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繁森精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神论文,孔繁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的时代需要一种什么精神?我们的事业弘扬一种什么精神?我们的人民呼唤一种什么精神?对此,孔繁森以其高尚的人格和坚强的党性,作出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回答。他那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境界,他那无私奉献、甘为公仆的人格魅力,他那艰苦奋斗、廉洁自律的高尚品德,熔铸成伟大的时代精神,激荡、回响在中华大地,发人深思,催人奋进。
孔繁森精神——时代与人民的呼唤
历史表明,任何时代精神的精华,从根本上说,是深藏于人民群众精神内核中的最珍贵的东西,它反映了时代的客观要求和人民的追求与渴望。在现实中,它总是通过典型人物的情操、风貌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展现出来。孔繁森精神便代表和体现着我们新时代精神的精华。它的出现及其引起的巨大社会反响,意味着我们的时代和人民对这种精神的企盼与认同。
——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
孔繁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理想在新时期的充分展示。在今天,人们既感受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经济生活带来的活力,同时也感受到源于商品社会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对人们精神的冲击。在我国启动市场经济的初始阶段,也确有一些人单纯追求个人功利,失去了生活的崇高目标和社会理想。然而,广大中国共产党人却从来没有放弃对崇高社会理想的追求,从来没有放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一再号召我们,每个共产党人仍然要发扬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中间去。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按照共产党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各自的岗位上率先垂范。从抗洪救灾以身殉职的市委书记张鸣歧,到盘肠斗歹徒的人民战士徐洪刚,充分显现了新一代共产党人的铮铮硬骨和赤胆忠心。孔繁森光辉形象的出现,再一次向世人证明,尽管早已远离战争年代和困难时期,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理想和奋斗精神没有变;尽管党内也曾出现一些腐化堕落分子,但从整体上看,从主流上看,我们党仍然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仍然是为人民所拥护和信赖的党。在鲜红的党旗下,众多孔繁森式的优秀中华儿女,正以伟大的牺牲精神服务于事业和人民,用鲜血乃至生命铸造党的崇高威望。这正是我们党永葆革命青春、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孔繁森精神的出现,反映了改革开放事业的客观要求。我们所从事的改革开放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伴随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西方外来文化的涌入,每个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都面临着改革开放的考验,面临着腐蚀与反腐蚀、演变与反演变的考验。如果我们的干部经不住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诱惑,党风和社会风气败坏,就会使改革开放事业功败垂成。我们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是在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其价值取向始终指向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所有这些,从客观上要求人们进一步提倡和弘扬以集体主义为主导的精神价值,用以规范、矫正人们的行为和价值取向。孔繁森精神便集中体现了以集体主义为主导的精神价值。它是改革开放条件下共产党人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具体表现。
孔繁森精神的生成,是他投身于艰苦环境,置身于人民群众,不断升华人生境界的逻辑结果。“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两度赴藏,历经十载,同劳动人民甘苦与共的生活实践,磨砺和铸造了孔繁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格和党性。在任何时候,艰苦的环境都是对人生的一种考验和磨练。在任何情况下,只要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就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营养和力量源泉。上述两点,构成了英雄成长的基本要素。“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孔繁森这颗革命的种子,在人民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在党的阳光雨露哺育下,在风雪严寒的洗礼中,成长为秀色参天的栋梁之材。这就是孔繁森向人们展示的壮丽人生之旅。
——共产党宗旨的集中体现
人们很难用几句话来概括孔繁森精神的全貌,但却不难发现,在孔繁森留下的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中,贯穿着一条闪光的主线,这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这一根本宗旨,成为孔繁森的毕生追求和道德实践,集中体现了孔繁森精神的丰富内涵。
