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渠——促进汉民族形成的伟大渠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汉民论文,渠道论文,灵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灵渠又名徒河、兴安运河,位于广西兴安县。它是公元前三世纪初,秦始皇统一岭南时开凿的伟大而设计巧妙的一项工程。自它建成后,两千多年来极大地便利了中国南北交通。1941年湘桂铁路通车,灵渠才停止航运工作而变成了一条灌溉和城市供水的河流。灌溉面积达2.4万亩。
灵渠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很大,并且涉及到很多领域,而其最伟大的贡献则是它促进了汉民族的形成。
一
战国时期所谓“百越”是在岭南地区生活的古老民族。它分支众多,各部统属,所以史称“百越”。主要有:在今浙江沿海的东瓯,在今江浙闽交界的于越,在今福建的闽越,在今广西南部的南越,云南东部的西瓯。原来岭南地区是“负山险,阻海南”,〔1 〕而且境内的珠江为封闭性的向心状水系,构成了典型的封闭地理环境,加之物产丰富,岭南百越各部族不愿迁徙,当地各部族形成部落联盟社会。但有的部族与中原王朝建立朝贡关系,〔2〕1974年, 在广东信宜县发掘的西周时期铜盉等表明当时的交流情况。加之近年发掘的大批文物,始广东增城以及而后其他遗址出土的铁器、铜器及陶器都反映出春秋战国以后这种文化交流更加密切的情况。
“(秦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秦王复召王翦,强起之,使将出荆(秦号楚为荆)”〔3〕,王翦将兵60万人,“攻击, 破荆军,昌平君死,项燕自杀。”〔4〕“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 虏荆王负刍,竟平郡县。因南征百越之君。”〔5〕“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王翦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6〕“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初平天下”,“于越及闽越皆废君长,其地为闽中郡。”〔7〕
中原地区的军事结束了,但是在边疆上北有蒙恬率30万大军抗击匈奴,南有王翦率60万大军仍在继续战斗。北方匈奴、南方百越都是新王朝的威胁。北击、南进都是为巩固和扩大大一统成果的必须步骤。关于南进,早在楚国悼王时便“使吴起南平百越”〔8〕, 以后“其势力及今湖南南部,与岭南仅一岭之隔,故楚文化对岭南越族无疑有着深刻的影响。”〔9〕秦始皇继续南进,“使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 一军塞镡城(今湖南靖州境)之岭,一军守九嶷(今湖南江华境)之塞,一军处番禺(今广州)之都,一军守南野(今江西南康)之界,一军结余干(今江西余干境)之水。”〔10〕秦军遇到了意料之外的很大阻力。“以丝毫没有背弃祖先的习惯而万分自豪”〔11〕的越人,死也“莫肯为秦虏”〔12〕地顽强反抗,而且岭南山脉山高岭峻,南北交通只有山岭中峡谷隘口间的小道,士兵和粮草辎重的运输都非常困难。秦始皇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为了解决岭南战争的难局, 令“监禄凿渠运粮”〔13〕。监禄即史禄,他也是一位天才的水利工程师,经历了6年的艰苦岁月,于公元前214 年开凿了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水道运输工程——灵渠。
灵渠是一座设计巧妙、结构完璧而且施工艰巨的一大水利工程。
兴安位于岭南山脉的最低处,即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形成的分水岭中的最低处。而且长江水系的湘江上源的海阳河与珠江水系的漓江支流始安水的距离仅有1.7公里,是两大水系的最近处。 沟通两大水系间的交通,此处是理想的位置。但是始安水流量甚微,只有利用海阳河较多的流量才有可能。可是海阳河的水位却比始安水的水位低得多。史禄等人以他们的聪明才智解决了这一大难题。
灵渠工程分为渠首和南北两条渠道共三段工程。
渠首工程:在兴安县上游1.8公里, 海阳河的深泓之中修建一座拦水大坝,让海阳河水水位提高流到始安水,又大大减少开凿分水岭岩石的工程量。它形成人字形布局,斜向南渠一侧叫小天平,长127.0米;斜向北渠的叫大天平,长343.3米,轴线夹角95度, 坝顶全部可以溢流,控制流入两渠的水量。坝顶水平所以得名“天平”。其人字形像古代的犁铧,所以也称“铧堤”。在大小天平的交点,修建一座坚固的导水长堤,称为“铧嘴”,沿堤两侧分别导入南北两渠。人字形受力时发挥拱作用。与现代工程相比,由于工程材料和施工技术落后,形态上有些差异,但工学原理完全一致。
