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高质量广播新闻类节目成因探析——以BBC4台《今日》节目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英国论文,成因论文,为例论文,高质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29 【文献标识码】A
新技术、全球化和市场自由主义建构了21世纪的传媒大环境,传统大众媒体也因此面临着新的传播语境。对于广播媒体而言,新的传媒环境和传播语境不仅关乎变革,更关乎生存。有学者指出,新技术冲击下的广播作为一个没有影像的媒体,反而因祸得福,它是适合传播思想的最佳媒介。①在UGC时代(UGC是英文User Generated Content的缩写,即“用户生成内容”),高质量的专业节目内容是传统媒体应对用户自制内容、社交网络、互联网流言等的重要路径之一。英国广播作为古老欧洲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强调媒体的专业性和自治,其系统的编辑原则和稳定的价值观,引导制作出了很多享有世界声誉的高品质广播节目。这一广播传统与编辑记者、制作人、管理体系、规制体系、传媒体制,甚至与政治、经济、文化传统有着怎样的内在动因?本文从当前英国广播的生存现状、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BBC4台的《今日》节目案例分析,探讨英国高质量广播新闻节目的成因。
一、英国广播的生存现状
当代英国主要有三类广播:一类是以BBC为代表的公共电台;一类是以Classic FM、Absolute Radio、Talksport为代表的290多家商业电台;还有一类是由200多家包括少数族裔、青少年、老年健康、学校、医院、军队、宗教等组成的社区电台。
(一)英国广播市场份额
2011年,英国广播行业收入为11.6亿英镑,比上一年增长了3.5%,而电视行业的收入为123亿英镑;同年,英国商业广播总收入提高到4.56亿英镑,而社区广播节目的总收入降低了8.3%,为60,250英镑。②2011年,英国人每周平均收听22.5个小时的广播节目,比上一年增加了0.4个小时。但纵观过去10年,对于15~24岁的青少年听众而言,收听时间下降了22%。
在2012年第一季度,BBC广播服务占到全国总收听份额的55.4%,BBC网络广播占到总份额的45.9%,BBC地方广播占到总份额的9.4%。全球广播公司(Global Radio)和鲍尔广播公司(Bauer Radio)作为英国最大的两家商业广播所有者,占到全国份额的26.6%。见图2:
图2 2012年英国各类广播(不包括社区广播)市场份额比例
(数据来源:RAJAR)
(二)英国广播市场投入
英国广播市场的投入以公共广播为主。以2011年为例,全国总的广播投入为11.62亿英镑,其中BBC的总投入为7.06亿,商业广播总投入为4.56亿英镑。见图3:
图3 英国2006~2011年公共广播和商业广播总投入对比
(数据来源:BBC年度报告和Ofcom网站)
就BBC自身投入来看,传统广播的投入相对增幅较低,BBC4台和BBC直播5台甚至出现了3.3%和4.9%的减幅。而数字广播增幅较大,特别是针对中青年的音乐类广播节目。见图4:
图4 BBC2010~2012年各频率投入数据
(数据来源:BBC年度报告)
(三)最受欢迎的英国电台
英国的商业广播是从199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有三家比较知名的全国性的商业电台:调频古典音乐台(Classic FM)以古典音乐为主;纯粹电台(Absolute Radio)以流行及摇滚音乐为主;体育谈话电台(Talksport)以体育及谈话类节目为主。英国的商业广播主要由全球广播公司所有,它拥有调频古典音乐台(Classic FM)和伦敦最流行的地方广播95.8 Capital FM。此外,鲍尔广播公司和UTV广播公司也拥有多家商业广播台。大部分商业广播都是以流行音乐广播为主。英国最流行的广播电台仍为BBC,其中BBC2台、BBC1台和BBC4台名列最受欢迎的前三名,而BBC4台比上年同一时期的收听率增加了1.5%。见图5:
图5 2012年最流行的英国电台
(数据来源:RAJAR)
(四)英国广播收听习惯
英国居家收听广播高达65%,这在过去五年数据统计中基本没有变化。但2012年第一季度统计显示,有20%的听众在行车中收听广播,另有15%的人在工作地点或者在家之外的地方收听广播。
图6 英国广播收听场所
(资料来源:RAJAR)
英国差不多有27%的成年人通过数字电视收听广播,通过数字广播(DAB)收听的占到25%,大概有16%的人口通过网络或者是手机收听广播,通过手机收听广播的人数比上一年同一季度增加了三个百分点。
二、英国高质量广播新闻节目的成因
(一)公共利益不是市场的副产品
