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中医院 安徽蒙城 233500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基础护理在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20例患者采用优质基础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2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护理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Barthel评分77.3±7.9 分,对照组55.4±11.7 分,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Harris 评分 81.6±6.4 分,对照组为68.5±6.8 分,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0.00 %,对照组患者为75.00 %,P<0.05。结论 优质基础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的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对于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神经内科;危重症;基础护理干预
危重症患者由于病情较急且病情较为严重,护理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基础护理干预是衡量临床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1],其可体现医院内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基础护理服务质量对于危重症患者病情的转归和身体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次研究采用优质基础护理干预方式进行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护理,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20例患者采用优质基础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24~47 岁,平均年龄35.28±7.39 岁,受伤至入院时间1~7 h,平均时间3.71±1.11 h,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1 例,女性患者4 例,年龄24~52 岁,平均年龄35.77±7.14 岁,受伤至入院时间1~7 h,平均时间3.46±1.03 h,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 患者及患者家属自愿参加此次研究;② 患者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参加此次研究;③ 患者无严重的肝、肾、循环系统疾病;④ 患者在受伤前无严重的认知障碍和精神疾病,可自主表达;⑤ 患者年龄20~55 岁;⑥ 患者对治疗过程中将要使用的药物无禁忌症。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基础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即 ① 建立质量管理小组 科室内设立专门的质量监督员,每周质量监督员和护士长通过随机抽查、常规巡查、重点检查、全面检查等方式对科室内基础服务质量进行检查,并记录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每月对收集的问题进行点评[2],分析原因,制定质量改进方法,并应用与下个月的基础护理中;② 完善基础护理流程 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整洁的住院环境,保持患者病房内的空气流通和适宜的温湿度,病房内的各种状态标识清晰,各种管道通畅且位置放置正确,为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宣教,日常护理工作中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对于出现抑郁、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的患者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保持患者心情轻松、愉悦,协助患者进食,每天定时对患者进行拍背、翻身,以防止褥疮的发生,积极观察患者病情发展动态;③ 细化日常护理内容 护理人员应对日常的基础护理工作进行分层,并通过分层量化方式完成日常护理工作,首先完成日常基础护理工作,其次在早晨和晚上实行“五做”、“五说”、“五看”流程,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再者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日常护理工作中,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④ 发挥团队力量 科室内开展互查互评制度,每月底科室护士长将这一个月科室内存在的问题向全体护理人员进行说明,通过大家共同的讨论,制定改进计划,保持基础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
1.2.2 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运动能力、护理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其中生活能力使用Barthel评分进行评价,运动能力使用Harris评分进行评价,护理依从性考察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康复运动依从性和饮食依从性。
1.2.3 统计学方法 各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Barthel评分和Harris评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护理依从性进行χ2检验,护理满意度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和Harri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见表1。
3.讨论
优质基础护理干预符合“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其通过在神经内科内建立科学、合理、规范化的基础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完善日常基础护理操作流程,细化日常护理工作和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力量[3],从而有效的保证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并保持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Barthel评分和Harri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说明优质基础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进一步优质基础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和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于洋.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实施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6):249-250.
[2] 范晓华,周红玉,张静芳,等. 神经内科危重患者基础护理质量干预及效果评价[J].齐鲁护理杂志,2011,7(12):83-84.
[3] 李艳艳.浅谈优质护理服务在内科疾病护理中的重要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2,12(30):1133-1135.
论文作者:刘方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患者论文; 基础论文; 评分论文; 对照组论文; 神经内科论文; 能力论文; 危重症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