南渠工程:工程延长33公里,分为人工小段3.9公里, 半人工小段6.7公里和整治天然河道小段22.4公里的三个小段。 第二小段是在小河道上人工扩挖的,地势陡峻,坡降很大,河水流势汹涌湍急。扩挖时为了平稳水流,采用了多弯曲河道和建筑陡门等技术办法。第三小段是整治浅滩和礁石部分。引人瞩目的是第一小段,包括全体工程中最难的穿越分水岭一段。两岸高度15米以上的400米和连接第三小段的500米,一共900米,都是人工开凿的V字形沟渠。在没有火药,只有“烧石沃醯”的当时,这是最艰难的一段,而且是发挥高超技术的一段。灵渠工程的设计重点是减少开凿岩石工程量,因此把水位尽力提高(铧堤),其次保持最小坡度流到分水岭。最后是对付航运必要而充分的最小断面的决定。这段工程是左岸开凿至分水岭脚下,右岸在地盘较为松软的湘江故道上修建拦水堤坝。拦水堤坝叫“秦堤”,工程险要得像铧堤一般。小天平下游600米,有结构与铧堤相似的“泄水天平”,长42米。 它是连接小天平调整南渠流量的第二保险。其下游1.3公里还设有规模较小的溢流堤。它显示了古代人民的智慧。
北渠工程:北渠地盘岩少开凿比较容易。铧堤已把水位提高4 米左右,为保持航运流速渠道转了180度大弯,渠长增为故道的1.5倍。海阳河水量不变,南渠流量已决定,北渠应该流下残余流量。坡度也已决定。北渠3.5公里有比较宽而深的流水断面,全部人工开凿,最后仍入湘江。中间也有一座泄水天平。
灵渠的设计有很高的科学水平,不仅修建了坡度极微的沟渠,而且在松软地盘上修建了坚固的拦水堤坝,其技术水平也是出类拔萃的。
灵渠的开凿,解决了后勤供应的困难,秦军才得以深入漓江流域而南进,“杀死西瓯君泽吁宗。”但是越人“相置桀骏以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14〕秦始皇“乃使(任嚣)尉佗将卒以戍越。”〔15〕公元前214年“发尝逋亡人、赘婿、 贾人略取陆梁(岭南)地,为桂林、象、南海郡,以适遣戍。”〔16〕
秦始皇终于征服了西瓯,将岭南越族包括在华夏民族的大家庭里。灵渠的开凿,不仅使秦朝完成岭南的统一,而且巩固了秦以后的中国南部地区的统一。灵渠被称为“三楚两越之咽喉”。〔17〕
二
灵渠的开凿,把中原地区与岭南地区联系在一起。秦始皇为加强对桂林、象、南海三郡的统治,“乃置南海尉典之,所谓东南一尉也。”〔18〕继屠睢之后的任嚣担任了南海尉,掌握兵权,独断一方。还置西北一侯,在灵渠旁边建筑城堡,驻扎重兵,以防止西瓯人北窜。同时修筑沟通岭南的道路,主要的有大庾道(今江西大余——广东南雄)、骑田道(今湖南郴县——广东连县)、扫峻道(今湖南江华——广东贺县)和灵渠的越城道等四条路。在建郡、设尉、修道的同时,秦始皇又先后发遣50余万的罪犯到岭南戍守,与越人杂处。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为旗”, 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南海尉任嚣有一套自守构想:“中国扰乱,未知所安”,“南海避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吾欲兴兵绝新道自备,待诸侯变”,“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19〕次年任嚣死,龙川县令赵佗继任南海尉,继承任嚣的构想,“即移檄告横浦(大庾道)、阳山、皇溪关(骑田道)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秦已灭亡,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越南武王。”〔19〕
秦开始征服岭南“与越杂处十三岁”。戍守和徙迁于岭南的大批华夏人在岭南安家落户,不像北方防卫的“秦所徙谪戍边者,皆复去”,〔20〕愿意留在远离中原战乱的岭南地区。赵佗熟悉自己的周围情况,深知经营岭南非取得当地越人的支持和拥护不可,于是他采取了“和集百越政策”。
首先吸收当地有影响的越人首领,参加政权管理。他们代表各部族,而有的担任宰相,不仅是政府佣人,而是与赵佗一起决定政策。后来樛太后(赵佗夫人、华夏人)和宰相吕嘉(越人)发生争执,就证明他们政治上的资格。赵佗的南越国政府,可以说是“民族联合政府”。〔21〕其次,他提倡华夏人和越人互相尊重、和睦相处。赵佗本人十分尊重越人风俗和民族感情,公开声称自己是“蛮夷大长”,又采用越人的服饰。同时“对越人的一些恶习加以引导”,“越人相攻之俗益止”。其三,鼓励华夏人与越人通婚。赵佗原来重视华夏人的婚姻问题,曾经上书秦始皇求女无夫家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但秦始皇仅仅“可其万五千人”〔22〕派来。留下岭南的华夏人已经开始通婚。赵王室带头与越人实行通婚,越人大首领吕嘉,“连相三王,其宗族官仕为长吏七十余人,男尽尚王女,女尽嫁王子兄弟宗室,及苍梧秦王有连。”〔23〕其四,因地制宜以越人自治。南越国虽然有华夏人的封国和县,但还是部族社会。越政权对部落或者同化或者征服,其后“仅仅派遣官吏主持当地的政策,而对下层结构仍按其旧,没有触动。甚至将西瓯君的后裔分封一个西于王,让他自治小块地方。”〔24〕对周边经常“以财物赂遣闽越、西瓯、骆,役属焉。”〔25〕
赵政权在实行这些强制性极小的同化政策的同时,与中原积极发展商业贸易。赵佗深知非中原文化和先进技术不能改变岭南的落后。而中原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岭南的翡翠、珠玑、犀角、象牙等特产,也促进这一贸易的发展。在岭南地区考古发现的铁器,战国时期的只有两件,南越国时期的则有150件以上。〔26 〕中原地区的先进农具不断传播到越人中去,使广大越人掌握了先进生产技术,于此同时也接受了中原华夏族的思想文化,学会了其语言与文字,越人逐步华夏化了。对华夏人来说,一方面岭南生活环境比中原差得很多,必须向越人学习才能适应新的环境;另一方面在赵政权的“和集百越政策”下,少数的华夏人为了与越人交往必须学习他们的语言。这样华夏人也逐渐越化了。在彼此互相融合的过程中,当然华夏化居于主要地位。
