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九年民族理论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研究论文,一九论文,民族论文,九九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5-05;D69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22(2000)03-0035-08
1999年的民族理论研究仍然呈现一派繁荣的景象,发表了大量的论著,涉及到了民族理论研究的方方面面,下面选择学者们比较关注的方面进行综述。
一、邓小平民族理论研究
邓小平民族理论研究在近年来一直是民族理论学界关注的热点,今年仍然有数十篇专论发表,研究的视角涉及到了邓小平民族理论的方方面面,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拓展。
1.关于邓小平民族理论的构成。对邓小平民族理论的构成或称之为理论体系进行探讨,无疑有助于更好地把握邓小平民族理论的精髓。杨侯第《关于邓小平民族理论体系的框架问题》(《民族团结》第8期)对邓小平民族理论体系的框架进行了探讨,认为事实求是,一切从民族问题的实际出发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哲学观;真正实行民族平等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柱石;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核心;实行真正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邓小平民族理论在国家结构上所坚持的一个基本制度;加强民族团结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一个大主题;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一个关键环节;两个发展战略是邓小平民族理论关于解决民族问题的战略步骤;改革开放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一个崭新领域。作者长期从事具体的民族工作,因而对邓小平民族理论的理解颇有特点。金炳镐《论邓小平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北方民族》第2期)虽然没有对邓小平民族理论的构成进行细致的探讨,但认为邓小平民族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最为主要的内容是关于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理论。这一理论起始于民族问题的地位作用,立足于真正的民族平等,着手于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着眼于全面的民族发展,归宿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作者进而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是近年来邓小平民族理论研究中少见的力作。
2.关于邓小平民族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科学而完整地阐述邓小平民族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轨迹,也是学者们关注的问题之一,今年论及这方面的文章发表了许多。陈铺逵《邓小平民族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黑龙江民族丛刊》第3期)认为邓小平在《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一文中深刻阐述的一系列关于解决西南民族问题的重要思想为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1979年6月15日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的讲话是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开始确立的标志;我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完成和确立是以1992年1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为标志,在会议上江泽民作了题为《加强各民族团结,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携手前进》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我国40年来的民族工作,回答了我国民族工作中提出的一系列理论问题,是对我党处理民族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具体体现和集中表述。王大昆《邓小平民族理论的重要基石》(《云南民族学院学报》第3期)则认为《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的发表是邓小平民族理论形成的标志。宋全等《论邓小平民族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黑龙江民族丛刊》第4期)也是这方面的专论。何晓芳《邓小平与毛泽东民族理论之比较》(《贵州民族研究》第1期)则选择了一个特殊的角度对邓小平民族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探讨。作者将邓小平、毛泽东的民族理论进行了比较,认为他们共同创建了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但由于个人经历、时代环境的不同,两代伟人的民族理论具有各自的特点,邓小平民族理论是在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对毛泽东民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的这一观点对人们了解邓小平民族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更有参考价值。
3.关于邓小平民族发展理论的探讨。民族发展的理论在邓小平民族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我国各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覃敏笑《邓小平发展理论与民族地区发展试论》(《贵州民族研究》第2期)对邓小平的发展理论进行了探讨,认为邓小平关于发展的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体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晶。并进而认为“发展才是硬道理”是民族地区加速发展的总体立足点,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繁荣之路。民族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解决发展与稳定、共同富裕与现实差距等问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黄东辉等《论邓小平民族发展理论的科学体系》(《广西民族研究》第2期)则对邓小平民族发展的理论进行了探讨,认为邓小平民族发展理论包括大力促进各民族和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进各民族的全面进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国家帮助与自力更生相结合;坚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和坚持党的领导等。和少英《邓小平民族发展理论探析》(《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第1期)则认为民族发展的理论是邓小平关于民族问题论述中的一条主线;经济发展是民族发展的重要标志,但邓小平是把民族发展同民族凝聚力、民族关系及祖国统一等问题综合考虑的。
