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春
(哈尔滨市双城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100)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的放射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胃癌患者30例术前放疗、术后放疗及单纯性放疗的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前放疗10例胃癌患者行术前放疗,使Ⅲ期胃癌的根治切除率由56.9%提高到75.9%,提高了19%。术中放疗10例Ⅱ~Ⅳ期的患者术中放疗5年生存率比单纯手术提高15%~25%。生存率提高主要是由于其中20%的病例在根治性切除后较好地控制了局部复发。术后放疗平均生存期为33个月,5年生存率为40%。单纯放疗放射治疗胃癌60Gy(1.5~2.0Gy),3年生存率达11%,5年生存率为7%。结论: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的广泛应用,放射治疗对胃癌的价值有了新的评价。
【关键词】胃癌;放疗;术前放疗;术后放疗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1-0093-02
胃癌绝大多数为腺癌,以往认为胃腺癌对放射线不敏感,肿瘤致死量需要很高,而胃周围的组织和器官,如肾脏、胰腺、脊髓、肝脏及肠道等,对放射线又较敏感,耐受性较低,易致放射性损伤。另外,给予高剂量照射时,正常胃组织易发生纤维化而固缩,丧失正常功能。因此,以前一直认为胃癌不适合放射治疗[1]。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胃癌患者30例术前放疗、术后放疗及单纯性放疗的方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胃癌患者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6~76岁,平均年龄53岁。病理诊断:低分化腺癌11例,腺癌10例,粘液腺癌9例。术前放疗10例,术中放疗10例,术后放疗8例,单纯放疗2例。
1.2 方法
1.2.1术前放疗 照射野应包括原发灶以外3~5cm,以及腹腔、胃左、肝总和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一定要保护好一侧肾脏,可采用多野照射,有条件者,可采用适形或调强技术。放射线一般应用加速器6~15MVX线或60钴γ线,常规分割,1.8~2.0Gy/次,5次/周,肿瘤剂量为35~40Gy。放疗结束后休息2~3周进行手术。
1.2.2术中放疗 采用9MeV~18MeV电子线,术中切除病灶及转移淋巴结后,在胃肠吻合术之前,将肠及周围重要器官移出照射野外,采用消毒的限光筒,对瘤床、胃左动脉、脾动脉、肝总动脉及腹腔动脉周围淋巴引流区,一次照射肿瘤量30~40Gy。
1.2.3术后放疗 采用适当规范的照射野,放射量为45~50.4Gy,1.8~2.0Gy/次,可对胃和小肠产生严重毒性反应的危险性≤5%。采用加速器6~15MV X线或60钴γ线,常规分割,照射肿瘤量为40~45Gy后,缩野针对残留病灶(病灶外放2~3cm)追加照射15~20Gy。一般可在术后3周开始放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4单纯放射治疗 可采用多野照射技术,有条件者采用适形调强放疗技术。大野照射肿瘤量40~45Gy后,缩野照射肿瘤区至60Gy。姑息性放疗时,可针对引起症状或痛苦明显的病灶进行放疗,放疗剂量40~50Gy。
2.结果
术前放疗10例胃癌患者行术前放疗,使Ⅲ期胃癌的根治切除率由56.9%提高到75.9%,提高了19%。术中放疗10例Ⅱ~Ⅳ期的患者术中放疗5年生存率比单纯手术提高15%~25%。生存率提高主要是由于其中20%的病例在根治性切除后较好地控制了局部复发。术后放疗平均生存期为33个月,5年生存率为40%。单纯放疗放射治疗胃癌60Gy(1.5~2.0Gy),3年生存率达11%,5年生存率为7%。