南越政权继续4代93年,公元前111年,为汉武帝所灭。 公元前207年,“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而赵佗“令称臣奉约”,〔27〕以后除了高后禁南越贸易时期以外,南越政权向西汉政权坚持北而称臣,但不入朝。西汉政权对南越一直实行表面怀柔,实际防范待击的政策。公元前137年赵佗死,汉武帝开始准备平定南越。过了二十多年,北境匈奴、国内诸侯王割据等问题一一得到解除。没有了后顾之忧,“其后汉方南诛南越”便开始了。
公元前112年,汉武帝调遣将士分五路合击南越, “秋遣卫尉路博德为伏波将军,出桂阳,下汇水(骑田道);主爵都尉杨仆为楼船将军,出豫章,下横浦(大庾道);故归汉越侯二人为戈船、下濑将军,出零陵或下漓水(越城道),或抵下苍梧(扫岭道),使驰义侯遗因巴蜀罪人,发夜郎兵,下牂牁江咸会番禺”。〔28〕加之“东越王余善”“率八千从楼船击”。〔29〕次年“南越已平矣。遂为九郡”,〔30〕岭南复归统一王朝。
秦始皇对岭南的征讨开始用50万大军,嗣后又增派不少军队,经过了7年的艰苦斗争才结束。而汉武帝平定南越,用兵仅15万, 仅用一年。经过一百来年,越人的武器有了相当进步,各部族已组成一个南越国,为什么反而这么容易被征服?一是汉有二十多年的准备,二是修好了沟通岭南的道路。但还有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南越政权的“和集百越政策”获得了成功的结果。汉武帝调遣的五路将军中,戈船、下濑两将军和驰义侯三人是归汉越人。番禺一击败,就“苍梧王赵光”“及越、杨令定,自定属汉;越桂林监居翁谕瓯骆属汉。”〔31〕秦王时“莫肯为秦虏”地反抗侵入的越人,经过一百来年的“和集百越政策”,变成了仰慕中原文化的民族体。秦始皇时的相互仇杀的民族战争,过了一百来年变成了平定割据的国内统一战争。可以说,此时华夏民族同化了越族。越族也融入了华夏民族大海之内。
汉代时,以华夏民族为中心地融合周围其他许多民族,形成了一个新的人民共同体。世界历史上出现了一个人口6000万〔32〕的大民族——汉民族。在汉民族形成的过程中,中国历史上的南越国做出了重要贡献。而灵渠做为联络中原地区和南越的纽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促进汉民族形成的一条伟大的渠道!”
注释:
〔1〕〔19〕〔23〕〔25〕〔27〕〔28〕〔30〕〔31 〕《史记·南越尉佗列传》《四库全书》244~781。
〔2〕《逸周书·卷七·王会解》《四库全书》370~50:“苍吾翡翠,翡翠者所以取羽,其余皆可知自古之政。南人至众皆北向……。正南瓯邓、桂国、损子、产里、濮、九菌(六者南蛮之别名)。请以珠玑、玳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狗为献。”
〔3〕〔5〕《史记·秦始皇本纪》《四库全书》243~154。
〔4〕〔6〕《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四库全书》244~450。
〔7〕〔29〕《史记·东越列传》《四库全书》244~787。
〔8〕《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四库全书》244~368。
〔9〕〔24〕余天炽:《古南越国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58、203页。
〔10〕〔12〕〔13〕〔14〕《淮南鸿烈解·人间训》《四库全书》848~722。
〔11〕恩格斯:《瑞士的农民战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 卷,第388页。
〔15〕《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四库全书》244~725。
〔16〕《史记·秦始皇本纪》《四库全书》243~162。
〔17〕杨应琚:《修复阧河碑记》,《灵渠文献粹论》,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30页。
〔18〕《晋书·地理志》《四库全书》255~271。
〔20〕翦伯赞:《关于处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翦伯赞历史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28 页:“如果是一个‘民族联合政府’,那汉族地主阶级必须本民族代表的资格,参加到来定政策的权力机关。”
〔22〕《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四库全书》244~835。
〔26〕陈代光:《岭南历史地理特征略述》,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地理》1994年第6期,第113页。
〔32〕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2页:“西汉期间全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约6~7,西汉末期(公元2 年)全国总人口约6000万,西汉初(公元前202年)全国(包括东越、 南越)人口的下限约1500万,上限约18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