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钢板桩支护适应的土质条件
1.1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1.2.1 地层结构特征
根据现场勘探、原位测试成果及土工试验成果,按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将本工程勘察最大勘探深度(20.00m)范围内的地层分为以下四个大层,按力学性质可进一步划分为 8个亚层,现自上而下分述之:
①人工填土层(Qml)
①1 杂填土:杂色,呈松散状态,土质不均,夹砖块、混凝土块等建筑垃圾,该层局部存在。
①2素填土:褐黄色,含植物根系,土质不均,力学性质差,以黏性土为主。
③上部陆相新近沉积层(Q43Nal)
③1黏土:褐黄~灰黄色,可塑状,含氧化铁、螺壳,土质不均,局部为粉质黏土薄层。
⑥浅海相沉积层(Q42m)
⑥1粉质黏土:灰色,软塑~流塑状,土质不均,含有机质、螺壳,局部有粉土、粉砂薄层。
⑥3粉土:灰色,湿,稍密~中密,含云母、氧化铁、螺壳,土质不均,局部夹粉质黏土薄层。
⑥4粉质黏土:灰色,可塑~软塑,土质不均,含有机质、螺壳,局部夹有黏土薄层,该层分布稳定。
⑧河床~河漫滩相沉积层(Q41al)
⑧1 粉质黏土:灰黄~褐黄色,可塑,含氧化铁,局部为⑧2 粉土薄层,该层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为 4.6m。
本工程场区分布的特殊性岩土主要为人工堆积的①1 杂填土、①2 素填土及⑥1 粉质黏土。①1 杂填土、①2 素填土土质不均、成分复杂,工程性质较差。⑥1 粉质黏土呈可塑~软塑状态,为高压缩性土,承载力低,工程性质较差,对本工程管线设计及施工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1.2.2 水文条件
现场踏勘,经过挖掘发现地下水埋深在地表下1.4米左右,表层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以蒸发形式排泄,水位随季节有所变化。一般年变幅在0.80~1.20m左右。
拟建场地地下水的稳定水位埋深为 1.40~3.20m,稳定水位标高为-0.20~-1.83m,主要赋存于③1 黏土、⑥1 粉质黏土中。
天津地区多年年平均降水量为600毫米左右,年变化幅度多年平均值为0.80m。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年最高水位期出现在8~9月份,年最低水位期出现在4~6月份,年水位平均变幅值为0.8~1.2m。
2 钢板桩支护施工的优点
2.1 材料准备
围护结构采用拉森Ⅳ型钢板桩+支撑并排布置,间距 0.80m,基坑角部冠梁处设20mm 厚钢板形成刚性角支撑。围檩采用双拼350*350mmH型钢,对撑采用 630*10mm 螺旋钢管,对撑布置水平间距为 5 米。牛腿角钢采用Q235b型钢板,厚度2cm,单位重量157kg/m2;加强钢板采用Q235b型钢板,厚度1cm,单位重量78.5kg/m2;Φ20HRB400钢筋,单位重量2.47kg/m。
2.2 机械准备
2.3 施工优点
1.高质量(高强度,轻型,隔水性良好)钢板桩为桩身咬合自截水。拉森Ⅳ型钢板桩,其咬口式钢板桩有自止水功能,基本杜绝了基坑渗水、流砂等问题。
2.施工简单,工期缩短、耐久性良好,寿命50年以上。桩之间的连接紧密,隔水效果好。
3.保证其适用性、互换良好,并且可以重复使用。
4.施工具有显著的环保效果,大量减少了取土量和混凝土的使用量,有效地保护了土地资源。
3 钢板桩施工需要控制指标及项目
3.1 基坑安全等级
本基坑支护设计安全等级二级、三级两种均有,二级基坑其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0,三级基坑其结构重要性系数为 0.9。
