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新新人类与新新文化研究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新论文,新新人类论文,文化论文,都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都市新新人类界定
(一)相关文献研究
人类学根据种族或文化的特征对人群进行分类,此乃人类学本义;同时也有根据空间把人群做横向分类研究的,比如美洲印第安人、北极爱斯基摩人、华南地区汉人。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则开创了以时间做纵向分类的人类代际更换研究,形成了代沟理论。代沟理论首先涉及代际划分的问题,米德认为“重大事件产生一代人”。社会学家迈克尔·布雷克也认为“年龄是形成一个行为角色社会的和文化的特点的基础”③。社会学对代际群体研究不乏例子,如美国“垮掉的一代”与“嬉皮士”(这方面研究著述颇丰,此不赘列),扇谷正造对诞生于1963年的日本“新人类”描述,王汉生、黄玉琴对中国的“老三届”群体肖像的刻画。它们多数以各自所研究群体特定的年龄为界,有的则比较含糊,如刘向清、刘德寰对“飘一代”仅笼统解释为网络影响的一代。也有的相当明确,如美国社会学家G·H·埃尔德于上个世纪70年代还开创了代际群体的纵向追踪研究,运用历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发现了美国“大萧条”这一独特历史事件对1920-1921年出生组个人生命历程的影响。
(二)都市新新人类的界定
新新人类是“新‘新人类’”的简写。汉语有两个“新人类”,一个源自本土,意指“获得新生的人们”,出现于50年前,在文学界里偶尔被人使用;另一个借自日语,是日本作家土界屋太一的发明,指日本国内出生于20世纪50-60年代未经战乱的新人。后者于1987年被引入逐渐流行于汉语①。以此类推,稍晚于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一代就被称作新的新人类,即新新人类,该称谓一出现,立即在日本、台湾社会在流行,并流传至中国内地。
国内对新新人类的界定有一个认识的过程。新世纪初,新新人类只被视为大陆社会青年群体的“一小群”,属于问题青年,并且因其行为和思想另类,如将头发染成彩色等,大多被他们的前辈或更老的一辈横加斥责和道德批判(当然也有同情的辩解),对他们的前途忧心忡忡。其后才出现了“第五代”的研究,把新新人类当整代人来看待②。杨雄从政治代际理论视角将新中国以来的重大事件为分水岭,按十年内出生组为一代进行了划分:共和国的缔造者第一代(生于20世纪10-20年代)、迎接解放的第二代(生于30-40年代)、文革红卫兵第三代(生于5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成长的第四代(生于60-70年代)④。跨世纪的一代则是第五代,他们出生于70-80年代,在90年代中期进入青春期。由于第四代人的特点与美、英、法、日所指称的新人类相似,因此我国的第五代人被类推称为新新人类。还有学者将新新人类的出生年代细究到1976-1985年出生者⑤。这种以十年期限的代际人群划分法,尽管有着明显的政治学研究动机,但作为同一个出生组就有了具体而明确的时间断代。本研究则借这种划分法试图进行社会学为主的研究。
本文认为,若以重大事件论,按1976-1985年出生者界定新新人类较为合适(其中1980年以后出生者又被称为“80后”),该群体目前年龄段在32-23岁之间,属于青壮年劳动力人口,据全国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当年20-29岁年龄组抽样人口总数为214万余人,占当年全国总人口数的12.64%,其中的城市人口总数为74.52万,占该年龄组抽样总人数的34.71%。因此,12.64%可被理解是新新人类一代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数的比例(点估计值)。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城市之间在区域、规模等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我们的研究范围不得不缩小在大都市,该年龄段出生于农村、目前也依然生活于农村者并不在本文研究范围内;同时,新新人类主要活跃于都市生活之中,所以新新人类主要指都市“第五代人”。另外,越轨行为并非本研究主要内容,所以,都市新新人类中的“高尚青年”⑥是本文观察的主要对象。据全国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北京、上海、天津三地20-29岁年龄组城市户籍抽样人口占总人口数比例分别是19.90%、19.09%、17.35%。现实生活中新新人类的人数比例可能会更高,比如北京就吸引了大量该年龄段非京户籍的打工者。
新新人类内部又分有不同的亚族群落,根据其行为特点各不相同,相继出现过不同亚族群称谓。早期的如“网络族”、“奇饰族”、“悭衫族”、“超市族”、“电子宠物族”等等。或按某种装扮风格的时尚族群的“布波族”。最新流行的:比如两种对工作与生活态度完全相对的“奔奔族”⑦和“飞特族”⑧,还有“乐活族”⑨、“月光族”⑩、“辣奢族”(11)、“御宅族”(12)等少数族裔。
新新人类何以成为研究对象?他们有何特殊之处被社会关注?
