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难愈性创面的综合护理分析论文_陈慧萍

邵阳市新宁县人民医院 湖南邵阳 422700

【摘 要】目的:分析老年难愈性创面的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5~9月的100例老年难愈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其提供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评价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及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老年难愈性患者提供综合护理干预,能让患者了解相关的疾病知识,对其抑郁及焦虑情绪进行缓解,让临床疗效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老年;难愈性创面;综合护理;临床效果

慢性难愈性创面是临床外科中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其中老年难愈性创面的发生率较高。因为老年人的免疫力较弱,身体机能较为低下,从而导致老年难愈性创面患者愈合能力较差,手术分险较高,临床治疗较为困难。老年难愈性创面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高,预后情况不理想。老年难愈性创面患者的心理负担重,对药物治疗的效果比较担心,进而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不良情绪,如忧虑、焦躁、自我封闭等,同时还会降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因此本研究主要分析探讨了老年难愈性创面的综合护理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5年5~9月的100例老年难愈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满足难愈性创面的相关诊断标准,精神正常,患者及其家属同意本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并排除严重并发症患者。随机将10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患者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为21-53岁,平均年龄为(36.1±79.2)岁;文化水平为:11例患者为小学,8例患者为初中,8例患者为高中,23例患者为大专及以上。观察组患者50例,其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为22-52岁,平均年龄为(36.3±80.0)岁;文化水平为:12例患者为小学,9例患者为初中,7例患者为高中,22例患者为大专及以上。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具体的内容主要包括: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并给予适当的常规护理干预如饮食、用药、生活习惯等指导。

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其提供综合护理干预,具体的内容主要包括:(1)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可利用卫生知识宣传、书面调查以及语言劝导等方法详细告知患者相关的疾病知识,可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健康知识宣传教育。(2)心理护理。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疾病的发病机制、发病原因、现阶段的治疗方法、效果等,让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显著提高,让其不良情绪显著缓解。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和患者的交流沟通,对其思想顾虑和内心想法进行了解,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对策,让其自信心和勇气显著提高。(3)人性化护理。相关护理人员应提前进行学习教育,使其充分掌握护理知识,从而加强护理效果,通过实行人性化护理,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传教育,使其了解相关知识,从而有效配合护理工作。(4)营养护理。根据患者护理阶段的身体状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饮食方案。同时应注重增加患者的口服营养,提高身体内的营养含量,若在必要时可对患者提供静脉注射营养液,并且同时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血脂、血糖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若在围术期时,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多饮用含有高蛋白、多维生素、易消化等食物,可有效促进患者消化,有利于患者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可对患者的创伤提供良好的修复环境。(5)创面处理。由于老年患者免疫力低下,身体各机能较弱,治疗耐受性较低等,从而导致患者创面程度增大,甚至引起其他疾病的发生。护理人员应先密切观察患者在进行护理后的创面大小、颜色、气味等具体变化情况,在此期间,应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可有效改善患者创面循环程度,有效缩小创面大小。(6)出院护理。详细告知患者复诊时间,如果患者没能定时复诊,则应通过电话联系,提醒患者复诊,并认真做好相关的复诊准备工作,让复诊时间能有效缩短,让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显著提高。

1.3临床疗效指标

(1)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具体的评价判断标准为:护理满意度评价表总分为10分。其中得分>9为非常满意;其中得分>5为较满意;其中得分<5为不满意。(公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较满意)。(2)采用SAS(焦虑及抑郁情绪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等情绪,具体的疗效判断标准为:若患者的SAS在50分以上则患者有焦虑及抑郁的症状;若患者的SDS在53分以上则患者有抑郁的症状。SAS及SDS表的分数越高,则表明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的状态越严重。

1.4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干预前、后焦虑及抑郁评分进行对比分析。

1.5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满意度评价对比

观察组的护理评价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价对比(n)

3.讨论

在临床中,大部分老年难愈性创面患者多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并从而导致老年难愈性创面患者的临床治愈率较低。其中若患者患有糖尿病,则其创面中的生长因子含量低于平常水平,尤其是创面表皮中的生长因子是导致创面难愈合的关键因素之一。若是老年难愈性创面患者则更应该积极处理患者创面溃烂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增加患者体内其他疾病的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创面溃烂,并有效为患者的创面愈合提高良好的修复环境。

根据临床统计显示,老年难愈性创面患者应进行长期药物治疗[1~3]。药物治疗具体主要包括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等,但从而会导致患者创面感染率、局部出血量等显著增加,并且创面的愈合能力较差。与此同时,老年人肠胃功能较低,吸收营养物质能力较弱,身体代谢循环能力较低,整体机能呈负氮平衡,从而导致老年难愈性创面患者体内营养较低,创面愈合率下降。慢性难愈性是临床外科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人们也开始更加关注和重视该疾病。临床研究发现,不良行为和慢性难愈性的发生有直接关系,不良行为也是导致创面难愈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在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护理评价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及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科学和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对人们的观念进行转变,让其自我保健能力显著提高,让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向患者详细讲解相关的疾病知识,能让了正确认识自身疾病,让其不良情绪有效缓解,让其心态保持积极和乐观;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创面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指导[4~5],能保证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综上所述,为老年难愈性患者提供综合护理干预,能让患者了解相关的疾病知识,对其抑郁及焦虑情绪进行缓解,让临床疗效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配合,李晓东,何泽亮,等.老年大面积慢性难愈性复杂创面诊治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7,(9):57-59.

[2]李晓亮,狄海萍,薛继东,等.老年烧伤后难愈性创面综合治疗体会[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2,(4):402-405.

[3]张放,吕开阳,朱世辉,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邮票植皮术治疗老年难愈性创面二例[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5,(6):79-80.

[4]朱敏,陈萍玲.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伤安素治疗老年难愈性创面1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23):6-7.

[5]冯予红,赵耀华.类固醇激素长期依赖老年患者难愈性创面9例的修复体会[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1,(3):442-446.

论文作者:陈慧萍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  ;  ;  ;  ;  ;  ;  ;  

老年难愈性创面的综合护理分析论文_陈慧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