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旭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宿迁 223800
摘要: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在地下室施工中的应用,能够对地下室渗漏问题有效的控制。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加强施工组织管理,提高施工人员对地下室防渗漏施工的重视程度,防控结合,尤其注重细节部位的处理,采用多种防治措施,解决当前地下室渗漏问题,提高地下室施工质量。
关键词:地下室施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1地下室渗漏原因分析
现有建筑物地下工程防水工程主要由结构抗渗混凝土和建筑防水两部分组成,两者刚柔相济,形成互补作用;结构防水靠自身抗渗性能及密实度防水,建筑防水主要以柔性材料为主,附着在结构体外侧,与自防混凝土相结合,形成双重防水作用。目前地下室渗漏的部位主要表现在:止水对拉螺杆、穿墙套管、后浇带、施工缝、基础上降水井、混凝土蜂窝、麻面部位,出现渗漏原因主要是施工过程中对细部做法控制不严造成的。
(1)地下室外墙模板加固过程中,应用穿墙止水对拉螺栓杆的数量非常大,但止水螺杆的加工制作基本由施工人员自己加工制作,焊接随意性大,止水环焊接部位无法得到正规的检测,不能保证焊接部位不存在缝隙,若焊接不合格,将造成混凝土自防水的性能减弱。
(2)安装穿墙套管在设计中,往往是并排多个设置,管与管中间间距较小,且个别管径较大,容易致管间和管的下方部位混凝土浇筑不密实,同时穿墙管与套管之间缝隙较大,防水处理不当,也是导致墙体渗漏的主要原因。
(3)后浇带和墙体施工缝处防水措施一般采用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或止水带,但此部位后期接茬施工周期较长,容易导致止水材料遭受外界破坏或受止水材料自身质量的影响,从而降低此部位的防水等级。
(4)基础埋深在水位以下的,在土方开挖前都将进行基坑降水,如果地下建筑面积较大,根据降水计算基坑内往往会设置井眼,降水一般降至主体结构施工完毕,但工程设计中,不会明确伸出基础上的井眼是如何设置及如何封堵的,造成此部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能存在缝隙或渗透,或影响到防水卷材施工质量,最终影响到防水效果。
(5)施工缝部位的混凝土施工是防水的关键部位,也是易出现渗漏的主要部位,渗漏的主要原因是此部位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出现毛细孔隙,导致渗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6)在进行防水卷材施工时,由于混凝土基层含水率较大或未清理干净,导致卷材粘贴不牢、脱落、空鼓、损坏,或卷材施工完毕后未及时封口,水份进入卷材内部,破坏内部粘贴等,均可降低地下室防水等级,引起渗漏。
(7)采用商品混凝土时,第一罐车往往装的是砂浆,若砂浆在浇筑过程中分布不均匀,堆积或浇筑较厚,没有与之后的混凝土充分振捣、融合,导致施工缝处混凝土比重失衡,对混凝土的防渗性能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8)若防水地下室混凝土量较大,混凝土浇筑前,没有充分做好材料供应计划,施工过程中出现混凝土供应不及时,致使混凝土不能连续施工作业,在接茬部位形成施工缝,出现毛细渗漏通道。
2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对策
2.1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措施
(1)模板施工。在混凝土施工中,模板材质要符合混凝土施工要求,确保模板的加固方法、尺寸、位置等与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相符,确保在混凝土浇筑时,模板不会出现变形、渗漏等情况。将止水片加装在对拉螺杆中间,避免沿拉螺杆方向出现渗漏情况。
(2)钢筋施工。钢筋选用时,严格按照设计标准,配筋率不变情况下,金可能选择直径较小的钢筋,也就是配筋方式上采用小直径密分布的方式,避免砼开裂,确保钢筋的尺寸、位置、数量、绑扎质量等均与规范与设计要求相符。
