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链球菌应急控制技术规程(续)_猪链球菌病论文

猪链球菌应急控制技术规程(续)_猪链球菌病论文

猪链球菌病应急防治技术规范(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技术规范论文,猪链球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做好猪链球菌病防控工作,及时控制和扑灭疫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农业部制定了《猪链球菌病应急防治技术规范》,现全文刊登。

猪链球菌病(Swine strepto cosis)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疫病,该病是我国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

为指导各地猪链球菌病防治工作,保护畜牧业发展和人的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猪链球菌病的诊断、疫情报告、疫情处理、防治措施。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从事生猪饲养、屠宰、运输和生猪产品加工、储藏、销售、运输,以及从事动物防疫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2 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验等作出诊断。

2.1流行特点

猪、马属动物、牛、绵羊、山羊、鸡、兔、水貂等以及一些水生动物均有易感染性。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猪均易感。

猪链球菌也可感染人。

本菌除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外,也常存在于正常动物和人的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等。感染发病动物的排泄物、分泌物、血液、内脏器官及关节内均有病原体存在。

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对病死猪的处置不当和运输工具的污染是造成本病传播的重要因素。

本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和损伤的皮肤感染。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秋季多发。呈地方性流行,新疫区可呈暴发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老疫区多呈散发,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

2.2 临床症状

2.2.1 本规范规定本病的潜伏期为7天。

2.2.2 可表现为败血型、脑膜炎型和淋巴结脓肿型等类型。

2.2.2.1 败血型: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类。

最急性型 发病急、病程短,常无任何症状即突然死亡。体温高达41~43℃,呼吸迫促,多在24小时内死于败血症。

急性型 多突然发生,体温升高40~43℃,呈稽留热。呼吸迫促,鼻镜干燥,从鼻腔中流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结膜潮红,流泪。颈部、耳廓、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肤呈紫红色,并有出血点。多在1~3天死亡。

慢性型 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关节肿胀,跛行或瘫痪,最后因衰弱、麻痹致死。

2.2.2.2 脑膜炎型:以脑膜炎为主,多见于仔猪。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如磨牙、口吐白沫,转圈运动,抽搐、倒地四肢划动似游泳状,最后麻痹而死。病程短的几小时,长的1~5天,致死率极高。

2.2.2.3 淋巴结脓肿型:以颌下、咽部、颈部等处淋巴结化脓和形成脓肿为特征。

2.3 病理变化

2.3.1 败血型:剖检可见鼻黏膜紫红色、充血及出血,喉头、气管充血,常有大量泡沫。肺充血肿胀。全身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充血和出血。脾肿大1~3倍,呈暗红色,边缘有黑红色出血性梗死区。胃和小肠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和出血,肾肿大、充血和出血,脑膜充血和出血,有的脑切面可见针尖大的出血点。

2.3.2 脑膜炎型:剖检可见脑膜充血、出血甚至溢血,个别脑膜下积液,脑组织切面有点状出血,其他病变与败血型相同。

2.3.3 淋巴结脓肿型:剖检可见关节腔内有黄色胶胨样或纤维素性、脓性渗出物,淋巴结脓肿。有些病例心瓣膜上有菜花样赘生物。

2.4 实验室检验

2.4.1 涂片镜检:组织触片或血液涂片,可见革兰氏阳性球形或卵圆形细菌,无芽胞,有的可形成荚膜,常呈单个、双连的细菌,偶见短链排列。

2.4.2 分离培养:该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在血液琼脂平板上接种,37℃培养24小时,形成无色露珠状细小菌落,菌落周围有溶血现象。镜检可见长短不一链状排列的细菌。

2.4.3 必要时用PCR方法进行菌型鉴定。

2.5 结果判定

2.5.1 下列情况之一判定为疑似猪链球菌病

2.5.1.1 符合临床症状2.2.2.1、2.2.2.2、2.2.2.3之一的。

2.5.1.2符合剖检病变2.3.1、2.3.2、2.3.3之一的。

2.5.2 确诊

符合2.5.1.1、2.5.1.2之一,且符合2.4.1、2.4.2、2.4.3之一的。

3 疫情报告

3.1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患有本病或疑似本病的猪,都应当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未完待续)

联系电话:010-85831572

标签:;  ;  ;  ;  

猪链球菌应急控制技术规程(续)_猪链球菌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