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经济结合现状与发展的辩证思考_科技论文

我国科技经济结合现状与发展的辩证思考_科技论文

我国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现状与发展辩证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状论文,我国论文,经济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并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1994年底,国有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达1865万人(是1978年的4.3倍),拥有独立科研机构5860个;国家财政1979~1994 年对科技拨款达1932亿元,占本期财政总支出的4.5%; 先后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 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等活动,1979年以来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34.5万项,是改革前30年的19.3倍,创经济效益近3000亿元;建立了52个国家级与50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3个国家级星火密集区、156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42条工业性示范线、20 个装备国产化基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利税达百亿元;工业企业技术进步成就显著,1979年以来投入技改资金高达一万亿元;通过产学研联合,每年有400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1986~1994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965亿元;到1994年底,共批准专利22万余件, 专利实施率达30%。

但是,我们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我国目前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29%,低于发达国家的60~80%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35%的平均水平;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是日本的6倍, 许多行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1/10;国有工业企业关键设备大多处于发达国家六七十年代的水平;1994年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R&D )的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5%,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我国工业整体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大约落后15~20年;我国文盲、半文盲率为15.9%,劳动者素质普遍较低;大学生入学率仅为1.7%, 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2.7%;科技人员的比例仅占人口的1.5%。由于科技落后, 不仅因产品质量问题每年造成高达2000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而且生产效率也很低,形不成规模经济优势(我国300多家汽车厂的年产量不及美、 日一家汽车厂的年产量);1994年以前的统计,全球500 家最大企业中,我国没有一家;我国产品的科技含量也普遍较低,例如我国电视机产量位居世界首位,拥有115条彩电生产线, 但在诸如高清晰度等高性能、多功能电视机的研究开发方面明显落后于日、美等发达国家;1992年我国500家效益最好的企业竟有70家是烟厂、90家是酒厂,1993年500家效益最好的企业工业排行第一和第二位的仍是烟草业和饮料业,而在美、日排列前茅的几乎全是高科技或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可见,我国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现状仍喜忧参半。

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农业面临人口基数庞大(且不断增加)与耕地相对不足(且不断减少)的矛盾,工业面临着资源日趋紧缺与环境日渐恶化的矛盾,要解决上述矛盾,使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高效发展,最终实现在下个世纪中叶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唯一的出路是依靠科技。此外,我国还面临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的严峻挑战。当今高科技的发展,推动着世界经济正经由资源、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智力密集型的转变,工业产品中的劳动含量正越来越多地被科技含量所取代,各种新能源、新材料及新工艺的开发应用,以及现代工业产品对原材料及能源依赖程度的减少,正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及资源优势不再显得突出。鉴此情况,我国必须重视科技与经济进一步的结合。这里,笔者仅就此问题提出几点辩证看法:

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

当代科技发展的一大趋势是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不断加深,彼此联系日趋紧密,由此而衍生出的综合学科、交叉学科层出不穷。因此,我们要用两大科学的结合来研究和指导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例如对于高新技术发展的宏观分析与评估,我们不仅要预测其发展趋势,研究其商业化前景及风险,还要对其发展的利弊及可能产生的负效应作出前瞻性研究和评估。例如对于核裂变技术,既要看到可制造核武器的一面,又要看到可提供核电力的一面;又如对于城市空调的使用,既要看到给生活带来方便的一面,也要预测到加剧温室效应的一面。目前,我国从事这种宏观决策研究的机构已有不少,但还缺乏一个全面从事科技、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决策咨询研究机构。因此,按照钱学森先生的建议,尽快建立一个用整体观和系统科学方法研究解决社会复杂问题的国家总体设计部势在必行。