3.2 基坑特点
上部人工填土层及⑥1 粉质黏土层不可直接作为上述各类管线的基础持力土层,经建设单位与结构设计单位提供资料,当基础持力层位于人工填土层及⑥1 粉质黏土层时,可采用级配砂石进行换填处理,换填厚度为600mm,以减少不均匀沉降带来的不利影响,压实系数不小于 0.97。
3.3 基坑支撑体系
管道开槽支护,围护结构采用拉森Ⅳ型钢板桩+支撑并排布置,间距 0.80m,基坑角部冠梁处设20mm 厚钢板形成刚性角支撑。围檩采用双拼350*350mmH型钢,对撑采用 630*10mm 螺旋钢管,对撑布置水平间距为 5 米。
3.4 基坑止水方案
基坑止水方案为桩身咬合自截水。钢板桩拉森Ⅳ型钢板桩,其咬口式钢板桩有自止水功能,基本杜绝了基坑渗水、流砂等问题。
3.5 钢板桩施工
3.5.1 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安装定位框架→第一根定位桩插打→钢板桩分组插打→钢板桩合拢插打→拆除定位框架→基坑开挖→施工第一层围檩支护→开挖土体→施工第二层围檩支护→开挖沟槽→施工管道
钢板桩准备。钢板桩检查:钢板桩经过装卸、运输、会出现撞伤、弯扭及锁口变形,钢板桩在打设前必须进行检查,剔除锁口破裂、扭曲、变形的钢板桩。
钢板桩放线施工,桩头就位必须正确、垂直、沉桩过程中,随时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沉桩容许偏差:平面位置纵向 100mm,横向为-50mm~0mm;垂直度为 5。沉桩施前必须平整清除地下、地面及高空障碍物,需保留的地下管线应挖露出来,加以保护。
3.5.2定位支撑安装
插打钢板桩。钢板桩的施工应从一端开始向另一端推进。为了确保插打位置准确,第一片钢板桩是插打的关键。插打时钢板桩背紧靠导向架,边插打边将浮吊钩缓慢下放。这时在轴线及垂直轴线的两个方向用经纬仪观测,以确保钢板桩垂直度。第一根钢板桩打设到初始预定高程后,依次插打排列其它钢板桩,钢板桩顺前一根钢板桩的锁口插入,待桩底临近地面时对钢板桩前侧锁口进行定位加固,启动振动锤分次沉设至与第一根钢板桩的标高相同。板桩在排列过程中可采取挂篮配合施工,以便工人可以在高处对锁扣配合插桩。钢板桩沉设时,采用全站仪跟踪测量,随时检查钢板桩的偏位情况,当钢板桩发生偏斜时及时校正,当钢板桩向前倾斜偏差不大时,可以采取钢索向后拉挤的方式校正,当偏斜过大不能用拉挤的方法调整时,应拔起重插。
钢板桩围堰施工采用履带吊配振动锤逐片插打施工方法,插打前在导向架上下各设置一个限位框架,大小比钢板桩每边放大1cm,插打时,钢板桩桩背紧靠导向架,边插边将吊钩缓慢下放,这时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用仪器(经纬仪或全站仪)观测,以确保钢板桩插正、插直。钢板桩外露原地面0.3米,防止坠物。通过检测,确定第一片钢板桩插打合格后,然后以第一根钢板桩为基准,再向两边对称插钢板桩。在整个钢板桩围堰施工过程中,开始时插一根打一根将每一根钢板桩打到设计位置,到剩下最后5片时,采用先插后打方案,即到剩下最后5片时,先把剩下的钢板桩全部插好,检查合拢位置是否正确,若合拢有误时,用倒链或滑车组对拉使之合拢,检测或校正合格后,再逐根打到设计深度。整个施工过程中,要用锤球始终控制每片桩的垂直度,及时调整,调整工具主要有千斤顶、木楔、导链等。插打过程中,须遵守“插桩正直,分散即纠,调整合拢”的施工要点。钢板桩插打施工过程中还要注意如下几点施工要点:
(1)在钢板桩锁中内涂黄油混合物,安置好吊点,如吊车高度不够,可用钢丝绳在钢板桩的1/3以上处捆绑,捆绑处应有夹板,并垫有木块、胶皮,以防滑移和受力后吊点处销口变形;
(2)在钢板下端系揽风绳两根,起吊钢板桩后钢板桩接近垂直状态时,利用揽风绳控制正反方向;
(3)每一片钢板桩先利
用自重下插,当自重不能下插时,才进行加压;
3.5.3合拢
3.5.3.1合拢前的准备
