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及应用的探讨论文_乔美俊

道路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及应用的探讨论文_乔美俊

太原路源道桥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6

摘要: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后期混凝土路面竣工后会严重影响车辆行驶的安全,威胁人们的生命,在现代工程管理的要求下,应积极发现目前道路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的分析,采取有力地解决措施,全面提高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技术和质量。

关键词:道路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应用

1混凝土路面

混凝土路面垫层与基层在处理时,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应用方法也有差异。首先就路面垫层而言,垫层设置主要是考虑到湿度与温度状况不佳,以此对路面结构进行改善。在设置垫层的时候要考虑到路基的特点与填料类型,排水垫层设置应用的区域通常水文条件不佳,半刚性垫层则主要是针对可能产生的路基不均匀沉降,宽度方面需要与路基保持一致,并且需要考虑到厚度标准。材料方面两种垫层通常选用的是颗粒材料,半刚性垫层则使用的是土类或者是稳定的粒类材料。路面基层与垫层共同作用,可以减少不利因素对面层产生的影响,为面层施工提供保障,接缝传荷能力也能得到改善。对于面层而言,需要对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配比需按设计及规范要求确定。城区施工不采用路拌方式,原材料组成变化时需要及时调整用水量,拌合料应剔除粗颗粒确保均匀。

2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问题

2.1路面纵向裂缝和断裂

路面发生纵向裂缝或者断裂现象,一方面是由于在施工时,没有稳定的路基基础,完工后在水、温度和车辆压力的共同作用下,产生路面变形,再加上由于基层材料的不稳定性,易产生湿软膨胀,从而变形开裂;另一方面,由于纵向沟槽发生沉降,或者路基的延伸部分产生下沉,路堤一侧积水、排灌,从而导致路基基础下沉,板块脱空产生纵向裂缝。再者,若施工工艺不达标或者施工材料不合格,容易致使混凝土板基础强度和厚度不足,从而发生荷载性断裂。

2.2路面横向裂缝问题

导致路面横向断裂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混凝土路面板强大和厚度不足导致路面在行车荷载量和温度的作用下产生强度裂缝;二是由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与水泥等原料配合比例不合理,材料计量不准确,振捣不均匀;三是由于路面基础发生了不均匀的沉降,使得板底脱空而断裂;四是由于路面开始时切缝深度过浅,横断面没有被过度削弱,导致附近缩缝处发生新的断裂缝;五是由于混凝土路面切缝形成过程持续时间长,混凝土连续浇筑长度越长,浇筑时气温越高,基层表面越粗糙越容易断裂。

2.3龟裂和路面破损问题

混凝土路面发生龟裂和破损是常见的路面质量问题,其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第一,混凝土施工时配合比例不均匀不合理,水泥和沙砾用量过多导致开裂;第二,混凝土拌合的石灰比重过大,垫层和模板过于干燥,吸水量大导致裂缝;第三,混凝土表层振捣过度,导致细骨料和水泥过多浮于上表而断裂;第四,混凝土浇筑后,未进行及时的覆盖,是表面暴漏在大风天气火炎热的天气中,表层水分快速蒸发或急剧收缩而导致断裂。

2.4路面凹凸不平问题

导致路面凹凸不平的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路基填充材料不合格,在路基填充时,为防止因为材料变形或疏松导致的路面沉降问题的发生,一般建议是用泥土和沙砾,不掺杂含有草皮的土质、淤泥、冻土等材料,路基填充不合格导致路面下降,从而造成路面凹凸不平;其次,路基铺设工程中各层的均匀度没有严格把控,导致各层的厚度的平整度未达标,从而造成路面凹陷不平;再者,混凝土与水泥等的配合比不合理,用料的时间和温度为掌握好,从而使得施工后路面的平整性受损;最后,施工人员的技术不达标,在施工前没有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施工机械操作不当,导致施工的路面的强度、厚度不均匀造成路面凹凸不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混凝土路面施工

3.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道路工程在建设施工之前的准备阶段,一定要做好调查工作,要熟悉了解施工现场的气象情况,以便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施工方案。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针对雨季、大风与冬季的施工方法,还可以根据施工当地气象条件与地质水情情况来选择防水与排水措施。我们要调查工程施工用的各项物质与技术条件,由于道路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所使用到的物资品种有很多,所以一定要对这些物资进行仔细的调查,调查其生产供应情况,方便建立提早建立供需联系。由于道路施工中用水用电的量都比较大,因此电源与水源的问题一定要落实好,尽量避免在施工建设时出现停工现象。图纸的会审工作也是极其重要的,施工建设的相关单位要根据图纸会审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修改。还要把道路工程中所需的施工材料与机械设备准备好,并进行仔细检查,对那些不符合施工要求的,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2道路工程施工场地的处理

在道路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施工场地要进行处理,这个基础环节非常重要,其主要内容是对施工场地的基础设施与障碍物进行处理,其主要功能是保证道路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并尽量降低质量损失,一定要清理干净影响道路工程施工进度的因素。在道路路基工程施工中排水是常见的一种场地处理措施,在路基工程的两侧挖排水沟,把施工中多余的水通过排水沟流出,一般情况下排水沟成梯形。其重要的,施工建设的相关单位要根据图纸会审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修改。还要把市政道路工程中所需的施工材料与机械设备准备好,并进行仔细检查,对那些不符合施工要求的,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3严格把关路基压实处理

关于路基的处理,更多的是对路基压实处理的重视,由于路基建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路基打造过程中,必须对每一层的铺设进行压实处理,保证路基的强度、密实度、宽度以及平整度都达到合格的要求。为保证路基的质量,在摊铺机摊铺的过程中需严格把握前进的速度,以及碾压的次数,使其均匀碾压每一层的铺设,从而保证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另外,还需要掌握摊铺的厚度,利用双钢轮压路机和重型轮胎压路机进行不同次数的初压和复压,从而保证耐压的密实性和平整性。

3.4合理掌控混凝土拌合条件

除了填充材料的筛选以及路基压实处理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拌合技术的掌握。混凝土的拌合时极为讲究的,在一些要求较高的工程项目当中更要注意混凝土的拌合过程,在拌合过程中,对时间的要求非常严格。第一,混凝土在办何时必须保证配合比符合要求,拌合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当然也不宜太短,时间太长容易导致材料凝固,时间太短容易导致拌合不均匀,效果不佳。混凝土的凝固时间与水泥的凝固时间是相关的,通常,混凝土刚开始失去苏醒的时候叫做初凝,当混凝土完全失去塑性时被称为终凝,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大于或等于45分钟,终凝时间则不短于10个小时。第二,就是对温度的掌控。混凝土材料拌合时,以无结块为标准,对需要加热的材料,加热时间一般不能超过六个小时,否则就可能导致材料性质的变化。第三,在拌合完成后,卸料时注意拌合设备不可与摊铺机集料相互碰撞,否则容易导致配合料的成分、比例发生变化,也可能导致配料性质的变化,从而影响配料的使用效果。

结束语

道路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是影响整个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同时也影响着广大人民的出行安全,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所以,加强对道路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提高,研究施工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改善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是当前人们的重要需求。

参考文献

[1]洪洋.市政道路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分析[J].福建建材,2016,04:61-63.

[2]乐先会.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与常见问题探讨[J].低碳世界,2016,20:192-193.

[3]张漳建.市政道路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及应用的探讨[J].低碳世界,2016,29:217-218.

[4]王蒙,何艳.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评价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6,11:123-126+14.

论文作者:乔美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  ;  ;  ;  ;  ;  ;  ;  

道路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及应用的探讨论文_乔美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