对新新人类的研究肇始于经济学(消费者行为学)。美国经济学市场营销对代际不同消费行为及习惯的研究,出于为商业利润服务的目的,研究当代青年的市场消潜力,对美国当代青年有“X一代”与“Y一代”之分(13)。美国社会“Y一代”相当于本文所述新人类。台湾设立了针对不同人群生活型态调查的东方消费者行销资料库,1980-1984年出生的人(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在台湾已被命名为Z世代,即相当于大陆的“80后”)的生活型态近来成为台湾行销家们研究的重点对象,因为Z世代花钱比赚钱还行的本事能带动流行商品的商机(14)。我国市场营销界对国内的消费群体进行了详细的市场分析,认为新新人类消费特点独特鲜明,可开发的市场潜力巨大(15)。
从上述不厌其烦地界定其出生年代可知,新新人类是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一代人,这一代人出生最早者已进入而立之年,最晚者也开始步入改革以后的中国社会,参与各领域的社会生活,其出类拔萃者已经在各自活跃的领域崭露头角,成为社会精英的后备力量。在文学界,80后年轻作家的作品动辄以印数逾百万取得文学畅销书排行榜的一、二名;在IT界,一个又一个的80后精英天才不断冒出,他们才华纵横、精力充沛、毅力果敢,他们把握住了一个时机、一个创意,腾空而起,年纪轻轻就摘下了胜利女神赐予的富裕果实。在政治生活界,一批80后党的十七大代表登场亮相,成为执政党最高权力机关最新方阵的青春阵容(16)。同时,这个人群也是被父辈群体痛批的一代:有作家曾公开批评“80后”被港台文化洗脑,缺乏精神信仰;没有责任心和义务感;贪图享受,大学毕业后不找工作,出现成群结队的“啃老族”,甚至小夫妻俩一起“啃老”。诸如此类,都是媒体、民众公开指责“80后”的主要原因。
青年群体一般处于社会边缘状态。新新人类的大多数成员正值社会流动波动较大阶段,骑跨在社会分层的各阶层分水岭之间,随着年龄增加,越来越多的“新新人类”步入社会并逐渐开始成为社会劳动者的主体,“新新文化”也日渐流露出某种引人注目的“新主流”端倪,中国社会的未来和走向即将被掌握在他们手中。在改革开放引起的社会变迁中长大的一代,他们的行为以及价值观随着社会变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们能否担当起未来社会的脊梁角色,新新人类及其文化也就具有了研究的现实意义。美国教育界在面对60年代突如其来的青少年“嬉皮士”、“雅皮士”惶惑无措的教训,我们应当引以为戒。
二、新新文化的形成历程及其主要特征
从广义上,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成就,是人类活动在天然自然中所留下的痕迹。从狭义上,也可将共同群体的行为(或生活)模式理解为该群体文化,这种理解属于代际人类学文化范畴。“每一代都必须完成适应自身所在年龄群体的文化背景,创造出他们所接受的亚文化”(17)。关于新新文化的内涵,本文理解为新新人类的行为模式。
本文认为,新新文化的发生既有一定的中国社会时代背景,也无法脱离信息技术全球化背景。当我们把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与新新人类的成长历程之间相互作用进行考察时,将会发现其中的每一时期与新新人类的社会化过程亦即其成长历程相对应(详见表1)。每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社会变化、体制和政策的改变、教育等等都对新新人类产生了影响,他们的活动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也日益增大。
(一)新新文化出现的社会背景与形成历程
1.消费社会
中国消费社会的形成是新新文化产生的土壤和基础。从消费社会学的角度去探讨,新新文化是新新人类创造的消费方式或生活风格。随着改革开放引起总体性社会结构的转型,“国家与社会在消费领域的结构性关系(即消费模式)也发生了变迁”(18),中国的城市社会由“生产者社会”进入“消费者社会”。新新人类正是在这种转型变迁中出生成长的一代。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一代人的“幸福时光”:
①出生阶段(1978-1984年)。开始改革中国还停留在生产者社会的后期阶段,新新人类的父辈们的消费模式仍然处在节俭型。中国社会尚未明显分化,当时还是婴幼儿的新新人类在社会聚合时期平稳渡过。
②童年阶段(1984-1989年)。中国实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政策,同时由于双轨体制的存在,中国社会开始阶层分化,进入社会的分化期,生产者社会逐渐走到尽头,物质消费商品逐渐丰富,对精神消费品的约束和控制也逐渐松动,除了各种国外社会科学理论被大量介绍进来,日本动画片逐渐受孩子们的欢迎。新新人类的孩提时代,在丰衣足食和沉浸在动画片的纯真中缓慢成长,对那个时期的社会动荡仅保留了一点道听途说的模糊记忆。
③少年阶段(1989-2001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消费商品生产丰富,社会阶层明显分化,消费革命悄然席卷大江南北,城市居民逐渐以现代消费者身份出现,获得完全消费自由选择权(19)。中国社会急骤进入多元化时期,新新人类在物质与精神商品琳琅满目自由供给的时代渡过“小皇帝”般的少年阶段。一位80后成员在网上自述:“这是缺少兄妹情谊的一代,这是在反锁的家门中成长的一代。我们拥有彩电,拥有小霸王,拥有电话,赶上了互联网的飞速发展。”(20)
④青春期阶段(2001-至今)。新新人类的青春期正值全球网络化和国际化时期。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成熟和应用使新新人类找到了标新立异的契机,他们把网络变成了标榜风格的平台。新新人类也成为计算机及相关产品消费人数最多的群体。中国加入WTO,标志全球化或国际化时代的来临,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国际化,不管技术进步如何推动社会进步,资本的力量仍然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比如为了便于商品交换,近年来世界各地纷纷出现了大型商业中心,这些方便、卫生的消费殿堂大大改变了人们的购物习惯,也强化了新新人类的消费欲望,少数新新人类流恋往返于大型商业中心之中,如痴狂采购名牌商品成为“辣奢族”的精神信仰,名牌商号聚集的大型商业中心成为“辣奢族”的教堂圣殿。(表1)
2.网络时代
互联网技术提供的平台是新新文化产生的催化剂,网络化形成了明显的新新文化表层特征。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互联网迅速发展,网络技术产生的虚拟物理空间,使人们社会交往的平台被转移至虚拟社会。作为20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发明,网络技术突破了时空限制,并以此基础改变了人们的机会集合和交往方式(21)。比如在代际交往模式中,出现新新人类教其父辈一代学习使用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即文化反哺。新新人类成员在2006年的年龄在21-30岁之间,据当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调查统计报告》,18-30岁年龄组在上网用户的各年龄组中所占的比例最大,达到57.3%。
3.独生子女政策
从1980年起,城市80后成员中的独生子女构成比重逐渐加大。据全国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全国0-30岁独生子女城市人口数占同龄人口的比重是44.64%,北京、上海两地的比重更大,分别是57.23%和61.02%。
