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承担着用马克思主义铸造和培育青年大学生的重大使命,是党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核心内容和前沿阵地。"如何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让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在改进中加强,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问题。" 换而言之,如何建设好高校思政课这一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阵地,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识程度,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三观是否能及时和正确形成。因此,相较于其它学科,高校思政课更要深刻地贯彻"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引导青少年积极、主动、愉快地在人生最关键阶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来培育和铸造政治立场正确的大学生。
一、典范转移:"以学生为中心"是大数据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路径
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等的高度发达,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到一个大数据(big data,mega data)时代,也就是巨量资料时代。大数据的特点被归纳为5v:大量(Volume);高速(Variety);多样(Variety);有效(Value);真实(Veracity)。按照舍恩伯格和库克耶等人的说法,这就意味着传统的抽样调查和随机分析退场,而依托云计算对全部数据组成的庞大数据组进行挖掘和分析的新技术登场。高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大数据时代的受益者,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利用大数据的新技术更好地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充分利用海量的网络教学资料信息,通过计算机予以快速筛选后,更好地进行课程教学的计划制定与实施、教学效果的测算与评估等等。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师主导型、理论讲授为主型的教学范式也受到了极大冲击。学生随时可利用网络搜索调取各类信息,也可以通过各类视频等接收教师引导,不再依赖于教师传授和局限于课堂交流。在此基础上,慕课和微课等教学形式逐渐采用,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也不断出现。这些都意味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对大数据时代的顺应,也意味着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传授不自觉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引导式教学模式的过渡。这种过渡可以称为教育教学在现代发生的典范转移。
典范转移(Paradigmatic Shift)即范式转移,这一概念首先由托马斯·S·库恩1962年在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中所提出,指的是对原有规则和法则等形式结构的打破、修正和重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取代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范式,这是大数据时代的必然路径。
相较于其它专业性较强的课程而言,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在大数据时代更是要进行典范转移。这是因为,一方面,思政课所包涵的政治理论与时事热点讯息必然是网络传播的正能量重点,诸多名词和概念已经为学生所耳熟能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不精心准备,学生就很容易滋生疲惫厌烦情绪;另一方面,反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一些负面信息也难以避免地充斥网络。对于尚未脱离叛逆期又急于向世界表现自己的青年大学生来说,他们很难以成熟理性的心智来分辨全部信息的良莠是非,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更为巧妙地设计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对学生的放任自流,而是教师退守到一个更能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更能把握战略全局的高度,在该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与运作的细节操作上充分放手,在关键的地方却又设计好方法来引导。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范式,需要确定两大导向。第一个导向可称之为"现在学习导向",通过教师的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以网络信息的主动处理者、参与者、建设者的身份来提高当下对思政理论与时事的学习兴趣。第二个导向更为重要,可称之为"未来能力导向",即导向学生在未来人生道路上融入社会、政治生活的能力培养。这意味着,教师要引导学生处理好网络空间的各种海量数据,对国内外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进行反思,克制和远离青年时期容易迸发的偏激心理和浮躁情绪,真正客观、平和、理性地了解和理解马克思主义,通过这一反思过程,培育学生正确面向和接受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参与能力、历史和系统分析理论和社会事物的能力、以及将来融入社会生活的健康心理基础。
二、自性建构:思政课践行"以学生为中心"可以达到的卓越成效
高校思政课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不仅仅带来教学时效和教学实效的显著飞跃,还可以产生一个对学生个体与社会集体而言具有更深远意义的良性结果:实现学生的自性建构。
"自性"这个概念是卡尔·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四大原型之一,它作为大写的 Self,而不是普遍意义上的表面"自我"(ego),指向本性和心灵的中心。 所谓"自性",它是隐身的意象原型,是所有表象个性背后的心理基础,通俗而言也就是一个人真正的内心,是内在本源的、完整未裂的、真实无欺的自我。而所谓"自性建构",即使得"一个人真正地转向内心世界并了解他自己……追随他自己的客观本质" 。 只有"自性"(Self)得到确定,人的表象 "自我"(ego)才真正"发现内在的力量包含了所有使生命得到更新的可能性" ,人才摆脱了各种异化而成为他(她)自己。按照荣格的理论,人格塑造上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自性建构",即一个人成为人格整体的他自己,不沦陷在各种"人格面具"的屏障之中。换而言之,也就是一个人的外显人格与内在自性深度贴合, 既与社会和集体融洽又实现了自我独特性构建。
自性建构在教育层面上的基本要求为:"教育的宗旨、内容、形式结构等等,都必须以人为中心,以人的自由意志和自然天性在社会群体中的完满实现为中心。" 无疑,高校思政课作为一门最基础也最根本的思想引领课程,必然要追求自性建构的实现。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类型化处理,依据学生类型来因材施教。