在共产党人看来,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是党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关键,也是共产党人一切言行的价值尺度。为人民服务精神不是共产党人的天赋观念,它只能在为人民的利益和事业而奋斗的实践中生成。尽管时代和历史条件不同,但为人民服务始终是党的一面旗帜。共产党人总是从这里出发,把时代精神和人民需要熔铸成自己的理想信念,转化为踏实的道德实践和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从60年代的雷锋、焦裕禄,到90年代的孔繁森,无一不在为人民服务的旗帜下奏响时代乐章。
孔繁森面对援藏的考验,处在上有高堂老母,下有病妻弱子的两难选择之中。党性的自觉使他在“忠孝”难以两全的选择面前,舍“小我”而尽忠于“大我”。在家庭和事业面前,他把人民的需要放在了第一位。他胸怀共产党人的责任和使命,深情地爱着西藏高原的土地和人民。他用口为灾区老人吸痰,他用怀抱给藏族老人暖脚,他用卖血的钱抚养孤儿,他将自己的衣服一次次脱给风雪中的藏族群众……。正是这桩桩件件感人至深的行动,使孔繁森超越了至爱亲情的情感,把自己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孔繁森以他对党和人民的全部忠诚,揭示了为人民服务的真谛:为人民服务不是时髦的道德标签和政治口号,而是意味着为人民奉献,为人民牺牲。
孔繁森直面有的群众还处在生活艰苦的状况,深切体验到作为党的领导干部的责任和分量。他慷慨陈辞:“阿里的贫穷,是我们的耻辱;率领群众致富,是我们的天职。”在阿里工作时,孔繁森几乎跑遍了所有乡村,行程近8万公里。在他的带领和努力下,朗久地热电站改造工程顺利完工发电,梳绒厂、鱼骨粉加工厂、水泥厂拔地而起。孔繁森生命最后的十天,他还在新疆为阿里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而奔波,办成了十件大事。当他不幸逝世时,人们在他的遗物中,发现的竟是利用考察间隙写下的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孔繁森以毕生精力实践着“我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共产党人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庄严誓言。
“冰山愈冷情愈热,耿耿忠心照雪山”,这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的内心写照,透彻地表达了孔繁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和虽九死而不悔的坚贞情操。
——巍峨高耸的世纪丰碑
历史证明,那些专门为公众谋福利从而使自己也高尚起来的人物是伟大的。孔繁森就是作为专门为公众谋利益从而使自身高尚起来的伟大人物而将名垂青史。他的不朽精神有如巍峨高耸的世纪丰碑,在亿万人民心中矗立。
孔繁森精神是一面理想信念的伟大旗帜。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是人生和事业的风帆,也是引导时代之舟的航标和灯塔。孔繁森精神集中体现了时代与人民所呼唤的理想和信念,体现了我们党的领导干部为党和人民事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理想追求和精神风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孔繁森精神是我们党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引导人们奋斗前进的伟大旗帜。
孔繁森精神是一面做人的镜子。在孔繁森精神面前,那些作风飘浮、不干实事者应当深刻反省;那些只顾自己,对他人和社会冷漠的人,应当感到无地自容;那些迷恋于金钱和享乐的人,应当自惭形秽;那些以权谋私、贪赃枉法之徒,应当灵魂战栗。
孔繁森精神是一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时代正气歌。面对形形色色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人们在困惑中发问:我们的时代还需不需要雷锋精神?还需不需要艰苦奋斗精神?对此,孔繁森精神是鲜明而肯定的回答。它告诉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有超越市场法则之上的道义准则,不能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它警醒人们,我们的时代仍然需要崇高,仍然需要浩然正气。
孔繁森精神是一篇豪迈的时代宣言。它向世人宣告,共产党人能够经受住执政和改革开放的严峻考验。因为共产党人找到了把增强执政意识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统一起来,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倡导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统一起来的有效途径。它作为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种“实践—精神”的把握方式,已经并正在成为千百万共产党人的伟大实践。
孔繁森精神——人格与党性的昭示
孔繁森精神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澎湃的激情和感动的热泪,而更多的是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塑造理想人格是人生的道德追求
一个人只有积极追求和培养健全的人格,并向着理想人格的目标不懈努力,才能获得人生的精神支柱,才能为社会所接纳和推崇。理想人格可以超越世俗功利的视野,放射出普照时代与历史的永恒之光。孔繁森精神之所以在人们的灵魂深处引起强烈震撼,主要源于他那伟大人格的感召力。
理想人格源于现实人格而又高于现实人格,是对现实人格的升华和超越。孔繁森深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从中汲取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营养。与此同时,他又能够超越于传统美德,自觉地实践着共产主义道德。他牢记宗旨,不辱使命;他公而忘私,扶危济困;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实践着“一腔热血洒高原”的人生誓言。在壮丽的人生中,他显示出千古流芳的崇高美。
理想人格是神圣的、崇高的;又是现实的、平凡的。孔繁森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普普通通的人。他既有辞别高堂老母流洒的热泪,也有抚慰病妻的真挚话语,更有远离幼子的不尽情思。孔繁森的可贵之处在于:一些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他能够自觉去做;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事情,他能够做得更好。不以事难而不做,不以善小而不为,他正是在这样一点一滴中塑造和完善人格,实现现实人格向理想人格的升华。