比较美国叛逆的一代嬉皮士群体的形成,主要与当时的人口国情有密切关系:1940-1955年,美国人的个人收入猛增293%,二战后在美国经济空前繁荣的背景下出现的“婴儿潮”出生率高达25%,在生育高峰期间,一家四口人很值得骄傲,有的家庭甚至达到3-6个小孩。整个60年代十年间14-24年龄组的人口就增加了1380万。由青年群体组成的这一股重要的社会力量,对嬉皮文化的反文化性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与此相反,中国在经济发展的上升阶段在实行一家三口政策,城市中青年人口数呈下降趋势。这表明,新新文化若产生足够的对外影响力,新新人类的人口总量无法充当主要因素。在下文的分析中,我们将会看到,依靠网络技术,新新人类及新新文化在中国社会文化变迁中起着重要作用。
总之,新新文化是在新新人类应对社会文化变化的活动中逐渐产生的。从中国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进程的社会文化产物角度来看,新新文化是本土化的,内生性的。其形成经历详见表1。
(二)新新文化的特征
新新文化形成了许多特征,限于篇幅本文只做如下概括:
1.新新文化的数字化、网络化
交往互动数字化、网络化构成新新文化的基本特征,新新文化的其它特征大多由建立在网络化这一基本特征之上衍化而来。新新文化在虚拟的社区中被构建,由最初外表另类的一小撮逐渐形成数字化的QQ群或博客粉丝、论坛会员群体,并且开设自己的网站。比如新新人类购物买卖双方抛开面对面传统方式,采取电子商务网购方式(2006年中国经常网上购物人数已达3000万人)。据调查易趣网(网名含“交易的乐趣”之意)企业公司员工平均年龄27.6岁,网上店铺的经营者以年轻人为主,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两地(22)。“奔奔族”称号的创始人李海刚(出生于1976年)形象地描述到:奔奔族“诞生于网络盛行的奔腾年代,网络是奔奔族最重要的DNA,依靠网络联络朋友、谈网恋、找兴趣爱好者,事业上同样靠网络飞黄腾达,靠闪亮的创意和激情,网络催生了无数的奔奔族财富新贵”(23)。
2.新新文化的平等、民主参与性
与20世纪初由少数文化精英发起的新文化运动不同,新新文化在网络技术的辅助下未经宣传就以群众广泛参与的状态出现,表现出互联网式的电子民主。网络互动的人际关系具有超时空性、虚拟匿名性、自主平等性和去规范性等特点,意味着网络社会没有权威,网民人人拥有等同的发言权。这与挑战权威的青年心理特征不谋而合。其民主参与性不仅体现在新新人类网民人数的众多,还体现在网络技术的开发参与、网络管理、时政话题讨论、社会新闻热点、娱乐休闲等各种领域参与成员都以他们为主体。新新文化与网络文化已经密不可分,互为烙印,可以这么说,新新文化与网络文化已融为一体。如果说网络文化实现了对主流文化的渗透,也就是实现了新新文化对文化霸权的挑战和文化渗透。虽然新新文化的社会基础比较薄弱,但网络舆论对社会管理的影响力之大已被认可,新新文化的渗透力不可忽视。
另一个体现新新文化的民主参与性的例子,如手机短信选秀。抛开商业动机不论,单就偶像粉丝机主们自愿性而言,年轻的一代已经适应并成为此类社会行动的重要力量。
3.新新文化的娱乐性
Abercombie等认为:青少年亚文化的特征之一,它往往是有关休闲的而不是工作的(24)。
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娱乐消遣性质。对于e时代出现的“80后文学”新现象,文学评论家褒贬不一,肯定者意识到80后文学“是新世纪唯一得到命名的重要文学现象”,并且指出其自由表达生长空间的网络、裂变的价值观念和大众消费的文化背景(25)或“是一种浪漫主义的文化消费”。持贬者否定这种一次性消费文化的文学地位。本文认为,对“80后文学”大众消费文化性质的争论,恰好表明了文学评论界对80后作品的娱乐消遣属性确定的一致性。
新新人类的经典思想文本《大话西游》,被许多研究者进行后现代性解析,该文本的创作始祖周星驰还被聘为某大学教授。本文不否认《大话西游》的后现代性的符号解码意义,但也更愿意坦诚地承认:《大话西游》思想载体本身为电影视觉娱乐这一基本事实。只有如此方不难理解周星驰之何以成为新新人类追捧偶像的原因,以及为何周氏最新的低成本产品《长江七号》在最短的放映周期内获得1.3亿元票房,成为同档期贺岁影片最大赢家。
