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铁路党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_数字图书馆论文

论铁路党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_数字图书馆论文

试论铁路党校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校论文,试论论文,数字图书馆论文,铁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0年底在海南省委党校召开的以数字图书馆建设为主题的全国党校图书馆工作会议(简 称海南会议)吹响了全国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进军号角。这次会议充分阐述了数字图书馆 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数字图书馆建设是党校信息化建设中的重中之重。也 就是说,要将数字图书馆建设作为党校信息化建设的切入点来带动党校信息化建设。

近年来,铁道部党校图书馆以现代化建设为龙头,带动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建设,使图书馆 的各项工作有了较大的提高。我们累计投资70余万元,建成了局域网,基本实现了各个业务 环节的自动化管理。

1 我馆现代化建设概况

我馆现代化建设起步在80年代后期,1994年在实现编目自动化的基础上,投资3万开始建设 图书馆局域网;1996年扩大到9个工作站,将图书馆各项业务连接起来。1998年我们又投资2 0多万元对图书馆网络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造。2000年,在经费相当紧张的情况下,我们想办 法投资5万元用于更新、添置计算机,大大提高了我馆现代化、网络化的功能。目前我馆已 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图书馆局域网。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馆在采、编、流,期刊、资料、行政管理等各个业务环节上都实现了 现代化管理。在数据库建设上可以通过扫描、声音、书写、键盘等多种形式进行录入,并通 过网络、制作光盘等方式为读者提供服务,为铁路党校图书馆远程网建设以及网络信息服务 中心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1996年我们用一台微机代替服务器,开始重点研究铁路党校图书馆远程网建设。主要设想 是 以铁道部党校图书馆为信息中心,通过铁路电话网,建立起能够连接十几所铁路局级、分局 级党校图书馆的远程网络平台,从而实现全铁路党校图书馆之间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目 前,已在网上建立全文数据库、图书管理软件、WWW服务等系统。有十几所局级、分局级党 校图书馆和我馆联通,并通过网络成功下载数据、图片,相互传送文件,初步实现了全路党 校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

目前,我馆已形成了由2台HP-LH3型服务器,2台光盘塔,28台计算机,1台笔记本电脑,9 台打印机,3台复印机及扫描仪、光盘刻录机、ACD机、塑封机等设备装备起来的较为完善的 图书馆局域网和全路党校图书馆远程网。

2 铁路党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状况

从总体上讲,和全国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相比,我们铁路党校图书馆在现代化建设上 是相对落后的。1996年在全国党校图书馆评估工作的推动下,铁路党校图书馆抓紧了现代化 建设,许多局级、分局级党校图书馆都开始配置了计算机,使图书馆在现代化建设上迈上一 个台阶。从整体看,铁路党校图书馆在现代化建设方面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发展比 较好的,这类图书馆内部已经形成了局域网,采购、编目、图书借阅等各业务环节都实现了 计算机管理,有的已成为校园网络的中心。大概占全路党校图书馆20%左右。第二种,也是 大多数单位的情况,图书馆只有一台或两台计算机,图书馆内部各项业务单机运行,或只能 实现某种单项业务。这种类型占全路党校图书馆70%左右。第三种是因种种原因还没有计算 机。大概占全路党校图书馆10%左右。装备了计算机的图书馆由于使用软件的来源不一,普 遍问题是不能加工和利用标准的机读格式,数据相互之间不能通用,交换起来很困难。总的 来讲铁路党校图书馆在现代化建设上长期处于分散的、落后的状态。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多次分析、研究如何才能使铁路党校图书馆从整体上走出困境,在现 代 化建设方面实现跳跃性发展。首先我们分析了导致铁路党校图书馆现代化落后的原因, 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1)图书馆管理水平低,资金不足。铁路部门因财政亏损,在缩 紧银根的同时,必然减少对党校的投资,因此,在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上也不可能有较大的投 入。(2)对信息资源现代化认识不足。铁路系统一直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格局下运作,由国 家统一管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性被计划指令所淡化,使人们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条件 和社会 高速发展所形成的竞争压力反应不灵敏,对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作用缺乏足够的认 识 。(3)计算机技术人才匮乏。

其次我们通过跟踪、调查寻求铁路党校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明确当前图书馆管理软件基本 上走完了以DOS操作系统和局域网为主体的阶段,图形界面和开放互联网络已成为图书馆计 算机应用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科技化和对社会信息需求的日益增长,图书 馆 已不可能再搞自我封闭,大而全小而全,而实现图书馆之间的网络互联是解决图书馆资源共 建、共享问题的必经之路。根据调查,新一代图书馆集成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平台将以wind ows和Unix两大类操作系统为主流。其中windows95、98和windowsNT性能价格比较高,几乎 包含了图书馆应用软件所需要的全部资源,非常适用于建立中小型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系统, 为图书馆馆际互借等传统的联网形式向现代化的网络发展创造了条件。

