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参与对脑性瘫痪儿童康复效果的影响论文_汪小萍 王熙

汪小萍 王 熙

云南省残疾人康复中心 云南 昆明 650032

【摘要】 目的 探讨家长参与训练对提高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儿童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2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在康复机构采用Bobath、Vojta和Rood等神经生理学疗法训练,治疗组同时指导家长进行家庭康复训练,训练前后采用脑瘫儿童综合能力评定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康复训练12个月后两组患儿综合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脑瘫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的同时,指导家长进行家庭康复训练更有利于提高脑瘫儿童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家长参与;小儿脑瘫;康复效果【Abstract】 Objective:Toexploretheeffectofparents'participationintrainingontherehabilitationofchildrenwithcerebralpalsy(CP).Methods:120casesofcerebralpalsywererandomlydividedintotreatmentgroupandcontrolgroup,60casesineachgroup.TwogroupsintherehabilitationinstitutionwithBobath,Vojtaandrood,neurophysiologicaltherapy,treatmentgroupandguidetheparentsoffamilyrehabilitationtrainingandtrainingbeforeandafterthecerebralpalsychildren'scomprehensiveabilityassessmentinventorywasusedtoassessment.Results:rehabilitationtrainingafter12monthscomprehensivefunctionofpatientsintwogroupswerecomparedwiththosebeforetreatmentsignificantlyincreased(P<0.05)differencei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treatmentgroupscorewassig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P<0.05),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Conclusions:inchildrenwithcerebralpalsyofrehabilitationtrainingatthesametime,parentalguidanceforfamilyrehabilitationtrainingismoreconducivetoimprovingthecomprehensiveabilityofchildrenwithcerebralpalsy.【Keywords】 Parentinvolvement;childrenwithcerebralpalsy;rehabilitationeffect 【中图分类号】R4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015-01

脑性瘫痪是以运动障碍为主的致残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1],其康复是以运动康复为主的综合康复,且需要长期坚持.而仅靠治疗师在康复机构内每天1~2小时的训练,不可能解决患儿的全部问题,而因经济的原因患儿也不可能长期在医疗机构训练.所以,应把训练贯穿于日常家庭生活中去,以保证患儿在家庭中也能得到长期的、系统的、合理的训练.为探讨家长的参与训练对小儿脑瘫康复效果的影响,选择120例不同程度的脑瘫患儿进行机构康复训练的同时,指导家长进行家庭康复训练,取得显著疗效.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__________年1月至20013年12月在我院参加“七彩梦”行动的脑瘫儿童康复的患儿120例,临床诊断和分型均按1988 年全国小儿脑瘫会议制定的诊断及分型标准[2].痉挛型82例,手足徐动型12例、共济失调型6 例、肌张力低下型12例,混合型8例.年龄1.5岁~7岁.1.2 方法 按入院先后顺序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 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入院后采用脑瘫综合功能评定表对每例患儿进行认知功能、运动能力、言语能力、自理动作和社会适应5个方面的评估.治疗师根据评估情况结合患儿自身情况,制定切合患儿实际的长、短期训练目标,再根据目标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训练计划.两组均在我院康复中心接受正规的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组家长参与整个过程.

1.2.1 Bobath法、Vojta法和Rood技术 两组均采用采用以Bobath法为主结合Vojta法和Rood等神经生理学疗法、脑神经营养药物应用、ADL及语言训练、作业治疗及认知心理治疗等.1.2.2 针灸、按摩 针灸以头针、体针为主.按摩采用揉、摸、捏、拍打等刺激量小而柔和的方法,达到舒筋通络、调和气血、改善肌肤营养、防止肌挛缩和关节畸形.阻止异常的姿势反射,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一日一次,1 次40 分钟.1.2.3 理疗 采用痉挛肌治疗仪,以两组先后出现的方波脉冲电流分别作用于痉挛肌和拮抗肌,引起交互抑制来达到解除肌痉挛的作用.1.2.4 引导式教育 根据各个患儿的智力水平利用各种玩具、图片通过反复教,训练手眼协调、双手协调,促进上肢功能发展及促进感知觉、运动功能的发育,提高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扩展认知,促进语言发育.1.2.5 对家长进行培训 让家长掌握在家里如何对患儿进行头部控制训练、手功能的训练、翻身训练、坐姿及平衡训练、爬行训练、站立和行走训练的基本手法,正确的进食、入厕、穿衣、抱的姿势.让家长了解治疗的长期性和艰巨性,配合治疗师坚持在家中训练.