孔繁森理想人格的生成过程昭示人们,注重人格修养和锻炼是加强党员自身修养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成为一个好党员、好干部,首先必须做一个具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现代公民美德的好人。如果连基本的人格都没有,何谈做一个合格的党员干部!老老实实地从健全现实人格做起,是塑造理想人格的良好开端,也是理想人生的逻辑起点。
——共产党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
不同时代、不同阶级和阶层,由于道德观不同,对爱的理解也不同。共产党人的爱是对旧的道德观的历史扬弃,它反映了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道德理性。共产党人认为,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共产党人追求的价值理想和终极目标是一致的;离开了人民群众,共产党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和存在的价值。唯其如此,共产党人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从这里出发,共产党人理所当然地把爱人民当作自己的天职,当成道德追求的最高境界。这种爱既是博大的,又是理性的,它是共产党人对爱所赋予的新的内涵。
共产党人对人民的爱,是一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公仆的爱,是与人民患难与共、水乳交融的爱。60年代,焦裕禄对被大雪围困的老大爷说:“毛主席叫我来看您老人家”。90年代,孔繁森对那位贫困的老阿妈说:“阿妈,党派我来看望您老人家来了”。时间虽然跨越30年,但是,共产党人对人民的挚爱却始终如一。
爱意味着利他和奉献,而爱人民则意味着无私奉献和自我牺牲。母子之爱、兄弟之情,虽然也具有浓厚的利他色彩,但它的前提是以血缘和亲情为纽带,还不能真正称得上无私奉献。只有超越亲情血缘、超越个人功利之上的利他和牺牲,才称得上无私奉献。孔繁森是无私奉献的光辉典范。他像牛一样,“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和血。”他把本应献给妻儿老母的爱,奉献给了西藏人民。孔繁森是爱的播种者,他将对人民的爱,从齐鲁大地洒向西藏高原,将灵与肉、血与汗,播进质朴的心田,播进神奇的土地,生长成一棵棵生命之树,高扬起一面面不落的旗帜。“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这句话是孔繁森人生追求的最深刻体验。
爱人民与否是衡量领导干部优劣的根本标志。历史反复证明这样一个朴素的真理:作为党员干部,只有时时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以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成不赞成,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民才会拥护你、支持你。反之,置人民利益于不顾,当官作老爷,欺压百姓,终将被人民唾弃。
——发展市场经济需要以集体主义为主导的精神价值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我国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革,也给人们的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带来了很大冲击。人们在看到市场法则及其商品意识激发的活力和效率的同时,也日益感受到它们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孔繁森的事迹发表后,人们在缅怀和景仰英雄业绩中,进一步领悟出人格、信念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伟大感召力,及其对经济、社会生活所产生的推动力。
市场经济普遍通行物质利益原则,特别是等价交换原则。在市场经济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首先表现为市场关系和交换关系。在社会成员之间,特别是商品生产者之间,必然形成利益主体多元化,并产生以追求和维护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为特征的功利意识。但是,这种经济关系只是社会关系体系中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它的全部。在这个层面之上,社会还有自己的整体利益,还有超越于市场经济法则之上并通过整体利益表现出来的每个社会成员之间休戚与共的一致性的利益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形式。它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终极目标。因而,它体现的社会利益的整体性更强,覆盖面更大,对个体利益的包容程度更高。
就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而言,市场经济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社会成员除经济生活外,还有丰富多采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还有超越经济目的之上的人生追求;一个社会,除了经济发展目标,还有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所有这些,都从客观上要求人们树立以集体主义为主导的价值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弘扬以集体主义为主导的精神价值是辩证的统一。前者就其蕴含的道德文化要求而言,内在地容纳和需要以集体主义为主导的精神价值;同样地,后者并不否定和排斥市场经济自身的运行规则及商品意识,而是在广阔的经济和社会层面上,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精神支柱和道德支持。