通过以上两点分析,我们认为铁路党校图书馆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从实际出发 ,在部党校图书馆的带领下,使全路党校图书馆在计算机现代化上实现质的飞跃。

3 铁路党校图书馆远程网络建设

建立铁路党校图书馆远程网,这对我们是一项创新的实验。铁路部党校校委和各局党校领 导都高度重视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提出“联网、建库、培训”的六字方针。按照校领导的 指示,我们在整个联网建库工作中坚持从实际出发;高目标,低起点;小步快跑,阶段取胜 的基本原则。

3.1 从实际出发,建立具有本行业特色的图书馆网络系统

铁路自身的特点是点多、面广、线长,铁路党校图书馆也是分散在全国各地,而且资金少 、规模都不大,这就是我们的实际情况。因此,只有以现代化建设为依托,把铁路各级党校 图书馆连接起来,才能发挥出铁路党校图书馆整体的优势。各馆还可以通过联网分工合作, 降低经费开支,解决长期困扰大家的经费不足问题。同时各馆在联网中可扩大自身的力量, 多方面满足教研人员的需求。

铁道部党校图书馆具有相对丰富的图书、期刊、报纸和机读文献等资源,因此在整个网络 建设中对铁路党校图书馆的资源共建、共享有着义不容辞的义务。1997年部党校图书馆首先 完成了书目数据回溯建库,共建立书目数据4万多条,为全路党校图书馆的回溯建库提供了 条件。同时,铁道部党校图书馆还建立起电子阅览室,并建立了《中国学术期刊》二级检索 站。购买了《中外法规》、《人民日报》、《邓小平理论文献研究》、《大百科全书》等一 批机读型文献数据库,为全路党校图书馆提供利用。1998年底,部党校图书馆投入22万元进 行现代化建设,购买了HP-LH3型服务器两台,并进行网络改造。两台服务器可支持整个校园 网及全路党校图书馆远程网。因此在1999年的全路党校图书资料工作会议暨全国党校文献情 报学会三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上,经研究成立了以铁道部党校图书馆为依托的“铁路党校图 书馆网络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中心的性质主要为铁路党校教学、科研服务;为铁路各级领 导决策服务;为铁路的改革、管理、建设、发展服务。因此要突出铁路特色,在铁路党校图 书馆 之间架设网络,并通过远程网直接查询数据库,实现图书馆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实现真正 意义上的资源共建、共享。同时还能使整个铁路党校图书馆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起具有 本行业特色的书目数据库、期刊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从而大大增强了铁路党校图书馆系统 的综合服务能力。

3.2 高目标、低投入

铁路党校图书馆远程网建设的任务和目标是通过网员馆之间的优势互补,共同创造一个良 好的信息服务环境,实现铁路党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与党校网、国家 教育科研网、国际互联网的连接。我们在整个建网过程中充分考虑到铁路党校图书馆的实际 情况,本着少投入,尽可能保护原有投资的原则,通过铁路内部现有的电话网,建立铁路党 校图书馆相互间的远程网。1996年,部党校图书馆在经过反复研究并与有关公司协商的基础 上,在承担对铁路党校图书馆的软件升级和维护等责任后,在1997年全路党校图书资料工作 会议暨全国党校文献情报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会议上对各局铁路党校图书馆提出了一揽 子上网解决方案。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在铁道部党校图书馆设一台远程网服务器,在服务器上安装windowsNT 4.Oserver和web服务器,分配好IP地址、帐户、口令;用多台modem将服务器上的远程访问 服务器卡与相应数量的铁路内部电话线接通。

我们对各级铁路党校图书馆的基本要求是:一台微机(配置是:586以上、16M以上的内存、 1G以上的硬盘);铁路直拨电话一台;modem一台(基本要求336K以上);运行环境windows95 、98。这样的要求,对于一般的单位都是可以接受的。

同时我们要求铁路党校图书馆统一使用丹诚图书馆管理软件和海文全文数据库管理软件。 使大家都能够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MARC数据,使数据能够相互交换和利用。同时要求大家向 信息中心提供书目数据、期刊刊名数据、篇名数据、全文数据,以便尽快建立起具有铁路特 色的各类数据库。

