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建筑行业越来越普遍,高支模技术是现代建筑施工技术中的高危技术,不仅是因为在施工环节中高支模技术所引起的建筑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变化需要非常严格的审查,同时也是因为高支模技术在施工材料、施工技术方面都较为复杂,需要完全按照国家的标准和工序实施。高支模技术的目的是起到支撑作用,但是要想发挥出高支模技术的实施效果,则必须要注重在配件、荷载、构造方面的妥善安排,并根据建筑施工的整体设计和安全管理要求,提高对施工方案的管理力度,这不仅能够充分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同时也能够避免失误引发的安全事故。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近年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市场经济在不断发展,建筑领域也是突飞猛进。对于建筑行业说,高支模施工技术就是先进施工技术的一种,其主要是针对高层建筑工程所应用。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利用高支模施工技术,不仅能控制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还能控制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领域中被广泛使用,但是,在实际运用高支模技术时,总是遇到这样那样的小问题,操作流程难度比较大,严重阻碍了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发展。
1高支模施工技术概述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高支模施工技术是建筑施工技术中的主要手段之一,同时,其具有可靠性和稳定性的作用。因此,施工单位大力推广高支模施工技术,一方面是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另一方面是加快工程施工进度,保障施工周期,以此来确保工程在质量没问题的情况下能够顺利完成。高支模施工技术大多被高层建筑所应用,因为,施工人员可以利用高支模施工技术来搭建支撑性模板,这样的话,不仅可以让施工人员在上面施工,并且能够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但是,施工人员在使用高支模施工技术时,一定要按正确的操作工序来进行工程作业,确保施工现场安全,以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风险,让其充分发挥应有的效果。
2高支模施工技的操作流程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工程施工应用中,要按正确操作流程来进行施工作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以下由五个步骤来实施完成:①安装模板,施工人员在安装模板时,要选择透气性好,不易变形的木质模板,同时,要购买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模板,并且在安装过程中,要确保模板与模板之间存有一定的缝隙,防止安装好的模板在天气不好的情况下,引起变形或腐烂;②安装脚手架,施工人员首先要标识量好的梁与轴线的高度,然后在固定和安装脚手架,并保证脚手架两边平行整齐;③安装外框架柱梁,施工人员首先要浇筑柱子和梁板,其次,在遇到井字梁屋盖时稳固外框架柱梁,并且,连接好柱梁的水平支撑与斜向支撑与脚手架之间的稳定性;④混凝土浇筑,施工人员在混凝土建筑施工时,先从屋梁中间浇筑,在慢慢向两边区域浇筑,使之表面平滑,在浇筑过程中,始终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以此减少过振或者漏振的现象;⑤高支模进行拆除,建筑工程完成后,施工人员就要把高支模进行拆除,一般情况下,在进行高支模拆除时,首先要查看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是否达标,在符合国家标准的情况下,就可以按正常操作工序来进行高支模拆除。同时,在拆除工作完成后,对各配件分类放置,做好后期的保养与清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
3.1剪刀撑的设置
根据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要求,为了提高满堂支撑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需要适当的增加竖向、水平剪刀支撑,从而提高支撑架的刚度及稳定性,确保脚手架具有充足的承载能力。同时,为了确保架体的稳定性,还需要在竖向剪刀撑顶部的交叉点平面内设置水平连续剪刀撑。研究发现,在支架中设置剪刀撑可以提高支架26~40%的承载能力。此外,随着增设剪刀撑数量的增多支架的承载能力而逐渐的增大,例如,以设置剪刀撑的斜框格占总框格的比例而言,若占比达到5%时承载能力可以提高30%,若占比达到15%时承载能力可以提高1.5倍。
3.2水平杆的设置
水平杆的设置应当在距离地面200m左右的位置,按着竖、横两个方面以纵下横上的原则进行设置,先设置扫地杆,然后在可调支座的立柱上应当在竖、横两个方向设置一道水平杆,需要保证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杆之间的距离能够满足于高支模板设计中对水平拉杆的步距要求,同时还需要进行等距离设置,在每一步距上都设置一道水平拉杆。
3.3外连装置
刚性连接件能够进一步提高架体的稳定,在本次施工中,主要选择了钢管套箍,在脚手架以及四周结构上采用直角扣件进行连接,在连接时,需要注重在每一外框架柱处、地面1m处以及梁下1m处增加一个拉结点,选择双杆箍柱式进行连接,以提高支模架的整体稳定性。
4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措施
4.1钢管支模架搭设的基本步骤。
钢管支模架搭设必须基于一定的顺序,基本按照:清理基层→拉(弹)线确定立杆的位置→摆放垫块→摆放扫地杆→逐根树立立杆,随即安装第一步纵横双向水平连系杆并与各立杆紧扣→立杆与纵横双向扫地杆扣紧→逐次安装水平连系杆→安装梁底大横杆,并与立杆扣紧→安装板底小横杆,与立杆扣紧→安装梁、板模板→加设剪刀撑→检查与验收→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
4.2施工管理
(1)防倾覆管理。立杆对于施工的稳定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对立杆的位置和状态进行全面的检查,对其底部性能进行密切的监控,同时也可以选择调度支托的方式。在管理控制当中还需要对拉杆受力分布的情况进行分析,在禁固扣件时,需要采用力矩扳手来进行实际测量,并保证扣件向外开放,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开口情况,及时消除安全隐患。(2)安全管理。必须要加强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首先,明确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制度落实,以增加宣传标语、完善安全设置为手段,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其次对于施工材料进行记录、合理安放。最后,需要进行组织安排,明确各部门的负责人,并强调安全管理,对作业层进行方案安全性的检查。(3)人员管理。在支模架工程的准备阶段,施工方需要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与人员摸底工作,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明确,以便能够及时安排施工设施与人员。在人员的安排上,要选择技术强、执照齐全的用人单位及个人,采用持证上岗的方式,并要进行必要的体检、施工前培训等环节,来充分保障人员安全。
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不断的完善和改良高支模施工技术,才能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稳固性和可靠性,以此来保障施工的安全和施工的质量。同时,由于城市人口不断壮大,高层建筑越来越被人们所青睐,因此,要高度关注高支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并且,施工企业要严格操作高支模施工技术及准备前工作;其次,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定期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从而保障了高支模的施工质量,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杜钊.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7(01):70-71.
[2]李边阳.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7(08):95.1234-1235.
[3]贾联栋.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3):165.
[4]郭亮.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6(09):201.
论文作者:梁仕漂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脚手架论文; 水平论文; 剪刀论文; 模板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