4.关于邓小平民族理论与现实民族工作的研究。理论是为现实服务的,对邓小平民族理论的探讨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的民族工作,因而对邓小平民族理论现实作用的探讨也显得尤为重要。朱在宪《论邓小平的民族理论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指导作用》(《贵州民族研究》第4期)认为邓小平民族理论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民族发展的理论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核心,其民族观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思想准则。进而认为邓小平民族问题理论的侧重点不在于其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在于强调实践中解决具体民族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5.关于邓小平的民族区域自治理论。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在邓小平时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它也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郎维伟《论邓小平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和思想》(《民族研究》第1期)对此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作者从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是发展问题;民族区域自治遵循的几大原则;要实现真正的民族区域自治;民族自治地方不能照般汉族地区的政策;培养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是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内容;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方面对邓小平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进行了系统阐述,认为邓小平在民族区域自治方面的论述和实践说明邓小平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积极实践者和权威阐释者。廖杨《邓小平的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初探》(《黑龙江民族丛刊》第1期)等也对此进行了有益探讨。
6.关于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民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从总体上讲,将邓小平民族理论和第三代领导集体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思想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论著尚不多见,但这方面的研究无疑对邓小平民族理论的研究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对我国现阶段民族问题的解决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宋全《论第三代领导集体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思路》(《贵州民族研究》第2期)即将研究的视角集中在了这方面。作者从以邓小平民族理论作为认识和解决民族问题的指南;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努力提高民族地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族法制建设;把握机遇,注重实效,充分发挥政策优势;维护民族地区稳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从战略高度着眼,进一步加强民族干部队伍的建设;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等七个方面论证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思路,认为它是对邓小平民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对做好新时期的民族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应该认真研究和把握。李德洙主编的《中央第三代领导与少数民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是目前国内第一部以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与少数民族为研究对象的专门性著作。该书由实践与关怀、理论与政策、大事记三部分构成。对于探讨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民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以及现行的民族政策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民族问题基本理论研究
民族问题基本理论的研究近年没有得到学者们足够的重视,每年虽然都有一些论著发表,但似乎并没有引起学者们更多的关注。今年发表的有关论著值得介绍的有如下数篇:
杨荆楚《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论中国特色民族理论体系的基础与核心》(《黑龙江民族丛刊》第3期)在追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历史基础上,认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不仅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而且也是有中国特色民族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
亨廷顿文明冲突的理论提出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有关这方面的探讨也形成了热点。孙代尧《解释民族冲突的三种理论图式》(《贵州民族研究》第3期)则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冲突的实质是阶级冲突理论、美国人缪尔·亨廷顿关于冷战后世界的冲突是“文明的冲突”理论及北京大学宁骚的民族冲突的实质是民族国家构建与族体自身发展之间的矛盾结果理论称之为解释民族冲突的三种理论图式,并进而对三种理论图式进行了分析,认为阶级冲突的理论在面对当代众多国家的国内民族冲突时,对于其根源的分析和解释能力有其局限性;亨廷顿“文明的冲突”的理论其背后隐含的仍然是国家利益的冲突;宁骚的理论则是借鉴了上述两种理论的一些思路,其政策含义在于民族冲突一般是在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各民族人民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情况下发生的,因此政府和主体民族应当通过改善这种联系来消灭冲突,而改善这种联系的关键就是在制定和执行国家的现代化总体规划中确认国内各民族的多元存在和共同繁荣、共同富裕这一基本方针政策。
民族理论学界关于民族意识的探讨数年前曾经一度成为热点,之后这方面论著也经常见诸于各类论著之中。熊锡元《民族意识过程:从“自在”到“自为”》(《黑龙江民族丛刊》第2期)即是年内出现的此类专论。作者受到黑格尔哲学中关于概念的两个阶段的同一性,以及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者由自在阶段到自为阶段理论的启发,认为民族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也是一个由“自在”到“自为”的升华过程,并对民族意识在两个阶段形成的条件和因素,二者的含义、特征和社会作用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民族意识过程由“自在”到“自为”是一个质的飞跃,是一个发展规律,是一个民族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一个民族只有在它的民族意识发展到“自为”的高度时,才有可能跻身于现代民族之林,为全方位地参与社会生活以及解决民族问题创造条件。该文作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民族意识的探讨,所论颇有新意。
赵健君《试论民族理论基础理论的更新》(《西北民族学院学报》第3期)为民族理论的研究提出了一个重大的课题,作者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变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生产关系,为民族理论增添了新的研究内容,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础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特别是社会财富分配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等的确立和有关理论的发展,又从另一个方面要求民族理论及时更新观念,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三、民族法制建设研究
民族法制建设是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措施,也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今年发表的有关论著主要集中在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监督机制等众多方面。
