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积贫积弱”说商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宋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04)03-0075-04
宋朝本来是中国历史上极其辉煌的朝代,然而“积贫积弱”四字,像一付千斤重担,压在它的头上,又像磁铁一样牢牢附在宋朝身上,一提起宋朝,人们立即会联想到“积贫积弱”四字,以为这就是宋代的最大特点,并由此误以为它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朝代,甚至对它产生反感,似乎除了宋词之外,宋史是不值一提的。面对这种已成定式的结论和它产生的重大影响,我想完全有必要作一番认真的查考和深入的研究,看一看,此说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它真的符合事实吗?
一、“积贫积弱”说的由来
本朝人应当最了解本朝的历史,然而细查“积贫积弱”之说,宋代就没有一个人提出过。即使在宋仁宗、神宗变法之时,范仲淹、王安石等变法派为了说服君主,支持改革,尽量罗列各种问题,甚至夸大问题的严重性,也没有人说“积贫积弱”。再查《四库全书》中的元、明人书,都没有人提过“积贫积弱”四字。
分而言之,“积贫”二字,宋代亦无人说。“积弱”之说,北宋未见,到南宋后期,端平元年(1234)和二年,真德秀、魏了翁等人先后提到过国势“积弱”,但真德秀又认为强弱是可以改变的,说:绍兴初宋比金弱,经过韩世忠、岳飞等人奋战,变强了(注:真德秀《西山文集》卷14《对越乙稿》、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集》卷33《代南叔兄上费参政》、李曾伯《可斋续稿后》卷3《回宸翰抚谕将士奏》、王义山《稼村类稿》卷3《乙亥三月上殿轮对第二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吕中、林駉等人则指仁、英之际(注:吕中《大事记讲义》卷11。作于淳祐七年(1247)后。吕中“论韩范同心”云:“元昊所以敢于凭陵者。人皆以为宝元、康定积弱之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林駉《决科源流至论后集》卷4,编于宝庆二年(1226)后,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群书会元截江网》卷19,编于淳祐十一年(1251)至十二年(1252),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至于单说“弱”者,颇有一些,如南宋叶适说:“天下之弱势,历数古人之为国,无甚于本朝者……及元昊始叛,……形势大曲,而天下皆悟其为弱证矣。”[1](《水心集》卷5《纪纲三》)这“历数古人之为国,无甚于本朝者”的说法,未免太言过其实了,难道割地建国、十年而亡的石晋也比宋朝强?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样高的调子下,他也没有提“积贫积弱”四字。
清初,王夫之《宋论》卷6中说:“仁宗在位四十一年,解散天下而休息之……国既以是弱矣”,“仁宗之过于弛而积弱也,实不在贫也”。“神宗之误,在急以贫为虑,而不知患不在贫。”他在全书中只有论宋仁宗时说到“积弱”二字,而且断然否定“积贫”之说。
“积贫积弱”说到底从哪里来的呢?最早是谁于何时提出的,目前尚难断定,但从影响今人看法的著作而言,具有代表性的比较早的书,大概就数1939年出版的钱穆《国史大纲》了,其中第六编两宋之部第31章标题即为“贫弱的新中央”,其下之细目则为“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对宋代“积贫”和“积弱”,作了相当详细的论述,其结论是“始终摆脱不掉贫弱的命运”。到1963年,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第3册云:“宋神宗……将……王安石召入政府,用为参知政事,要倚靠他来变法立制,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已将“积贫积弱”作为一个词组提了出来。他们作为很有权威的教科书,影响极大,不仅为学者所宗,也深深扎根于学生的脑海中,从而对宋史产生极大的误解,以为宋代真的贫穷落后得不得了。