在网络安全方面我们主要通过在IP网关上安置防火墙、帐户管理、口令等方式,防止非法 侵入,以确保数据库的安全。对数据库查询、上下载数据方面,主要是通过确认合法用户来 访问数据库或利用IE浏览器方式解决,大家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传输文件和其他信息, 当必须要通过文件共享方式传送其它信息时,可临时启动其它网络服务进程,并通过NT的域 控 制程序验证用户的登录请求。另外在网络设计上专门预留了与因特网的接口,主要是专用一 台计算机上因特网查询相关信息,确认安全后将信息放入铁路网上为各级图书馆提供利用。 这样即可以避免黑客、病毒等侵入,也可以避免网络信息垃圾以及信息的无序排列。为数字 化图书馆的建立打下基础。

3.3 小步快跑,阶段取胜

由于资金、计算机人才等方面的限制,铁路党校图书馆远程网建设不可能“一步到位”, 因此采取阶段性的办法,一个时期围绕一个中心目标,取得成功后再努力完成下一个目标, 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前进,这涉及我们铁路党校图书馆远程网建设的整个发展过程。

1996年以前,为知识准备和调试阶段,主要进行了BBS站的调试。在和济南铁路局党校图书 馆、沈阳铁路局党校图书馆联网试验成功后,紧接着在1997年的烟台会议上我们提出了一揽 子解决方案。1997年部党校图书馆首先完成书目数据回溯建库,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铁路党 校图书馆书目数据库。1998年建立起Internet版全文数据库,实现全文数据库远程访问检 索。同年部党校对网络进行改造,使各局党校图书馆能够通过远程网查询我馆电子阅览室的 所有机读文献数据资源,并可以通过网络升级软件。1999年在远程用户达到十几家的基础上 ,为了使网络更快、更好地发展,4月我们在广州会议上成立铁路远程网信息服务中心,制 定了铁路党校图书馆计算机网络规程。并制定了铁路党校图书馆中文图书机读书目编目规则 ,提出了路情、局情数据库建设的意见。统一了全路党校图书馆书目数据、期刊数据必备的 MARC字段,初步具备了联合采购、联合编目的条件。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通过全国文献情报学会铁道分会,对全路党校图书馆进行现代化建设 方面的业务指导和培训,以推动铁路系统党校图书馆现代化多功能建设。

4 铁路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基本思路

按照海南会议的要求,结合铁路党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我们认为铁路党校数字图 书馆建设的基本思路是:贯彻六字方针,遵循七个原则,抓好三项具体工作。

贯彻六字方针,就是在新的形势下,继续贯彻“联网、建库、培训”六字指导方针,并根 据海南会议的精神赋予新的内容。

遵循七个原则,就是在建设数字图书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其一:要系统部署,分工合 作,分步实施。其二:要发挥整体优势,上下协调,形成合力。以上两个原则要求部党校图 书馆作为铁路党校的龙头,既要制定规划,进行部署,又要避免急于求成,搞一刀切。其三 :奋起直追,实现跳跃式发展。这个原则比较适合于起步晚的馆,不能单纯重复单机运行一 局域网一网络的路子,而是起点要高,直接采用先进技术,将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网络化 、数字化建设上。其四:找好切入点,发挥效益,立竿见影。切入点最好是直接为领导和读 者服务的部门,这是解决领导认识、争取投资的好办法。其五:先易后难、平稳推进。这个 原 则是从整体考虑,可以先上各局级党校都能上的项目,齐头并进。其六:以好带面,重点 扶持。这个原则是从各路局党校现代化建设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出发,搞的好的单位可以先行 一步,同时总结经验进行交流,以推动整体的发展。其七:加强培训,带好队伍。培训绝不 仅仅是指技术业务方面,而是要通过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培养出一支思想觉悟高、道德品质 好、技术业务过硬的职工队伍。

抓好三项具体工作是:其一:要抓好三个层次的联网,即局域网(已建成局域网的图书馆要 根据新形势的需要,更新补充相应设备,完善网络功能;尚未起步的实现跳跃式发展,争取 一步到位建成局域网)、远程网(作为网络建设的初步阶段,先行建立铁路党校内部的文献 信息服务网络,实现较低层次的资源共享与共建)、更高层次的联网(再实现与中央党校及国 际网络的联接)。其二:加紧数据库建设。这是建设的重点,主要是建设具有铁路党校特色 的数据库。要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建立全路书目数据库、期刊刊名数据库、篇名数据 库和全文数据库。其三:搞好培训工作。部党校和下级党校图书馆要根据海南会议精神,从 实际出发,加大培训力度。

标签:;  ;  

论铁路党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_数字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