自上个世纪末开始,英国进入多媒介、数字化和全球化时代,布莱尔政府推行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将国家权力下放给地方、社区和公民。对于英国而言,公共利益不是市场的副产品。
英国广播推行的是公共与商业体制并行的双轨制模式。英国广播发端于BBC,广播媒体的价值理念也以BBC为蓝本。英国的公共服务广播是历史上政治、商业和社会利益平衡的结果。
BBC塑造的共同价值理论是一种超越单纯商品价值、以公民利益为基础的共同利益观。而“第三条道路”力图打破意识形态领域二元对立的观念,寻求在国家干预和自由市场,兼顾效率与平等、发展与正义、权利和义务、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建构新的个人与社会关系。④
欧洲媒介自20世纪以来首先被视为社会公共机构,其次才是私人企业。欧洲的政治传统体现为民众期待国家进行媒介市场干预,以达到从政治多元主义来提高民主生活的质量。⑤J.S.密尔(J.S.Mill)曾经说,英国人的性格是由两种主要的影响塑造的——“商业上的赚钱买卖和宗教上的清教主义。”⑥这是英国广播或者其他媒体背后的主要推手。
(二)商业化促使媒体成为一种独立社会力量
19世纪70~90年代是英国新闻媒体商业化的一个契机。当时美国的趋势是把新闻业改造成高度资本化和高额盈利的商业。而英国媒体的商业化进展是缓慢且保守的,英国新闻媒体在商业化进展中部分摆脱了与政党的联系,成为独立的“政治玩家”。换言之,“独立新闻业标志着主编作为政治博弈中羽翼丰满的玩家,而不是政治家的工具出现了”⑦。这意味着新闻业在政党、商业、媒体这三种力量的博弈中,逐步建立了独立的行业属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媒体“不大追随政治领袖设置的议题了,不大聚焦于政党政治的修辞了”。⑧
商业性媒体的一个积极贡献,在于表达公意的自由。商业性媒体的特征是反对受客观报道的约束,替普通公民和社会共识代言,赋予“普通公民”观点以特权的趋向。商业领域所倡导的自由选择可能是某种更隐蔽、更有传播艺术的“强权”,正如汉密尔顿(WalterHale Hamilton)所说:“商家和国家都强迫个人受到约束,商业之所以做得更好,在于它以选择的方式掩盖其命令的实质。”⑨商业性媒体的本质在于视受众为消费者,而不是权利主体的公民。
当代BBC越来越需要平衡公共广播与商业化趋势之间的困境。在政治和社会秩序的衰落中,传统公共机构面临着被更为碎片化的、个人化的社会所取代。随着政党、公会、教会以及类似公共机构的总体性衰落,大众媒介以及许多其他社会化中介结构变得越来越自主,并开始接管传统公共机构所行使的许多功能。⑩
(三)英国广播的专业化传统
英国高质量的广播新闻直接依赖于英国新闻界以BBC为核心的价值观念的建立,以及新闻专业主义的完善。从本质上说,高质量新闻是英国权力制衡和民主的微观表现,高质量新闻表征为新闻从业者高度的责任感和纯熟的职业技巧,从而促进社会良性发展。英国公共广播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政治控制,由专业人士运作,并成为一种强大的传统。在本文中,新闻专业主义毋宁用广播行业专业化来代替。
“专业就是用某种生活方式、伦理规范、自我意识的身份和对局外人的障碍,将其自身‘水平地’组织起来的职业。”(11)这种水平组织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有一套该专业独特的共享规范,即行业价值观和行业实践常规。
具体而言,广播行业的专业化程度由三个维度决定:首先是从业者的自治,其次是行业独有的专业规范,最后是公共服务取向。新闻工作者对自主性和权威性的主张,在特别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服务公共利益的主张。(12)
BBC首任总裁瑞斯的运营理念为:BBC提供公民应该需要的,而非其想要的,把人类最优秀的知识、创造和成就传播给尽可能多的英国公民。(13)他的媒体理想是“下决心创建一个道德高尚和具有教化功能的高效率全国广播服务体系”。(14)自1939年起,BBC的新闻节目迅速成长,出现了“即时插播”、“现场目击”、“现场直播”等崭新的节目形式。到1944年底,广播报道小组一直跟随着英军在法国和远东作战,评论员也发展成一种在前线报道的新方式。(15)
英国“新闻事业的专业化始于新兴的商业性报纸雇用全薪记者之际。”专业性的特征在于新闻界有自己的一套“选择和呈现新闻的标准”。(16)英国广播界长期发展建立起独有的行业规则,包括新闻伦理原则,如:新闻价值的尺度、保护匿名消息来源、广告与编辑内容的本质区别、判断专业实践和声望的标尺等。这意味着新闻工作者无论是为公共广播服务还是为商业广播服务,都有一致的新闻价值尺度,新闻工作者的立场理论上不受政党或者商业力量的左右,新闻工作的立场由这个行业来界定。英国公共广播认为,媒体的职业定位是“一种公共服务”,发挥着“公共信托”的作用,既不是“纯粹的意识形态”,也不应该作为一种纯粹的利他主义。(17)
(四)体系性保障
