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市政给排水;市政设计;海绵城市;城市理念
引言
现阶段,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市政工程质量及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对于城市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雨水季节某些城市内涝现象严重的问题依然存在,并困扰着城市管理者及人民群众,影响城市各功能的实现,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与工作,从长远看不利于城市的发展。这就要求市政工程设计人员要加强学习,更新理念与技术,将海绵城市的全新理念引入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当中,解决内涝问题,促进城市发展。
1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海绵城市的建立可以有效的调控整座城市的生态环境,其根本手段就是像海绵一样,展开对水的控制,从多个方向多个角度在多个方面能够使城市适应各种气候条件,从而保障城市的健康安全有效的发展。我国虽然地大物博,自然资源蕴含量丰富,资源种类也很多,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大,企业多,尤其是一些资源类企业不占少数,因此在对自然资源开发的过程当中对资源的浪费和自然环境的破坏使得我国的资源并不显得那么优渥,反而是很急促很匮乏的局面,算到每个人头上,相对于国外的国家,我们国家真的是少之又少。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有效的解放方法,我们应该从根源上解决水资源的利用问题,建立一套水的再循环利用系统。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与上面问题的解决方案一拍即合,相互呼应。从城市的人为和自然灾害的角度提出,实现良性的水循环利用系统,将城市的水资源形成良好的管理体系,对城市下面地下水资源的涵养和城市生态花园的建立以及优化水资源的水质问题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意义,也是一种高效的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科学措施。
2市政给排水设计的内容
2.1 给水系统设计
在对给水系统进行设计时,工作人员要对城市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掌握,例如地下水资源的降水量、实际分布等。以分析结果为基础,在夏季等大量降雨时,对消耗大的水量项目进行安排;在春季、秋季等小量降雨时,对消耗小的水量项目进行安排,并且在安排时还要考虑到城市水资源的实际分布情况,这样能够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给水系统设计更加合理、更加科学。
2.2排水系统设计
城市市政排水系统的设计主要是做好防洪排涝和污水处理两方面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注意设计的方案须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根据过往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和研判,确保设计方案的适用性;其次在设计污水处理方案时,要根据城市现有污水处理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或继续使用,或升级改造,或引进先进设备,最终的目的就是保证城市市政污水处理系统的工作达标;最后是根据城市洪涝情况分布和污水排放分布等情况,进行针对性设计,盲目追求大而全和平均分布是没有具体实际意义的,从长远看,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影响城市市政排水系统作用的发挥。
3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要点分析
3.1 市政道路绿化带的合理设计
首先,可以设计下沉类型的绿地,合理进行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衔接处理。对于下沉类型绿地而言,主要就是设置比周边地面低于200mm的绿地,利用土壤以及植物的方式,促进雨水的截留以及净化,其余的径流利用雨水口进入到雨水管网中。而下沉类型绿地属于市政道路中的绿化带,除了能够减少雨水径流量之外,还可以促进地下水的补充;其次,在人行道绿化带设计工作中,也可以与相关的低影响开发设施相互衔接。一般情况下,人行道绿化带设计,主要进行灌木以及地被植物的种植,形成连续性的绿化带结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应用于雨水净化系统
在过去,我国大部分的城市在对雨水进行排放的过程中,由于市政给排水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导致无法将雨水进行有效的蓄积,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如果当城市处于相对干旱的季节时,将会导致城市内部出现水资源短缺甚至断水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正常运转;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加强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通过海绵城市理念中的渗透性特点,以此来对雨水进行净化,确保通过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来解决城市在干旱季节水资源短缺的现象,同时在另一方面强化城市内部生态系统自动修复能力,进而促进相关城市健康、稳定的发展下去。
3.3车行道
现阶段,城市车行道大部分采用硬化路面,不具备透水性,这也是造成雨季径流量大、道路积水、城市内涝、地下水补给不足的重要原因。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当中,车行道道路上层要采用具有透水性的材料,以达到渗水效果,减小雨季径流量,防止积水内涝现象的发生,而为了保护路基不受破坏,对于道路中层、下层则相应地要使用非透水性材料。另外,要想使排水效果达到最佳,还应合理设计路面坡度,横向坡度保持在1%~1.5%,纵向坡度保持在0.3%~5%,保证雨水可以顺利流入道路两侧的沟渠之内,达到预期目标。
3.4附属设施的设计
在城市市政工程的建设中,路缘石和路肩边沟是市政道路的附属设施。路缘石分为平缘石和立缘石两种,路缘石在市政的排水系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平缘石缘石在市政排水系统中的工作原理是与地面的高度保持一致,从而减少了大规模降雨的情况下路面的积水,是路面沉积的雨水流入路边绿化带和城市下水道中。立缘石与平缘石有一定的差别,立缘石要高出地面些许,当雨水来临时,可以起到明显的控制作用,引导雨水流入排水口。路缘石在城市市政排水系统中起到了辅助的作用,当路缘石起到的作用不明显时,不能保证雨水的汇集,可以在路缘石上打一个小孔或者打造一个豁口,加强路缘石对雨水的汇集总用,在铺设路缘石的过程中,也可以对路缘石进行间隔铺设,使相邻的两块路缘石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在大范围降雨的时候,路缘石可以把雨水汇集在一起,流入路边的绿化带或者排水口。在路肩边沟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注意路肩边沟的美观性,创建良好的城市形象,在路肩边沟的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要对混凝土的型号和质量进行严格的审查,减少混凝土施工后发生路肩边沟堵塞问题的概率,加强市政设施对雨水的利用率的回收率,保证市政施工的雨水排放率,使城市排水体系可以政策运转,增加城市的抗洪防洪能力。
3.5建立城市综合管廊系统
首先,能够对市政设施进行统筹管理,通过综合管廊系统能够让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得到提升,避免道路开挖产生的负面影响,能够减少维护带来的经济压力。其次,可以延长管线使用寿命。管道系统如果没有进行统一规划,地下水等物质的腐蚀会使管线遭受破坏,通过管廊综合系统能够控制运行环境,让使用寿命得到提升。最后,能够使地下空间的利用率得到提高。通过综合管廊系统能够对地下空间进行利用和开发,使管线得到有效管理。综合管廊系统能够避免更换管线产生的路面开挖,减缓路面交通阻碍,降低修复、维护费用,故在城市给排水系统中建立综合管廊系统很有必要。
结语
海绵城市实质上就是为了对城市实现根源上对水的有效控制,只有在生态系统中对水实施有效的控制,才能增强市民对生态和绿色健康的感受。海绵城市的理念对其有效建设和给排水系统的综合设计都有显著的积极促进作用,进而实现建设全新的生态海绵城市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海.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实践[J].住宅与房地产,2018,498(13):112+130.
[2]李春涛.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工程给排水规划设计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168(36):24.
[3]崔乾华.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给排水管道系统构建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397(23):125-126+129.
论文作者:雷力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2
标签:城市论文; 海绵论文; 市政论文; 雨水论文; 水资源论文; 给排水论文; 系统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