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农机发展的研究综述论文_于洪波

关于我国农机发展的研究综述论文_于洪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农机发展进入了快速轨道,农业机械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广大农民从中获得了利益,增强了农民经营农机的市场意识,提高了农民购置农机具的积极性,农机化发展进入大好时期。不容忽略的是,农机化的发展仍面临很多困难。

关键词:农机发展;农业趋势;重要工具

引言

农机技术推广是将农机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桥梁,是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健全农机技术推广体系,降低生产成本,是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加收入的迫切需要。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事业单位的改革,原有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被打破,推广工作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农机发展矛盾

1.1.土地承包责任制与农机规模经营的矛盾

农业机械化水平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农机的使用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村生产条件。但是,现阶段这种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却严重阻碍了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昂贵的现代农业机械并不是广大农民能普通接受的,部分购买的农户也会因分散的地块遇到使用的不便,导致使用率较低,造成资源的浪费。

1.2.农机作业的投入与收益的矛盾

马克思说:“只有在机器的价值和它所代替的劳动力的价值之间存在差额的情况下,才会使用机器。”当所有投资的成本之和远远高于最后的收入时,这项投资将会终止。大型农用机械都具有高额的成本,再加之使用过程中的磨损消耗及其他费用,如果不是进行大面积的操作,而只是小面积甚至于只用于自耕地的使用,那么,再先进的农机具也是无法推广的。

1.3.农机开发研制与地理环境的矛盾

目前,还没有哪一种农用机械可以南北通用,可以适合任何地块、任何作物。所以,在生产研制农机具时,首先就要考虑到生产目的及适用的范围,以便更好、更快地促进农机行业的发展。

1.4.拖拉机与农机具配套不合理的矛盾

农机主配件应协调发展,对于国内拖拉机企业来说,机组配套不合理的矛盾显得越来越突出,从而对企业甚至农业机械化事业的整体健康发展都将造成很大的影响。

2影响农机化发展的因素

2.1.基层农机化管理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服务和管理人员缺乏,深入基层不够,解决农牧民实际问题不够多,一些长期积累的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造成基层农机化工作薄弱,很难正常发挥作用。

2.2.企业设备有待提高,我国农机制造技术及装备设备陈旧、产品质量难以控制、制造技术落后。农民对国产农机产品的评价是“能用、爱坏、常修”,农机产品处于低水平恶性竞争状态,制约我农机工业的发展。

2.3.机械利用率不高,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农机利用率和农机化水平是关键。农业机械的使用早已经普遍,每家每户几乎都有1-2台农用机械,但因农机具的配套问题,而导致其利用率不高。

2.4.思想认识不足,一些干部和农民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基本含义和概念认识不清,对它的宗旨、性质和地位与作用认识不足,导致发展不足,运行不规范和发展不平衡。

2.5.农机农艺融合程度不够,不利于农机化生产作业,所谓农机与农艺结合主要是:农机要根据农作物的生物特性、种植环境、种植制度、地形地貌等要求进行研发,实现农机与农艺的密切配合。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分散经营的耕地,在种植种类和种植方式上都有所不同,无法进行农机大面积作业,大型、先进的农机无用武之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当前农机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问题

3.1 基层农机站严重弱化,2006年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以来,原有的行政性推广体系直接面对市场,加上乡镇编制缩减,乡镇级农机站多数被合并到农业服务中心,个别地方设立中心站。由于人员减少,财力有限,工作多头,专业不精,使依靠财政生存的公益性农机推广服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农机推广体系出现断层。

3.2 管理体制不顺,乡镇级农业服务中心归属于乡镇政府,人、财、物、事的权力归乡镇管理,大部分乡镇农机推广机构基本上无人、无权、无钱,“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现象普遍,难以开展有效的工作。乡级农机推广部门虽然存在,但对乡镇农机推广机构失去了有效的技术指导,推广工作需要协调乡镇政府,这对自身生存都很艰难的县级农机推广部门来说很难做到,无暇顾及。

3.3 人员素质有待提升,乡镇农机站合并后,属于大农业范畴,上面对应的部门多,人员忙不过来。加上乡镇临时性工作很多,常常抽调这里的人看那边的事。对于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来说,专业性很强,如果没有配备专门的农机人,开展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尤其是,新技术新装备更新速度很快,如果不坚持学习,很难适应农机发展的新形势。再加上很多大学生不愿意到农村从事农业方面的工作,导致推广队伍知识断层及知识老化现象的出现,增加了科技推广的难度。

3.4 保障机制有待完善,由于县乡财力不足,对科技的投入仅限于工资和很少的专项经费,没有能力投入到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工作中。基层农机部门工作条件差,技术装备落后,服务手段落后。同时,基层推广人员待遇差,影响了基层农机推广机构队伍的稳定,制约了农机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4 做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对策

4.1 提高基层农机推广装备水平,加强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推广条件,完善服务手段,对承担公益性职能的基层农机或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给予必要的技术、人力、财力、物力支持。

4.2 科学设置基层农机推广机构,与其面面俱到,不如精益求精。每个乡镇如果都配备农机技术推广人员是不现实的,即使配备了但无暇从事农机推广工作确是现实的。建议按照便于管理、集中力量、利于发展的原则,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在中心乡镇设立农机技术服务中心站,负责临近乡镇的全部农机技术推广工作,这样既有利于管理,又有利于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做到术业有专攻、工作有专人。

4.3 提高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素质,对于基层技术推广人员,要杜绝“有用的进不来、没用的常进来”现象,从入口处把住进人关,让学农的或学农机的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充实到技术推广一线,实行竞聘上岗,择优录用。同时,健全技术推广队伍,可以选择几个对科技感兴趣的农机大户或种粮大户作为推广员,带动农民搞科技宣传,提高农机推广效率。

4.4 注重基层农机推广人员技术培训,新技术新装备不断涌现,对农机技术推广人员来说,是一个现实的挑战。对于基层农机推广人员来说,主动学习的动力并不高,有必要让他们多参加技术培训。结合新技术新装备,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是提高推广人员技术水平的关键措施。

结束语

想要促进农业蓬勃发展,就需要加大农机的推广力度。新背景下,我们应该将推广技术和农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积极开展推广农机的工作。本论文对存在于农机发展中问题与引发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探究,并制定了相应的推广策略,希望农机化得以持续发展。但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普及的还不够完善,需要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扶持。通过科学的、全面的农业建设。不断促进先进技术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宋守江.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2007(2):36-37

[2]卢正文.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河北农机,2009(3):19-20

[3]黄和祥,刘守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影响因素及对策[J].农机化研究,2005(3):39-40,43

论文作者:于洪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0

标签:;  ;  ;  ;  ;  ;  ;  ;  

关于我国农机发展的研究综述论文_于洪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