BBC的治理呈现专业化模式,由女王——实际上由首相——任命台长或者理事会,并且按照惯例要得到反对派的同意。被选中的BBC领导者不是作为政党而是作为社会整体的代表,愿意抵御政治压力而恪守英国广播电视的独立性。BBC的记者、编导、制作人以及其他媒体创意和服务岗位都以类似的方式选择,以缩小政党瓜葛。(18)英国广播新闻工作者的独立性,来自于对负责任的专业精神的秉持。
进入21世纪,英国政府对于广播领域的管理主要有两个机构:一个是针对公共广播部分的BBC信托理事会(BBC Trust);另一个是针对商业广播的英国通信管理局(Office of Communication,简称Ofcom),BBC的一些经营性活动也隶属于这个部门管理。2003年,英国通信管理局基于英国媒体融合的现实要求而成立,它对所有的商业性媒体活动进行管理和规制,不仅仅是广播电视,也包括手机等新媒体领域的经营活动。英国通信管理局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建立有利竞争的管理体系,推动竞争,保护消费者不受有害内容侵害,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和全体公民的利益。在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影响下,英国有关通信管理局作为监管机构的法规,更侧重体现在“去监管”的承诺上。它强调“以充分的市场竞争”来代替“监管”,对监管如何维护公共利益则有所削弱。这是因为“不断地竞争只会将重点放在市场的经济监管和将用户作为消费者而不是公民。其后果是只有需求与供应、支付能力等才是重要议题而且愈加突出”。(19)为了防止过度“去监管化”倾向,通信管理局试图专门成立一个内容委员会(Content Board)来保证“能够维护那些竞争与市场无法达成的公共利益”,(20)并强调对商业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方面的特别要求。新媒体时代英国广播嬗变的路径,始终围绕着“公共服务”与“市场竞争”的博弈进行。
三、《今日》节目案例分析(21)
为应对新媒体UGC即“用户生成内容”的冲击,传统广播媒体必须生产高质量的新闻,以凸显大众媒体的主流价值和竞争力。但是,世界范围内的放松管制,带来了媒体间的激烈竞争,预算缩减也引发了内容生产投入和收听率的大战。以BBC4台为例,2011~2012年度内容生产投入为8810万英镑,居于BBC所有电台第二位,但比上一年度减少了5.1%。见下图:
图7 BBC各主要频率2011~2012年广播节目内容建设支出
(来源:BBC2011~2012年度报告)
BBC在新闻报道上秉承严格的要求和系统的工作规章,制定了最为详尽的节目制作人准则手册,对编辑和采访业务的各方面提出了极为详细的要求。BBC4台的早间新闻栏目《今日》(Today)是英国王牌新闻节目。在电视诞生初期,人们就担心电视的早间新闻节目会取代《今日》,但时至今日,它仍然是多数英国中产阶级早晨必听的广播新闻节目。这与BBC投注大量制作经费,恪守高质量广播内容制作原则有直接关系。
(一)高投入、权威的主持团队
《今日》是一档新闻综合性栏目(新闻+时事话题+文化、军事综合),中间穿插财经、体育各两档滚动新闻,播出时长为2~3个小时,周一至周五的6:00~9:00、周六的7:00~9:00播出,每星期有600万听众。该节目于1957年10月28日开播,英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广播主持人杰克·德·马尼奥(Jack de Manio)奠定了这一节目的基础。上世纪70年代,约翰·廷普森(John Timpson)和布莱恩·雷德赫德(Brian Redhead)以组合主持的方式为该节目赢得更多声誉。至今该节目一直以团队主持的方式播出,目前团队由五位多拥有超过20年新闻从业经验,而且是政治、经济等领域的权威报道专家组成:约翰·汉弗莱斯(John Humphrys)从1987年1月开始成为《今日》节目的主持人,他曾作为驻外记者在美洲和非洲工作多年,《每日邮报》(Daily Mail)称其为“全国最杰出的记者之一”;詹姆斯·诺蒂(James Naughtie)1994年2月加入《今日》节目组,他曾先后供职于多家报社和杂志社,出任过《卫报》首席政治记者;莎拉·蒙塔古(Sarah Montague)是《今日》节目中唯一的女性主持人,做过股票经纪人、电视记者和财经主持人;2008年加入了《今日》的埃文·戴维斯(Evan Davis)有着牛津大学和哈佛大学的教育背景,在BBC做过六年半的财经编辑,编写了许多著作;贾斯汀·韦伯(Justin Webb)1984年以实习生的身份加入BBC,之后曾在英美两地多家电台担任首席广播记者,并最终成为《今日》节目的主持人。
与《今日》节目超强主持团队配合的,是BBC遍布全球的记者资源。BBC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直接触及新闻源头,在坚持英国本地化视野的前提下,以全球化视野报道新闻信息。在具体节目中,与各个渠道的专业记者连线是节目的重中之重。如:2010年7月5日,《今日》节目主持人在6:01~6:06分的5分钟内,先后与4位记者连线。这直接反映了该档节目制作经费昂贵,是英国制作经费最高的新闻类广播节目。
