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物学论文,课堂论文,高中论文,教学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三个“不”: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做。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更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导”“疑”“动”“思”。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 起点是“导”
1.1 实验导入 在学习动物的行为一课时,我事先准备了一只青蛙和几只蝗虫,我拿一只死蝗虫放在青蛙的面前,青蛙一动也不动,我又拿一只用细线吊着的活蝗虫去逗引青蛙,结果蝗虫被青蛙吃掉了,我再拿用细线吊着的死蝗虫,晃动着去逗引,结果也被青蛙给吃掉了。学生一定想知道其中的原因。我然后告诉学生说:“要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让我们在今天的课堂上探究吧。”通过这些精彩的实验表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投入“探究知识”的活动中。
1.2 语言导入 语言是否精彩、幽默、诙谐,也是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学习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学生对侵入细菌体内的为什么是噬菌体的DNA而不是蛋白质外壳颇感费解。为此我打了个比喻:噬菌体侵染细菌好比医生拿了一个装满药水(DNA)的注射器(蛋白质外壳)为病人(细菌)注射(侵染),注入人体的是注射器里的药水呢?还是装有药水的整个注射器呢?我想大家都能体会到吧!在哄堂大笑中,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进了探究的氛围中,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1.3 文学导入 有的古典文学中也充满着生物知识,因为文学来源于劳动,来源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学习家蚕的生殖和发育时,教师先亮出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千古绝句,再反问学生,这里的春蚕真的死了吗?学生当然想“急知答案”,“乐于探究”了。
1.4 多媒体导入 多媒体是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具有其他教学设备不能比拟的优点,动感强,视觉效果好,能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微观世界宏观化,复杂过程具体化。多媒体进入课堂,学生兴趣浓,注意力集中,教学效果好。
2 焦点是“疑”
2.1 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好胜心理 在生物教学中,巧设悬念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好胜心理。在学习了“植物的水分代谢”后,教师提出“为什么一次性施肥过多会发生烧苗?”问题一出,学生会积极回答,趁学生兴趣浓厚之际,又提一问题:当年焦裕禄帮助兰考奋战盐碱地时,如果你是他的秘书,对盐碱地上种植农作物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措施?这样巧设悬念会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究,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2 巧设错例,引导学生深入思维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精心设计错例,然后公开“诊断”,为学生提供一个显示自我价值的舞台,会刺激他们深入思维,找出错误的根源。通过集体讨论,公开“诊断”获得知识、方法,往往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学习中错误的重现率就会下降,教学也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认知与事实产生矛盾时,大家都希望找出错误的根源,因而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经过学生共同的分析和讨论,最终圆满地解决问题。
2.3 巧设实验,诱导学生发现问题 复习课上,根据内容的知识点,教师事先设计一些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了复习课上死气沉沉的氛围,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3 特点是“动”
3.1 督导学生查阅资料 调动学生查阅资料,不仅能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良好习惯,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习中通过学生自己的读、看、思、析等,各种学习器官都得以充分调动。学生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在学习中“学会了学习”。
3.2 引领学生亲身实验 在学习生物的适应性一节时,学生对警戒色和拟态这两个概念容易产生混淆。我就让学生做这样的一个实验:事先让学生课下去捉一些青蛙、蝗虫、野蜂和盗虻。然后让学生拿细线吊一只蝗虫,晃动着去逗引青蛙,结果被青蛙吃掉了。再拿用细线吊着的长有野蜂色斑的盗虻去逗引,结果也被青蛙吃掉了,再拿细线吊着的野蜂去逗引,当青蛙刚要吞下时,被野蜂狠狠地蛰了一下而吐了出来,再用野蜂逗引,青蛙不吃了,用盗虻去逗引也不吃,而用蝗虫去逗引,则照吃不误,这样野蜂的黄斑就成了警戒色,盗虻身上具有的类似野蜂的色斑则称为拟态。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不但使学生真正理解了警戒色和拟态这两个概念,更使学生真正领悟到“亲手做一做,真理就在我身边”这一科学道理。
3.3 激发学生课堂争论 在学习中,有的知识内容书本上没有明确的答案,但通过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通过互帮学习,则能达到目的。如果能在课堂上设计一套让学生踊跃参与的方法,则教学效果甚佳。学习过“激素”一节课后,利用多媒体播放两组动画:一是小明感冒发高烧,医生给他注射了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很快烧就退了;另一组是小明的妈妈服用了另一种激素类药物来治疗肾炎,结果吃成了大胖子,然后让同学们讨论到底是激素好,还是不好。这时教师把学生分成两组,一方坚持“激素好”的观点,另一方坚持“激素不好”的观点,让他们阐述自己的观点,同时反驳对方的观点。通过这种“辩论赛”的形式,提高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收效也特别大。
4 重点是“思”
4.1 “思”源于实验中产生的疑问 实验中产生的每一个现象,必将引起学生的思考。例如教师设计这样的实验:两株长势相似的青菜,分别放入盛有等量的清水和浓盐水中,观察在盐水中的青菜慢慢萎蔫。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盐水中的青菜为什么会萎蔫?学生根据学到的知识,通过思索推测可能是失水造成的。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青菜会失水,是什么部位失水?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现象?利用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用处?在整个认识过程中,“思”的地位显露无遗。
4.2 “思”源于阅读中发现的问题 阅读应建立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通过认真阅读,必然会产生疑问,必然会去思考。在讲“青春期”一课时,我没有把青春期时身体变化情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内容,观看图片。最后和老师一起总结男孩、女孩在青春期时生理特征和心理变化。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4.3 “思”源于教师设置的疑问 为高质量地达到教学目标,有效地进行探究性教学,教师必然会设置一系列疑问。学生通过积极思维,攻克了一个个学习难题,学习的积极性得以保持和提高。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探究,得到了正确的认识。在这一探究过程中,学生积极思维,课堂气氛活跃,在教师的引导下竭力求索,解开了一个个的疑问。
4.4 “思”源于生活中碰到的疑问 在生活中,肯定会碰到很多疑问,这就引起了我们的思索。在生活中为什么有的人是“单眼皮”,而有的人是“双眼皮”。为什么有的人一到傍晚看东西就会模糊?为什么有的人做事时喜欢用左手?等等。如能引导学生多关注一些生活中的现象,用学到的知识去探索生活中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必然会增强学生的思维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