二、近期计划与长远规划相结合

首先,科技理应急经济发展之所急,制订好近期计划。近期计划要面向市场和主战场,优先解决现实经济建设中的热点、重点与难点问题,重点解决工农业生产中牵引力大、效益高的共性技术与相关技术问题。如农业方面培育和推广新品种、开发和推广栽培技术、饲养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等;工业方面加快设备与工艺的更新改造、加大适销对路产品开发力度等。此外,还要加快经济与社会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与智能化进程。对近期发展的技术,应主要由市场机制来调节。

其次,要制定好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长远规划。根据我国的科技经济基础、优势、国力以及国际高新技术发展趋势,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原则,遴选若干对我国下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起举足轻重或带动作用的课题,进行超前性研究,并相应集中财力、物力建设一批重点科研基地和重大科技工程,从而为今后发展提供动力、储备成果和锻炼人才。当前,国家在继续实现“863”计划及火炬计划的同时, 除在同一领域的不同项目间实行滚动淘汰机制外,还应根据世界高新技术发展趋势,适当调整一些发展领域,使那些可能成为21世纪最重要发展的高技术能在我国奠定基础。

三、改造传统产业与发展新型科技产业相结合

正前所述,我国某些能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生产成本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与经济效益不高,仍制约着我们的发展。因此,改造传统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刚刚兴起,国内市场不大,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实力有限,但该产业却集中了众多的先进科技成果和杰出的科技人才,如与仍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传统产业相结合,将在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加快传统产业的科技进步,成为传统产业改造的内在需求,同时又利用传统产业积累的资金来反哺高新技术产业。这种优势互补、彼此促进、共同发展的做法,将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和民族经济的振兴。

此外,我们还要加强经济特区与科技特区的结合。经济特区只设外贸、金融窗口,科研与生产可放在科技特区。两区要在产业布局、融资渠道、技术与信息共享、生产销售与研究开发结合等方面加强协调与配合。两区的优势互补集成后要及时向各大中城市辐射,以抑制目前各地方盲目圈地搞开发区的热潮。

四、推动科技发展与深化经济改革相结合

在推动科技发展方面,要采取以消化吸收为基础、锐意创新的技术发展策略,重点弄清引进技术的实现原理、工艺及系统性能,避免走简单地解剖、仿制和反复引进的老路,要攻克国外长期垄断的“硬骨头”技术。在技术创新中,要注重科学技术的不同组合与综合而可能产生的新效能(如以松下公司借鉴美国人的发明研制模糊家用电器和工业电器)。为了避免重复研究与重复引进,国家专利部门要加强专利文献的检索和信息网络的建设,积极开展专利检索咨询服务。

在深化经济改革方面,当前应着重探讨财政、税收、金融、外贸体制改革与科技体制改革的衔接配套,要适当向有利于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方面倾斜。要把技术创新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实行新税制和分税制后,政府要继续完善新产品退税、技改投资调节税减免等政策,使科技进步与企业的经济效益之间产生良性循环。

五、立足国内与面向国际相结合

我国目前尚处于资源与劳动密集型工业化阶段,这种内涵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工业化过程不可逾越,脱离这种国情欲想很快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是不可能的。因此,在科技进步方面仍应以引进技术(含消化、吸收)为主、自主开发为辅,实行立足国内与面向国际相结合的发展战略。现在有些人一看到发达国家搞信息高速公路便大声疾呼我国也应“跟踪”、“仿效”这是不现实的。我们不能置我国正处于积聚财力阶段的国情于不顾,因为一旦启动和实施这类工程,将对国民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当然这类问题可以争论,可以组织专家进行缜密的论证,但决策要慎重。我们切要注意,不要一看到外国搞什么东西就认为是机遇。

当前,我国复关受阻,但最终复关是必然趋势。因此,我们必须面向国际,坚持国际科技合作与对外贸易相结合,坚持引进外资与引进技术相结合。我们要积极组建以外贸为龙头、以科研生产为主体、以金融为支撑的大型科技产业集团。我们要充分发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出口基地作用及人才资源优势,积极开辟国外高技术产品与服务(如卫星发射)市场,带动国内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的电脑公司凭借其强劲的实力进军号称我国“硅谷”的中关村,而国内许多公司竟为了图一时之利纷纷与跨国公司联营,并称此举为“捆绑式战略”。殊不知这一做法之后果将大大削弱民族高新技术产业力量,成为人家的附庸。