马红斌《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与依法治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第2期)从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权限、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当前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与依法治国不相适应的主要问题、加强和完善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等方面对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作者认为加强和完善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而当前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与这一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急需从立法体制、立法程序、立法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逐步使民族自治地方的各项工作走向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以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吴斌《完善民族立法刍议》(《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第1期)也认为民族立法仍然是民族法制建设的薄弱环节,尤其是民族自治地方,由于认识不足,加之起步较晚,立法经验欠缺等原因,民族立法工作面临诸多困难,为完善民族立法必须在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的关系上,适当划分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两者的立法权限,以经济立法为重点,完善民族立法体系,搞好规范性民族法律文件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工作。江岚《加强民族地区法制建设,推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喀什师院学报》第3期)认为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的特点是地方性、民族性、多样性、服从性的法制建设;其内容在法律制度建设方面包括法律规范建设、执法制度建设、监督机制建设,并进而对法制建设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等进行了探讨,认为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加强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将有力推动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侯正清《完善监督机制,促进民族法制建设》(《贵州民族研究》第3期)则从监督机制的角度对民族法制建设进行了探讨,认为我国民族法规体系的监督机制一是缺宪法监督的法律依据,二是没有强有力的监督机构和监督措施。
金河禄《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北方民族》第1期)针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进行了探讨,认为在新形势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所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某些基本原则相矛盾,造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新形势下的实施遇到了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有关经济建设和财政管理等方面规定的贯彻实施带来一定的影响,使原本薄弱的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经济状况相对恶化。进而认为新形势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应该首先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则、改革的原则、法制化的原则。其次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所应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和完善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需要,又能体现国家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帮助与扶持的民族经济政策,以此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加紧建设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需要,又适合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特点的民族经济法规体系,以法律的形式全面规范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需要;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进一步扩大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对外开放,通过开放促进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
将民族区域自治法和经济特区政策相比较,进而探讨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途径是民族区域自治法研究中比较新颖的角度。杨积堂《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经济特区政策比较与立法借鉴》(《青海民族研究》第1期)从一个学者们很少关注的角度对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完善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在性质和立法权限上,民族区域自治法和经济特区政策具有共同点:都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人民民主政权管辖下的一级地方行政区域,共同的目的是促进经济发展;在这两种特殊的区域内,国家都授予了一定的立法权限,以利于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更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的法规和规章。二者在适用的地域条件方面也有明显差异,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大多处于中西部和边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而经济特区条件优越。经济特区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立法借鉴是完善鼓励外商投资的有关政策法规,健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外商投资的法律保障机制;加快制定内联企业发展的有关法规,大力促进东西部合作;着手制定有关政策法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在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快速增长等。
认为民族区域自治防碍发展的思想在现实工作中时有出现,表现之一即是撤自治县改为市。黄铸在《不能把民族自治和发展对立起来》(《民族团结》第8期)一文针对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作者认为民族平等、团结、自治、发展四项基本原则和政策是统一的整体,那种要发展就要取消自治、或把自治县改为市的做法和认识都是不对的。马长斌《宁夏建立三级回族区域自治的历史》(《西北民族学院学报》第2期)则对宁夏实施回族区域自治的过程进行探讨,认为经历了1952年泾源回族自治区成立的尝试、1957年前的发展和最终确立三个阶段。