荣格认为每一个人都有特定的心理类型(psychological type),这决定了他(她)对世界的基本态度、能量释放、兴趣倾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对学生有充分尊重、理解和情感交流。同时,由于高校思政课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意识形态引导,即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时事政治进行正确分析。这就意味着,教师首先必须根据学生的人格特征、政治教育背景及其已有政治素养等进行基本的类型分析,然后依据不同类型设定思想引导法则,这样才能真正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激发其学习的主体意识,以不同的导入方式让学生接受意识形态教育。
第一种基本类型是可顺势引导类型。这种类型的学生心态平和、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不盲目排拒。他们思维方式一般比较稳重和成熟,尽管基于一些社会问题也可能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提出质疑,但不会浮躁地停留于表面现象,而是力图通过系统反思来正确认识理论形态与社会问题。对这种类型,教师可以很好地引导其思考,促使其有效地提高理论觉悟并接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
第二种基本类型是可曲线引导型,或者称之为可先顺后逆型,这类学生普遍具有青年时期特有的叛逆心理,有思想并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已经产生意识形态疲倦,他们往往独立意识较强并且强烈要求获得他人认同。对他们需要先肯定其独立思考能力及其思想中合理的成分,然后再找准其思维方式中的破绽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不足,重新认识并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三种基本类型是需逆势驳斥型,这种类型的学生被后现代思潮影响,容易受现代生活的各种符号所干预,表面时尚并充满个性,实则没有太多自身观点。他们出于标新立异,喜欢跟从网络等反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声音,但又往往容易被辩论和演说技巧所吸引和折服。对这类学生,需要教师不但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也要对时尚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同时掌握机智诙谐的雄辩技巧,使学生所有似是而非的说辞瞬间失效,从而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理论引导。
做好对三种基本类型学生的引导和教育,需要构建 "以学生为中心"的五个层次:首先,尊重学生,这是第一层级,也是最基本的层次;第二是了解和理解学生的各种想法;第三是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心灵对话;第四是实现爱,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是带着爱护他们、希望他们更好成长的心在教学,而不仅仅是把教书作为职业,由此也激发学生对教师的爱;第五是培养师生之间基于互相尊重、理解、对话和爱而产生的强烈共同感,共同学习、共同参与、共同实践、共同提高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把握能力及将其与社会时事相连接而进行理性反思的辩证思维能力。
三、高校思政课基于典范转移与自性建构逻辑理路的基本设计
基于典范转移和自性建构的逻辑理路,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具体课堂设计上要"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进行转化,把教材话语转化为教学话语,用大学生能理解的、喜欢的教学方式进行。" 这可以从如下四个维度来进行:
第一个维度是深度理论解读,即教师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不仅熟悉原理本身,还能巧妙恰当地旁征博引,进行有广度和深度的理论讲述。这一般用于初次授课交流,最能综合体现教师的学术能力、演说能力、性格魅力,因此要求教师课前充分准备。这一方法旨在立势,是教师"运用自己的智慧、经验、情感,与文本知识、与大学生进行对话" 的过程,既是立语言艺术之"势",也是立知识智慧之"势",让学生对之后的教学过程充满期待。
第二个维度是轻松游戏设置,即借助轻松愉悦的游戏方式,在游戏过程中达到教学目的。哲学家们普遍认为,游戏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比如说艺术就是这种本能之下的活动。比较传统的游戏方式有,让学生按教学主题进行即兴演讲比赛,分组进行课堂案例分析演练,国际会议模拟,等等。比较时尚和现代的方式有,引导学生将某一理论与社会现象结合,拍摄微电影,等等。游戏法由学生参与全程,寓教于乐,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教学主题。这一方法要求教师能够通过巧妙的引导和暗示,把握好游戏的主题和节奏。
第三个维度是亲密师生对话,即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敞开心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涉及的历史与现实问题进行形式活泼的讨论。"对话"是人与世界、人与他者相遇的方式,是没有"蕲望欲求、先知预见横亘在'我'与'你'之间" ,是平等和谐社会关系建构的基石。这一方法一般用于理论解读和游戏设置之后。基于前两种方法已经初步确立了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以及活泼的教学气氛,教师把握好这种方法,是学生真正以主体身份切入课堂、深入了解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这一方法既要求教师对历史了解,又对当代社会思潮及其新锐问题有广泛了解,并能将各种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很好衔接。
第四个维度是实证环境模拟,即教师与学生共同设置合适的团队和环境,在团队协作和环境教学中,"建立一个协同工作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环境" ,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实践有效结合。譬如进城市社区和农村进行集体调研、环境模拟、随机的个体访谈,等等。教师不一定要直接参与,但要能统领全局,事先引导学生做好规划和部署,事中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提问和质疑性洞察,事后引导学生做好调研结果分析和理论总结。
参考文献:
[1]Carl G Jungand.Man and his Symbols [M].New York:Doubleday,a division of Bantam Doubleday Dell Publishing Group,1988.
[2] 杨洁高 孙尚诚:《类型化与自性化:瑞士VET的经验参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8年第10期。
[3] 于向东.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3).
[4] 周湘浙.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策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5] [德]马丁·布伯.我与你[M].陈维纲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6] [美]朱迪·奥尼尔 维多利亚·J.马席克.破解行动学习:行动学习的四大实施路径[M].唐长军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论文作者:孙尚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5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自性论文; 这一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意识形态论文; 理论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