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了解社区老病人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社区老年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减少ADR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本中心2014年12月1日-2016年11月30日门诊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主要的ADR类型主要为消化道损害、其次为皮肤损害和神经系统的损害;药物种类以抗生素类药占首位(占31.96%),其次为心血管系统慢性病用药(占26.80%)。结论: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严格把握社区老年人用药的适应症,加强对社区老年人ADR的监测,从而降低老年人的用药风险。
【关键词】社区;药物不良反应;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6-0344-0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不断严重,慢性病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老年人的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率也在日益增加。笔者对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4年12月1日-2016年11月30日收集到的97例门诊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综合分析,旨在了解社区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了解老年人用药特点,为社区全科医师对老年人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从而降低老年人的用药风险,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中心2014年12月1日-2016年11月30日门诊97例老年人ADR报告和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1.2 方法
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判定标准[1],采用回顾性统计研究方法对不良反应所涉及的药物种类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2.结果
2.1 一般情况
97例ADR病例中,其中男性46例,女性51例,年龄在60岁~94岁之间,平均年龄76.4±7.3岁。
2.2 ADR涉及的药品种类及品种
引起ADR的药品种类包括抗生素类、循环系统用药(主要为高血压、类药物)、糖尿病用药、中成药及其他用药。其中以抗生素类例数最多,共计 31例,占31.96%,其次为循环系统用药,有26例,占26.80%,详见表1.
表1 引起ADR药品种类
2.3 引起ADR的类型及临床表现,详见表2。
2.4 ADR因果关系、严重程度及转归
97例ADR中,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判定标准,“肯定”的19例,“很可能是”的62例,“可能是”的14例,“可能不是”的2例。其中发生严重ADR的1例(1.03%),新发ADR 13例(13.40%),一般ADR83例(85.57%);所有97例患者转归均为治愈或好转。
3.讨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各器官的生理机能均出现退行性改变,如:肝肾等脏器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及肾小管分泌和重吸收功能逐渐下降,从而影响药物在体内的转运和代谢过程,使血药浓度升高,药物作用时间延长,使其容易在体内蓄积。再加之老年人慢性病多,常常会出现多种药物合用的情况。有报道显示,联合用药发生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率分别为:2种为4.18%,3种为11.1%,4种为16.5%,7种为38.46%[2]。此外,老年人由于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的改变、内环境稳定机制减退、对药物敏感性改变、用药依从性差等原因,也是老年人ADR数量增加的重要因素[3]。
在97例ADR病例中,以抗生素类药品的不良反应最多,占总数的31.96%。分析原因,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机体的抵抗力逐渐下降,被感染的几率增加,因此抗感染药物的使用较年轻人频繁,出现ADR的概率也增加了。此次调查中左氧氟沙星在胃肠道、皮肤及神经系统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分析原因是老年人随着机体的衰老,肾脏排泄功能、肝脏代谢功能降低,导致左氧氟沙星在体内作用时间延长,易发生肠道菌群紊乱,出现胃肠道反应;又由于该类药物脂溶性好、组织渗透力强、脑脊液中浓度高等特点,可抑制脑组织内γ氨基丁酸与其受体结合,使γ氨基丁酸从自主神经末梢释放减少,还竞争性抑制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受体的结合,从而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反应程度与剂量呈正相关[4],尤其是并发脑血管疾病的高龄老年人更易引发精神症状。因此,国外有学者建议,老年人用药的剂量应为正常成人的1/2~3/4为宜[5]。另外,不良反应报告中,发现在短时间内阿奇霉素粉针剂的不良反应明显增多,分析原因是护士在配药过程中怕麻烦没有完全按照应该先用注射用水溶解的操作步骤来操作而引起的,予以纠正错误后该剂型药品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因前期没有将阿奇霉素充分溶解致使溶液中分子式较大而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见,规范的给药途径也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之一。
研究中发现,心脑血管和糖尿病用药的不良反应比例占总数的40.2%,笔者认为这与老年人患者有相关的慢性病有关,从而导致ADR例数的增加,因97例ADR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并且相关的不良反应症状均在相应的药品说明书所 列的范围之内,如:CCB类以头痛和下肢浮肿为主,ACEI类以干咳为主,二甲双胍以胃肠道为主,阿司匹林以上腹痛和黑便为主,等等。另外,97例ADR中,中成药也占有相当多的比例,笔者认为中成药的成分复杂,不易提纯,在生产、运输、储存过程中均可能发生理化性质的改变,除此药液配伍不当、浓度过高、配制的液体放置时间过长、滴注速度过快等均易引起ADR的发生[6]。
作为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本文仅能反应一少部分老年人ADR的发生,但足以反应老年人用药安全的重要性。预防为主,建议老年人用药注意一下几方面内容:(1)医生在接诊是应明确诊断,合理选择药物,严格把握用药的指证;(2)仔细地询问患者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过敏史、ADR史等;(3)根据老年人的个体差异个性化治疗,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给药;(4)尽可能单一给药;(5)为提高依从性最好有人监督服药,不要多服或漏服;(6)告知服药期间药物可能与饮食发生反应的情况,如: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能饮酒等情况。
总之,老年ADR监测不可忽视,要加强老年人对ADR的认识及用药安全的教育,以保证老年人的用药安全。医务工作者要努力、积极地收集老年人不良反应病例,以促进老年人ADR监测工作的全面开展[7]。
【参考文献】
[1]高动宸,张丽雅.药物不良反应监察指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78.
[2]张华.要重视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监测[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0,9(2):101-102.
[3]李璞.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干预分析[J].北方药学,2013,(8):106-106.
[4]李锋.左氧氟沙星致老年人不良反应25例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3):3331-3332.
[5] Gallagher LP.The potential for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 elderly patients[J]. APP Nurs Res,2001,14(4):220-224.
[6]金桂兰,唐文,赵美菊.52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4,13(5):247-249.
[7]陈崇泽,张建军.79例老年人药品不良反应分析[J].齐鲁药事,2007,26(1):57-59.
论文作者:孙晓云,胡承伟,支艳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1
标签:老年人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药物论文; 药品论文; 发生论文; 慢性病论文; 丁酸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