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人们对居住的需求从基本生理需求逐步向心理与文化领域的更高层次推进。住宅小区不单单具备居住的功能,同时也是人们思想与情感交流的地方,人们不仅关注内部的居住空间,对居住的外部空间环境也越来越重视。因此,需要营造优美而又宜居的景观环境,使人与自然更加亲近,让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基于此,笔者深入地思考现代宜居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宜居;居住区;景观设计;思考
居住区园林景观正逐步成为城市中的居民工作和学习之余进行休息、交流和精神追求的重要载体,如今在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断的出现。因此作者认为,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已经发展至一个“瓶颈”阶段,其发展方向需要系统而又准确的定位,其设计价值取向必须进行根本性的矫正,进一步提升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水平和营造宜居的景观环境。
1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1.1过多的追求经济效益
现阶段开发商追求成本上的节省,减少园林景观的构成元素。如按居住区规划设计要求,小区中必须考虑到留有一定的绿地面积。开发商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在绿地率和绿化率等文字上大做文章,用绿地率代替绿化率误导消费者,他们片面地追求绿地面积,大种草坪,不种植树木,从而可以节约用地,同时还可以降低成本。草地上禁止入内,到处是“小草也有生命”等警示标语,本来可以游憩的草坪却成了只能观赏的景色,失去了绿化的本质意义。
1.2景观设计重效果,轻生态
居住区园林首要的是满足居民的功能,然后才是园林景观效果,很多现代小区一味的追求效果而忽视了生态效益,这就是所谓的伪生态设计,是种表面的生态或不完全的生态设计。如现代的一些小区内设计了大面积的喷泉、跌水等,这些造景元素能立即抓住行人的眼球,带来了极强的震撼感和审美感,但是这些喷泉和跌水需要消耗大量的自来水,并需要大功率的动力设备方可运转,为了吸引眼球而浪费大量的资源和能源。
1.3人性化设计不够充分
居住区景观环境的设计关键在于它能否给居民提供一个方便宜居的居住环境,能否给居民提供一个舒适的人性空间。目前我国许多居住区的绿化未能做到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很多楼盘用绿地作隔离带,虽增加了绿化率,但忽视了人们步行的便捷性,原来较短的路程绕行很远有的居住区绿化设计很少考虑无障碍设计,忽视残疾人的行动方式,给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不便有的居住区没有充分考虑居住对象的年龄阶段,没有为老人和幼儿开辟专用活动场地等。有些住宅区的绿化甚至为防止人们进入绿地,用围栏包围草坪、花坛、绿地景观,致使绿地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休闲娱乐功能,造成居民心理上的不适感。
2营造现代宜居住区园林景观的策略
2.1项目概况
某社区地理位置与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总建筑面积约145万平方米,目标打造成为融高品质住宅产品与现代化商业中心为一体的城市标志性项目。该住宅景观设计主题以城市之中营造乡村生活环境为蓝本,意在设计绿树成荫具有乡村野趣的生活环境。社区中心栋建筑室外地面标高高于周边一米,形成自然的高低差的视觉变换,建筑则以四周围合中央的布局形式,空间被规律的划分。小区内蜿蜒曲折的道路、星罗棋布的水景、色彩十分丰富的天然石材、时断时续的行道树和大量的木结构装饰等等都表现出乡村自然景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景观设计风格和理念
该项目在景观设计时注意化解居民的压力,满足都市人想去亲近自然的愿望,设计充分考虑人性化,为居民创造一种自然、和谐和宁静的生活环境。在立意上选择现代都市田园风格,让城市中的人回归自然,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最大限度的给居民创造一片更亲近自然和享受自然的居住空间,让人们拥有自己安逸的天地,同时使现代都市中居住在高楼中的人们能在高楼中间阅读自然之美,体验生活的乐趣。
2.3空间与布局策略
整个小区由22栋建筑组成,外围有封闭的围墙,在东南侧和北侧各设置一个人行和车行入口,小区被一条“L”型中轴线主干道划分为东北和西南两个组团,该主轴干道与树状分布的宅间入户人行道则构成了小区的路网系统。小区内点状分布着的各式小水景通过主干道串联起来,使得居民行走其中感受到静中亦动的情景。在东侧远离轴线的位置设计中心广场和中央水景,形成景观次中心,与西侧主轴景观相互呼应。西南侧和东北角为居民设计了活动和游乐空间图一,而且场地相对较为开阔,能满足多数人的游乐和交流的需要。蜿蜒的道路、丰富的高差和星罗棋布的水景成为该小区景观布局的重要手法,他将相对规整有序排列的22栋建筑单体自然的连接成一片整体社区,使得空间和平面布局更显得活跃生动。
2.4竖向设计
竖向变化在整个小区应用较多,彰显乡村田园风格的高低起伏与错落有致的自然景象。本小区设计特色就是将中央抬高一米,形成了自然的高差,景观在处理手法上采用不同的方式将高差进行消化,形成层次感强并有起伏变化的竖向关系,具体处理手法有以下几种:1)自然草坡设计,这种草坡衔接展现出自然和谐的景观设计理念,使人联想到郊外的小土丘和小山坡等;2)直立挡墙式,放坡加座椅消除高差,巧妙的利用高差设计可供行人休息的座椅,既满足了功能需要又能消化高差;3)放坡加座椅消除高差,巧妙的利用高差设计可供行人休息的座椅,既满足了功能需要又能消化高差。
2.5人性化设计的应用
景观设计仅仅扣住现代居住区推崇的人性化宜居设计理念,为不同年龄的人群在小区内活动提供了场地和空间,而且设计手法上尽可能从细微之处着手。如开敞的空间计了可供儿童游玩的游乐场地,并配置了各式的游乐器材,设计师考虑到儿童玩耍易摔跤,将地面设计成柔软的塑胶地坪。在儿童游乐场地边设计了坐墙,是为了照看儿童的家长们在孩子游玩时休息用的,还设计了大量的乔木种植林,给休息的家长们遮阳纳凉提供了方便。这种设计要求设计师充分的去理解生活,充分的去体验生活,才能有这样周全的考虑。
人性化设计还展现在小区内实行人车分流,业主车辆从入口便直接进入地下车库,主干道设计2m宽,成为了业主们行走与散步的小径,沿着小径设计了丰富的绿化和点式水景,可作为游园、散步、交流和赏景的空间。这种充满人性化的设计手法,最大限度的使人们更加亲密的接近自然,免受城市中喧嚣的汽车干扰,可散步,可赏景,可玩水,可小憩等等。
2.6现代田园风格在细部景观设计上的应用
小区的设计风格定位现代田园风格,设计师在细节设计上应用的手法充分展现了此主题风格,如小区车库顶棚采用实木材质,,并配置藤蔓植物垂挂于车库顶棚,具有强烈的野趣和韵味,很好的论释了整个小区景观的田园风格的设计主题。在宅间小径上模仿乡村设计曲径通幽的小径,自然点缀花草树木。通过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设计,将田园风格展现的淋漓尽致,区别于现代都市的满目的钢筋混凝土和拥挤的车流。
3总结
通过本课题分析与探讨,笔者认为由于受市场的因素和外来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大量涌入,各种各样的设计风格鱼龙混珠。我们必须注重景观设计的观赏性、功能性、整体性、生态性、经济性和节约性,切勿盲目生抄硬搬,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舒适、人文化、`良居、可持续的和谐居住区景观。
参考文献:
[1]林其标.住宅人居环境设计[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2]刘凯红.基于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规划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
论文作者:张艳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居住区论文; 高差论文; 自然论文; 景观论文; 居民论文; 小区论文; 空间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