(3)混凝土施工。首先,在施工前,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严格的设计,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配置混凝土。对混凝土防水结构,其配比必须经过实验室确定。通常满足35%-40%的砂率、水胶比低于0.5、灰砂比控制在1∶1.5~2.5之间。同时,对混凝土的强度要给予保证,避免过多使用水泥。保证所配制的混凝土抗裂性能得到提升,收缩量降低。在施工要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水灰比尽可能的降低,通过粉煤灰的应用来降低水化热,为增加混凝土早期强度及减少用水量,可适当使用外加剂;其次,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组织好施工人员,确保施工机械完好、材料充足、人员齐备,避免因为施工组织不力造成混凝土浇筑质量受到影响。在混凝土浇筑时,机械故障、混凝土运输时间过长、人员等待混凝土运输、停电等问题对浇筑质量都会造成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浇筑要避开高温时段,分层浇筑时,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就要进行上层混凝土的浇筑,避免上下层混凝土之间无法有效凝固出现施工缝。在振捣过程中,确保充分振捣,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密实度,不能出现漏振情况;第三,结束混凝土浇筑以后,就要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养护,时间不低于7d;在墙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时,可拆除模板,拆模时要注意能够损伤混凝土结构。由专人负责进行养护,尤其是对混凝土结构温度要加强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对保温措施合理影响,确保结构内外温差不超过25℃。
(4)施工缝及后浇带施工。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对施工缝与后浇带合理设置,施工过程中,首选要将施工部分的杂物清理干净,然后用清水冲洗,接口处用素水泥充分涂抹后在进行混凝土浇筑,避免因后浇带与施工缝处理不好导致裂缝发生。在后浇带与施工缝处理中,要求施工人员必须按照施工图纸、施工技术方案对混凝土进行科学的浇筑。施工中,不能出现混凝土浇筑不合格、振捣不实、止水带设置与施工方案不符等情况。
2.2柔性材料外防水措施
在外防水施工中,主要采用的措施包含以下几点:首先,材料选择。柔性防水材料选择时,必须与国家相关标准相符,材料的耐久性、耐水性、耐腐蚀性、耐菌性及耐穿刺性等都要满足要求。其次,防水基层施工中,必须要保证强度的实现,基层要保持清洁、平整,含水率控制到柔性防水材料施工的要求;第三,柔性防水层施工中,如果采用卷材防水,要均匀涂刷基层油,涂抹量要合理控制,不能少也不能多,卷材的搭接长度、铺设方向要与规范、设计要求相符,阴阳角作为折角或圆弧,部分铺设薄弱的部位可适当给予加强。保证卷材铺设以后与基面能够紧密粘连,卷材搭接部位也要粘贴紧密。采用喷涂或刷涂防水层使,要分层涂刷或喷涂,并且要保持均匀,避免遗漏。防水层施工完成后,要进行质量检验,通过检验后,对防水层要进行保护,避免后期施工破坏防水层。最后,保护层施工。施工材料强度要满足要求,不能对防水层造成破坏。保护层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进行后续施工,并且后续施工不能对保护层与防水层造成破坏,如果施工期间,保护层与防水层受到破坏,要及时进行修复,避免影响防水效果。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建设,城市人口密度越来越大,为了满足生活需求,城市开始发展地下建筑,地下建筑常用于大型车库,仓库等,很多地下室建筑物常年都处于当地水位以下,而地下室防水工程在其地下室将来使用中起着至关重要重要的作用,因此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也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甘鹏.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J].四川水泥,2017,01:184.
[2]李建农.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建设科技,2017,02:105-106.
[3]黄铁山.地下室防水工程渗漏问题产生原因以及防治对策[J].低碳世界,2017,01:155-156.
[4]安长青.浅析地下室防水与排水[J].武汉勘察设计,2017,01:27-30.
[5]卢其峰.建筑防水工程渗漏的原因与对策[J].建筑知识,2017,3703:158.
论文作者:张,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6
标签:混凝土论文; 地下室论文; 部位论文; 防水层论文; 卷材论文; 过程中论文; 材料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