3.讨论
胃癌术前放疗的目的是使肿瘤缩小,降低癌细胞活力,杀灭或抑制向周围浸润的微小病灶和区域淋巴结的转移灶。从而提高肿瘤的切除率,降低术中种植率和血行性播散,减少局部复发率,以提高生存率[2]。适用于Ⅱ期和Ⅲ期胃癌,病变直径≤6cm,估计肿瘤切除困难者。对于低分化腺癌或未分化癌,术前放疗可使肿瘤明显缩小。
术中放疗的目的是对Ⅱ~Ⅲ期胃癌手术切除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后,针对瘤床及淋巴引流区进行一次大剂量的术中照射。或因解剖条件限制仅能姑息性切除而常有癌残存时,对残存灶及淋巴引流区实施的一次大剂量照射。以控制术后残存病灶、亚临床灶及微小淋巴转移灶,从而降低复发和远处转移率[3]。适应于Ⅱ~Ⅲ期胃癌,估计能手术切除,而无远处转移者。放射野应包括不能切除的肿瘤部分,残余瘤或瘤床,以及主要的淋巴引流区(胃大小弯,腹腔动脉,胰上动脉,脾动脉和肝门,有近侧病变时尚应包括食管旁淋巴结)。在具体的患者,理想的放射野需要根据肿瘤的手术和病理范围予以修正。瘤床和淋巴结的范围需要根据术前和术后影像学以及外科手术留置金属夹的位置来设定。有时理想的照射野与某些器官和结构的表面投影重叠,因而限制了照射量,由于对穿照射野是对肿瘤的淋巴引流区进行照射的最实用技术,因此照射野内应尽可能少些正常组织或限定照射剂量。上腹部应限制照射量的器官和结构很多(胃、小肠、肝、肾、脊髓)。
术后放疗的目的是杀灭或控制残余病灶,降低复发率,从而提高生存率。常用于胃癌姑息切除后,有局限性病灶或转移淋巴结残留或术后切缘有癌残留者,皆宜行术后放疗。对高度可疑或病灶处应做银夹标记,以便术后放疗定位。
单纯放射治疗对于局部晚期不能手术切除的胃癌,可给予放射治疗加化疗。放疗的目的是缩小或控制肿瘤,缓解梗阻或出血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望延长生存期。对于仅局部晚期、无穿孔、无远处转移及一般情况较好的胃癌患者,可给予根治性放疗。若已有远处转移或患者一般情况较差者,仅给予姑息性放疗,以缓解症状,解除痛苦。
放疗的并发症中早期为炎性水肿,出现恶心和/或呕吐、腹痛。晚期并发症可出现小肠梗阻甚至出现小肠穿孔,发生弥漫性腹膜炎。病变肠段如铅管状,肠壁苍白、增厚、僵硬、肠腔狭窄[4]。X线钡餐可见病变肠段有界限清楚的局限性狭窄。放射性胰腺炎由于胰腺受照射的面积较大,可发生放射性胰腺炎,出现腹痛、发烧、胰淀粉酶升高等急性胰腺炎症状。胃癌放疗时放射性脊髓炎很少发生,只有当仅采用前后对穿野照射使脊髓受量超过40Gy时才有可能发生。放射性脊髓炎的早期以Lhermitte征为主要表现,即低头时腰骶下肢触电样麻木感,潜伏期1~10个月不等,多呈一过性临床经过,经适当休息及药物治疗后症状多在3~6个月完全消失。极少数可发生放射性脊髓病,初期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浅感觉减退,症状逐渐由下而上发展,由感觉障碍到运动障碍。患者可能稳定在某一阶段不再发展也可能逐渐加重终至完全截瘫,其瘫痪平面与受损照脊髓所支配的部位相一致。
【参考文献】
[1]宋永文,余子豪.胃癌的放射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04.7(22):1636-1637.
[2]赵景胜,陈群,向志碧,丁纯志.45例局部晚期胃癌术后辅助同步放化疗临床研究[J].肿瘤学杂志,2010.16(10):760-763.
[3]李桂超,章真.胃癌辅助放化疗的临床研究[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8.17(5):406-410.
[4]刘亮,朱艳丽.胃癌患者放射治疗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2):67-68.
论文作者:杨立春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6
标签:胃癌论文; 术后论文; 肿瘤论文; 病灶论文; 患者论文; 术前论文; 淋巴结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