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 麻醉科 四川成都 610020
摘要:目的:研究羊水栓塞发病的原因、抢救方法和诊断依据,为抢救羊水栓塞患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在我院救治羊水栓塞患者中,选择2005年5月至2015年2月救治的患者1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救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1例产妇中,经过抢救治愈的产妇8例,治愈率72.73%,抢救无效死亡的产妇3例,死亡率27.27%,其中,在剖宫产手术后发生的1例,人工破膜的产妇1例。结论:尽早发现并进行诊断对抢救有重要的影响,对病因进行及时去除,使血容量得到有效补充,尽早使用剂量较小的肝素,将子宫及时切除均是羊水栓塞抢救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羊水栓塞;抢救;麻醉体会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reasons of amniotic fluid embolism disease,rescue method and the diagnosis basis,provide clinical basis for rescue amniotic fluid embolism patients.Methods:in our hospital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amniotic fluid embolism,choose in May 2005 to February 2015 patients treated 11 ca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alyses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on the patients.Results:11 cases of maternal,after cure of maternal 8 cases,cure rate 72.73%,3 cases of maternal rescue invalid death,mortality is 27.27%,among them,after cesarean section surgery occurred in 1 case,1 case with artificial rupture in maternal.Conclusion:early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has important influence to the rescue,to timely removal of causes,to make more efficient supplement of blood volume,to use small dose of heparin as soon as possible,the uterus resection in time all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escue of amniotic fluid embolism.
Key words:amniotic fluid embolism;The rescue;Anesthesia experience
在临床上,羊水栓塞并不常见,但是其危险性较高,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应引起重视。现研究羊水栓塞发病的原因、抢救方法和诊断依据,在我院救治羊水栓塞患者中,选择2005年5月至2015年2月救治的患者11例作为研究对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救治羊水栓塞患者中,选择2005年5月至2015年2月救治的患者11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7~36岁,孕周30~40周,初产妇5例,经产妇6例,3例人工破膜,2例胎盘早剖,5例胎膜早破,2例剖宫产,1例中期引产,2例剖宫产术后。
1.2方法
1.2.1临床症状
1例患者前驱临床症状较轻微,其余10例患者均出现烦躁、紫绀、气急、胸闷、寒战等原因不明的症状。休克产妇4例,急性呼吸循环衰竭,临床表现为心动过速,难以呼吸,血压减小情况显著,其中,3例病情继续发展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急性肺水肿的2例,之后有难以呼吸的现象,出现略粉红色泡沫样痰。7例产妇以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为主要临床症状,均出现宫腔大量出血的情况,出血不凝,伴随休克。
1.2.2实验室检查
所有产妇均出现血小板进行性降低的情况,其中,4例产妇下降情况明显,低于50×109,凝血酶原时间均延长,其中,3例产妇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较显著。纤维蛋白原出现进行性下降,3P试验呈强阳性的产妇9例。
1.2.3抢救方法
及时给产妇戴面罩供氧,产妇病情处于危重状态时,直接进行气管插管,使用呼气末正压通气使氧合得到改善。及时、快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抗过敏措施:给产妇静脉注射10~20mg地塞米松。纠正肺动脉高压措施:将60mg盐酸罂粟碱注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输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纠正心衰措施:将0.4mg西地兰注入10%葡萄糖溶液20ml中,静脉推注到产妇体内。扩容抗休克措施:迅速对血容量进行有效补充,依据情况需求,迅速将羟乙基淀粉、复方氯化钠输注患者体内,将新鲜全血和冰冻血浆输注患者体内,并尽快为产妇补充凝血酶原复合物以及纤维蛋白原。尽早使用剂量较小的肝素。
