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素质论文,创造性论文,人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09(1999)01-005-13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大措施,就是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的讲话中提出的“应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明确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基本途径是教育。只有把创新教育作为教改的核心,才会对培养儿童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给予高度重视,才会深刻意识到,没有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就是教育的一种失职,一种错误。因为进入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现端倪。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和地区的知识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新、知识传播、技术创新和知识应用体系)成为国家、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我国的学生在校考试成绩不比美国学生差,但毕业后除少数人外,多数人的创新能力明显不如美国学生,产生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国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往往是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创新教育。为了培养高创造力人才,就不仅要让儿童青少年掌握已经形成的知识,更需要引导他们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不仅要让他们了解一些现成的理论,更要引导他们懂得这些结论是如何获得的。只有使儿童青少年在掌握现成知识的同时,努力去发现新知识;在了解现成结论的同时,又会设法突破现成结论,才能最终实现培养和造就符合21世纪时代需要的创造性人才。这里的一个前提便是对创造力本身的认识与了解,如创造力的概念、实质、发展以及创造力理论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这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论题。
一、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是国际学术界与教育界关注的问题
美国科学家认为,创造性人物的新发现、新发明和新成果,对整个美国的经济、军事和社会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泰勒(C.W.Taylor)提出,创造活动不但对科技进步,而且对国家乃至全世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哪个国家能最大限度地发现、发展、鼓励人民的潜在创造性(creativity),那个国家在世界上就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就可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我们应当大力发展教育与科技,提高国民素质和科技水平,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国家创新能力。这里的基础工作便是培养创造性人才。
美国重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始于50年代,原因是苏联卫星上天,使美国意识到其科技和军事优势受到威胁,应急起直追,以改变当时美国的科技状态。其途径就是大力开展对创造性问题的研究,培养创造性的人才。1986年成立的“全美科学教育理事会”于1989年发表了题为《美国人应有的科学素养》(中译本名为《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的报告,该报告的主要内容是:1.科学技术是今后人类生活变化的中心。没有任何事情比进行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改革更为迫切。可以说,它是一个以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为核心目的的国民教育大纲。2.着眼国民素质,实行全面改革。2061计划的前提是:摒弃学校授课内容越来越多的偏向,把教学的着眼点集中在最基本的科学基础知识和训练上。强调学科之间的相互衔接,软化每门学科之间的界限。3.突出“技术教育”。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4.2061计划分为设计教育改革总框架,提供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式,在全美推广前两阶段成果等三个阶段。我们认为这是一份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宣言,对培养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创新能力不无借鉴意义。
日本80年代初提出要重视创造性的研究,并把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作为日本的教育国策而确定下来。日本近代以来的第三次教育改革,旨在揭露教育上存在的诸多弊端,面对新的挑战。第三次教育改革,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酝酿的。在传统观念上,日本也存在一些亚洲国家的通病,即忽视个人的差异和不尊重选择。到1987年8月止,“临教审”共提出四次报告,指出这次教育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实现向终身教育体系的转变,重视个性,实现适应国际化、信息化等时代变化的教育”。日本1996年7月提出咨询报告《21世纪日本教育的发展方向》认为,“应把‘轻松愉快’中培育孩子们‘生存能力’作为根本的出发点”。教育改革要点首先设计教育思想、教育观、人才观的转变,其次要求“轻松愉快”,把它作为发展个性、自主学习的条件,也是提高孩子眼前生活质量的目的。同时把精选内容、精简课程也作为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将“尊重每个孩子独特的个性并使之自由发展”作为教育的基本原则。强调理科教育重在培养科学素养,积极适应国际化的趋势。