二、关于“积贫”问题
“贫”指贫困,“积贫”指长期的贫困。钱穆说:“宋代……内部又终年闹贫,而且愈闹愈凶,几于穷得不可支持。”宋代真的“积贫”到这等程度吗?从整个国民经济看,宋朝并不贫。首先看一下农业状况。唐代耕地为620万顷,宋代524万顷(以上只据国家掌握的税田计算,不计隐匿的土地)。由于唐尺比宋尺小,唐代一亩约合今0.783亩,宋代一亩约合今0.974亩,以上耕地换算成今亩,唐代耕地为485万多顷,宋代为511万多顷。另外一种换算法,唐代耕地为337万顷,宋代耕地472万余顷,宋比唐多了40%。宋代疆域虽然比唐朝小得多,耕地却比唐还多。可见,在土地开发的程度上,宋已超越了唐。
最能反映农业发展水平的是单位面积产量。唐代富饶的关中地区亩产稻谷二石[2],而宋代许多地区亩产米已达到二至三石。陈傅良说:“闽、浙上田收米三石,次等二石”[3](《止裔先生文集》卷44《桂阳军劝农文》)。宋代“稻子二石,折米一石”[4](《宋会要辑稿》食货63之217)。据此将米折合成谷,则亩产达四至六石。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策》说:苏州一带,“中稔之利,每亩得米二至三石”[5](《范文正公集·奏议卷上》)。朱熹说:浙东“六县为田度二百万亩,每亩出米二石” [6](《朱文公文集》卷16《奏救荒事宜状》)。王炎说:鄂州一带“膏腴之田,一亩收谷三斛,下等之田,一亩二斛”[7](《双溪集》卷1《上林鄂州书》)。最突出的例子是北宋中期明州(今宁波),由于有广德湖灌溉之利,“鄞县七乡民田”,“每亩收谷六七硕”[4](《宋会要辑稿》食货7之45)。开创了古代亩产的新记录。唐代最盛时,每年运往国都粮食300万石,而宋代两淮、江南、两浙六路每年运往汴京粮食多达600万石。
宋代的手工业也非常发达,最典型的例子是,一位外国学者统计,宋代的铁的产量之多超过了英、法两国工业革命时期产量的总和。
商业的繁荣更是有目共睹,城市坊区被打破,商店再不受城坊的限制,大量市镇兴起,开封、杭州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大都市,杭州在马可波罗的笔下简直成了天堂。
海外贸易大发展,指南针的发明和广泛运用,宋钱成了许多国家的通用货币,至今亚洲和非洲的许多国家经常出土宋钱,即是明证。宋代经济发展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前人论述甚多,这里只能点到为止。一个“积贫”的国家能有这样良好的记录吗?
不少人将“积贫”解释成政府贫,即指财政长期出现赤字。首先,政府财政出现赤字,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的惟一标准吗?美国政府财政经常出现赤字,但是,谁能否认它是超级大国?我国在“文革”前,长期收支平衡,不是依然居于第三世界行列,人民的生活水平相当低吗?现在连年有赤字,但是,谁能否认现在经济比过去发达、国民收入比过去大有提高?只有国民经济大幅度滑坡,财政赤字无法弥补,这才算“贫”。这样的情况长期持续下去才可称作“积贫”。
其次,看一下宋代政府财政收支的具体状况,是否长期赤字?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北宋太祖、太宗、真宗时期,一直是收入超过支出,仁宗初期和中期,仍然如此。到皇祐年间,在《皇祐会计录》中第一次提到“财赋所入,多于景德,而岁之所出,又多于所入”[8](《宋史》卷292《田况传》)。但同时另一本书说,此录记载当岁之入,“所出无余”[9](《玉海》卷185《皇祐会计录》),是说支出以后,没有剩余,换言之,大体上收支平衡。两者综合起来看,大概有一点儿超支,但并不大。曾巩《议经费札子》说:“天下岁入,皇祐、治平皆一亿万以上,岁费亦一亿万以上”[10](《曾巩集》卷30)。还是说的收支基本平衡。明确记载收入大于支出的是治平元年(1064)和二年,《文献通考·国用》:治平二年,入116 138 405,出120 343 674,非常出11 821 278,诸路积160 292 093。如果后者可以理解为地方财政收入,那么,单看中央的情况是收入大于支出,但加上地方财政收入,则还是收入大于支出的。正因为国民经济处在不断上升之中,中央虽然短期内出现了财政亦字,但民间和地方财政还是比较好的,所以王安石一实行变法,财政赤字马上得到解决,说得简单些,变法主要是将民间的和地方财政上的一部分钱,装到了中央政府的腰包里。王安石变法时期,生产工具、生产关系并没有本质变化,生产力不可能有明显的提高,过去,将财政赤字的解决,归功于变法提高了生产力,这显然是不合事实的。元祐推翻变法,中央重新出现财政困难,因而绍圣再度实行新法,中央财政又得到转变,正由于有丰厚的财力作支撑,才有三面包抄西夏的举动,河西的战事节节胜利,使西夏处于被动挨打局面。
