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消费趋势及政策趋势分析_弹性系数论文

我国能源消费趋势及政策趋势分析_弹性系数论文

我国能源消费趋势及政策走向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走向论文,趋势论文,能源消费论文,我国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594(2001)05-0055-03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能源处于供不应求状态。90年代中期,我国煤炭及能源供给总量出现了相对过剩,但仍存在石油、天然气等优势能源供应不足的结构性矛盾,我国当前能源消费政策的重点正在从供给不足时期以限制消费为主要特征的消费管制政策,逐步转向如何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问题。

一、我国能源消费的趋势

1.能源供求关系由总量不足转向供大于求,能源生产总量出现负增长

能源工业是基础工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占有重要地位。1999年,我国能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为2709.48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1.75%;能源工业总产值10469.57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4.4%;能源工业净产值4938.49亿元,占当年GDP的6.14%。能源工业的发展,保证了同期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1997年下半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到中国的出口与经济增长,国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高能耗工业生产比重下降,对能源需求的相对量增长速度减慢。在这种特殊的环境和市场背景下,使得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总需求量增长幅度开始下降,致使全国能源生产总量首次出现负增长。据统计,1998年全国煤炭产量123555万吨,比上年下降5.5%;石油产量16260万吨,同比下降0.1%;天然气产量222亿立方米,同比下降2.3%;发电量113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1997-200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连续四年负增长。这标志着我国能源供求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从长期的能源短缺与供不应求,进入了能源供应总量相对过剩、需求不足的时期。我国能源供求关系从总量不足的矛盾,转变为总量需求不足的矛盾,能源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买方市场的出现,使能源工业需要重新审视自己与市场的结合点,及时调整计划经济时期的能源消费政策和消费结构。

2.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持续负增长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费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比)是表示能源消费与GDP增长的关系的一个常用指标。1989-1999年,按可比价格计算GDP增长率,我国从1989年的4.1%(接近低谷年份),提高到1992年的14.2%(高峰年份),再逐步下降到1999年的7.1%,经济增长经历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中长”周期,并保持了相对较高的增长率。同期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也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1996年达到高峰)、然后逐步回落的过程(1997-1999)。这一时期的两个不同阶段,能源消费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变化很大。1991-1999年,我国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的平均弹性系数分别为0.065和0.20,其中,1991和1995年分别为0.40和0.50;1997年到2000年分别变为-0.07、-0.55、-1.08、-0.23。能源弹性系数反映出要素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一定关系,能源弹性系数越大,经济增长所要求的能源投入就越多,反之亦然。与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长率相比,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呈现出下降趋势。1997-2000年,中国经济在保持并不很低的增长率的同时,能源生产及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却出现了持续负增长的局面,这在中国经济增长史上是罕见的现象。

3.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十分明显

目前我国能源消费的下降只是煤炭消费的下降,石油、天然气、电力等优质能源消费仍在继续增长。1999年与1996年相比,煤炭消费占中国能源消费的比重下降7.6个百分点,石油上升5.4个百分点,天然气上升1个百分点。与煤炭消费弹性系数下降趋势不同,石油消费依然保持较高的弹性系数,煤炭作为中国最主要的能源(70%左右),它的消费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能源的消费趋势。煤炭消费的迅速下降,不仅导致煤炭消费弹性的剧烈变化,而且影响整个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因此,这一时期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下降,严格说来是煤炭消费弹性系数的下降。导致煤炭需求下降因素有很多,一是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降低了对污染严重的煤炭的消费;二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与煤炭消费关系密切的第一产业比重下降,降低了对煤炭的需求,产业结构升级导致优质能源比重的上升;三是技术进步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四是煤炭与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的价格优势日益弱化。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能源价格日益市场化,尤其是石油价格逐步与国际价格接轨。国际石油价格明显低于国内价格,这对成本不断上升的国内煤炭市场造成了巨大压力。随着国家对石油进口政策的调整与石油进口量的不断上升,优质能源对煤炭的替代作用日益明显。在煤炭大量过剩、价格不断回落的情况下,石油、天然气消费依然高速增长。

4.能源消费的部门结构变动明显

煤炭、石油、天然气能源消费量的不同变动趋势,改变了我国能源消费的供给结构。煤炭消费占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1989年76%下降到1999年的67.1%,石油比重由17.1%上升到23.4%,天然气消费由2.0%上升到2.8%。同样,能源消费部门的结构变动特征很突出。1998年与1989年相比,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动最大的是工业部门与民用部门。工业是最主要的能源消费部门,而且消费比重呈上升趋势,由1989年的68.39%上升到78.72%,上升了10个百分点,其中电力生产能源消费上升了近4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的能源下降了近6个百分点,农业部门的能源消费也略有下降。建筑业能源消费比重变动不大,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能源消费比重大幅度上升(1998年比1989年上升幅度达到35%),成为仅次于工业消费与居民消费的第三大能源消费部门。商业部门能源消费比重不大,但保持较高速度的持续上升趋势。