此外,德国近20年来不仅完成了一系列创造性量表(测试工具)的编制,而且深入研究创造性的性别差异。英国是创造性研究的发源地,近20来年对创造性的研究十分重视,并深入探讨了创造性与智力、个性(即“高素质”问题)的关系问题。
为什么这些发达国家都在研究创造性问题?这是时代的要求。江泽民同志深刻地指出:“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而要加快知识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关键在人才,必须有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1]这正是国际学术界和教育界关注创造性人才研究的缘由。创造性的智慧劳动,包括创造性的经济管理,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乃至文化艺术创作等将成为人类社会创造性劳动的主体,社会将全面知识化。教育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于是,发达国家近年来普遍开展“创造教育”,并在创造型学校环境、教师和学生问题、创造性的培养途径问题、创造素质和创造能力问题、创造方法问题上都开展了广泛的研究。这诚如吉尔福特(Guilford,J.P.,1967)所言“没有哪一种现象或一门学科像创造问题那样,被如此长久地忽视,又如此突然地复苏。”这可谓一语中的。
二、创造性的实质及创造人才的表现
创造性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智力的高级表现,是人类最美丽的花朵。这便是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高素质。要了解与认识创造力的概念与实质,首先须从智力入手。我们认为,智力与能力通属于个性的范畴,不能将两者截然分开,其核心成分是思维,其基本特征是概括。智力应由思维、感知(现实)、记忆、想象、言语与操作技能组成。它是创造力的基础。
什么是创造性,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目前的研究中,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认为创造力是一种或多种心理过程;二是认为创造力是一种产物,而不是一个过程。我们认为创造力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和新颖的产物。这样,我们曾把创造性定义为: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1984,1986,1992)。这里的产品是指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它既可以是一个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作品。很显然,这一定义是根据结果来判别创造力的,其判断标准有三,即产品是否新颖,是否独特,是否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新颖”主要指不墨守成规、破旧布新、前所未有,这是相对历史而言的,为一种纵向比较;“独特”主要指不同凡俗、别出心裁,这是相对他人而言的,为一种横向比较;“有社会价值”是指对人类、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如重大的发明、创造和革新;“有个人价值”则是指对个体的发展有意义。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实际上是一部灿烂的创造史。对这个定义,我们还需要作一些解释。
毋庸置疑,个体的创造力通常是通过进行创造活动,产生创造产品体现出来的,因此根据产品来判断个体是否具有创造力是合理的。另一方面,产品看得见,摸得着,易于把握。而目前人们对个体的心理过程、个性特征的本质和结构并不十分清楚。因此,以产品为标准化比以心理过程或创造者的个性特征为指标,其可信度更高些,也符合心理学研究的操作性原则。因此,可以认为,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之前,根据产品或结果来判定创造力是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途径。此外,我们之所以强调创造力是一种智力品质,主要是把创造力视为一种思维品质,重视思维能力的个体差异的智力品质(林崇德,1986,1990,1992)。简言之,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目的产生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具有新颖性成分的智力品质。
无独有偶,心理学家德雷夫达尔(J.Drevdarl)指出,创造力是个体产生任何一种形式思维结果的能力,而这些结果在本质上是新颖的,是产生它们的人事先所不知道的,它有可能是一种想象力或是一种不只局限于概括的思维综合,也正是在这个前提下,前苏联有部分心理学家把创造力与“幻想”等同起来。创造力本身就包括着由已知信息建立起新的系统和组合的能力。此外,它还包含把已知的关系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和建立新的相互关系的能力。与此同时,创造性活动必须具有明确目标,尽管产品不必直接得到实际应用,也不见得尽善尽美,但产品必须是目标所追求的。这种产品可以是一种艺术的、文学的或科学的形式,或是可以实施的技术、设计或方式方法。这一点对于更好地理解创造力的定义是很有帮助的。
虽然产品的新颖性、独特性和价值大小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的标准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由此可以断定没有进行过创造活动,没有产生出创造产品的个体就一定不具有创造力。有无创造力和创造力是否体现出来并不是一回事。具有创造力并不一定能保证产生出创造产品。创造产品的产生除了具有一定创造的智力品质外,还需要有将创造性观念转化为实际创造产品的相应知识、技能以及保证创造性活动顺利进行的一般智力背景和个性品质,同时它还受到外部因素,如机遇、环境条件等的影响。由此可见,犹如智力有外显内隐之分,创造力也有内隐和外显两种形态。内隐的创造力是指创造力以某种心理、行为能力的静态形式存在,它从主体角度提供并保证个体产生创造产品的可能性。但在没有产生创造产品之前,个体的这种创造力是不能被人们直接觉察到的。当个体产生出创造产品时,这种内隐的创造力就外化为物质形态,被人们所觉知,这时人们所觉知的创造力是主体外显的创造力。
相对论E=mc[2]的发明者爱因斯坦,裸体雕像《大卫》的塑造者米开朗琪罗,《命运》交响曲的创作者贝多芬,《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本草纲目》的编著者李时珍,无疑都是创造性或创造能力的典型。然而,有创造性的并非都是这样的“大家”、“大师”或“巨匠”。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创造性是人类在创造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维品质。我们(1984,1992)认为创造性的人才在智力上有如下5个方面特点及其表现:
(1)创造性活动表现出新颖、独特且有意义的特点;
(2)思维加想象是创造性的两个主要成分;
(3)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新形象和新假设的产生带有突然性,常被称为灵感;
(4)在思维意识的清晰性上,创造性是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的统一;
(5)在创造性思维的形式上,它是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的统一。创造性人才在人格(或个性)上有如下8个方面的特点(吉尔福特,J.Guilford,1967):
(1)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不肯雷同;
(2)有旺盛的求知欲;
(3)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的运动机理有深究的动机;
(4)知识面广,善于观察;
(5)工作中讲求理性、准确性与严格性;
(6)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喜好抽象思维,对智力活动与游戏有广泛兴趣;
(7)富有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
(8)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外界干扰,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之中。
由此可见,创造性人才不完全表现在智力上,而且更重要地表现在非智力因素方面。
三、创造性的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江泽民语),人类的创造力和其他各种能力一样,也是逐步形成,不断发展的。创造力的发展受到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个体的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而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说,创造力发展的个别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因此,研究创造性的发展是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的前提。
幼儿就有创造性的萌芽。这种发展表现在幼儿的动作、言语、感知觉、想象、思维及个性特征等各方面的发展之中,尤其是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想象的发展是他们创造力形成和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表现。一般来说,幼儿通过各种活动来表现他们的创造力,如绘画、音乐、舞蹈和制作、游戏等。其中游戏作为幼儿的主导性活动,一方面满足了他们参加成人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的需要,另一方面又使幼儿以独特的方式把想象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从而对他们的心理行为以及创造力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
小学生有明显的创造性表现。儿童入学后,想象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有意想象逐步发展到占主要地位,想象的目的性、概括性、逻辑性都有了发展;另一方面,想象的创造性也有了较大提高,不但再造想象更富有创造性成分,而且以独创性为特色的创造性想象也日益发展起来。我们(1984,1986)对小学数学学习中培养和发展儿童创造力问题的研究发现,数学概念学习中的变换叙述方式、多向比较、利用表象联想,计算学习中的一题多解、简化环节、简便计算、计算过程形象化、发展估算能力,初级几何学习中的注意观察、动手操作、运用联想、多求变化、知识活用,应用题学习中的全面感知和直觉思维、发现条件和找出关键、运用比较和克服定势、补充练习、拼拆练习、扩缩练习、一题多变练习、自编应用题等等,不仅对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极为有利,而且也是小学生创造性的重要表现。其他研究也表明,小学语文中的识字、看图说话、造句、阅读、作文等活动只要运用得当,都可以极大地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中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发展着创造性。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创造力既不同于幼儿和小学生,也不同于成人。与学前、小学儿童的创造力相比,中学生的创造力有如下特点:(1)中学生的创造力不再带有虚幻的、超脱现实的色彩,而更多地带有现实性,更多地是由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情境激发的;(2)中学生的创造力带有更大的主动性和有意性,能够运用自己的创造力去解决新的问题;(3)中学生的创造力更为成熟。我们(1986,1987)在研究中看到:在语文学习中,中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发展着思维的变通性和独创性。例如,听讲时提出不同的看法,在讨论时说出新颖、独特的见解,阅读时对材料进行比较、联想、发散和鉴别,作文时灵活运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等等。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中学生创造力既表现为思考数学问题时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推理过程的可逆性,也表现为解决数学问题时善于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和假设,并加以证明。物理和化学的学习要求中学生动手做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思考和探索,尝试去揭示和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运用对比、归纳等方法加深对规律的理解,并运用这些规律来解释现象,解决问题。这些对于激发中学生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创造力发展都十分重要。
