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真 刘孟阳 武雯蕾 邢艺博 梁科峰
河南省平顶山平煤十二矿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内科护理方法以及对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96例脑卒中患者分别接受康复护理(48例)和常规护理(48例),前者为观察组,后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评价其神经内科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95.83%>85.41%)和护理满意度(91.67%>81.25%)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84.46±5.62)分>(76.42±4.86)分]相对更高(P<0.05),而护理缺陷发生率(0<4.17%)、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9.31±1.29)分<(14.65±3.62)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7.85±1.46)分<(15.28±2.69)分]相对更低(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以及对于患者的预后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理;脑卒中康复护理;预后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病情骤发,需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得到救治,以控制病情的稳定,降低死亡风险。脑卒中患者病发后,会导致局部神经功能缺损,并会引起肢体活动和语言等方面的功能障碍,出现偏瘫等并发症。因此,在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恢复期间,在改善脑血循环和促进营养代谢的基础上,还应加强对其的康复护理,以改善其并发症状,促进各项生理功能的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1]。本研究以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9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内科护理方法以及对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96例脑卒中患者,将以上患者作为研究病例进行分组对照。在48例观察组患者当中,男性27例,女性21例,最高龄80岁,最低龄56岁,平均年龄(64.2±5.7)岁。在48例对照组患者当中,男性26例,女性22例,最高龄82岁,最低龄55岁,平均年龄(63.4±5.2)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照相仿(P>0.05),本研究具有可行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康复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补充和完善。
①功能恢复训练:治疗恢复早期,患者应得到良好的休息,而需要根据治疗恢复的需要以及患者的舒适程度,适当进行调整其体位,在护理人员或患者家属的帮助下进行被动运动,对其患侧进行按摩,并活动其关节。逐渐恢复自主活动,并从床上坐、卧位活动逐渐向床下的站立、行走活动过渡。在肢体功能训练的基础上,患者还需要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锻炼,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自主穿衣、洗漱,该过程中,有助于患者肢体活动功能的恢复。除了肢体功能训练外,还需要通过语言刺激等方式进行语言训练。在吞咽功能训练中,可采用神经电刺激、触觉刺激以及针灸等方法。
②心理护理:对于存在语言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积极与其进行沟通,鼓励其讲话。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以恰当的方式进行安抚。根据其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健康宣教方式,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了解治疗恢复期间的注意事项,并告知其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治疗恢复的积极影响,并以治疗康复的病案作为参考,起到鼓励和引导的作用。
③生活指导:加强生活指导和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脑卒中康复期间的保健知识,指导其基础性的护理技巧。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自我预防和观察能力,能够自我情绪调节,能够正确、恰当的使用药物。自觉遵守医嘱,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1.3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s)和(%)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值和χ2检验,P<0.05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3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患者的治疗恢复进程较为漫长,期间需要得到全面、细致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使其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中,应以功能恢复训练为基础,同时关注患者的情绪和精神状态,着重加强对并发症的防治。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期间,患者需要得到良好的休息,在护理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循序渐进的进行被动活动/自主活动,通过自主穿衣、洗漱等方式,锻炼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同时进行语言练习和吞咽功能训练,进而全面改善患者的生理功能。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工作,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全面改善其身心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2]。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康复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其护理有效率为95.83%,护理满意度为91.67%,无护理缺陷情况发生,ADL评分为(84.46±5.62)分,NIHSS评分为(7.85±1.46)分,HAMD评分为(9.31±1.29)分。而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其护理有效率为85.41%,护理满意度为81.25%,护理缺陷发生率为4.17%,ADL评分为(76.42±4.86)分,NIHSS评分为(15.28±2.69)分,HAMD评分为(14.65±3.62)分。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恢复效果显然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综合、全面的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恢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旺萍.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2017,33(06):143-144.
[2]李鹍. 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2):221.
论文作者:王巧真,刘孟阳,武雯蕾,邢艺博,梁科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患者论文; 脑卒中论文; 评分论文; 神经内科论文; 功能论文; 对照组论文; 方法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