5.用能结构优质化倾向明显

“八五”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人均GDP,不仅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也带动了用能结构向优质化的发展,特别是实施“经济—能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环境成本的内部化,提高了人们的环境意识。人们对开发利用成本较高的优质能源——油、气和电力,不仅具有了一定的支付能力,而且也能在市场环境下选购,从而引导我国终端用能结构向优质化转变。

有资料显示,我国在能源供求相对缓和的同时,终端能源消费优质化的进程加快,油、气、电、热力等优质能源需求的增长,大大超过煤炭和生物质能需求的增长,民用能源和东南沿海地区尤其明显。1990-1995年,全国城市居民(非农业人口)煤气普及率由42%上升到68.4%;城乡居民人均生活用电量由42.4千瓦时增至83.0千瓦时,城市集中供热面积由212.6百万平方米增加到646百万平方米。其中,广东省的终端能源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1995年石油产品所占的比重已超过煤炭居首位,珠江三角洲城镇气化率达80%。

终端用能优质化的需求是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活的必然结果,居民收入增加要求使用洁净、高效能源,而增加石油和电力消费则是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终端能源消费优质化,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使用天然气与直接燃煤相比,可节能20%~30%;集中供热与分散锅炉房相比,可节能10%~20%;使用民用型煤与烧散煤相比,可节能20%。

6.买方格局短时间不可逆转

“九五”期间我国能源市场从资源短缺型的卖方市场转向资源合理配置型的买方市场,实现了市场模式的转换。国家计委能源所所长周凤起在分析“十五”期间宏观背景时指出,“十五”期间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为7.2%,人口达到13.45亿人,年均递增7.6‰。三次产业的调整,第一产业从1995年的20.5%下降到2005年的14.6%,第二产业由48.8%下降到46%,第三产业比重从30.7%提高到39.4%。在这个背景下,“十五”期间,煤炭仍将维持以需定产,但煤转电的比例将继续提高,煤炭的洁净利用技术也会促进煤炭的利用;石油供应则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度有所提高;天然气的开发潜力和开发条件会比石油要好;而电力供应在未来的能源结构中仍将以煤电为主,水电次之,核电有所发展。

“十五”期间的能源供需平衡关系将比“九五”更为协调。尽管能源弹性系数低于0.5,但会略高于“九五”,表明能源消费市场得到复苏,买方市场的供应过剩状态有所调整,但不会出现逆转,也不会再度回到卖方市场。

二、能源消费政策的走向

能源短缺时期,在增加供给的巨大压力下,如何尽快地、尽量地增加立足于国内资源的能源供应,已成为中国能源政策的特点。同时,为了保证重点供应,中国采取了严格控制能源消费的管制政策、节能政策。由于能源供求格局的变动,目前能源的消费政策出现了一些新趋势。

1.能源消费价格市场化

价格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能源的销售价格制度,逐步由政府的计划部门统一制定价格转向企业自主定价,并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逐步将能源销售从计划价格转变为计划价格与市场价格“双轨”制。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能源价格市场化进程加快,开始形成以市场价格为主导的新体制,并逐步向国际能源价格接轨。1993年,我国放开统配煤矿价格,目前除部分发电用煤(比市场价格低15~20元/吨)还执行政府指导价格外,其余煤炭产品价格均受市场供求关系调节。由于目前煤炭产品严重供大于求,价格明显回落。电力价格改革步伐相对滞后,各地区价格差距很大,1998年国家取消了许多额外电价项目,但目前电价不合理状况仍十分严重。石油是市场化步伐最快的能源品种,1998年,国务院决定以月度为基础将国内原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挂钩。2000年,我国通过连续七次调整油价,彻底改变了中国石油价格长期低于国际市场的状况,开始与国际市场油价基本同步。经过20年的改革,能源消费价格的市场化取得了重大进展。