戴小明《新中国民族法制建设: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前瞻》(《民族研究》第5期)是一篇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的文章,对我国的民族法制建设进行了回顾和展望。作者认为面向21世纪的中国民族法制建设的目标取向是民族法制现代化、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法制化、民族法制研究科学化。温华编著《区域自治:中国特色的道路》(《中国摄影艺术出版社1998年12月》)是跨世纪民族知识文库中的一部。该书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论、原则、作用,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概述。作为教科书,编著的原则是知识性和趣味性,但对于充分发挥学术著作的社会价值则提供了一个成功的例证。
四、民族关系研究
民族关系研究虽然在今年并没有形成热点,但这方面的论著年内也发表了不少,有些论著的研究视角和观点也颇有新意。
民族关系的和谐稳定是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必然出路,王希恩《多民族国家的和谐稳定的基本要素及其形成》(《民族研究》第1期)从国家稳定的角度对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关系进行了探讨,这是学者们很少关注的问题。作者认为平等的民族关系、共同的国家认同和一体性的社会关系是建立和谐稳定多民族国家的基础要素。这些要素的形成可以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更可以是通过国家机制的作用自觉实现的过程。这一国家机制应是先进的国家性质、民主合理的国家形式和平等团结的民族政策的统一。
苏太恒《开放型民族关系概论》(《贵州民族研究》第2期)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进行了论述,认为我国的民族关系可以宏观地划分为三个形态,以此为特征经历了三个阶段:对抗型民族关系,涵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漫长的发展阶段,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压迫与被压迫、征服与被征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封闭型民族关系,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从根本上废除了压迫制度,执行了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策,标志着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但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是政治上的平等,缺乏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广泛而密切的经济联系作保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终于建立在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共同利益的密切相连的基础之上,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时期。作者进而认为,开放型民族关系的确立是我国民族现代化和民族关系现代化的重要条件,是邓小平对我国民族理论的新贡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我国的民族关系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其中如何认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互助关系即是一个新的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尹玉《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族互助关系》(《民族研究》第3期)对我国民族互助关系原则的形成过程、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这一原则的必要性、新时期民族互助关系的新特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维护和发展我国的民族互助关系是党中央做出的正确决策,对此应该加强研究和宣传。杨顺清《民族互助关系论略》(《贵州民族研究》第4期)认为我国的民族互助关系正经历着一个转型期,体现出从封闭的互助模式转型为开放的互助模式;从单边的互助模式转型为多边的互助模式;从道义型互助模式转型为效益型互助模式。
理论探讨的目的是为现实服务,杨多才旦《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发展中的几个问题及对策》(《北方民族》第3期)认为影响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有: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问题;民族意识的普遍增强成为影响民族关系的一个新因素;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壁垒还阻碍着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顺利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矛盾问题;世界民族主义浪潮直接影响民族关系。民族关系发展的走向是由“封闭”向“开放”发展、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继续明显存在、民族意识的增强使民族关系呈现两种发展趋势。要解决现阶段民族关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广泛、深入和持久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民族政策再教育是调整民族关系的关键;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是调整民族关系的根本;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协调、发展民族关系的坚实基础和重要手段;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最重要的纽带等。
黄光学等主编《新中国的民族关系》(鹭江出版社1999年8月)是一部系统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创立后我国民族关系的专著,也是国内第一部这方面的著作。该书由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民族问题的原则立场;旧中国民族关系的回顾;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内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新中国建立初期民族团结工作面面观;新时期民族团结工作面面观;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经验等部分构成。该书是国家民委和中央民族大学长期从事民族工作或研究的专家学者共同撰写,因而理论的探讨和现实结合十分密切,也颇有深度,可以视其为多年来国内关于民族关系研究的总结。
五、民族政策研究
民族政策研究近年来日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有关这方面的论著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今年也有大量这方面的论著发表,故我们将其归为一类进行介绍。
王铁志《新中国民族政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时代特点》(《民族研究》第5期)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而撰写的回顾性论文。作者将新中国的民族政策的发展分为开创奠基和曲折发展、遭受严重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大发展三个时期。认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族政策的发展具有不同的重点,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新时期的民族政策在理论、内容和方法上都有许多新发展,对民族问题认识的深化、关于少数民族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关于民族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论、关于少数民族改革开放的理论、关于“两个大局”的理论等对制定新时期的民族政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民族政策也增添了许多新内容,体系趋于完善,也有许多创新,表现在趋于具体化、市场化、制度化、法制化、多样化等方面。作者的另一篇论文《关于我国民族政策发展历史经验的理论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第6期)则对新中国民族政策制定与发展的成功经验从理论上进行了总结,作者认为可以一切从实际出发,认真把握民族问题的特殊性;要解决当代中国的民族问题,必须把发展放在首位;尊重自治权与保证国家大政方针的统一;尊重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与促进民族发展相结合;国家帮助支援与发扬自力更生精神相结合;民族政策与其相关领域的政策相衔接等方面进行了概括总结。