此外,具有高学历的新新人类之所以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名言“我思故我在”改造为感性主义的格言“我特故我在”、“我存在我主张”、“你快乐所以我快乐”,其行动实质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寻求新奇的、想象性的快乐消费主义。美国社会学家坎贝尔指出:现代消费主义与传统消费的区别就在于对生物驱动动机的超越,前者强调的是快乐和自我梦想的满足(26)。周星驰们、郭敬明们以及无数网络自由的创作者们创造出来的快乐幻境,成为新新人类追求的目标。这一代年轻人对娱乐追捧的态度和程度,以至于被批评家将这种娱乐精神形容为“娱乐至死”的网络品味粗鄙化倾向或媚俗特征。
4.新新文化的反叛性
新新文化一经问世,就以一种离经叛道的面貌出现。以新新人类的语言为例,为了追求输入速度,它极具前卫新潮,充满鲜明个性和网络色彩,以表意特征较强、大量使用夸张、隐喻、双关修辞等手法、或靠外文转化词、阿拉伯数字谐音等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对新新人类用语研究认为,新新人类的语言对现代汉语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再比如将黑发染成非黑色,一项针对染发消费群体的调查研究表明,今天青年人尽管依然承认黑发的意义,但黑头发与东方、黄头发与西方的符号性关联正在消失,“大众已经不再牵强地把发色和文化联系在一起,不再赋予发色更多的审美之外的内涵。发色,在中国与传统价值判断脱离,独立地以美的多样性的面貌出现”(27)。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引起的社会变迁背景下,新新文化的反叛性一定程度上已经转变成引导潮流的力量。例如把头发染成非黑色从最初少数新新人类成员叛逆的行为,已演变成突破年龄界限在都市街头的一道流行风景线。不论哪个年龄段的网民,若不了解新新人类用语,就无法参与网站论坛讨论。
5.强调主体性生活哲学方式
表现之一新新人类内部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奔奔族的生活哲学是“特立独行不做大多数,玩命工作,痛快享乐,职场经验匮乏,房价节节攀升,医疗费越来越高,迫于生活压力,奔奔族们在工作上是使出浑身解数,同时又奉行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时行乐、使用信用卡提前享受物质生活”,“辣奢族”以常人难以理解的痴狂追逐品牌时尚奢侈品;而绿土地新农人却奉行“回归自然”,以最清贫的消费水平“享受健康、享受(农村)生活”;“奔奔族”毫不忌讳坦陈自己追求高薪的目标和野心,不断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为发财梦想奔波,而“飞特族”工作的目的却是为了休息。“布波族”视香烟为大逆不道,“乐活族”甚至连二手烟也要刨根问罪,“奔奔族”却坦然吞云吐雾。新新人类内部亚族群之间品味差距如此之大,以至于我们不得不承认:以选择多样性为基础的现代消费方式正在塑造着代际群体的疏离感、塑造群体自我的身份认同倾向。
表现之二是新新人类对个性的张扬。一位80后成员在网络上充满激情地表达了自己对个性追求的渴望:
80年代生人是个从小就被告知即使一无所有、一无所长也要自信的群体。没有自信也要装出自信。所以他们说话习惯于去掉那个“们”字,他们说话更喜欢“我”字打头。“我行!”“我能!”“我可以!”“我选择,我喜欢!”“我的地盘我做主!”当然,像染黄毛、穿酷装、文身之类的身体修饰属于很小儿科的玩意儿,玩街舞、玩滑板、玩攀岩、玩角色扮演、玩Cosplay、玩视频、玩游戏、玩赛车……这些时尚相对有点“技术含量”,似乎更能彰显自己的个性。个性化生存发展到极致往往就是沉迷于“恶搞”,从“一个馒头”到“后舍男生”,那铺天盖地的恶搞和戏仿当然是为了好玩,但同时却也折射出这些聪明的80年代生人本能地懂得,想在这个秩序化的社会里赢得一个冒头的机会,需要像病毒一样无孔不入无恶不作,在覆盖着他们的庞然大物上面下蛆,制造漏洞,孳生缝隙,获得证明自身存在的一线阳光(28)。
三、新新文化的性质
新新文化的属性问题较复杂,本文寄望于从两个不同维度去获得对新新文化本质的认识。
第一,新新文化是反文化,还是亚文化?
