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辨析论文

“德育”辨析论文

“德育”辨析

陈桂生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系, 上海 200062)

摘 要: 通常意义上的“德育”,其实是同现代教育学中“道德教育”一词对应的中文译词。其语义同其原义或有出入,也有别于中文原义。故,此番研究既致力于我国古今道德文化语义的会通,更涉及中西道德概念的比较。在此基础上,论述我国“道德教育”研究中问题的症结,并通过道德教育话语的梳理,揭示在不同语境下道德教育的不同选择。

关键词: 道德教育;古今道德文化;中西道德概念;道德教育话语;个性;社会性

通常所谓的“德育”,为“道德教育”的简称。尽管其语义早已约定俗成,而这个概念的内涵并不清晰。原因何在呢?

其实,我国如今通用的“道德教育”一词,是源于现代教育学中的一个专业用语中的中文译词。问题在于中文“道德教育”一词的语义同与此相对应的外文原词的语义或有出入。其实,我国传统文化中亦无“道德教育”一词。其中,“道”与“德”原为对应之词。就连“教”与“育”也是间或连用之词。时至现代,才把“道德”“教育”之类双音词,以及“道德教育”反套于古代文献的解说。如此现象,虽当作话语可不介意,作为专业研究却事关基本概念的内涵问题,涉及对问题的逻辑论证。故,所谓“道德教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尚有待具体分析。

一、中西道德概念的比较

如今所谓的“道德教育”,实为现代教育学中的专业用语的中文译词。其中,“道德”原为现代社会文化中以古代拉丁语、希腊语中大致对应的语词为词根,而建构的新词。“教育”一词也是如此。此类语词的语义都同希腊、罗马时代原词的语义大致相关,实际上又赋予了新义。

英文“道德”(morality)一词,源于古拉丁文moralis。Moralis,为风尚之义,通常称之为“习俗道德”。在英文中,另有源于古代希腊文的“道德”一词(virtue),为同“义务”对应的美德的意思。

经过一天一夜的煎熬后,1000余名滞留机场的中国游客,在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的协助下,于6日凌晨全部安全撤离。

这两种道德的区别,前者以履行历史形成并且至今仍有影响的习俗中的行为规范为各个人应尽的道德义务,否则将受到舆论的谴责;后者为个人道德的价值追求。前者属于道德的底线,使个人的社会行为受到舆论的约束;后者为个人自觉的超越道德义务高尚的价值追求。区分这两种道德的意义在于,如以美德为约束个人社会行为的价值标准,便成为对个人社会行为的苛求。反之,若止于习俗道德,社会文化中就不会发生道德的进步。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加上对美德的鼓励,使美德逐步融入习俗道德,才堪称真正的道德进步。

二、我国古今道德文化的会通

我国现代道德文化由于是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其中又不免受到传统道德文化的影响,故还存在我国古今道德文化会通的问题。

食品企业的行为。对于食品而言,食品企业是第一负责人,其行为会直接影响食品的安全性。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追逐利益的本质越发凸显,要实现该目标,必须在合理范围内提高价格与减少成本。部分食品企业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实现该目的甚至采取违法违规手段,尽一切可能降低成本,该行为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在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同时也不利于企业形象。此外,在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方面,由于缺乏激励措施,企业提高食品质量的积极性也得不到有效调动。

公路的施工具有点多线长、施工面积大,工作流动性强的特点,对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和高效运行有严格的要求。因此要加强机械设备在流动中的管理。也就是对机械设备进行全程的跟踪管理,包括对设备的购买备案,故障维修记录、升级改造等,以及在作业流动中的管理。流动中的管理包括对机械设备使用前的检查,使用过程中的检查与护养。合理使用和及时检查维修能够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期限,降低周期费用。

我国古代尚未形成“道德”“教育”双音词,只是间或把“道”与“德”、“教”与“育”之类单音字连用。《说文解字》中“道”“德”“教”“育”字义如下。“道”,所行道也;“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说文解字》为字典,其中“道”指称的对象,为行人之路。“德”为得的意思。如,邹衍“五德终始说”中的“德”,是指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现象。所以,“道德”一词的本义与现在所谓的“道德”指称的对象不一定相干。在此前后用这两个单音字说明问题时,即使不带有“道德”的意思,也有助于对道德问题的了解。例如: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特别重视党内建设。20世纪40年代延安整风运动之后,中国共产党逐渐形成了思想、组织、作风“三位一体”的党建布局。随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根据自身发展与要求,逐渐形成了思想、组织、作风与制度建设的“四位一体”,紧接着根据党情、国情等内外部环境变化与挑战,在原有“四位一体”的基础上,将反腐倡廉建设纳入进来,形成了现在的“五位一体”。“五位一体”的布局反映并深化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而且也深刻阐述了党的建设关键性。“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内部建设与管理的重视。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

