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及效果评价论文_汤敏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 江苏 苏州 215000)

【摘要】目的:舒适护理在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7月-2016年11月收治肺癌手术患者4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肺癌手术患者采用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对比2组肺癌手术患者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肺癌手术患者GCQ量表4个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2.25±0.26)分、护理满意度(53.69±2.84)分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明显处于优势(P<0.05);观察组肺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处于围手术期患者采用舒适护理,能有效提高肺癌手术患者舒适度,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舒适护理;围术期;肺癌手术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5-0314-02

针对肺癌患者的手术方式主要采用开胸手术,但其对患者具有较大的创伤,加以手术后大部分患者需使用氧气导管进行吸氧,并留置引流管进行负压引流,从而加剧患者内心深处对手术的抵触、恐惧心理[1]。舒适护理是一种新型的、个性化的护理模式,有效提高了肺癌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其痛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故此,本文通过对围术期肺癌手术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7月-2016年11月)接受的围术期肺癌手术患者(48例),随机将所有肺癌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排除昏迷、严重肝肾、肺、心疾病患者)。

对照组:男性患者占有14例,女性患者占有10例,年龄属于33岁~54岁(41.32±2.18)岁,其中腺癌患者占有4例,鳞癌患者占有12例,其他类型患者占有8例。

观察组:肺癌手术患者中男患者12例,女患者12例,年龄范围在34岁~56岁(43.19±2.31)岁,按患者病理类型比例为腺癌(5),鳞癌(13),其他类型(6)。

2组肺癌手术患者各项基线资料均无明显差别(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肺癌手术患者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如合适体位、病情讲解、日常护理等)。

观察组——给予本组24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展开舒适护理,具体内容包括对肺癌手术患者进行环境护理、生命体征观察、保持呼吸道清洁通畅等。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采用GCQ(简化舒适状况量表)评估2组肺癌手术患者住院期间的舒适程度,2组患者对术后情况(术后疼痛、护理满意度)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本院自制量表记录。

1.3.2评定标准

GCQ量表:满分112分,分为社会环境、社会文化、心理、生理4个维度(分值越高,表明患者舒适度越佳)。

术后疼痛: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0~10分,分值越低,表明肺癌手术患者疼痛度越低。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2组肺癌手术患者住院期间舒适度与术后各项指标,用t进行检验;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百分率(%)表示,并用卡方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2组肺癌手术患者各项指标存在差别(均使用SPSS19.0处理)。

2.结果

2.1 2组肺癌手术患者GCQ量表评分对比

观察组肺癌手术患者GCQ量表各指标与对照组对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讨论

舒适护理主要通过对患者进行舒适干预,降低患者因病情所产生的不良情绪,提高肺癌手术患者对人际交往、社会活动等的愉悦程度[2]。在肺癌手术后,患者生活习惯改变,且常有不同程度的适应不良(如正常进食或是大小便不方便等),影响患者预后[3]。故此,针对肺癌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提高其围术期舒适度,具体情况如下:

(1)环境护理:在肺癌手术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需保持病房内空气流动且新鲜,室内阳光应当充足,并控制适宜的温度与湿度(温度在18℃~20℃之间,湿度在50%~60%之间),为肺癌患者提供舒适,清洁的术后休养环境[4];并每天定时对病房内进行通风,2次/d,15min~30min/次;为避免患者产生压疮,可给予患者使用气垫床,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2)生命体征观察:肺癌手术患者手术完毕后,针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如呼吸、血氧、血压、心率等),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并检测,同时给予患者吸氧面罩进行吸氧(4~6L/min),定时观察并详细记录[5]:抬高肺癌手术患者床头(抬高至30°~45°),帮助患者呼吸顺畅以及胸腔引流。

(3)保持呼吸道清洁通畅:术后,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做到密切观察、及时清除,以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定时对肺癌手术患者行翻身与扣背,保证其肺部的呼吸音清晰[6]。每隔6h对患者进行雾化吸入,协助患者进行有效排痰。

观察组患者社会环境(26.43±1.87)分、社会文化(15.26± 1.89)分、心理(34.47±3.26)分、生理(30.46±2.45)分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均处于优势(P<0.05);观察组肺癌患者术后各项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33%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处于优势(P<0.05)。

综上所述,针对处于围手术期患者采用舒适护理,能有效提高肺癌手术患者舒适度,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谢晓霖.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干预肺癌患者焦虑状态与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0):249-249.

[2]赵彩虹.临床舒适护理路径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1):245-246.

[3]罗淑兰.舒适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放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6):3113-3114.

[4]张爱菊.舒适护理模式在肺癌化疗患者中应用的效果[J].健康导报:医学版,2015,20(10):182-182.

[5]雷宇新.舒适护理模式在肺癌化疗患者中应用的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5):226-227.

[6]王欣.舒适护理干预对肺癌术后生活质量的作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6,3(3):557-558.

论文作者:汤敏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31

标签:;  ;  ;  ;  ;  ;  ;  ;  

舒适护理在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及效果评价论文_汤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