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护理
骨折大多数都是突然发生的,其恢复时间和治疗时间都比较长,容易让患者产生恐惧、紧张等心理,担心以后生活无法自理,不能像以往一样生活,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备受煎熬。为了改变此不良现象,护理人员应主动和病人进行交流,给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以及康复锻炼的目的和必要性、远期能获得的效果,并给其讲解以往手术治疗成功的案例,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进而积极主动的配合护理人员进行康复锻炼和护理干预,预防关节僵直,提升治疗效果。
二、手术之后的基础护理干预
(1)体位护理:叮嘱患者在术后6小时内要去枕平卧休息,并抬高患肢到15°至30°,以促进患肢的静脉回流,并在膝下垫上软枕,预防肢体出现肿胀现象。期间严密监测病人患肢远端的皮肤颜色、皮肤温度、手指运动等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给予及时处理。同时也要观察患者固定后患肢神经和末梢血运的受压情况,以便及时调整绷带和夹板的松紧度,进而保障固定效果,预防关节僵直和压疮等并发症。
(2)观察各项生命体征:严密监测病人术后的各项生命体征,给予呼吸监测、心率监测、心电监护以及脉搏监测。且术后加强患者体温的测量,以掌握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
(3)病情观察:术后加强观察患者的伤口情况,看是否出现活动性出血现象,预防皮肤碰损现象发生。对于术后伤口肿胀比较明显的患者,给予冰袋冷敷处理,冷敷时间控制在24小时到72小时,以缓解局部肿胀,还能起到止血的作用,注意保持伤口处敷料的干燥,以预防感染。
(4)饮食护理:因创伤反应和情绪影响,术后患者的脾胃消化功能较弱,为此应加强患者的饮食护理,叮嘱其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增加每日的饮食量,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机体内的体液含量。术后早期患者饮食以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后期以高钙、高蛋白、高热量、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每日可由家属陪伴到户外晒一晒太阳,让太阳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以起到补钙的效果。
三、康复护理
(1)手术之前,指导病人锻炼自身的肌肉力量,以预防术后发生肌肉萎缩,也能为后续的康复训练营造良好的基础。术后根据患者的病情,给其制定针对性的功能锻炼方案,并叮嘱患者有序进行功能训练,从被动锻炼逐渐过渡到主动锻炼,运动量也要循序渐进的增加,运动次数从小逐渐增多,运动范围也是从小逐渐扩大,运动强度由弱逐渐加强,运动时间从短逐渐加长。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能提升手术治疗效果,还能较好的预防关节内出现粘连现象。在后期的康复锻炼下,还能有效拉长挛缩的软组织,预防关节僵硬。对于锻炼中出现疼痛的患者,在功能锻炼前半小时让病人口服适量的止痛药,以便顺利进行功能锻炼。一般情况下,在术后的5日至7日进行主动功能锻炼,对于不稳定性骨折或者复合型骨折患者,要在术后3周实施主动功能锻炼。骨折恢复的中期,应下床进行康复锻炼,并增强踝关节力量的训练,然后逐渐过渡到关节屈伸锻炼。骨折恢复的后期,要加强关节协同性和灵活性的锻炼,逐渐扩大关节活动的范围,消除肢体肿胀现象,恢复正常肌力和耐力。
(2)按摩:使用摸捏、理筋、屈伸、弹拨、推按、牵抖、旋转等手法对患肢进行按摩,以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软化僵硬的组织。按摩期间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骨折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法进行按摩,可每日按摩一次,也可每隔一日进行一次按摩,每日按摩持续5分钟至20分钟。实施按摩时要使用巧劲,灵活变通的展开按摩,早期按摩活动量要小,动作要轻柔且平稳,后期按摩时力量要从轻逐渐加重,刚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按摩,活动范围可适当扩大,按摩时不可出现急躁粗鲁的动作。按摩结束后指导病人进行自主功能活动,活动范围要由小逐渐扩大,以观察按摩效果。
(3)家庭护理:骨折后的1至2周,患者应进行肌收缩锻炼。骨折后的3至6周,逐渐增加肌收缩的时间、力度以及次数,在健侧肢体和家属的帮助下,逐渐增加骨折部位上下关节的锻炼,逐渐过渡到主动屈伸练习,逐渐提升活动量和活动范围。骨折后的7至10周,患肢要加强主动锻炼,并逐渐提升关节的负重训练和活动范围。石膏拆除后要进行关节活动练习,在牵引阶段要进行关节活动和肌肉等长收缩锻炼,对于内固定手术的患者,待术后麻药消退后就应进行肌收缩锻炼,术后1至2日即可进行骨折处上下关节的活动。
上述内容即是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措施,这些护理方式能较好的预防关节僵硬,进而提升病人预后生存质量。
论文作者:王钦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20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关节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僵硬论文; 功能论文; 病人论文; 现象论文; 《医师在线》2020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