2.环保政策标准化

随着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迅速增长,所引起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1997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超过8亿吨,为世界总排放量的10%以上,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但年递增率居世界第一位,其中85%是由燃煤排放的;排放的二氧化硫2346万吨(居世界第一位),其中90%是由燃煤排放的;排放烟尘1873万吨,其中73%是能源利用排放的。中国燃煤占世界消费量的27%,是世界惟一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大国。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与健康损失日益严重。为了控制环境污染的恶化,中国出台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政策法规。1998年和1999年,关闭非法和不合理的小煤矿3.1万家,压缩乡镇煤炭产量2.5亿吨;同时对城市汽车尾气排放、城市建筑物的供热系统及生活用能,规定了更严格的环保标准。截至1999年,中国颁布了28件环境法规和70余件环境规章,签署和加入了18项国际环境条约,制定地方性环境法规达900余件。1997年修订的《刑法》中,设立了“破坏环境与资源保护罪”,中国的环境法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同时,中国已经有能力解决能源短缺时期无法解决的能源污染问题,明显加强了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中国能源消费政策的重点,已经从解决数量问题,转向更加重视环保问题。

3.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的政策

我国能源供应进入相对过剩时期之后,能源消费政策的变化,是逐步引导能源消费向优质、高效、环保方向发展。1985-2000年,全社会用电量稳步上升,年均增长8%,超过了同期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提高了电力消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我国在加强煤炭就地转化,变输煤为输电与输气的同时,积极扩大煤炭出口,进口国内急需的石油、天然气等优质清洁能源,加大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我国开发新能源与再生资源的工作,受技术、资金尤其是与常规能源比价关系的影响,目前开发利用的程度较低。但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的开发仍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加快了产业化步伐。农村新能源开发也有所进展,对缓解农村燃料缺乏、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做出了贡献。

4.能源消费市场的国际化政策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建立在国产能源生产与供应基础之上,能源技术装备也主要依靠国内供应。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逐步改变了完全依托国内资源解决能源消费的政策,转向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能源战略。“十五”期间,我国在能源政策上要进行三个方向的调整:第一是从主要利用国内资源、高度自给自足,转向充分利用全球资源、保持适度自给率、增加进口量;第二是从封闭型、半开放市场、较高的准入限制,转向开放能源、环保业市场;第三是从主要利用国内资金特别是政府环保与生态建设投资,转向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金,特别是从引进技术设备转向零关税、低成本获取环保技术与设备。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中国主要采取开放国内能源生产市场的策略,积极在能源生产领域利用外资、进口设备,吸收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鼓励外资进入中国能源生产领域。另一方面我国不断扩大石油进口,通过国际市场满足国内日益扩大的石油需求。我国能源消费已经离不开国际能源市场,世界能源市场的价格变动对我国能源消费的影响越来越大。反过来,我国作为国际能源(尤其是石油、天然气)市场的重要参与力量,将增强对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

5.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节能政策

我国在能源短缺时期实施节能政策的着眼点,是为了节省能源消费,有时甚至牺牲必要的消费。在能源供给瓶颈状况缓解之后,我国的节能政策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首先,节能政策从控制能源消费,转向促进能源合理消费。现在我国对“节能”的理解从简单的“节约能源”本身,转换为“有效地、合理地利用能源”。其次,促进能源利用效率的进一步提高。1991-1998年中国能源利用强度年均下降4.7%,这说明我国节能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再次,颁布《节能法》,促进节能政策的法制化。最后,在节能过程中更加重视经济效益,节能已经从原来的拾遗补缺,变为如何在技术经济可行的条件下优先考虑的方案。电力企业、煤炭企业、石油天然气企业,开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进行市场竞争。

6.更加重视能源输送与布局的合理化政策

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的极端不平衡,对我国能源的开发、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能源供应短缺时期,中国能源政策的重点是重视能源生产基地建设与生产开发,对输送系统的建设相对滞后,这又进一步加剧了能源短缺局面。我国输油管道仅相当于美国总量的3.5%,天然气管道相当于美国总量的2.8%,即使考虑“西气东输”工程的几千公里管道,也不会超过美国的6%。我们的煤炭产量、消费量比美国高出许多,但石油、天然气比美国消耗却低许多,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缺乏基本设施。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把能源政策的重点转向了加强能源管网建设。能源输送与管网建设,是1998年我国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个投资重点。我国计划在三年内改造电网投资达到3600亿元,其中改造农村电网投入1900亿元。我国在90年代末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把“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作为促进西部发展与中国能源布局合理化的重大举措,一些“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重大项目已经开工建设。这是优化中国能源结构、加强能源安全的战略措施,短期内这些项目的效益还难以显示出来,但其影响将是深远的。

收稿日期:2001-06-08

标签:;  ;  ;  ;  ;  ;  ;  ;  ;  ;  ;  ;  

我国能源消费趋势及政策趋势分析_弹性系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