(二)高端政治访谈
《今日》节目的最大特色体现在高端政治访谈上。每天固定播出的《8点10分大事件》(Big 8:10),是一档政治新闻访谈的子栏目。这一栏目掌握着英国最高端的政治新闻资源,成为英国人了解国家政务最权威的渠道之一,英国政界权威信息和重要话题的发布探讨都往往选择这一平台。
英国首相卡梅伦等现任政府要员常常是《今日》的座上客,而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托尼·布莱尔等都是《今日》的忠实听众。《今日》的听众也基本都是英国作为社会主流力量的中产阶级。
(三)按照内容节奏设置的节目框架
大众媒体为了和非专业媒体区分开,就需要在权威性和专业性上凸显出来。其专业性的体现不是停留在语气本身的权威性上,而是在于内容和呈现的方式。发达国家广播节目内容编排的奥妙,不仅在于外在模式,更在于对具体节目内容衔接规律的研究,特别是对节目制作规范的研究,以及对节目制作理念的研究。
《今日》节目内容主要分为:焦点新闻(也可称为头条新闻,这部分内容通过快讯与深入解读两种形式展开)、经济新闻、体育新闻、每日读报、天气预报等。每一部分之间主持人都会做简短的过渡,保证各个部分之间仍然有较为清晰的分界线,编排节奏快,信息量大。
《今日》节目的时长为3个小时,可分成3个时段来解读。3个时段中,每个小时的节目内容架构基本一致,重复比例大约为70~80%。但重复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根据时间的推进,更新其中的报道内容。构成框架的信息内容包括头条新闻、商业新闻、体育新闻与天气预报等内容;除去每个小时都会出现的重复性内容,其他添加的内容主要关于宗教、文化或是其他国家的事务等。
在每一个小时的节目时段中,头条新闻的内容都占据着大量时间,并多以主播播报、记者连线的形式播出。头条新闻被视为是《今日》节目的线索,或是内容的基石。一方面,头条新闻不仅将3个小时完整地串联在一起;另一方面,头条新闻是整档节目的核心,无论听众在6点到9点钟的哪个时段打开收音机,都会在该节目构架的帮助下,迅速了解到当天英国以及世界上发生的大事。在海量信息社会,媒体的责任首先是对新闻的选择能力,其次是解读能力,而新闻的选择体现在对受众生活的干预程度和深度上。在这个意义上,头条新闻是该节目的重头戏,它决定了英国当日新闻的风向,也直接影响着当日英国中产阶级收听新闻的方向。
《今日》节目编排特点与英国听众的分布有直接关联。英国总体受众人数为52,352,000(22),国土面积为244100平方公里,与辽宁和广西面积类似;而我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23),陆地国土面积为9600000平方公里。对于中国全国听众而言,什么是一天中最重要的新闻,在每日广播信息筛选中,很难确定这个唯一的标准。英国亦如此,即便是听众众多,但《今日》节目也一直被英国北部地区的人所诟病,认为该节目是为英国南部白人中产阶级准备的新闻大餐,不具有多样关照性(24)。
《今日》节目的编排结构是一个有稳定内容框架的、弹性的循环结构,其结构框架有三种方式:一个是以头条新闻的重复出现为框架;另一个是以新闻、体育等听众共同感兴趣的基本信息为框架;最后一个是以主持人和记者的回顾、之间穿插部分软性文化新闻和一些社会新现象为框架。以节目内容作为板块框架,可能更符合听众的收听心理。
(四)环环相扣的内部细节
2010年7月5日《今日》节目的头条新闻是英国政府要削减公务员团队,解决人员冗余的问题。6:40的每日读报环节中,莎拉与约翰便就这一主题搜集了《卫报》、《每日电讯报》、《独立报》、《泰晤士报》、《每日邮报》等多家英国知名报纸的相关报道和评论,使每日读报环节为头条新闻服务。这意味着,《今日》节目捕捉到当日中产阶级听众最关心的议题后,再以纸媒和其他媒介信息来源进行印证和解读,实际上发挥了媒体精选信息平台的作用,确保了该节目的权威性。
(五)广泛的分类听众
《今日》节目的核心目标听众为英国中产阶级,但实际上该节目吸引了社会各阶层最大范围的听众。这与节目每小时循环更新的编排方法密切相关。因为,英国蓝领阶层上班时间是早晨6~7点,中下层办公室人员上班时间是7~8点,中产阶级和中上阶层9点钟左右;即便是中产阶级,如果家有上学的孩子,也需要早起在驾驶中收听该节目。《今日》节目的时间安排照顾到了多个层面听众的分层收听需要。同时,每小时循环更新的编排方法,也确保了听众在不同时段都可以全面、及时地收听新闻。
广播如何留住听众?单纯的信息量是一方面,节目的伴随性和亲和力也很重要,这就需要处理好信息的排列和解读,时时考虑听众可能的需要,并用最舒服的方式给予听众这些信息内容,让听众觉得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没有和广播一起度过就没有趣味和意义,那广播就满足了听众一种深层的需要,而不只是简单地提供信息使用功能。实际上广播听众更在意节目在何种程度上填充了他的生活,如何成为他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六)端庄严肃又富有交流感的主持风格