1.3 康复效果评定 为判定康复治疗效果,治疗师采用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定表[3]分别于在训练前、训练后12 个月进行评估.内容包括认知功能、言语功能、运动能力、自理动作及社会适应能力5个部分.每一部分10个小项目,每项2分,满分100分,每项不能完成:0分,小部分完成:0.5分,完成一半:1 分,大部分完成:1.5分,全部完成:2分.0-25分为极重度,26-50分为重度,51-75分为中度,大于75分为轻度.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显著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表1)表1显示,治疗12个月后,两组综合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加,治疗组比对照组更显著.

3 讨论小儿脑瘫康复治疗花费很大,对个人和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担.因而就脑瘫的防治,不单纯是医疗问题,而是社会、公共卫生问题,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所以,对脑瘫患儿多层面、多项目的长期有效康复,意义重大.本文探讨家长参与训练对脑瘫儿童康复效果的影响,发现有家长积极配合参与训练的儿童康复效果显著.3.1 早期康复对脑瘫患儿的重要性 脑瘫患儿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故脑瘫应早发现、早诊断、早康复.家长与康复机构配合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因为年龄小,脑损伤也处于初期阶段,异常姿势和运动还未固定化,所以这一时期脑的可塑性大、代偿能力高、恢复力强.早期康复可以使受损脑组织得到功能上的恢复,减少细胞凋亡并及时促进神经细胞轴突和树突建立更多的联系,恢复兴奋传递,发挥代偿作用.重复训练越多突触的效率越好.而患儿在康复机构的训练时间较短,训练强度可能达不到训练要求.如果家长在家中训练,并结合到日常生活中去,会大大提高康复效果.表1 两组治疗前后综合功能评分的比较 (X±s)

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3.2 家长对脑瘫儿童正常心理发育和纠正不良行为的影响 残疾儿童需要更多的爱,患儿由于肢体运动障碍限制了外界活动,有时需要更多的爱抚.母爱最能影响患儿的心理(精神)发育.母亲的脸、微笑、声音和皮肤的接触都对孩子有很大的刺激,有了这些他会感到安全和满足.如果母亲因失望、沮丧或拒绝这样的孩子,孩子就容易变得无表情、不安、孤独,影响孩子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性格形成和学习兴趣等.家长应了解患儿的心理需求,遇事以表扬为主,加强正面教育,注意培养自强自立的信心.3.3 家长在日常生活护理中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护理中,家长能够做到许多康复中心无法做到的事.例如,患儿会吃而不会说话,可利用饭后他的口唇、下颌、舌头刚刚运动过后鼓励他发声和念字.对一些异常的动作,如坐位不平衡或控制头和躯干的能力差,在家里要不断让患儿有机会训练,抱时尽量使他维持平衡.又如训练他两腿略张开、臀部向前弯、肩和手前举时维持平衡,则应在孩子坐马桶及椅子之前加以训练.要抓住每一个机会训练,以取得较好效果.

3.4 家长对患儿日常生活活动的处理 脑瘫患儿与正常儿童不同,不仅动作被固定,对动作的反应也受限制.所以,对待脑瘫患儿必须有耐心,让他训练时应给他适应的机会和时间,必要时给予扶持和协助,但不能是被动的,可以教他认识身体各部分,要他形容衣服颜色和样子,再教他如何做动作.如将“脚穿进鞋子里”,“换另一只脚”,这样不仅教他了解语言,还可以认识身体各部分,都有助于日常生活活动.此外,对每一个动作要反复地教他,才能巩固,如能结合游戏或让他扮演角色,他会更容易接受训练.研究结果充分说明对脑瘫儿童进行康复治疗的同时,指导家长进行家庭康复训练更有利于提高脑瘫儿童的综合能力.因此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的效果,除了康复治疗师精心训练外,通过家长的努力、坚持与爱心,在家庭的全面参与下调动和发挥患儿的一切潜力,使其其功能最大程度的得到恢复,对于减少脑瘫患儿的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及实现自我价值意义重大[4].更重要的是有家长参与康复训练,随康复时间的延长,效果更明显.

参考文献[1] 李树春,李晓捷.儿童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7-179[2] 陈秀洁,李晓捷.小儿脑性瘫痪的神经发育学治疗法[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1-24.[3] 胡莹媛,胡卫红,李燕春等.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法的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1,7(3):108-112.[4] 毛红梅,张静,华伟.家长参与对脑性瘫痪患儿综合功能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08,7(5)7-8.

论文作者:汪小萍 王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0

标签:;  ;  ;  ;  ;  ;  ;  ;  

家长参与对脑性瘫痪儿童康复效果的影响论文_汪小萍 王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