此困惑来源于对同类研究判断结论:即嬉皮士文化以消极对抗、运动、脱离正统、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等文化反叛形式表达和呈现了其反欧美主流社会文化性质。默多克曾经指出:亚文化是一个有意义的系统,是由社会结构中的特殊部分组成的群体,在他的试图共同与其所在社会形势下的矛盾达成妥协过程中而发展起来的表达方式。相比之下,同样是形成于技术发达、物质财富丰富的社会,嬉皮士依赖社会的剩余产品过着寄生生活,对社会抱有敌意;新新人类则为更富裕的生活而奋斗,为了争取融入主流社会而自嘲“中国压力最大的一代”、是深受“三座大山三高(房价高、车价高、医疗费用高)压迫的一代”和“不幸的一代”。
不同之处在于:新新文化的从属性质虽然表明了它在主导文化框架之下的结构地位,但结构形式已发生了新的变化。如上文对新新文化某些特征的探讨,已表露出新新文化向主流文化渗透的迹象,因此,我们把这种新的结构形式称为“嵌入性结构”。对于新新人类而言,这种嵌入性结构的功能是从属于社会结构地位的一代人在成长阶段的“集体解决办法”。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新新文化以其嵌入性结构向主流文化渗透,尽管仍存在反叛特征,但不再以反文化的形式出现,而是作为推动文化变迁的重要力量,突破既有文化框架,以适应剧烈的社会变迁。
第二,新新文化是现代性的,还是后现代性的?
有研究认为,开放性、参与性、独立性、平等性是现代化在个人现代化领域的主要特点,新新文化恰恰体现了其全部。因此,从整体上看,新新文化的现代性成分远远大于其后现代性成分,与众多研究所述“后现代文化”范畴仍有一定距离。
注释:
①高丕永.“新人类”和“新新人类”[J]咬文嚼字.2001,(6).
②④杨雄.“第五代”青年价值观变化趋势和预测[J].中国青年研究.1999,(S1).
③⑥(17)迈克尔·布雷克.越轨青年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88:33~33.
⑤王江.关于“第五代人”的界定[J].中国青年研究,2002,(3).
⑦“奔奔族”:奔波、在(事业)成功的路上奔跑之意。
⑧“飞特族”:英文freeter音译,自由工作者之意。由英语的free(自由)和德语的arbeiter(工人)组合而成,指的是那些连续从事兼职工作不满5年的年轻人。在“飞特族”的字典里,“工作”是为下一份好发展而努力,“上班”则是为下一个好假期而赚钱。
⑨“乐活族”:英文LOHAS音译,LOHAS是英语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的缩写,“健康、快乐,环保、可持续”是乐活的核心理念。
⑩“月光族”:每月收入全部消费花光之意。据网络调查上海年轻人中有26.4%承认自己是月光族。资料来源:http://biz.cn.yahoo.com/060611/36/hpcfhtrml
(11)“辣奢族”:英文luxury(奢侈)音译,指对品牌时尚奢侈品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痴狂。
(12)“御宅族”:整天待在家里,极其不爱出门,依赖电脑和网络工作或生活的一群。
(13)吕铁军.X一代与Y一代:下个世纪谁领风骚?[J].中国青年研究,1999,(5).
(14)最新人群——“Z世代”的生存状态[J]中国青年研究,1999,(3).
(15)倪晓萌,唐宏伟.找出不同年龄段的时代内涵营销更有针对性[J].现代营销,2002,(3).
(16)http://news.21cn.com/zhuanti/domestic/shiqida/2007/10/15/3730753.shtml.
(18)(19)王宁.消费的欲望:中国城市消费文化的社会学解读[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006~007.
(20)http://club.chinaren.com/62/111554067.
(21)杨雄.网络时代行为与社会管理[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49
(22)闵兢.网上店铺的台前幕后.郑也夫.消费的秘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91~103.
(23)http://bbs.sina.com.cn/zt/w/benben
(24)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69.
(25)江冰.论“80后”文学[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26)Colin Campbell.1987.The Romantic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Modern Consumerism.London:Basil Blackwell,pp.89~90.
(27)王静.染发调查——消费的秘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63.
(28)http://club.chinaren.com/62/111554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