再则,宋代中央的收入分两大块,除了政府之外,还有皇帝的内藏库,其数量是相当可观的,如神宗的封椿库,可用于收复幽云十六州之用。当国库出现缺口时,往往以内藏库来填补。如庆历二年六月一次就拿出内藏银二百万两、绢二百万匹,以补三司经费的不足[11](《乐全集》卷23《论国计出纳事》)。到北宋晚期,皇帝所有的御前钱物更有大幅度的增长,仅大观三年(1109)180万贯茶息中,纳入皇帝口袋的就有100万贯[8](《宋史》卷186《食货志》)。宋徽宗时期所谓“丰亨豫大”,无限度的奢侈浪费,固然是很荒唐的,但从一个侧面也能反映当时的财政状况绝不是贫穷的。
有一种想当然的看法,以为宋代给辽、夏、金岁币,使得它变穷,不得不拼命搜刮,全面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政权的垮台[12]。事实上,岁币数量很有限,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只占很小的比例,而且,它可以在彼此的贸易中得到补偿,以宋对金的茶叶贸易为例,金方每年要掏出30万两银子(一作70万两),仅此一项就比绍兴和议中宋方付的岁币25万两还要多[13](P84)。
三、关于“积弱”问题
宋代积弱吗?从表面现象看,它疆域远不及汉、唐,先后受辽、西夏、金、蒙古欺负,直至亡国,这能说不弱吗?然而事实并不那么简单,请看下面的分析。
先看北宋,它的对手辽国,确实很强大,宋方几次出兵,想收复幽、云等地,均以失败告终。但随后辽兵屡屡南下,在河东(今山西)没有任何进展,在河北,也只夺走易州,连后周世宗从辽方夺到的瀛、莫二州,也不曾夺回去,后来双方终于达成澶渊之盟,宋方的代价是每年奉送岁币。这在要面子的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自然是会认为是丢脸的事,要遭谴责的。然而宋人并不这么看,最被现代史家称颂的王安石在《澶州》诗中写道:“欢盟从此至今日,丞相莱公功第一”[14](《临川集》卷5)。他不但不认为澶渊之盟是耻辱,反而认为那是寇准的丰功伟绩。这应当怎么解释?和议的达成本身,反映了双方的军事实力相当,论骑兵,辽比宋强,但宋方虽然进攻力量不足,防守则有余,而且经济实力远胜于辽,比辽更有耐久力。这样打下去,谁也吃不了谁,只能是一场无休止的消耗战,这对双方来说都是灾难,惟有议和对双方都好,可以有一个稳定的环境,生产能正常发展,生活也会有相应的改善。至于和约的内容,对于军力稍逊的一方,总是要多作些让步。就经济实力较强的宋方来说,付出一些钱财,也并不是难以胜任的负担,况且,还可以通过边境贸易(互市)得到补偿。用现代的语言说,花钱买安定。
就西夏而言,宋方的实力应当说要强于西夏,但西夏投靠辽,以辽牵制宋,使宋无法全力对付西夏,战争互有胜负,而逐渐往有利于宋的方面转化,到哲宗、徽宗时,宋已形成三面包围西夏之势,而经济实力不足的西夏,禁不起消耗战,宋夏的和议,虽然西夏以辽为后盾,取得宋的岁币,但它还是以承认宋正统地位为代价的。
南宋与金的实力相比,起初,金强宋弱,但过了十来年,情况不同了,双方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于是,出现了第一次和议。不久,兀术掌权,撕毁和约,全力南伐,企图灭亡南宋,但在岳飞、刘锜等军的连连打击下,不得不步步后退,宋方开始转入反攻。如果不是高宗与秦桧蓄意破坏,解除大将兵权,甚至不惜杀害名将岳飞,宋方是完全可能收复失地,至少黄河以南之地是能拿回来的。双方终于达成和约,宋以岁币了结。后来完颜亮南下,仍以失败告终。总的说来,宋、金双方实力基本相当,宋略弱一些。
南宋与蒙古相比,军力不如蒙古,这是事实,但应该看到,蒙古军在当时是打破天下无敌手的超级大国,被西方视为黄祸,他们往往只用几个月就踏平一个国家,惟独南宋坚持抵抗了好几十年,让蒙古可汗死于钓鱼城下。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能做到呢?以它的实力而言,几乎可以说仅次于蒙古,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强国,难道世界上只容许有一个强国,其他都得算作“积贫积弱”的国家?就像现在,美国是超级大国,英、法等国难道都得列入“积贫积弱”的名单之中?
