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水利工程的河道规划设计浅析论文_陈蓓蕾

基于生态水利工程的河道规划设计浅析论文_陈蓓蕾

平湖市水利水电勘察设计所 浙江嘉兴 314299

摘要: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保持生态水利能够进行可持续的发展,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河道规划设计时,要使河道的生态性与水利工程相互结合,这样可以使城市化面貌得到更好的发展,生态水利工程作为城市发展建设的重点项目,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利用水利工程的特点及河道治理这些方面,为人们创建更加和谐的生态环境,使水资源发挥它更好的作用。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河道;规划;设计

1生态水利工程及河道规划设计的原则

1.1提升河流生物多样性原则

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过程中,一个区域内的生物环境是否是多样性的,能够起到对河流环境加以改善的目的,如果生物环境的空间异质性比较高,在这个区域内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小生物,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下,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全性,在目前城市化的发展中,人们对于所生活的环境及条件越来越重视,人们的环保意识也逐渐增强,在进行河道工程建设时,由于河道工程建设的施工工期较长,人们的日常活动给河道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有许多的天然河道不能保持原有的状态,在河流生态系统上出现环境恶化的问题,生态水利工程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河道的生态环境,在生物多样性方面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从而大大的改善了生态环境问题。

1.2生态环境整体规划的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在管理和规划上都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对于工期比较短的生态水利工程,应该是避免零碎的规划和布局的,在进行生态环境整体规划时,不应该进行一些小规模的生态恢复,这样的方式成功的几率不是很高,生态系统讲究的是整体的完整性,这一点非常的重要,并且在此基础上更加注重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这样的操作可以避免各种因素所造成的相互作用,要想进行生态环境的整体规划,应该做一个综合的考虑以此来达到整个区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对于整体上来说的河流河道生态系统的恢复,则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例如:河流水文等,对于保护河流生态系统进行综合的治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1.3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人们在利用自然环境和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时,要想自然环境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就需要在利用自然环境时,去尊重环境,需要人们能够从思想上改变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及自然的发展规律,同时保护好河流及一些自然景观,在这些基础上,还要维护生物环境中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为人们的生活环境提供优质的保障。在河道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在工程规划和景观设计安排上都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需要把人类作为服务的对象,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应该进行多方位的考虑,例如:生态系统的保护、是否具有娱乐性生态功能等,在进行河道规划设计时应该充分发挥水资源的作用,减少人为的一些建筑,加强对生态环境的控制,在进行河道规划设计时,应该考虑河道景观与原来的生态环境相接近的原则。

2生态水利工程河道规划设计

2.1充分利用生物作用

具体河道规划设计过程中,周围生物发挥着和极大稳固生态平衡的作用,特别是一些负氧离子植物,能够有效防止出现水污染,确保河水健康性,可以在河道周围大量种植水生植物,吸收大量营养成分,降低水含量,针对氮磷钾等多种微量元素的及时周转,通过这种方式为水生植物生存空间提供保障,促使水的自净能力得以提高。此外,遵循生态原则,对设计工作进行具体规划时,需要适当对水生物数量进行调整,大力控制浮游生物,促使生态效果得到有效改善,提升环境保护力度,促使河道设计足够合理有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对断面进行妥善处理

采用传统方式对断面进行设计过程中,相应设计人员一般遵循着不破坏河道原则,在此基础上,建设相应边坡或者护岸,对断面进行具体设计过程中,通常采用矩形断面或者单级梯形方式。但是对于这些传设计方式而言,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在具体设计时,可以采用矩形或者单级梯形当做河道主要断面结构,这种情况下,能够在丰水期进行河水的储存,有效解决枯水期的各种问题,确保河道稳定发展。因此,在这些常规设计方案的基础上,相应设计人员提出了一些先进的设计方式,如复式断面设计。这种断面设计,主要是在常规水位情况下,部分采用梯形断面方式,部分使用二级护岸。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枯水期来临,水流从河道中流过,若发生洪水,能够漫过二级护岸。这种设计是当前相对先进的设计方式,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合理性,可以促使不同时期对河道的需求得到满足。以生态水利工程河道规划设计为基础,需要充分的满足不同水位的需求,促使河道适应性得以显著提升,从而使河道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护,为周围生物创造良好栖息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2.3生态护坡

进行生态护坡,应当对河道两侧及周边的地质地貌、土壤情况、植被类型及覆盖情况等进行预先调查研究,确立好科学合理的河道内生态护理方案后再进行河道治理施工。这样才能根据其具体情况种植适合护坡区域的相应植物,确保河道两岸及周边的植物进入到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如将河道划分为常露区、变化区及常淹区3个区域,根据这些区域水位特征进行不同类别植物的种植,耐旱植物在常露区种植,干旱和水淹植物在变化区种植,而水生植物在常淹区种植。

2.4为河道内动植物创造舒适的环境,恢复水体自净功能

建立人工湿地、人工投放水生生物,帮助水体自然修复洁净。湿地及水生动植物能够通过其自身转化、分解的方式提高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水生动植物还能使得河道内的水环境资源更加丰富,湖面微澜、绿意点点、鱼儿竞游、鸟类翔集的生态环境十分美观。此外,为进一步的美化河面景观可通过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在河内栽种水生花草植被等。

2.5提高生态发展基础的重视

在进行河道设计之前,设计师们应该提前收集相关河流的资料,并且进行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并组织人员进行讨论,在进行规划时避免一些问题的存在,设计出更加完善的方案,好的河道设计规划应该从多角度出发,让河道、生态、景观等发挥其各自的作用,将这些因素有机结合,河道规划设计在水利工程中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设计师们应该在设计中不断的完善设计方法,对于地方性人文气息、河道的水质等进行综合的考虑,使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相融合,立足于生态发展,对于设计目标不断的进行优化,将设计中的景观建设等生态功能发挥出来,并且在后期的修复工作中进行考虑,保持自然景观的生态功能。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河道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在河道周围生活的人们,他们的生活质量,河道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生态水利工程的基础上,进行河道的规划设计,可以有效的将经济、生态等有机的结合,加强河道的景观设计与生态的平衡发展,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我国的生态治理起步较晚,但是目前人们对于生态系统的认识逐步加强和重视,有关部门的治理和改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水利工程建设。以上内容就生态水利工程的河道规划设计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冯志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45(12):227-228+231.

[2]覃贵赟.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居舍,2017(30):144.

[3]王震华.论生态水利在城市水利设计中的运用[J].江西建材,2017(11):106.

[4]李钦哲.河北省生态河道规划设计初步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7(04):95-97.

论文作者:陈蓓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  ;  ;  ;  ;  ;  ;  ;  

基于生态水利工程的河道规划设计浅析论文_陈蓓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