六、政策保障与资金支撑相结合

首先,政府部门要把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贯穿在法制建设、宏观决策、政策实施、规划制定的始终。当前,应继续围绕“面向与依靠”的方针,不断完善现行科技与经济两方面的政策法规。要树立大科技的观念,形成科技部门“领唱”,相关部门“合唱”的新型集成服务关系。科委、计委、经委、体改委、外经委应加强综合规划与协调。我国目前技术引进方面仍继续存在的多头管理、各行其事、低效益甚至无效益重复引进的现象必须尽快扭转,为此计经委与科委加强协调势在必行。应使引进工作尽量适应本地科技发展规划、产业布局,以利本地资源、科技和工业优势的发挥。此外,技术引进还应与企业技术改造相配套,并在一定数量技术创新资金的支持下,使企业在引进、改造的基础上建立起技术创新机制,避免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复引进。要借鉴国外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管理经验,加强知识产权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侵权行为。各地要根据科技进步法和中央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的精神,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订、修改和完善推动科技进步的具体措施与考核办法,为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提供政策保障。

其次,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采取政府为先导、企业为主体、银行为后盾相结合的办法,要不断提高科技三项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鼓励银行设立并加大科技专项贷款,或以买方信贷的方式成立科技投资公司。建立科技专业银行、科技信用社、风险投资公司。要通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真正地实现政企分开,形成投资风险与利益一体化的机制,使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要优先安排高新科技企业的股票上市。要努力形成既有政府财政投入,又有企业自筹投入;既有拨款,又有贷款;既有中央投入,又有地方投入;既充分利用内资,又积极引进外资的多渠道、多方位和多层次的投入格局。要力求克服科技投入的分散使用,集中支持重点企业与重点产品,带动全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对科技的财政投入,要加强资金效益的跟踪检查与监督。要不断完善基金制,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要规范无形资产的评估,鼓励技术入股,支持对科技成果进行拍卖和对科技项目实行招标。

七、保证重点与兼顾一般相结合

国家要始终着眼于全局和长远,集中支持重点地区(如经济特区、科技特区)、重点计划(如863计划、火炬计划)、 重点工程(如“三金”工程、三峡工程)、重点科研项目、重点科研机构、重点科技人才(特别是尖端科技人才)。当前,我国正积极推动科技系统调整结构、分流人才的工作,各项重点科技计划、工程项目也在增多,在这方面要加强统筹规划,避免产生新的重复和分散。对于其他方面,则应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通过制定政策法规,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去发展。要搞好对民营科技企业的引导,落实和完善各项政策,使其形成既有竞争又有分工的发展格局。

八、培养人才与引进人才相结合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但劳动者素质及科技人员比例都偏低的国家,而人的因素又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关键。为此,全面提高劳动素质,重点培养和形成一批高科技人才、科技企业家和技术经纪人,形成多元人才结构是迫不及待的工作。要不断改善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与生活待遇,对突出贡献者给予重奖和重用;要培养跨世纪人才;要加快劳动人事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大力发展劳务市场、人才市场、企业家市场,促进人力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对于引进国外人才,除引进外国专家外,还可以利用到国外兴办科研机构、贸易机构和生产企业的机会,积极使用当地人才,尤其是重点使用留学人员。目前我国许多留学人员滞留国外的动机和原因较为复杂,但他们大多有爱国热情、一技之长和拼博精神,我们应发挥其掌握先进的科技知识,熟悉当地语言、政策、法律、风俗以及在异国他乡较强开拓能力等优势,积极吸收他们参与为祖国服务的各项工作。

标签:;  ;  ;  

我国科技经济结合现状与发展的辩证思考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