青年是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青年创造力的发展过程中,青年人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等能力起了重要作用。青年时期创造性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王极盛,1983):(1)处在创造心理的大觉醒时期,对创造充满渴望和憧憬;(2)受传统习惯的束缚较少,敢想敢说敢做,不被权威、名人所吓倒,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创造精神;(3)创新意识强,敢于标新立异,思维活跃,心灵手巧,富有创造性,灵感丰富;(4)在创造中已崭露头角,孕育着更大的创造性。
成年人则到了创造性的收获季节。一般说来,成年人的创造力趋于早熟,在30多岁(即青年晚期)达到高峰,但成年人的创造领域和成功年龄存在着较大差异(H.Clehman,1977):
各类人才最佳创造年龄
化学家26~36
数学家30~34
物理学家 30~34
哲学家35~39
发明家25~29
医学家30~39
植物学家 30~34
心理学家 30~39
生理学家 35~39
作曲家35~39
油画家32~36
诗人 25~29
军事家50~70
运动健将 30~34
1935年,罗斯曼(T.Rossman)对701位发明家的研究发现,发明家的最佳创造年龄是25~29岁,但完成最重大的发明的平均年龄为38.9岁。
1946年,亚当斯调查了4万多名科学家的研究成就与年龄的关系发现,他们产生最优秀作品时的年龄中数在43岁,其中9%在30岁以下。亚当斯还发现这个年龄中数在不同时期有高度的稳定性。17世纪到19世纪中,每个世纪的科学家产生最优秀作品的年龄中数都是42岁,只有20世纪是44岁。因此,亚当斯认为,最优秀的作品多半是在40岁的早期产生的。
佩尔兹和安德鲁斯研究发现,人的创造活动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30岁后半期至40岁后半期,第二个高峰期是55岁左右。创造力在40岁后半期以后就停滞了,到55岁时又活跃起来。对于第二个高峰期出现的原因,佩尔兹和安德鲁斯解释为:55岁时,人已度过了身心多变的更年期,迎来了家庭、经济和地位的稳定,又重新积累了知识,对工作充满信心和责任感,从而引发出强烈的创造欲望。
丹尼斯研究了100位寿命在70~79岁和56位80~89岁的科学家发表科研论文的数量的情况,结果发现,他们在20岁时发表论文的数量很少,30~59岁期间则相当多,平均每人每年有两篇,而到60~69岁时论文数量减少了20%。对科学家而言,创造力在中年期达到高峰,40~60岁之间则保持相对稳定,60~70岁呈相对下降趋势,但60~70岁期间的创造力仍高于20~30岁期间(艺术家除外)。
我国的研究工作者也研究了创造力与年龄的问题。张笛梅和王通讯等人对公元600年到1960年期间的1243名科学家的1911项重大创造发明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年早期和中年中期是发明创造的最佳时期。而目前面临的知识经济时代,最迫切需要的便是创造发明,因为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和知识广泛传播和发展的经济。目前,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科技对经济的贡献早已高达60%~80%。我们应该奋起直追,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便是激励创造性人才作出创造发明,为中青年提供一切便利条件。因为,王极盛等人研究发现,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年时代的创造力明显高于青年时代,一般科技工作者中年时代的创造力也高于青年时代。这表明,中年时期是创造力的收获季节。有鉴于此,创新是知识价值的核心,而现在的青少年,又是21世纪的创新主体,如果我们现在重视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那么,他们能创造出高创新的知识,其价值也越高,而知识的增值也就是经济的增值,这样,中华民族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综观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许多科学家的重要发明创造,都是产生于风华正茂、思维最敏捷的青年时期”。这是人生最富有创造性的黄金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都要靠不断创新,而创新就要靠人才,特别要靠年轻的英才不断涌现出来”。[1]江泽民同志的讲话,为我国创造性教育指明了方向。
四、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
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白炽化,各国经济、军事和教育、科学技术的竞争,将集中在创造性人才的竞争上。因此,创造力的研究也格外受到各国的重视,其中创造力培养是有关创造力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教育的要旨是创新人才的培养,而人是知识创新与发展的生命之源。诚如法国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所言,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有鉴如此,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造就,就要靠创造性教育。创造性教育应该在日常教育之中,并不是另起炉灶的一种新的教育体制,而是教育改革的一项内容。例如,1995年韩国发表的题为“建立主导世界、信息化时代的新教育体制”这一教育改革方案就要求中小学实行以知识记忆为主的教育向以培养创造力为重点的教育的转变,把创造力培养正式纳入中小学教改的议事日程。所谓创造性教育,是指在创造型学校管理和学校环境中,由创造型教师通过创造型教学方法培养出创造型学生的过程。这种教育不须设置专门的课程和形式,但必须依靠改革现有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来实现。