“以往医院采购需要预算立项,每年一次,现在医院计财处在前期预算立项环节设立预算库,以后有需求可以随时提出,经评估论证后可直接进入预算库排序。”唐通军介绍道。

管子曰:“夫圣人(正人)无求之也,故无(能)虚。虚无无形谓之道,化育万物谓之德。”(《管子·心术上》第三十六章)

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或泛指‘六艺’)。”(《论语·述而》)

韩愈曰:“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原道》)

我国古代“教”字,不仅一字两音,而且一词两义。其中去声之“教”(今第四声,音叫),相当于如今“教育”之教;平声之“教”(今第一声,音交),相当于如今教—学活动之“教”。“教也者上所施下所效也”,原为“教化”之义,在《荀子》中有“政治教化”“道德教化”之说。《论语》中“有教无类”,即为“教化”之义。至于孔子“诲人不倦”,其中之“诲”,晓教也,既是教(交)弟子学的授业活动,又把“教育”之义隐涵其中。

由表2可见,在D7,各用药组AGP效价明显高于疫苗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D14,中药复方多糖AGP效价显著高于疫苗对照组(P<0.05);在D 21和D28,中药复方多糖组AGP抗体效价显著高于黄芪多糖组和疫苗对照组(P<0.05);在D35中药复方多糖组AGP效价显著高于疫苗对照组(P<0.05).

戴震曰:“一阴一阳,流行不已,生生不息,主其流行言,则曰道;立其生生言,则曰德。”(《原善》)

话虽如此,笔者对先秦诸子均无研究。以上所记,望文生义而已。问题在于传统社会文化中“道”“德”之见对现代“道德”,以及“道德教育”有何启发?其中至少表明:

提到残雪的先锋性和世界性,那么就绕不开一个贯穿其作品始终的关键词——荒诞。作为发轫于20世纪的整个西方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一个重要范畴,无与伦比的荒诞既成为了残雪小说一种特有的景观,又是将其与所谓先锋与世界连接的一个基点。

一是以孔子之见为例,“志于道”,表示“道”为应有的价值追求,故有志于道(实位词);“德”,原为虚位词(有水火木金土“五德”之说与“善德”“恶德”之分)。“据于德”,表示是否志于道,主要以是否“得道”衡量。故在同“道”对举的意义上,“德”专指善德,为规范词(实位词)。其中,“道”,在“依于仁”意义上,又属于虚位之词。

GGPPS基因最早是从辣椒中克隆得到,随后陆续在拟南芥、丹参、银杏、长春花、番茄等植物中被克隆出来。近年来,许多植物的GGPPS基因在功能研究上取得了一些进展[3]。例如,啤酒酵母中GGPPS基因过表达,会导致β-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增加,渐窄叶烟草对GGPPS沉默后,二萜类物质含量显著下降。部分研究表明,喷施MeJA可以诱导GGPPS表达量大大提高,可大幅增加二萜含量[4]。在课题组前期对橡胶草GGPPS基因功能的研究中发现:转GGPPS基因过表达的橡胶草相较于将GGPPS沉默的橡胶草,其叶绿素含量和根部胶乳含量明显提高,同时,MeJA的诱导可以大幅提高GGPPS基因的表达量[5]。

二是《管子》中认定,“道”为“虚无无形”之见,故不足以求;“德”为“化育万物”所得,似乎无所谓“道”,而有“德”(得)可求。

三是《老子》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为一切事物的本原。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何谓“道”?“道法自然”,即无为。无为而有为,即止乱之原。

随着经济社会对节能环保的要求日益增强,作为绿色经济的交通工具,电动汽车逐渐被广泛的使用[1-3]。在其众多种储能元件中,具有储能密度高、充放电次数多、维护成本低等优点,锂电池是应用最为广泛的[4-6]。

由此看来,在我国古代文献中,“道”与“德”既可作为实位词运用,也可作为虚位词运用。按照现今的表述,实位词或相当于规范词,虚位词为中性词。故在实际运用中有待具体分析。

其一,道德为社会文化中应有的价值追求和不可或缺的行为规范。

其二,个人的道德水准以其社会行为和内在品质为衡量的依据。

本文研究背景为湖南农村科技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其对知识库要求是:知识库在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平台运行初期能够满足农民50%的诉求,其余40%由专家在线回答、10%由专家现场解决;运行完善后能满足农民70%的诉求,其余20%由专家在线回答、10%由专家现场解决。

其三,道德价值追求与行为规范的一般要求,以不超越一般人自然条件(可能性)为限度,以免转向其反向。对于未成年的儿童、少年尤其如此。至于道德的“教育”,尚有分辨的余地。

历史表明,我国古今道德文化究竟如何会通呢?