在即将合拢时,开始测量并计算出钢板桩底部的直线距离,再根据钢板桩的宽度,计算出钢板桩的数量,按此确定下一步钢板桩如何插打。
3.5.3.2合拢时的调整处理
为了便于合拢,合拢处的相邻两片桩为一高一低,打完每一片钢板桩都要沿导向架的法线和切线方向垂直,合拢应选择在角桩附近(一般离角桩5片),如果距离有差距,可调整合拢边相邻一边离导向架的距离,为了防止合拢处两片桩不在一个平面内,一定要调整好角桩方向,让其一面锁口与对面的钢板桩锁口应尽量保持平行。
(4)按目前国家规定打设钢板桩允许误差:桩顶标高±100mm,拔桩轴线偏差±100mm,板桩垂直度为1%。
4 条件验收
4.1 材料的检验
对于钢板桩,一般有材质检验和外观检验,以便对不合要求的钢板桩进行矫正,以减少打桩过程中的困难。
外观检验:包括表面缺陷、长度、宽度、厚度、端部矩形比、平直度和锁口形状等内容。
材质检验
对钢板桩材料的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进行全面试验。包括钢材的化学成分分析,构件的拉伸、弯曲试验,锁口强度试验和延伸率试验等项内容。每一种规格的钢板桩至少进行一个拉伸、弯曲试验;每20-50t重的钢板桩应进行两个试件试验。
4.2 钢板桩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倾斜: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是被打桩与临桩锁口间阻力较大,而打桩行进方向的贯入阻力小;处理方法有:施工过程中用仪器随时检查、控制、纠正;发生倾斜时用钢丝绳拉住桩身,边拉边打,逐步纠正,对先打的板桩适度预留偏差;
共连:产生的原因是钢板桩倾斜弯曲,使槽口阻力增加;处理方法有:发生板桩倾斜及时纠正,把相邻已打好的桩用角铁电焊临时固定。
4.3 施工注意事项
1.各构件连接采用周边围焊,未注明的焊缝均为满焊,焊缝厚10mm;
2.钢结构相交部位应保证刚性连接。
5 深基坑检测介绍
5.1 检查与检测
基坑工程施工应对原材料质量、施工机械、施工工艺、施工参数等进行检查。
基坑土方开挖前,应复核设计条件,对已经施工的围护结构质量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
基坑土方开挖及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每个工序施工结束后,应对该工序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检查发现的质量问题应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施工工序。
施工现场平面、竖向布置应与支护设计要求一致,布置的变更应经设计认可。
应根据环境调查结果,分析评估基坑周边环境的变形敏感度,宜根据基坑支护设计单位提出的各个施工阶段变形设计值和报警值,在基坑工程施工前对周边敏感的建筑物及管线设施采取加固措施。
施工过程中,应根据第三方专业监测和施工监测结果,及时分析评估基坑的安全状况,对可能危及基坑安全的质量问题,应采取补救措施。
监测标志应稳固、明显,位置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对监测点应有专人负责保护,监测过程应有工作人员的安全保护措施。
总结
综上所述,只有根据不同的土质条件和施工技术、设备水平,选择合理,经济的支护结构方案,才能更好的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及施工进度。
论文作者:滕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4
标签:钢板论文; 基坑论文; 黏土论文; 土质论文; 型钢论文; 不均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