首先,要提倡学校环境的创造性,主要包括校长的指导思想、学校管理、环境布置、教学评估体系及班级气氛等多种学校因素。创造型教师和学生在教育环境中的经历是极其复杂的。学校本是发现、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场所,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大多数学校太注重学业而排斥了其他方面,这样就压制了教师和学生创造性才能的发挥。因此,优化学校环境的创造性是促进儿童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其次,要有创造型的教师,就是指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应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教学方法的教师。主要包括教师的创造性教育观、知识结构、个性特征、教学艺术和管理艺术。特别是教学方法,这是能否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的关键之一。我国高校教师的教学,比中小学更死板。这里,我特别想指出,高等学校只有以创造性教育作为基本手段和培养方向,才能适应社会需求,否则就会削弱自身的社会地位和特殊作用,甚至于有被社会淘汰的危险。托兰斯的研究发现,教师在创造性动机测验中的成绩与学生的创造性写作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这表明教师创造性高低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教师们往往倾向于喜欢高智商的学生而不是高创造力的学生(E.P.Torrance,1962)。因此,研究教师的创造力教育观、个性特征、知识结构、教学艺术及管理艺术对于培养和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第三,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习惯。“学习有两种,一种是重复性学习,另一种是创造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就是不拘泥,不守旧,打破框框,敢于创新。……创造性应看作是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这是我早在1985年3月30日以《中国青年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为大连某理工大学一名四年读完学士和硕士的学生写的评论中的一段话。为了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我认为关键在于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任何创造性活动,都受个性的极大制约,都需要对已有观念、方法与理论的突破。所以应提倡上面已提到的创造性个性,促进学生一丝不苟地、独立地、自信地用严峻的眼光审视周围环境,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勤奋好学、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探索未知世界。
2.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行为特征。除了在个性上创造型学生有独特之处外,他们在行为表现上也是与众不同的。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E.P.Torrance,1974)对87名教育家做了一次调查,要求每人列出5种创造型学生的行为特征,结果如下(百分数为该行为被提到次数的比例):
(1)好奇心,不断地提问;18%
(2)思维和行动的独创性;38%
(3)思维和行动的独立性,个人主义,自足;38%
(4)想象力丰富,喜欢叙述; 35%
(5)不随大流,不依赖群体的公认;28%
(6)探索各种关系; 17%
(7)主意多(思维流畅性);
14%
(8)喜欢进行试验; 14%
(9)灵活性强; 12%
(10)顽强、坚韧;
12%
(11)喜欢虚构; 12%
(12)对事物的错综复杂性感兴趣,喜欢用多种
思维方式探讨复杂的事物;
12%
(13)耽于幻想。 10%
由此可见,创造型学生其行为特征多是:好奇、思维灵活、独立行事、喜欢提问、善于探索等等。这与实际情况是吻合的。
3.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学习特点。创造型学生在学习中有许多不同于普通学生的表现。在学习内容上,创造型的学生不满足于对教学内容的记忆,许多人喜欢自己对未知世界的探求;在学习态度上,创造型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愿意花大量时间去探究,思考问题的范围与领域不为教师所左右;在时间安排上,创造型学生不按规定时间去学,除了完成课堂作业外,更多的时间花在阅读课外书或从事其它活动上;在学习目标上,创造型学生不仅能获得书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且还对教师和书本上的知识进行批判地吸收;创造型学生对语词或符合特别敏感,能在与别人的交谈中发现问题;在学习动机上,创造型学生渴望找到疑难问题的答案,喜欢寻找缺点和进行批判,并对自己的直觉能力表示自信,相信自己的直觉。学习贵在创新。有人认为,学习只是接受前人的知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不是创造发明,根本谈不上创新。我们则认为,学习固然不同于科学家的研究,但也要求他们敢于除旧,敢于布新。学生在学校里固然是以再现性思维为主要方式,但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是教育教学中必不可缺的重要一环。学校中多一份创造性学习,学生进入社会就多一份创新能力;学校中多一名创造型学生,进入社会则多一位勇于创新的人才。
人的创造性的张扬,人的创造性的普遍化,这是时代的要求。马克思主义从实践的根本观点出发,确认了人的创造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也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是人的本性的延伸。江泽民同志号召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时代,必须是知识不断创新、新事物新业绩不断涌现的时代,必将是百舸争流、人才辈出的时代。”[1]。由于知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创新人才成为竞争合作的决定性因素。人们必然会如同农业时代追求土地,工业经济时代追求资本那样去追求知识。知识产权的价值将显著提高,创新人才将成为国际间、企业间争夺的最重要资源,人们将把对教育和科研的投资视为最重要的战略性投资。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创造性的培养应当成为教育的普遍目标,它要面向全体受教育者,各级各类教育都要以此为目的,并为此而作出努力。让我们积极顺应时代潮流,从教育改革入手,为了培养和造就适合时代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在我们中间应涌现出更多的创造型学校、创造型教师,从而产生更多的创造型学生。赋予创造性教育以本体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