孔繁森凭着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感和责任感,探讨着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世纪性课题——发展市场经济与弘扬集体主义的关系问题。他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现了商品意识与奉献意识的和谐一致,实现了发展市场经济与弘扬集体主义的完美统一。一方面,他在工作中尊重市场经济规律,运用市场法则,求真务实,努力寻求后进地区脱贫致富之路,为发展市场经济尽心尽力;另一方面,他又能在行为准则上,超越市场法则和商品意识的局限,超越个人利益的狭隘眼界,时时处处以集体主义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实践党的根本宗旨。这正是孔繁森的伟大之处,也是孔繁森精神的时代价值所在。
——改造世界观仍然是共产党人面临的首要课题
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孔繁森之所以能够成就高山仰止的伟大人格和坚强党性,归根结底源于其崇高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孔繁森的精神和业绩昭示人们:认真改造世界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每个党员干部面临的首要课题,都是衡量每个党员干部合格乃至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志。
世界观、人生观问题,是共产党人始终高度重视的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的著名的“两个彻底决裂”的论述,到毛泽东同志作出的“改造世界观”的科学论断,充分揭示了这一问题的极端重要性。世界观问题并不玄妙。就广义而言,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即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维的总的根本看法;从认识人生、观察社会的角度来看,世界观则主要表现为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观主要指确立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和生活准则,价值观主要指确立什么样的社会理想和道德规范。人生观、价值观是任何人都绕不开的严肃课题。它规定着人们生活和事业的轨迹。共产党人是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不仅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鲜明的阶级立场,坚强的革命意志,还要有崇高的人生目标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是共产党人完成伟大使命的需要,也是实践党的宗旨的客观要求。
共产党人的高尚人格和党性不是天赋的,而是源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改造。这一过程,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发展变化的认识不断科学化和真理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升华人生境界的过程。“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一过程既是艰难的、又是神圣的。孔繁森两度赴藏的十载艰辛,便是他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觉改造主观世界的生动写照。
一个时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人把改造世界观看成是“过时”的提法,甚至当成“左”的东西抛在一边,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在新形势下,改造世界观变得尤为重要。一方面,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纷纭复杂,从而大大增加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科学、正确认识的难度;另一方面,源于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各种观念,势必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中来。其中一些观念不可避免地同我们共产党人一贯倡导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背离和冲突。在这种情况下,用什么样的尺度观察社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人生,用什么样的准则规范行为,对每个共产党人都是严峻的考验,这种考验不亚于战争年代生与死的考验。近年来,少数党员干部把个人利益凌驾于党和人民利益之上,追逐金钱,贪图享乐,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给党的事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除了监督约束机制、法制建设尚须健全的原因外,主要是少数党员忽视世界观的改造,使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严重扭曲错位的结果。
改造世界观,并不是要人们脱离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脱离改革开放的实际闭门思过,而是要像孔繁森那样,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在火热的生活中,在艰苦的环境中,在与人民群众的同甘共苦中,加强党性的修养和锻炼,获得人生价值的最高体验。
改造世界观是每个共产党人的终身使命,也是我们学习孔繁森精神的根本着眼点和落脚点。让我们以孔繁森为榜样,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学习孔繁森,像他那样做人、生活、奋斗!
让孔繁森精神在千百万共产党人中间生根开花、发扬光大!
标签:孔繁森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人生价值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为人民服务论文; 理想社会论文; 时政论文; 经济学论文; 集体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