我国早在“轴心时代”就萌生法自然之道。所法未必是自然物,而是自然状态,以免“道”失而“德”(得)乱。尔后两千多年,道德教育中,此道失或未失,都属历史使然;现代教育(含“道德教育”)恰恰始于如此法自然之道,终于何处,尚待推敲。

我国早在“轴心时代”,已萌生“志于道”,依于仁之道,并且据“德”(得)明道。尔后,在两千多年教育中,此道此德失或未失,亦属历史使然。现代教育恰恰始于尊重儿童人格与个性的“仁”道,终于何处,亦待思索。

一言以蔽之,道失求诸野。西学东渐,此之谓也。其实,我国道德教育研究中问题的症结恰恰又在于道失求诸野。

三、“道德教育”研究中问题的症结

如今,所谓“道德”、“教育”与“道德教育”,实际上都是外来教育学专业用语的中文译词。由于此种译词由我国原有的“道”“德”“教”“育”诸单音词组成,既可能按照中文词的词义解读相应的专业语汇,也可能把现代的语义反套于我国古代历史。若望文生义,而又不加分辨,便可能成为如今道德教育研究与实践中问题的症结。

张载曰:“循天下之理之谓道,得天下之理之谓德……‘大德敦化’,仁智合一,厚且化也;‘小德川流’,渊泉时出之也。”(《正蒙·至当篇》)

那么是否可以把“道德教育”反套于古代的教化或授业呢?或许说无可无不可,有待具体分析。由于教化或授业都不无使人为善之义,故称其为“道德教育”,未尝不可。不过,把古代的“教化”或“授业”,不加分析地套用于现代以儿童、少年为对象的“道德教育”,便成为问题。

我国古代“道德”之理,通称“伦理”。此理虽属为人之理,其实“伦”者类也,“理”者分也。那是当时那种等级制社会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等第之理。且不说如此等级性质的道德对于当时的成年人是否公正,对于儿童和少年的合理性更成为问题。而那时恰恰把如此“做人的道理”强加于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儿童与少年。尽管那是当时那种历史条件使然,至于如今如何审视我们道德教育历史的传统,便是我们不能不回答的问题。

四、不同语境中道德教育的不同选择

一般以为“德育”为“道德教育”的简称,其实未必如此。关于不同时代、不同社会文化中的“德育”,如就其性质与语境分析,实际上与其说它们大同小异,毋宁说大异略同。明乎此,可知不同语境中道德教育属于不同价值选择。

一是在专业与非专业区分的意义上,我国古代政教不分的“德育”,主要是政治“教化”、道德“教化”的同义语,现代德育主要属于“教育”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教—学活动的范畴。

[59]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Bureau of Oceans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and Scientific Affairs, Limits in the Seas, No. 143, China: Maritime Claim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https://www.state.gov/documents/organization/234936.pdf.

二是在“教育”(价值观念)与教—学活动区分的意义上,道德作为衡量教—学活动的价值标准,从而使“德育”成为当时“教育”的同义语。

三是在“内在德性”与“外在德行”区分的意义上,传统德育更偏重以内在德性为价值追求的“美德教育”,现代德育基于对独立人格的尊重,主要成为以外在德行为底线的“习俗道德教育”。超越义务道德的“美德”,取决于个人的自觉追求。

四是在“德育”与“教育”区分的意义上,现代教育对健全人格(个性全面发展)的追求,使德育从“教育”的同义语,转为教育的组成部分。

五是在“个性”与“社会性”区分的意义上,德育从个人品性意义上的教育正在转化为“个体社会化”意义上的“社会教育”,以及带有现代教化色彩的“政治教育”中的组成部分。“个性”和“社会性”似有区别,又可能是一种错觉。因为事实上并不存在孤立于社会之外的“超人”,不存在抽去社会色彩的个性与全无个人色彩的社会性,两者的区别只是相对而言。

如此德育路线图,果能成立,便不难从中找到过去与现今德育的坐标。

德育路线图虽然总体上反映德育历史性的进步,但愿不要错看这份路线图,以免为德育空谈与炒作所误。因为德育每进一步,还可能导致德育历史经验的疏忽。其实,每个时代、一定社会文化中的德育,都以未成年儿童、少年个体道德品质的培养为根本。若架空基础性质的“德育”,导致德育概念泛化,或可能事与愿违。成年人的德性,外受舆论、法规、纪律制约,并取决于自我修养,非“教育”所能奏效。

The Analysis of “Moral Education ”

CHEN Guishe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China )

Abstract : The so-called “Deyu” is actually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word “moral education” in modern pedagogy. It is somewhat different from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moral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original meaning in Chinese, so the research is not only devoted to the intercommunication of moral culture from ancient to modern times but also involves the comparison of the “morality” concept in China and the West. On this basis, the crux of the problems in the study of moral education in China is discussed and the different choices of moral education in different contexts are reveal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iscourse of moral education.

Key words : moral education; the ancient and modern culture of morality;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oncepts of morality; the discourse of moral education; personality; sociality

DOI: 10.19503/j.cnki.1671-6124.2019.05.001

*收稿日期: 2019-05-25

作者简介: 陈桂生,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6124( 2019) 05-0001-03

标签:;  ;  ;  ;  ;  ;  ;  

“德育”辨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