总结一个王朝的特点,得考虑和其他王朝用同一个尺子来衡量。唐朝曾经辉煌过100多年,但“安史之乱”后到灭亡150多年,时间和整个北宋差不多,地盘比北宋大不了多少,如果减去藩镇割据的地区,中央所能控制的地方比北宋还少得多。它还常常受回纥、吐蕃等国的欺负,农民造反的困扰,军阀的威胁,也曾被攻破京城,也曾为了酬谢回纥帮助收复东、西二京,每年付给岁币绢二万匹[15](《资治通鉴》卷220肃宗至德二载十一月),甚至还有极不平等的互市,用大量钱财换得一批不能用的劣马,这连宋代也没有发生过,但在唐代发生了(注: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4大历八年(773)“五月辛卯,回纥自乾元以来岁求和市,每一马易四十缣,动至数万匹,马皆驽瘠无用,朝廷苦之,所市多不能尽其数。回纥待遣继至者,常不绝于鸿胪,至是,上欲悦其意,命尽市之。秋七月辛丑,回纥辞归,载赐遗及马价共享车千余乘。”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要说贫和弱的程度,恐怕比宋还糟一些,至少也是难兄难弟吧!为什么从来没有人称之为“积贫积弱”?西晋、东晋和北宋、南宋最为相似,都有两名皇帝当俘虏,都是京城南迁,为什么不称晋为“积贫积弱”的王朝?为什么对各个王朝不能用同一尺寸来衡量?
从现在的角度说,衡量国家强弱的标准,更主要的是看它的综合国力。倘若按综合实力分析,宋应当说是超过了辽、金的。前面说过,它的经济实力比辽、金强。它的科学技术更远远超过辽、金,世界史上起革命性作用的火药、造纸、印刷术、指南针,都是在宋代出现或得到推广的,火药的大量使用是在宋代,造纸、印刷术虽发明已久,但只有在大量使用时,才真正对国民经济和文化发挥重大作用,唐代主要是印佛经和历本,科技文化的书只有屈指可数的几种而已,到了宋代就完全不同了,各个学科的书无不大量印刷,靠印刷生活的专业户纷纷出现,印刷事业的大发展,又使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成为现实。丝绸之路虽然不通,但更重要的航海之路更加通畅、更加发展了,因为有指南针的大量使用。
国民素质比以往的王朝和辽、金都要高,这表现在教育事业的大发展上,不仅官学十分发达,私家或官私合办的书院大量兴起,以书院而论,唐、辽、金加起来也不到宋的10%。宋代读书人的比例远远超过唐、辽、金。以潮州为例,唐代韩愈去当刺史时,仅有一名秀才,到北宋,增加到好几百名,至南宋初,近2000名,南宋中期4000余,宋末更达到上万人,14万多人中居然有上万人念书[16](《永乐大典》卷5343,引《三阳志》),这比例多么可观!要知道,它在宋代还不算发达地区啊!
在宽松的知识分子政策下,学术文化得到高度发展,学术空气空前活跃,可以说是继战国之后,又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涌现出许多哲学学派:理学、新学、蜀学、心学……。开拓了许多新的学术领域,出现了金石学、古文字学,创造了年谱、诗话、书目解题等新体裁。科举制度的大发展,进士的分布也比以往合理,过去在南方有许多空白点,到宋代都得到了填补,人才的合理分布,对缩小地区差异起了良好的作用。
以上说明,如果从综合国力角度考虑,宋王朝开仅不能说弱,还应该说是相当强的。
总之,以“积贫积弱”概括宋代的特点是不准确的,它不能反映宋朝的本质,而且容易引起对宋史的误解,应予纠正。
收稿日期:2003-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