由国家民委政策法规司民族政策处撰写的《中国民族政策取得辉煌成就》(《民族》第7期)也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而作,该文从少数民族政治上实现了平等、区域自治制度、少数民族干部和科技人才的培养、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民族教育的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等方面对我国的民族政策进行了总体的评价,认为从宏观上看我国的民族政策,特别是政治方面的政策得到了有效的贯彻实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在保持连续性的同时,在一些微观和具体政策的执行中出现了一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族地区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的情况。
肖红《浅析当代我国民族政策与民族法律的关系》(《西北民族学院学报》第2期)对当代我国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民族政策是一个国家处理民族关系的准则,是民族立法的指导原则,有时甚至成为民族法律本身。民族政策与民族法律在多方面表现出一致性,但二者在制定机关、表现形式、实施手段、调节社会关系的范围及稳定性方面存在不同。当代我国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的关系大致经历了革命战争时期民族政策为主,民族法律欠缺;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民族政策为主,以法律手段为辅来调节我国的民族关系;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期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的关系发生了倒退,民族法律建设遭到破坏,其作用很少得到发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族法律体系初步形成,我国正由“政策之治”向“法律之治”时期过渡等四个时期。
彭谦《落实民族政策的实践与思考》(《黑龙江民族丛刊》第3期)是一篇探讨我国民族政策落实情况的专论,作者在概述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政策、少数民族经济政策、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基础上,对这些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认为,加强民族立法和执法仍然是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的当务之急;干部队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远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发展商品经济、民主政治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把造就一支合格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作为实现民族区域自治、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和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来看待;加大中央宏观调控力度,制定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并用法律法规的形式规范下来,抓好落实;深化改革,打破教育体系的封闭性,增强适应性,促进民族教育的发展。
在世纪之交对我国的民族政策进行总体评价,并进而对民族政策的调整和完善进行探讨,是罗树杰等《世纪之交中国民族政策调整的思考》(《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第4期)的写作目的。作者从民族识别、社会改革、民族区域自治、少数民族干部、经济政策、教育政策、语言文化政策、宗教政策等多方面对中国民族政策进行了总体评估,认为这些政策为维护祖国统一,增强民族团结,保证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纪之交,中国的民族关系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而民族政策则存在着滞后的问题,其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础理论研究不深、对民族政策缺乏理论探索、对中国民族和民族问题缺乏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民族理论研究队伍老化和青黄不接,以及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等。调整民族政策的指导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具体的思路是从关系国家命运的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从战略的高度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完善民族立法政策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机制、充分发挥中央政府的主导作用,并进而建议建立权威的中央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民族区域自治法修改委员会、将“自治区”改为“自治省”、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规范中央政府与民族自治地方事权的划分、建立中国民族投资发展银行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国家对民族地区采取的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削弱,从而引起了学者们的普遍关注。梅端智《实施优惠政策,加快民族经济发展》(《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第1期)以青海民族地区的实际为例,对此进行了探讨。作者建议国家在财政政策方面恢复实际上已被取消的原来行之有效的优惠政策,如预备费高于一般地区2%的规定、5%的民族机动金等;对现有的优惠政策,如“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扶贫专项贷款”、“中西部乡镇企业专项贷款”等实行按中央财政收入同步增长的办法,保证这些资金能有所增加;设立民族地区发展资金,专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照顾民族贫困省区的特殊困难,拨出相应的专款来冲销其历年来的财政赤字,使其卸掉负债包袱,开发资源。在税收政策方面,调整税收结构,完善新税制,使民族地区的实际税负同发展地区基本持平,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确立新的轻税政策,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建立国际通行的以因素法为特征的科学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用于维护民族地区公共服务的最低支出标准,解决民族地区的基本生存问题等。宋全《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优惠政策的坚持和完善》(《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第2期)则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优惠政策的坚持和完善必须走出认识上的三个误区:一是认为民族优惠政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悖逆;二是认为民族优惠政策会弱化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的能力;三是把扶贫政策等同于民族优惠政策。
在民族理论学界,对现实民族政策进行探讨的文章可以经常见到,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人们往往很少论及,金炳镐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中华苏埃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纲领政策》、《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纲领政策》、《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纲领政策》(《黑龙江民族丛刊》第4期)是一组研究中国共产党早期民族纲领政策的专论。这些文章从民族纲领、民族政策、民族理论观点、民族政策实践等方面对上述各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进行了系统探讨,为人们了解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民族政策提供了可能,也填补了该项研究的空白。
