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冰 丁 霞
淮安市淮阴医院神经内科 江苏淮安 223300
【摘 要】目的:探讨桥式运动对急性脑卒中致下肢偏瘫病人肢体肌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 例急性发病的急性脑卒中 下肢偏瘫肌力均为3 级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治疗组(A 组)和桥式运动训练组(B)组,每组各30 人,A 组采用常规治疗,B 组 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情况下采取桥式运动康复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按临床医学肌力分级法对肌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B 组病人肌力提高总幅度高于A 组(12)。结论:急性脑卒中下肢偏瘫病人进行桥式运动训练有助于肌力的恢复。
【关键词】桥式运动;急性脑卒中;下肢偏瘫;肌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R5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4-230-01 脑卒中是指由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起的血管痉挛、闭塞或破 裂,造成急性发病的脑局部循环障碍和以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 损害[1]。桥式运动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训练中最重要、最常 用的一种训练方法,也是早期康复训练的主要方法之一,它能 促进下肢肌力的恢复。近年,我们对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进行 早期桥式运动的康复治疗,发现对下肢肌力的恢复有着显著的 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本科2014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期间收治的60 例脑卒 中急性期偏瘫患者,男 24 例,女36 例;年龄41 岁到73 岁, 平均62 岁;经CT 及MRI 检查诊断脑梗塞47 例,脑出血13 例;住院时间平均18 天,首次发病均有偏瘫。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按照传统常规的护理方法给予脑卒中患者 护理。 1.2.2 实验组:在常规的护理方法及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的 基础上予以桥式运动,具体方案:双桥运动:(1)让患者伸展 健腿,患腿屈曲完成伸髋屈膝抬臀动作保持10s;(2)臀部抬 起后双膝左右晃动5 次然后向两侧分开再合拢5 次;(3)臀部 抬起在双膝之间夹一本杂志或一枕头保持10s。单桥运动;在 患者完成双桥运动后。(1)让患者伸展健腿,屈曲患腿完成伸 髋屈膝抬臀动作。动桥运动:(1)患者平卧,健腿保持不动, 患者主动或护士协助患腿做内收、外展动作,注意动作的速度 及幅度。
以上方法可视病人病情不同分别组合进行[2],3-5 次/d 每 次5-8 组。,但建议在能做单桥和动桥组合时尽量做这个组合 的运动治疗,这样将加快患者肌力的恢复。 以上两组治疗期间应用药物大致相同,14 天为评价阶段。 1.3 评价工具 临床医学肌力分级: 0 级 肌肉完全麻痹,触诊肌肉完全无收缩力 【完全瘫痪, 不能作任何自由活动】 Ⅰ级 肌肉有主动收缩力,但不能带动关节活动 【可见肌 肉轻微收缩】 Ⅱ级 可以带动关节水平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 【肢 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 Ⅲ级 能对抗地心引力做主动关节活动,但不能对抗阻力 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引力,能抬离床面 Ⅳ级 能对抗较大的阻力,但比正常者弱 【肢体能做对抗 外界阻力的运动】 Ⅴ级 正常肌力 【肌力正常,运动自如】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都很高的一种疾病, 致残后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和质量。所以在患者生命 体征平稳的情况下,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桥式运动的训练安 全实用,在偏瘫患者下肢肌力的恢复中有着显著的作用。能促 进髋和膝的分离运动,增加患者对髋、膝关节的运动控制,增 加腰部肌肉和髋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有利于患者下肢肌力的 恢复。急性期早期康复训练的强度、幅度不宜过大,总运动量 控制在病人训练后不出现喘气,第2 天醒来不出现疲劳为度[3]。 遵照循序渐进原则进行康复。应鼓励患者积极配合运动治疗。 本文通过桥式运动的早期介入治疗,并采用 临床医学肌 力分级评定,证明急性脑卒中下肢偏瘫病人进行桥式运动训练 有助于肌力的恢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所以临床上应该大力 推广桥式运动在急性脑卒中下肢偏瘫病人康复中的运用治疗。 参考文献: [1]周士枋,范振华.实用康复医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 社:1998.485-500 [2]徐水凌,顾旭东,李建华,等.早期介入桥式运动对脑 卒中患者坐位平衡功能的影响[J].现代康复,2000,4(7): 1002-1003 [3]安莉,甄景,崔保玲,等.全桥运动训练方案在脑卒中 偏瘫患者病人早期康复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2,26(5): 1328-1329
论文作者:胡 冰 丁 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4月第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9
标签:患者论文; 下肢论文; 肌力论文; 脑卒中论文; 病人论文; 方法论文; 肌肉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4月第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