1.2.4麻醉措施
需要手术进行治疗的产妇9例,均应用全身麻醉方法。可选择氯胺酮、芬太尼、依托咪酯做为麻醉诱导药物,连续泵注瑞芬太尼以及丙泊酚,间断注射维库溴铵以维持麻醉。
1.2.5产科处理
在胎儿分娩出前出现羊水栓塞的产妇3例,立即进行剖宫手术,其中,在手术过程中发展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产妇1例,实施子宫切除手术。在胎儿分娩后出现羊水栓塞的产妇6例,均产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其中,经宫腔纱布填塞术止血仍然无法控制的产妇4例,实施子宫次全切除手术。剖宫产术后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产妇2例,立即再次实施子宫次全切除手术。
2 结果
11例产妇中,经过抢救治愈的产妇8例,治愈率72.73%,抢救无效死亡的产妇3例,死亡率27.27%,其中,在剖宫产手术后发生的2例,人工破膜的产妇1例。
3 讨论
3.1羊水栓塞发病诱因
产生羊水栓塞的原因多数是宫颈损伤、子宫破裂等原因致使子宫血窦或者羊水经过静脉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1]。相关学者经过研究,指出羊水栓塞患者中,有88%的患者为经产妇,使用缩宫剂产妇所占比例为22%,还有双胎妊娠、胎膜早破、先兆子痫、过期妊娠死胎等诱因[2]。该病发作较急,发展较快,如果没有及时诊断、抢救,将会严重威胁产妇和胎儿生命健康。本次研究中,初产妇5例,经产妇6例,3例人工破膜,2例胎盘早剖,5例胎膜早破,2例剖宫产,1例中期引产,2例剖宫产术后,均存在发病诱因。
3.2羊水栓塞的早期诊断
本次研究中,死亡产妇3例,其中1例产妇发病较突然,病情发展速度较快,临床症状主要以心肺功能衰竭,之后发展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在剖宫产手术后发生的2例,其中,有1例患者前驱临床症状较轻微,导致诊断不及时,而发展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相关医务人员绝对不能等待化验结果出来之后再进行救治,在临产中、分娩过程中、剖宫产手术中以及娩出胎儿后,产妇出现突然性烦躁、不安、气急、胸闷、寒战、难以呼吸、大出血、呛咳、循环衰竭、凝血功能障碍、不明原因休克,出血与休克不成比例时,应将羊水栓塞发作的可能放在考虑因素首位[3]。
3.3羊水栓塞治疗
按照《中华妇产科学》诊断标准,对产妇进行快速、准确诊断[4]。相关医务人员根据产妇疾病的发展情况,冷静、快速的进行各项救治工作,尽可能减少抢救时间[5]。羊水栓塞早期阶段,多数产妇临床症状为低氧血症,应给产妇进行高浓度氧疗,情况需要时,采取气管插管正压给氧措施。在救治过程中,尽早扩容、输血是重要的治疗步骤,能够将微血管血液滞留情况进行有效改善。当产妇病情发展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阶段时,早期阶段使用较小剂量的肝素,并尽快进行凝血因子补充。当产妇病情发展较严重,出现阴道大量出血,血液不凝情况时,经过以上抢救措施均无效时,应实施子宫次全切除或子宫全切除手术。
3.4麻醉处理
羊水栓塞患者病情发展较危急时,应使用全身麻醉的方法进行麻醉,尽量选择见效快,苏醒时间短的麻醉的药物,麻醉药物应对产妇的呼吸和循环抑制作用较小,例如:氯胺酮、芬太尼、依托咪酯、咪唑安定等。
3.5小结
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后,会使患者产生肺部羊水栓塞,引起肺毛细血管产生痉挛和酸中毒,使产妇出现肺动脉高压、组织缺氧的情况,缺氧与酸中毒又会使肺毛细血管痉挛程度加重,在这一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进而产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在临床实践中,这些因素会使患者病情迅速发展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并在较短时间内进入严重纤溶阶段。由此可见,尽早发现并进行诊断对抢救有重要的影响,对病因进行及时去除,使血容量得到有效补充,尽早使用剂量较小的肝素,将子宫及时切除均是羊水栓塞抢救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高霞.羊水栓塞抢救的临床麻醉体会[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0(05):1853+1856.
[2]邵景萍.2例羊水栓塞抢救成功的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09(07):1224-1225.
[3]韩秀萍,张文印.我院发生3例羊水栓塞抢救成功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30(11):188-189.
[4]郑九生,曾晓明,周群等.羊水栓塞急救技术研究[J].江西医药,2012,10(08):894-897.
[5]朱玉丽.羊水栓塞患者急救治疗的临床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3,05(04):740-742.
论文作者:岳现文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
标签:产妇论文; 羊水论文; 栓塞论文; 患者论文; 凝血论文; 子宫论文; 血管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