六、民族工作研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的民族工作也进入了转型时期,毛公宁《关于社会转型期民族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探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第6期)对此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民族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做好这一时期的民族工作必须抓住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千方百计地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提高各民族的素质;处理好统一与自治的关系,不断完善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根据国内外发展变化的形势,进一步加大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力度;妥善处理国内的民族关系,在全国各民族干部群众中广泛深入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的宣传教育,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民族工作在我国民族工作中的地位也不断得到加强,学者们近年来也自然日益关注此问题。贺青松等《关于城市民族工作的几点思考》(《甘肃民族研究》第1期)对甘肃城市民族工作进行了有益探讨,认为城市民族工作地位特殊、作用突出,从整体来说城市已经走上了正规,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各级政府对民族工作比较重视,但口头上讲得多,实际行动比较少;基层党政机关对民族工作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城市民族工作部门参与经济的方式简单、手段不硬,难以形成规模;因为企业裁员定岗,一部分少数民族职工生活面临困难;少数民族干部比例小,职位低,结构不合理;城市少数民族贫困人口较少,但脱贫难度越来越大;流动人口呈现增长趋势,如何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是一个新的课题等,作者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伴随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的一系列庆祝活动,对我国的民族工作进行总结和回顾的文章发表了不少。由国家民委主编的《中国民族工作五十年》(民族出版社1999年9月),洋洋洒洒145万字,以回顾与展望、辉煌的成就为题,对我国50年来的民族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该书的一大特色是回顾与展望部分的作者多是目前担任国家民委领导职务的同志,而辉煌的成就部分的作者则是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的区主席、州长和县长,由此也决定了既有具体的阐述,也有宏观的论述,同时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结合十分密切,阐述的角度和学者们存在差别,值得一读。中央统战部民族宗教工作局主编的《中国民族工作五十年理论与实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是在1999年首都春季民族理论研讨会所收论文的基础上汇集出版的论文集。对我国50年来民族工作从不同角度进行的回顾和总结,从中我们可以对我国50年来的民族工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七、民族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在2000年即将到来之际,对学科的发展进行总结成为学者们热衷的课题,今年也有数篇论文出现。金炳镐《中国民族理论发展二十年》(《黑龙江民族丛刊》第1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年间民族理论的发展进行了总体回顾,认为民族理论在关于民族关系的性质和特征、民族问题的阶级实质、民族实体理论、民族发展理论、民族意识、民族理论学科的理论体系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和发展。在关于民族定义、民族形成问题、民族问题、民族关系、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民族问题与社会革命关系、民族主义、民族平等理论与实践研究、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与实践、民族政策理论研究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研究和发展。民族理论教学恢复和加强,教材大量出版;民族理论研究机构恢复和新建,研究队伍不断壮大;民族理论学术团体的建立和学术活动的开展;民族理论学科体系的探讨和重点学科的建设;研究视角和深度的拓宽,大量学术论著的出版,使民族理论学科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发展。作者进而认为民族理论研究面临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民族关系的研究、知识经济时代与民族问题的研究、东西部发展差距与民族地区发展研究、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与民族发展研究、民族主义与民族发展的研究等许多新的课题。展望民族理论研究的发展前景,应用研究、预测性研究加强;民族理论方面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过去、现在、将来”研究相结合;民族理论研究的反映性和理论根据性增强;研究领域和研究队伍扩大;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更新。
魏鸿鸣等《建国五十年来关于民族概念的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第2期)对建国50年来民族理论学界关于“民族”概念的探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回顾,作者不仅对关于“民族”概念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为学者了解这方面的研究状况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而且对这方面的研究也进行了评述,认为50年来“民族”概念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过,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历史与现实结合;二是取得了很大成就,推动了我国民族理论研究的发展;三是50~60年代的研究是和民族形成问题的探讨交织在一起的。综观50年来“民族”概念的研究,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入和理论不断升华,全方位、多角度、创新意的动态发展过程,为迈入21世纪的民族理论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周传斌《论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学科》(《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第1期)则对民族理论的学科建设进行了探讨和评估,作者认为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学科之一,其产生的前提和背景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的国情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实践,并由此而具有政治性、本土性和实践性三个特点。马、恩、列、斯的民族理论为中国的民族理论学科提供了理论来源和基础,毛泽东思想阶段是中国民族理论学科的创立时期,邓小平理论阶段是中国民族理论学科趋向成熟的时期。
〔收稿日期〕2000-04-20
标签:民族问题论文; 民族自治地方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立法原则论文; 冲突管理论文; 邓小平论文; 时政论文; 法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