在报道关乎国计民生的“硬新闻”时,《今日》节目主持人的语气都是较为严肃的,使用了字正腔圆的标准播音语调来播报。每一条单独的“硬新闻”都由一位主持人来完成播报,以确保其严肃性。《今日》节目严肃之余也不失轻松活泼,主持人除了分别播报新闻与记者连线之外,还不时会交流对某个新闻事件的看法,或开个轻松的小玩笑。早间节目往往是上班族出门前或在汽车上收听的节目,对刚刚睡醒的人们来说,声调单一、语速不变会显得乏味。
高度的媒体竞争时代,广播需要挖掘声音传播的独有潜力,特别是在内容传播质量方面积聚的团队制作、专业设备、媒体渠道资源、媒体累积权威性等优势,提供高质量节目内容,避免广播节目的同质化和过度商业化,拓展激发广播的活力。
注释:
①安德鲁·科雷赛尔《新媒体技术与广播的未来》,《中国广播》2011年第3期。
②Ofcom,the communication market 2012。
③数据为超过15岁的所有成年听众,参见BBC 2011/12年度报告,hppt://www.bbc.co.uk/annualreport。
④观点详见Anthony Giddens,The Third Way:The Renewal of Social Democracy,Cambridge:Polity,1998。
⑤主要观点参见Robert A.Dahl,and Charles E.Lindblom.Politics,Economics,and Welfare.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6。
⑥Richard D.Altick,The English Common Reader:A Social History of the Mass Reading Public,1800—1900.Columbus: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57,P24。
⑦⑧⑩(12)丹尼尔·C.哈林、保罗·曼奇尼著,陈娟、展江等译《比较媒介体制:媒介与政治的三种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04页、211页、263~264页、35页。
⑨爱德华·赫尔曼著,甄春亮译《全球媒体:全球资本主义的新传教士》,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44页。
(11)参照Randall Collins."Changing Conceptions in the Sociology of the Professions." In R.Torstendahl and M.Burrage,eds.,The Formation of Professions:Knowledge,State and Strategy.London:Sage,1990。
(13)John Reith,Broadcast over Britain,London:Hodder,1924,P34。
(14)李书藏《冲突、妥协与均衡——英国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生成探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1页。
(15)詹姆斯·卡瑞珍·辛顿著,栾轶玫译《英国新闻史(第6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7页。
(16)(17)(18)丹尼尔·C.哈林、保罗·曼奇尼著,陈娟、展江等译《比较媒介体制:媒介与政治的三种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18页、222页、38页、236页。
(19)(20)转引自石力月《媒介融合背景下英国广电业“公共服务”理念之嬗变》,《新闻大学》2010年第3期。
(21)本部分内容参见孟伟《广播传播学》第三章第四节“国外广播内容传播”相关内容,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3年版。
(22)http://www.rajar.co.uk/listening/quarterly_listening.php, 2013年3月28日。
(23)国家统计局网站.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地区的常住人口统计数据,http://www.stats.gov.cn/tjgb/rkpcgb/qgrkpcgb/t20110429_402722510.htm,2013—03—28。
(24)Guy Starkey & Andrew Crisell,Radio Journalism,London:Sage,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