拒绝支付工程款,显然这种控制是直接有效的手段。

5)在工程的任何阶段都需要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把质量问题在源头上销毁。加强人员的技术培训,把一些常见通病解决方法及规范标准、操作规程落实到具体施工人员中去。对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施工经验不足的分项工程,还应事先对人员进行培训。同时加强对建筑市场进行整顿,把建筑质量作为重要管理目标,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三、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方法

1、施工全过程贯彻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体系是为实现质量保证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要覆盖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并有效运行。在管理上,层层签订责任合同,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保一级,落实定岗、定责、定质量目标,实现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组织化、纪律化、系统化的要求。经常通过监督检查、内审和管理评审等手段,对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及其所有质量活动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和改进措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在施工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坚持“自检、专检制”和隐蔽验收制度,每个分部、分项工程都严格按照国家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质量评定。

2、质量目标管理

质量目标一是要满足与业主签订的合同要求,二是要满足公司质量计划的要求。把质量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定出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目标。然后针对每个分项工程的技术要求和施工的难易程度,结合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施工经验,确定质量管理和监控重点。在每个分项工程施工前,写出详细的书面交底和质量保证措施,召集施工主要负责人及技术、质量管理人员和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交底,做到人人目标明确、职责清楚。

3、注重细部处理和成品保护

在施工中,细部施工阶段的施工质量,对实现项目总质量目标是至关重要的。所谓细部处理是指预埋铁件、预留孔、面层等部位的质量处理,这些部位都是影响观感质量的重要部位,体现施工管理水平和操作技术的关键部位,这些细部做好就能够对整个工程质量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在这一阶段,除各分项工程要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外,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合理安排交叉作业,抓好细部处理和成品保护上。

4.合理安排交叉作业。

要合理安排工序,解决好各分项工程施工的先后顺序,不影响施工质量;要合理安排时间和空间,保证各分项工程必要的技术问歇;要合理安排人力以保证工期。

质量是建筑物的生命,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和建设项目的投资效果,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如何提高工程质量,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不断探索先进技术和新的施工工艺,达到高质量、严标准是建筑业房屋开发领域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因此,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必须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始终把工程质量摆在重要位置。

参考文献

[1]杨维清;;认真消除质量通病提高建筑工程观感功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20期.

[2]张金平;;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策略和手段[J];工程质量;2010年S1期.

[3]任生坡;孙宝威;;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J];科技致富向导;2009年18期.

论文作者:刘佩美1,林冰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  ;  ;  ;  ;  ;  ;  ;  

如何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论文_刘佩美1,林冰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