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人民医院 四川达州 636150
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5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负面情绪,提高治疗积极性,提升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优质护理;脑出血;观察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 i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Methods:select January 2015 2014 to January 2010 in our hospital treated 96 cases of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as study group,in addition to select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09 in our hospital were 95 cases of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as the control group.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o nursing job satisfaction.Results: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on nursing job satisf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 < 0.05).Conclusion:Patients with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uses the high quality nursing care can help improve a patient's negative emotions,treatment to improve the enthusiasm,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脑出血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发病后对患者心理及肢体造成的影响极为严重[1]。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率为护理重点,是护理人员的责任与义务。本文重点探讨了优质护理服务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性54例,女性42例;年龄45~75岁,平均(62.7±4.1)岁。另外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5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52例,女性43例;年龄45~76岁,平均(63.7±5.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我科室于2014年初响应医院新政策,实施护理改革,将优质护理服务运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由骨干护理人员组织成立专门小组,调查以往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存在、潜在的风险因素,问询患者诉求、感受,参考国内外优质护理实施成功案例,动员医生、护理人员共同参与,根据多方面调查、评估结果,制定符合我院实际情况的优质护理服务实施计划。同时,选取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的两组脑出血患者予以对照。
1.2.1优质护理服务 ①首先,对临床护理服务工作制度与流程、服务标准及岗位责任进行优化;重视护理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定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培养计划,根据不同资质护理人员特点分阶段进行多方式培训。强化“以人为本”护理观念,培养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旨在护理技术与服务质量同步提高;此外,完善患者的治疗环境。走廊墙壁悬挂科室人员配备介绍表及疾病宣传画,增加指示标识,走廊、病床边加设扶手,增加绿植的摆放,提高治疗期间患者心理、生理上的舒适感。②患者入院后告知患者家属如何办理入院手续,协助患者进行入院检查,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掌握患者基本资料,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病情严重程度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方案,确保患者住院期间护理的连续性;处在脑出血急性期的患者多存在脑水肿,护理人员应帮助其采取合适体位卧床,头部适度抬高,注意将肢体摆放合理。动态监测患者体温、心率、呼吸、意识等各项临床指征,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③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后可能出现失语、肢体障碍等症状,心理难免产生悲观、焦虑、抑郁、暴躁等负面情绪。不仅对治疗产生消极作用,机体内分泌同样受到影响,不利于患者恢复。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干预基础。准确掌握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帮助患者疏导负面情绪;鼓励患者做情绪上的宣泄与释放,以减轻心理压力。④若患者意识清醒且病情允许,及早开展健康教育,避免患者因认知受限对疾病产生错误判定而影响治疗。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脑出血相关知识、治疗方法、治疗要点;发放疾病手册,主要内容为饮食常识、功能锻炼常识、并发症预防等,嘱咐患者及家属阅读,增加家属配合度与患者自我防范意识;科室骨干医师定期巡视病房,进行1对1健康教育,给予患者鼓励,对患者及家属在治疗期间中出现的问题做出详细解答,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④增加年龄偏大或活动受限的患者病房巡视频率,告知呼叫器及常用设备的使用方法,定时帮助患者改变体位,按摩受压部位,避免压疮;每天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关注口腔健康;关注用药情况。告知患者正确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杜绝私自调整用药方案,保证药物作用的持续性;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帮助其制定饮食计划,纠正不良饮食习惯,以高维生素、高蛋白食物为主,适当减少盐分、脂肪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不能正常进食者给予营养支持,保证营养与热量足够;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尽早开始康复训练。向存在肢体障碍的患者说明早期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进行循序渐进的恢复锻炼,促进患者恢复。
1.3观察指标
患者出院时发放调查问卷,以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脑出血起病急,病情危重。多因脑血管病引发,其中以高血压性脑出血最为多见。受到近几年社会环境、生活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脑出血发病率呈现出急剧升高的趋势。该病致残及致死率均相对较高。有文献指出,30%的患者在发病1个月内存在死亡的危险,多数患者治疗后存在生活无法自理的状况,只有25%左右患者能够恢复[2]。因此,此类患者更需要在积极治疗的同时,给予针对性、系统性的护理,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的预后。优质护理服务是在医疗体系与技术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提出的新型护理理念,也是全新的护理模式。提倡“以人为本”为护理内涵,患者病情为基础,将积极良好的护理态度与个性化服务理念充分运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3]。通过完善护理流程、优化护理细节、强化护理人员责任心,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加强交流及病情观察,重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与康复指导,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护理计划,保证治疗与护理的有效性。
本文研究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优质护理,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充分说明,通过加强环境、心理、认知、饮食、生活等方面给予脑出血患者优质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负面情绪,树立信心,提高治疗积极性,提升患者满意度,也是我院整体护理质量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闫文娟.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3,1(下):263-264.
[2]李琴.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老年脑梗塞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大家健康.2014,8(14):235.
[3]张敏.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方法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15):259.
论文作者:王小玲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9
标签:患者论文; 脑出血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病情论文; 满意度论文; 我院论文; 家属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